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宣大院君 (八)︰東山再起與極速倒台
Listen now
Description
1882年7月下旬,朝鮮國內部分軍人因朝廷嚴重拖欠糧餉而爆發軍亂,是為「壬午軍亂」。大院君利用此一良機,乘時東山再起,把持大權。 軍亂過程中,有留學朝鮮的日本學生及「別技軍」教官堀本禮造等日人為亂軍所殺,日本乃欲以此為由,詰責朝鮮並要求賠償。當時日本國內「征韓」呼聲頗囂塵上,右翼軍人如黑田清隆等主張派遣大軍赴朝,以期藉兵威脅迫朝鮮,盡量爭取權益;外務卿井上馨等大臣則認為對朝鮮態度過激難免引起清廷反感,而當時日本如與中國爆發衝突,勝負難料,故主張以務實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最後兩派意見在山縣有朋...
More Episodes
  魯定公十三年,孔子打算到鄰近的鄭國(國都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區)尋求機會。鄭國同樣是姬姓諸侯,春秋初年,鄭莊公時期曾經是中原強國,因為與周天子不和,出兵擊敗周桓王,又威脅宋、衛等國,偃然成為中原霸主。但隨著南方的楚國興起,鄭國南方的陳、蔡、許等國相繼依附楚國,鄭國也受到楚國壓迫。鄭國北方的晉國亦強勢發展,晉文公率領中原諸侯抗楚,鄭國夾在晉、楚兩大超級強國之間,左右依違,處境困難。
 前597年,楚軍包圍鄭國,三個月後,攻克了鄭都,鄭襄公在大路上打赤膊,牽着羊,迎接楚莊王,向楚國投降,表示...
Published 05/04/24
  孔子周遊列國第一站是與魯國同姓的「兄弟之邦」衛國。衛國的祖先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和周公的弟弟康叔封。周公平定商紂王之子武庚叛亂之後,封康叔封於商朝王畿舊地,稱為衛國,首都在商紂王所建的都城朝歌(今河南省黃河以北的淇縣)。衛國在西周及東周前期,是中原北方大國,歷代衛君在周天子朝廷擔任要職,周平王東遷時,年近七十的衛武公以姬氏宗親長老身份親自領兵護衛平王,地位十分顯要。 但衛武公之後,衛國長期陷入公族內鬥,最著名的事件是衛莊公(武公之子)的庶子州吁有軍事才能,卻被兄長衛桓公排擠,出亡外國,糾...
Published 04/27/24
孔子任職中都宰之後,隔年改任司空,已經是「卿」等級,不久又改任大司寇,負責司法、治安。並且一度攝行正卿職務,成為魯國執政。 一直以來,魯國朝廷的卿級大臣,都由公族成員出任,三桓家長世代壟斷最高卿級職位,孔子以外姓士族成為代理正卿,十分罕見。三桓之所以任用孔子,主要原因,是三桓家長都年紀較輕,經歷了陽虎專權及叛亂,國內局勢險峻,地方勢力難以約束;定公年紀較大,難以操控;而南方蠻夷吳國興起,吳王夫差領兵北上威逼中原,魯國首當其衝,深受威脅。三桓對掌握政權力不從心,希望任用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擔當...
Published 0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