Episodes
主播丨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苗炜·文学的30种滋味”主播 嘉宾丨李建军,导演,新青年剧团创始人,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重要实践者 嘉宾丨任卫东,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 今年是卡夫卡去世100周年,《三联生活周刊》也推出了纪念封面:《我就是文学》。我们熟悉他许多著名的作品,比如《变形记》或者《城堡》等等,但毕竟这是一位已经去世了100年的作家,为什么他和他的作品,依旧可以在今天吸引非常多的读者?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他的作品和我们今天生活的关系? 4月23号至4月24号,三联中读举办了播客gapday第二季“做个天真的读书人”线下活动,主笔这一期封面的“苗师傅”苗炜,也主持了一场关于卡夫卡的对谈。在这场对谈里,苗师傅邀请了执导过话剧版《变形记》的新青年剧团创始人李建军导演,以及从事卡夫卡研究多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任卫东老师,因此我们整理了这场活动的录音,制作了这期播客节目。希望这几位老师的对谈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与思考。 【时间轴】 03:53 怎么看待把卡夫卡的小说搬到舞台后的改编? 07:03 为什么我们觉得读卡夫卡的作品很难? 16:00...
Published 05/04/24
Published 05/04/24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嘉宾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嘉宾 |...
Published 04/27/24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嘉宾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怎样的产品/设计可以代表未来?我们总会想到那种外形极具科技感、看起来就非常酷炫的设备,尤其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开发与进步如火如荼,那种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世界,仿佛已近在眼前。 而在许多设计师眼中,很多“未来好物”反而是看上去非常日常的,体现人的价值,是更为重要的命题。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去开创新的范式,更好地服务人的需求,或许是更应被开拓的方向。 在设计领域,在如何界定“面向未来的设计”?新技术的出现,对于设计师具体的工作来说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而普通人的需求,该如何被发现和尊重大?一种好的设计,可以怎样体现具体的人的价值?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参与报道的几位记者,聊聊他们接触到的“未来设计”,以及对于一些前沿设计的观察与感受。 【时间轴】 02:53 为什么要关注“未来向”的设计? 06:36 “三体游戏”是一种新的讲故事方式 08:22 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未来设计”不那么智能? 14:44...
Published 04/20/24
嘉宾 | 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近些年来极端天气的频发,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而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中去审视,许多问题并非当下所独有,我们的祖辈先民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并在变幻莫测的气候起伏中,探索出一条文明发展的路径。 可同样的自然现象,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人类生存活动的意义又截然不同。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理解不同时期人们面对气候变化时的选择?哪些关键的气候问题是人类一直在面对的?当时的人们又会如何解决?在秦汉、唐宋以及明清这三段大历史阶段中,气温的波动又如何左右着文明的进程? 理解气候变化总归有些抽象,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地理踏勘的方式,在具体的山水之间理解古人的处境。本期Talk三联,我们跟随《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邢海洋的脚步,去完成一次跨越200万年的气候头脑风暴。听他聊聊在中国北方的行走中,那些关于气候、地理与文明演变的见闻与思考。 【时间轴】 01:03 从《中国西北行》到《气候变迁下的中国文明史》 07:13 如何从地理行走中,感受气候变化的痕迹 16:15 原始人的生存内卷什么样? 18:54...
Published 04/13/24
主播 | 王卉,三联中读内容编辑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嘉宾 | 孙雅兰,《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现象级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凭借其传唱度极高的音乐风格和强大的个人影响力,成为了跨越国界的流行文化象征。 从传媒界到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关于泰勒·斯威夫特的造词风潮:“泰勒·斯威夫特效应”、“斯威夫特演唱会后遗症”、“斯威夫特经济”、“斯威夫特文学”……泰勒的演唱会不再仅仅是音乐的盛宴,更成为大众文化的现场、娱乐工业的奇观。在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会现场,无人能避免被情绪卷入其中;甚至,“义乌制造”的周边生意也火热起来,诸如友谊手链、亮片裙等饰品被销往世界各地。 本期Talk三联,我们一起聊聊这位不断更新个人形象和音乐风格的流行歌手,究竟如何完成自身性别意识的成长,并将其个人化表达嵌入全球听众的生活语境。那些使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粉丝们能够暂时抛开分歧,感受彼此联结与归属感的魔力,究竟从何而来?以及在真实感愈发稀缺的当下,泰勒·斯威夫特的价值所在。 【时间轴】 00:46 霉霉有多火?我爸都知道了 05:26...
Published 04/06/24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杨丹晨,“多邻国”中国区教学负责人,曾在纽约、英国等不同地区生活过的多语言使用者 随着ChatGPT等AI应用的火爆,给大模型产品做“中文十级测评”成为了不少网友的新乐趣。对于计算机来讲,汉语和汉字都是外来语,这使得AI融入中文世界困难重重。 不过,利用AI辅助学习外语却在人们的日常中越来越常见,比如“AI修改英文作文”“AI练口语”等。我们如何训练AI,使它成为一个更好的辅助工具?如今中文和AI结合的最大障碍被解决了吗? 对于热衷学习各种语言的人们来说,当AI打破了语言的障碍,肉身学习的乐趣又是什么? 除了关于AI如何听懂“中国话”的讨论,在节目的结尾,AI是否会让我们重新定义自己在职业里的角色,也成为了主播和两位嘉宾的讨论焦点。面对一个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未来究竟何去何从,对于普通人来说,又该如何正视AI,听完本期节目,期待您可以收获自己的答案。 【时间轴】 00:50 为什么会策划一期封面专门来讲AI与汉语环境? 03:39 AI和中文结合,为什么这么难? 13:05...
Published 03/30/24
我们的新播客上线啦!「不焦虑家长会」是一片给家长们的自留地。在教育伴随着内卷、鸡娃的当下,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自由的聊天室,情绪的收纳所。当孩子上学了,爸妈们正好聚在一起,聊聊心里事。 主播: 康康,8岁孩子的妈妈,给孩子报了篮球、钢琴、数学思维班南希,2岁孩子的妈妈,正在观察孩子的天赋中 嘉宾: Erin,小红书“Erin是松果妈妈”,5岁半孩子的妈妈,给孩子报了攀岩、钢琴、美育 “Hi,你们家孩子上什么兴趣班呐?” 情况似乎总是这样,一群互不熟悉的爸妈聚在一起,一开始大家都默默无语,直到一位家长开启了有关「兴趣班」的交流,场面就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 本期节目,康康、南希和Erin围绕「兴趣班」展开了1个多小时的讨论。作为2岁、5岁、8岁孩子的家长,她们都给孩子选择了哪些兴趣班?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如何及时止损,或是鼓励孩子坚持?如何选择靠谱的培训机构? 也欢迎作为父母的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心得。 00:05:24 我们要如何观察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00:07:24 聊聊家长们都热衷的钢琴班 00:09:47...
Published 03/26/24
主播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嘉宾 | 艾江涛,《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在近些年兴起的“博物馆热”中,考古遗址博物馆成为一类新的热门。相较于传统的综合性博物馆,这里可能不会有被观众围绕打卡的某一件“国宝”文物,墓葬、建筑群落等遗址本身,才是那个最为主要的展品。而更为沉浸的展陈设计与观展模式,也称为考古遗址博物馆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 考古遗址博物馆和常规的综合类博物馆有哪些具体的区别?哪些考古现场更适合建成遗址博物馆,有哪些评判标准和决定因素?在考古遗址博物馆里的观展感受是怎样的?当考古现场变成博物馆,我们是否可以从空间与时间上,都离历史更近一步?而在这类博物馆的规划建设中,又该如恶化面对城市建设、管理维护成本等问题?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最新开馆的殷墟博物馆新馆聊起,聊聊探访考古遗址博物馆时的观察与感受。 【时间轴】 00:44 殷墟博物馆新馆初体验 07:40 什么是考古遗址博物馆? 11:27 陕西石峁博物馆:这些城墙真的是4000年前的 18:14...
Published 03/23/24
本期是「世界睡眠日💤」特别节目,我们推荐你在睡觉前听,失眠的时候听,如果这期播客能让你酣然入梦,那么我们将不胜欢喜! 【本期主播】(欢迎大家来 多一种生活 找我们聊天) 王卉,内容编辑,白天头脑昏沉,晚上眼如铜铃 五月,内容编辑,苦求深睡质量星人 【本期嘉宾】 范滕滕,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你是否也有这个习惯:半夜在床上刷手机,越夜越精神,结果第二天上班感觉身体被掏空,但却无法改变晚睡的恶习。 你是否也有如下担忧:本就是敏感型人,烦闷委屈在夜晚找上门来,让入睡变得艰难无比,整个人陷入失眠与抑郁的怪圈中难以自拔。 据WHO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在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而睡眠问题这一新型“流行病”,却常常被轻视、误解和错误对待。 所以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科的范滕滕医生,来一场深入浅出的睡眠教学。希望它可以破除对于睡眠的种种迷思,消解对于失眠的焦虑和恐惧。 【时间轴】 00:01:04 韩国人不睡觉,张朝阳只睡4小时…这些睡眠法真的存在吗? 00:07:14...
Published 03/19/24
主播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比起那些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成长起来的上一代人,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问题。经济下行时期,在考研成为年轻人的“中药”,读研读博成为年轻人的gap year的当下,我们无暇再去学习如何与社会接轨,我们的青春期被无限地后置和延长。 当我们开始回溯自己成长成人的节点,我们想起那些挣脱原生家庭的努力、那些练习独立生活过程中的阵痛、那些未来无望的焦虑和那些前途混沌的迷茫。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撰写本期杂志封面的几位记者,聊聊他们的观察、经历与思考,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去习得生活,以及处于“成人初显期”的年轻人正在经历的困惑和挑战。 【时间轴】 01:14 为什么还要关注“如何成人”? 07:11 不愿放手的父母,与青春期后置的孩子 12:27 上大学与父母分离,是一个长大成人的开始吗? 23:35 “原生家庭”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吗? 28:10 如何与焦虑情绪和解? 31:37 苛责18岁的年轻人们,是不够公平的 43:34...
Published 03/16/24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嘉宾 | 李文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在读硕士 与母子关系相比,母女关系更加复杂、神秘,它往往包含着超越母子关系的女性情谊,也有时因此暗含着女性间的较量。妈妈通常更容易将女儿看作重生的自己,女儿则更希望摆脱母亲所经历的人生。不过,妈妈也是女儿,只是在女儿面前,这一面往往会隐藏在“妈妈”的身份之下;而女儿也可能在成为妈妈后,重新审视这段独特且复杂的关系。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更多从女儿的视角出发,聊聊母女关系的话题。女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宛如一团交织在一起二三十年的毛线,理清其中的千头万绪是一种奢求,让我们就这么拧巴着,互相爱下去吧。 【时间轴】 00:30 母女关系为什么如此独特且复杂? 10:56 当妈妈和我谈绝经 19:35 每一对母女的相处模式,可能都不太一样 24:16 妈妈就是那个托底的人 32:42 妈妈也可能后悔当妈妈 43:33 把话筒递到妈妈面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47:06 当我用社会学的视角,回看我的母女关系 53:27 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无助的小孩 57:44...
Published 03/09/24
🎁🎁🎁【进群赢福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然后添加小助手微信zhongdu2018-4,回复:多一种生活,进群即有机会获得更多福利。本期福利:由李建军导演的《世界旦夕之间》话剧票,听友群内送出4张。 【本期主播】 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徒步爱好者 力莎,三联中读内容总监,资深户外达人,越野跑、攀登运动爱好者 【本期嘉宾】 团子,运动爱好者,有多年健身及户外运动经验,就职于某国际体育品牌 王爷,前潮流杂志编辑,运动达人,运动品牌合伙人 又是一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在这里先祝我们的女性听众们节日快乐! 本期节目也算是妇女节特供,随着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的热映,“减重100斤”“女性运动”“减肥”等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还掀起了一股女性健身的小高潮。网络流传一句话,当一个成年人想要改变时,一是学英语,二是运动,女性开始运动后,容易有哪些误区?真的可以如电影中的女主一般,重塑热辣滚烫的自己吗? 本期主播五月搭档编辑部的户外达人莎女士,邀请了两位运动酷girl,来聊聊女性运动的话题,她们同时是资深的运动爱好者,节目中分享了很多有关身体、运动健身的干货知识,“运动更多是优先级和时间管理的问题,...
Published 03/08/24
嘉宾 | 袁越,人称“土摩托”,《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宇宙从哪里来?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意识是怎样出现的?关于这三个终极问题的探索,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尽管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回答,但古往今来的无数智者依旧在努力给出在彼时彼刻更为合理的解释,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找寻终极意义。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土摩托”袁越,听听这期在他看来写得“最复杂最揪心”的封面报道《生命的起源》中,究竟有哪些精彩的故事?为了迫近这个终极问题的真相,今天的研究者们又给出了怎样的回答? ※福利 Talk三联自 2022 年在小宇宙与大家见面,陆续已经更新了136期节目,在本周订阅量也突破了10万。作为订阅破10万的福利,我们会在3月11日下午5点后,从本期节目的评论区抽取10位听友,赠送《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月卡一张,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互动,我们也期待在更多的话题中与各位相遇~ 【时间轴】 01:38 为什么要关注“生命的起源”? 06:29 如何讲述一个硬核的科学故事? 09:54 生命起源研究小史 18:33...
Published 03/02/24
嘉宾:习斌,超级植物公司创始人 主播:王卉 / 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多一种生活”,是一档由三联中读全新出品的播客节目,面向好奇生活并且努力生活的人们,分享与你我息息相关的「生活议题」,展现不被大众熟知的「生活样态」,探索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好物」。 新年伊始、开工大吉,如何在新的一年中好运加持,工作生活一帆风顺,可能是打工人内心最牵挂的事情。尤其是在感到迷茫的时候,一个红手串,一棵发财树,一个新年规划,能够为心灵带来确信与慰藉。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超级植物创始人、设计师、玄学爱好者习斌老师,一起聊聊为了开运,我们都置办了哪些物件,做了哪些事?不得不说,有些还挺离谱的。 【时间轴】 00:01:25 开工招好运:用植物布置一个风水格局 00:05:17 情结VS审美:我要买一棵红色的植物吗? 00:07:30 木质香、青草香还是果香?你的过去藏在你喜欢的气味中 00:12:39 忙碌的年轻人,在开运和舒适圈中横跳 00:17:30 植物与人类,很难说谁更“高级” 00:24:04 家里可以摆放干花吗? 00:26:12 五行属植物?能够养活植物,也是项技术活 00:32:05...
Published 03/01/24
嘉宾 | 张春,作家、心理咨询师,播客“张春酷酷酷”主播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主播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年轻一代对于爱情的理解正在逐渐呈现出多样性。许多人认为爱情正在降级,于是转向了新的生活实践:搭子社交。“搭子”是指人们不主动建立深层关系,而是以某一事件为锚点,分割需求,进行搭伙式的陪伴。 我们不禁疑惑,在“饭搭子”“过节搭子”“养娃搭子”等新型关系模式的优势面前,爱情所主导的关系还拥有竞争力吗?恋爱关系是否能被视为某种“全能搭子”?在面对爱情时,全身心投入的沉浸感与自我完整性的保护是相冲突的吗?同时,这些有关爱情的探讨,哪些属于私人领域,哪些属于公共领域,我们该如何界定?爱情作为一种社会建构+个体选择的产物,究竟是否具有在公领域范畴内被讨论的可能?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张春酷酷酷”的主播张春老师,一起来聊聊关于爱情的故事,聊聊我们正在忘记怎样去爱,还是从来不懂什么是爱。 【时间轴】 01:18 爱情还有什么可聊的? 05:22 会不会我们接受的爱情教育,本身就有问题? 07:52 带上“爱”字,一段关系就说不清了 15:50...
Published 02/24/24
本期节目是我们和“CPA超频对话”的一期串台节目,三联中读内容总监俞力莎、中场时间主播五月,和播客志的发起人老袁、主笔Jessica一起,聊了聊从知识付费到播客领域,我们各自观察到的现象,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对于当下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的思考。 三联中读作为三联旗下的新媒体平台,见证经历了纸媒的数字化转型。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到播客领域,三联中读现在也承载了知识付费、播客等众多音频内容。 播客付费内容与知识付费的异同也是最近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期节目就重点探讨了知识付费与播客的区别是否只是付不付费?知识付费与播客用户的存在哪些区别?当读者变成用户,对创作者提出了哪些挑战?为什么说播客更像一座桥梁?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主播】 三联中读内容总监俞力莎、播客制作人五月播客志发起人老袁、主笔Jessica 【时间轴】 03:00三联中读何时开始关注播客领域08:47 三联中读引入播客内容后,观察到的知识付费与播客用户的异同11:53 知识付费与播客是否有在内容上的差异13:23 现在的听众越来越不喜欢被教育了?21:15...
Published 02/17/24
嘉宾:文那,壁画家、插画师,个人作品集《野生神仙》《文那经》 主播: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 范范,三联中读运营编辑 “多一种生活”,是一档由三联中读全新出品的播客节目,面向好奇生活并且努力生活的人们,分享与你我息息相关的「生活议题」,展现不被大众熟知的「生活样态」,探索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好物」。 首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艺术家文那,她是一位插画师、也是壁画绘画家,还是中读的共创伙伴,她用自己的想象力,把中国神仙带到了世界,个人作品集《野生神仙》《文那经》无不描绘出一个不同反响的文那神仙宇宙。 第一次在录音室见到她,我们便被她E人的风格所吸引,谁会不爱一个真诚又有才华的艺术家呢?我们在这期里聊了生活,聊了创作,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年仪式感,而关于她最准确的总结大概就是“她的生活可以满足一个人对艺术家的所有想象。” 【时间轴】 04:05 藏海厝的神仙故事:每一个侨民心中都藏着一片大海 09:16 “束海”的来历:创作是很直觉向的 15:34 “我对于限制并不在意,想做直接去做“ 21:36 对自由最大的追求是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良的自己 24:54...
Published 02/10/24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张雷,《三联生活周刊》资深摄影 中国人的温情都在饭里。 电影《饮食男女》深刻描绘了情感与生活的交汇点,将饮食视为沟通情感的桥梁、食色人生的缩影。影片中,一顿家宴,就引出一次有关“离巢”的话题,使食物作为爱与挣扎的容器,包裹着千言万语。 当代的洪流注定教人背井离乡,但是每年春节的家宴,似乎成为我们情感体验与味觉记忆的自留地。家宴,作为一种建构集体记忆的仪式,不仅塑造了个人,也凝聚了一方水土造就的生活方式与人情世故。 大同什锦火锅层层叠叠,承载着家人一年到头娓娓道来的企盼;泉州小店异域饮食特色,彰显着侨家的移民历史;从本地乡厨到私厨餐厅经营呈现出的独具匠心……一顿饭不仅是口腹之欢,更是家族历史的生动记录,是人与世界联结的纽带。对于食物的反思使我们将味觉视作疗愈性的工具,在忙碌的日常中,得以重新建立内心的秩序感。 本期Talk三联,我们一起聊聊来自天南海北的家宴滋味。 【时间轴】 03:25 如何找到一场家宴? 13:36 那些年菜必备的美味:合碗子、军锅、什锦火锅…… 22:01...
Published 02/03/24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杨耀东,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执行主任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一年前,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公众关于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讨论与参与。无论是好奇一试,还是作为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助手,科技的进步再一次变得真实可感,一个新世界的帷幕在缓缓拉开。 当一种技术变得足够强大,带来便捷而非成为威胁,是永恒的主题。更何况我们在面对人工智能时,还会有多一重的顾虑,毕竟核能不会自我觉醒,但人工智能可说不准。因此,“对齐一下颗粒度”不仅是当代打工人要面对的日常拷问,人工智能再强大,也得先过这一关。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这一年中,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变化聊起。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执行主任杨耀东和《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陈璐,聊聊给人工智能对齐颗粒度这件事的,以及和普通人相比,一线科研人员如何看待与使用人工智能?在他们的视野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哪些可能和局限?以及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审视人的价值? 延伸推荐 《三联中读 | 给大家的AI思维课》...
Published 01/27/24
你听说过“发疯”吗? 2023年,它是当之无愧的主流情绪,从大学生遛纸狗,实验室阴暗爬行,到互联网上用长篇大论的、宣泄式的语言表达诉求,再到00后整顿职场,怒怼扰民邻居……人们一反“温柔礼貌”“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传统做法,举起“先发疯的人先享受世界“的大旗。 为什么人人称赞“情绪稳定”,但总免不了发疯? 发疯是情绪的疏解还是损耗?发疯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当极端情绪倾泻而出时,我们要警惕的还有哪些? 这是三联中读播客Gapday“2024,去旷野之地”的第三场活动,我们从网络世界,来到真实世界,最后回归到内心世界。让我们把发疯当作一个出口,在内心世界的旷野之地,来一场久违的信马由缰。 | 主播阵容 | 🎤主持 王卉,三联中读编辑,《跟着艺术去旅行》《少年》播客制作人 🗣️嘉宾 徐凯文,《学会幸福》课程主讲人,大儒心理创始人,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师 Lisa,青年志创始人,播客「问题青年」主播 【时间轴】 03:49 从疫情时期到当下,“发疯”有哪些变化? 10:01 来自精神科医生的建议:你可以适当宣泄情绪 15:27...
Published 01/24/24
本期是三联中读“2024,去旷野之地”播客Gapday的第二场。 提到“旷野”,人们的描述中似乎总是指向远方,旅行正是现实中践行的最贴切方式,这也成为了很多人离开「轨道」的第一站,在旅行中去往的别处,就是心向往之的「旷野」。然后,徒步、citywalk、特种兵旅行后,真的就能踏入旷野,在自然的启示下被治愈了吗? “逃离日常”的对应词是“回归日常”,旅行所展现的宽广天地,是否足以抚平人们对主流轨道的焦虑,本场邀请到的两位嘉宾,他们是历史学者,同时也都有着“旅行达人”的标签,以私人或历史的眼光,用脚步丈量着世界。 用短暂的旅行逃离肉身后,怎么解决回来后的失落感? 历史学者的旅行观,会和我们有何不同?拥有历史视角会更容易让我们抵达旷野吗? 本场节目或许会给你一些不同的思考和答案。 | 主播阵容 | 🎤主持 五月,三联中读编辑,播客“中场时间”主理人 🗣️嘉宾 耿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三联中读《八条古道游学中国》音频课主讲人 何必,播客“东腔西调”主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时间轴】 03:42 旅行VS旷野,是不是一定相关? 08:57...
Published 01/23/24
在被不确定性围绕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期待自己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旷野是更开阔的选择,是不被束缚的心态,也是一份自由意志。 在前不久举办的三联中读播客Gapday“2024,去旷野之地”活动中,我们分别从网络与旷野、真实与旷野、心灵与旷野的角度出发,邀请3组嘉宾一起聊聊天。 第一场,两位嘉宾放话出来:“那些想做自媒体的,有一个算一个,全给你们劝退了。” 曾经的互联网可能是旷野,但如今不论是做自媒体还是做网红,都难免走在轨道上,苦思冥想:做什么样的内容“会火”? 当流量变成热度的薪柴,我们再狠狠地吹,再努力地扇,会有很大用处吗? 从“看内容”变成“做内容”,把工位搬到网上,我们能收获自由吗? 也许这期节目会打破一些幻象,但幻象背后的真实说不定更加精彩,值得我们迈出一步去抱住它。 | 主播阵容 | 🎤主持 一丁:三联中读编辑,播客“Talk三联”主理人 🗣️嘉宾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播客“董晨宇·我有一个朋友”主理人 曹柠:自媒体人,播客“咸柠七”主理人 【时间轴】 02:26 2023年,已经是互联网在“用”我们了 08:30...
Published 01/22/24
主播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3亿元,同比下降10.0%。这一现象不仅在经济领域掀起了波澜,也使得重新吸引外资成为当务之急——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在民间投资低迷的背景下,如果外国投资也持续负增长,对中国经济将带来较大挑战。 外资企业的存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一家外资企业评判当地是否适合投资的标准有哪些?地方政府在以怎样的姿态对接海外投资?今天在华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会面临哪些考验?为了“稳外资”,需要在哪些层面做出改变?而那些依旧选择在华投资的企业,又有怎样的考量?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撰写这期封面的几位记者,聊聊他们对苏州日资企业、太仓德资企业等外资现状的观察。这些企业中,有不少已经来华投资近三十年,这三十年中的变与不变,也是我们深入了解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重视角。 【时间轴】 00:27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外资? 05:19...
Published 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