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作用_文賢油漆工程行異地保存」計畫(Feat.藝術家林煌迪)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各位聽眾來台南觀光旅行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台南的藝文替代空間數量眾多,可能轉進一個小巷弄裡都有一個小展場,透過這些點狀的藝文空間讓地方的藝文動能發光發熱。 這一集節目我們邀請到,臺南早期開始經營替代空間—「文賢油漆工程行」的藝術家林煌迪老師來我們節目上,跟我們一起分享他經營「文賢油漆工程行」的歷程點滴。 文賢油漆工程行原本位於台南市東門路,經歷19載歲月,在2019年熄燈,當初文賢油漆工程行的創立只是藝術家同好共同創作展出的空間,是一個當代藝術的交流平台,不論是功能上或是實體空間上都有一個平台,所以在整個環境的調性上有藝術家的創意、自由與前衛性。由於空間位處於市區居民繁雜的地段,藝術家的創作於居民觀感之間的互動也是當時主創人的課題。這集節目我們透過林老師全程參與這個空間的一顰一笑來和聽眾分享「文賢油漆工程行」的故事吧! 臉書專頁看更多藝術作品👉👉👉https://reurl.cc/Qe1KX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Episodes
臺灣糖業鐵路有說不完的故事,今天節目我們再次邀請到再生烏樹林車站的曾吉賢老師來節目上,翻開糖鐵的一千零一夜,跟大家一起述說一段再生糖鐵烏樹林車站的過往。 烏樹林車站位於臺南市的後壁區,曾經屬於糖鐵網狀鐵路的一環。因為烏樹林糖廠的轉型,漸漸沒落,在因緣際會下曾老師於求學期間在台南周邊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認識了這個車站,也同時認識了這些過去為糖鐵付出半輩子的人們。於是發展出了這個再生計畫。雖然說是計畫,但其實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歷程。 這一集節目讓曾老師來跟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由眾人一起努力拼回來的回憶吧! 注意⚠️這集結尾偏感人,淚點低的朋友帶好衛生紙,再發車喔。 -- Hosting...
Published 06/25/24
西洋藝術史專題,介紹一下文藝復興三傑絕對是必須的吧,這一集我們跟大家分享三傑其中的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作為文藝復興重要的藝術家,他的作品能聊的細節實在太多,這次聚焦在他的兩件作品,《聖殤》以及《西斯丁禮拜堂天頂畫》上面,跟大家聊聊這兩件作品有什麼值得細品的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6/18/24
Published 06/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