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作者:衷曲无闻
背景音乐:雨的印记
结尾音乐:许鹤缤-那些花儿
01
我带的第一届学生组织同学聚会,原本我是打算要去的,但看了一下参加的只有10个人,觉得有点难过,就决定不去了。
近60人的班级,能参加聚会的一年比一年少,见过大家围成一圈坐在足球场不用说话也十分美好的场景,我忍受不了最后能看到的他们只有六分之一。
女朋友也参加了同学聚会,可是她并不开心。有的打麻将,有的斗地主,有的喝酒,就她一个人烤火,显得很不合群。
她说她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很不舒服,而且实在太无聊了,只能玩玩手机,问我一个人在家无聊吗?我说无聊我可以玩吃鸡游戏,你要多喝水。
今年是我高中毕业十年,以为会有一次大的聚会。但似乎没有人放在心上,毕竟大家毕业时抱头痛哭,这辈子天涯海角都是兄弟的誓言,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些年,我们觉得世界很小,各奔东西后才知,一别也许就是一世。后来纵然能聚,大家说着交际的话,喝着应酬的酒,带着应付的笑,却再也走不进彼此的心。
同学聚会筛掉了飞得高的,走得远的,混得惨的,性格刚的。最后剩下的只有同一坐标系里的同学,每年相互确认,原来你过得还是这个样子。
02
有人说,同学聚会都有一个规律,凡是以前老实本分、循规蹈矩的同学基本混得不怎样,窝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单位拿着一个月几千的固定工资。
凡是以前经常惹点小麻烦,让班主任头疼过的,基本在社会上混得都比较好,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小三,一般都是老板,可以驾驭别人。
其实这句话我不是很赞同,因为那些曾经让班主任头疼而毫无作为的人,可能只是没来参加同学聚会而已。人生哪有那么滑稽,随便混混也能出人头地。
当你还是一个在校学生的时候,学校和老师帮你定位身份,指明方向,你顺着走不一定会走得舒服,但是一定不会走歪。
毕业之后没有外挂和辅助,一些人就迷茫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甚至先迈哪条腿都犹豫不决。
大家对彼此的了解,大多时候只是表面上的,背地里谁努力,谁偷懒,谁知行合一,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学生时代体现身份价值的只有纸面上的成绩。
进入社会后,能够实战,体现自己价值的地方更多了。像是跳一跳,每一次都正对中心点,一环变两环,两环变四环,走得准走得稳更有走得狠的,都走向了人生巅峰。
对于同学聚会,有些人不屑参加,有些人羞于参加。能去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社会身份,会让你觉得他和学生时期差异比较大。
03
一个班或者一个专业的同学,就像一批人凝结成了一滴墨水,毕业后滴到社会的海里。波涛涌动循环往复,三五年后,墨水极度稀释,分散在不同位置。
也许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但从缩短差距上来说,一毕业就去“养老”型的公司的人,会被周围不甘平凡的同学逐渐拉开。
人这一辈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存在一个动态平衡。 去“养老”公司和去上升期的公司,人的工作状态完全不一样,获得技能包的量当然也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后者很可能已步入中层,在技术和管理上都有长远发展的机会。而前者依然坐在他刚进公司的那张办公桌上,做着重复劳动的事情。
前两年,两种人的收入也许差距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方却有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
毕业三四年后的差距,就是一直以来,一方通过不断地努力进取,而另一方却安于现状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