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12月初,我来到深圳福田的当代戏剧双年展。看戏的同时,也见了几位老朋友和新朋友。初次来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感觉很奇妙,“来了都是深圳人”的标语让人觉得平等、包容,遍布全国知名大厂的背后,是将服务体验尽量做到极致的一个个小型化社区和圈层,比上海少了精致、多了随性,比北京宜居,也更务实。 借着来深圳福田看“当代戏剧双年展”的机会,和从上海来的戏剧爱好者阿木、在深圳大厂打工的戏剧爱好者西西一起捋了捋这次看过的几部戏,同时也聊聊以深圳为圆心,去广州和香港,发散出去的美食、文艺地图。 欢迎收听~ By 车厘子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0:02:04 深圳福田“当代戏剧双年展”:孟京辉的年轻人朋友圈 00:07:42 杨婷《谎言、高跟鞋和精神失常》:谎言的轮回,乔·奥顿的最后一部作品,一场暗黑、荒诞的戏剧体验 00:23:13 余尔格《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福克纳小说为引、杂技为料,一位女性如何成长、扭曲直到消亡 00:38:43 孟京辉《伤心咖啡馆之歌》:黄湘丽,致敬《海鸥》,与契诃夫的互动 00:46:28 孟京辉的浪漫和先锋时代已经过去了嘛? 00:54:11...
Published 12/30/23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小镇对话上,我遇见了舞蹈艺术家兼导演余尔格,彼时的我还完全没怎么接触过肢体剧场的作品,因为怕自己看不懂舞剧,所以一直以来,看得很少很少。但当时记住了这个剧名——《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后来,11月底来深圳玩,去福田区的“当代戏剧双年展”看戏,正好余老师的这个作品也在戏剧双年展上再度上演,我观看了首日的演出,并在第二天的中午,和余老师相约聊一聊。 当我按照相约的时间进入后台,余老师正在和舞蹈演员、灯光以及音效一起紧锣密鼓地扣着细节,为下午在深圳的最后一场演出做着微调。小小的身躯上透露着认真、专注和严谨。 半个小时过后,我和余老师坐在剧场3楼办公室旁的茶水间里开启了这次的对话,我们的话题从这部新马戏肢体剧场作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出发:为什么以福克纳的小说为创作蓝本、为什么想做杂技的跨界肢体作品、如何找寻自由的杂技演员,其中又有什么曲折和妥协?之后,我又和余老师聊到了她的创作模式和灵感来源的方式,热爱小说、电影、绘画的余老师跟我分享了她喜欢的作品风格和喜爱的作家,也聊了聊最近看过的印象深刻的两部电影,其中所折射出的社会制度的问题。 欢迎收听~ By...
Published 12/11/23
今年9月的一天,我和好友Clare被一部名字有点古怪的剧场作品吸引了目光:《重生俄狄浦斯会测出ENFJ吗?》。一是因为这个剧的名字很长很特别,“为什么要重生俄狄浦斯”?我当时这样想着;二是因为“ENFJ”明显和MBTI性格测试有关系,那这是一部关于MBTI的剧吗?和那个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又有什么联系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走进了位于上海杨浦的YOUNG剧场,我们看完了这部有点古怪有点飞,又十分有灵气的作品。全剧由几位南京大学的素人演员们共同创作完成,其中大部分演员是95后,甚至还有两位00后,而该剧的导演贺煜寒则是南京大学戏剧专业研三的在读学生。剧组年初的时候在南大校园里进行招募和创排,招完演员之后导演小寒就惊讶地发现,除了一位演员是INTJ之外,剧组其余成员测出来竟然都是INFP,这个惊人的发现也被小寒运用到了作品之中,成为了其中的一段剧情。 我们在看完这部剧后的一个周末上午,远程连线了小寒导演,和她一起聊聊该剧的创作理念和创排背后的故事,剧目各个章节段落所想表达的意义和呈现方式,也讨论将MBTI作为工具和切入口的缘由以及全员INFP背后所存在的必然以及偶然。 By...
Published 11/21/23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刚刚落幕,经历过去年,被疫情压抑了许久的广大戏剧爱好者们,给小小的乌镇带来了十足的票房和活力。而看似热火朝天、明星扎堆的乌镇戏剧节,也迎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乌镇戏剧节逐渐小红书化,在乌镇到底是来看戏还是追星,青年竞演决赛半夜就来排队有必要吗?!高热度的背后,也引发了一系列新老戏迷的交锋和广泛的讨论。 我和两位戏剧节老观众啸飞和小雨,就今年乌镇戏剧节的新现象和新变化,聊聊各自简单的观感。而对于乌镇戏剧节未来路在何方,商业和艺术如何并存,戏剧行业到底有在变好吗这些问题,我们作为观众的视角,无法回答,只是想留下点小小的思考,然后让一切的答案交给时间来验证。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0:02:01:在乌镇看戏剧嘉年华享受欢乐 00:07:17:今年的青年竞演单元特点:观众爱排队、讨论热度高 00:14:34:当顶流王一博来到乌镇戏剧节,今年是真的破圈了吧? 00:21:52:青年竞演决赛排队事件 00:29:12:青赛结果掀起热议,大众评审投票的意义何在 00:36:28:今年戏剧行业整体环境都很艰难,戏剧节限定或成必然? 00:43:47:看不懂不可怕,没看懂就急着...
Published 11/01/23
上个月下旬,我和友人一起去了趟澳门,看纪录片、看双年展以及游览名胜。我们在最后一天赶上了澳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MOIDF的末班车,观看MOIDF的开幕影片之一、今年柏林电影节爆冷金熊奖得主——纪录片《灵魂休息室》,一部讲述在塞纳河畔,一群介于普通人和精神病患者之间特殊群体的纪录片作品。 知道澳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去年的某天,我突然看见一期采访MOIDF总监林键均的播客节目,又碰巧发现林总监也曾在Goldsmiths念书,是我的校友。在澳门这个地方,竟然有个纪录片电影节(而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剧情故事片居多的电影节),这件事极大地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好奇心。 翻看历年来纪录片电影节的展映片单和“焦点导演”的选择,大胆、有趣,其中不乏很多国内难以见到和放映的,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弱势群体以及关于移民、偷渡客等多元文化碰撞题材的纪录片。在澳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原来除了旅游、博彩和消费,还有这样一个给文艺青年们小憩的空间,看看每年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在关心着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和关注着怎样的群体。 看完电影后的第二天,我和澳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总监林键均,在澳门最著名的...
Published 10/18/23
最近一年来,国内的音乐剧市场看上去异常火爆。上海的环人广模式下催生出了接近100个小剧场,每个月都有新的音乐剧和话剧作品上演,那里被粉丝们戏称为“韭菜大厦”。而随着出境游线路的逐步恢复,后疫情时代,许多人出国旅游看剧,也有不少引进剧、原版剧在疫情3年后终于纷至沓来。 国庆假期之后的首个工作日晚上,我和3位作为“剧场韭菜”的小伙伴远程连线,聊聊在世界各地看音乐剧的不同经历感受。 来自广州的Cat十多年前便去到百老汇看音乐剧,这几年陆续去过伦敦西区、新加坡甚至西班牙看剧,在不少欧美国家都有过观剧体验,近距离感受过许多经典音乐剧和明星话剧的魅力;十年前和我一起在英国留学的yummy这几年迷上了不少韩改音乐剧,趁着机票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今年以平均每月一次的频率,去到韩国首尔短途游,旅游的目的很简单明确,看音乐剧;而今年9月刚去英国伦敦追逐留学梦的玥玥,原是古典乐媒体从业者,在多年工作之余,去过伦敦和百老汇看剧,这次则是作为留学生的身份,得以好好的近距离观察英国的舞台剧和演出市场。 本期节目,我们通过自己肉身所及的经验和观察,简单聊聊欧美和亚洲音乐剧市场(主要是国内和韩国)的异同点,我们...
Published 10/11/23
新一届的乌镇戏剧节(2023年10月19日—10月29日)快开始了,往年从未去过乌镇的车厘子一直以来对乌镇戏剧节有着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要去戏剧节当“小白鼠”?去年疫情封控时期,乌镇戏剧节像个世外桃源和梦幻的乌托邦一般美好。于是,今年的乌镇戏剧节,车厘子决定去试一试体验一把,当即找来去过5+次乌镇戏剧节的两位资深戏剧观众啸飞和玥玥,加急录制本期节目,来一次乌镇戏剧节吃喝玩乐行全攻略! 【主播】 车厘子(「映现场Yinglive」主理人、「老公不在家」主播) 【嘉宾】 啸飞(资深戏剧爱好者,从第四届乌镇戏剧节开始入坑) 玥玥(资深戏剧爱好者,前古典音乐媒体从业者,从第五届乌镇戏剧节开始入坑) 【鸣谢】 肖竞(青年戏剧导演、编剧,乌镇戏剧节作品《桃花扇》、《罗曼蒂克偶尔到来》) 马一俊(「我们爱演戏」剧社成员、资深戏剧爱好者) 为本期节目提供音频素材 *节目录制于2023年9月8日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于2023年10月19日—10月29日举办 剧目信息详见官方网站 抢票 | 9月17日10:00 大麦网购票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0:06:01...
Published 09/13/23
今年5月的一个周末,我来到苏州观看去年乌镇戏剧节作品——舞台剧《桃花扇》的演出,自此终于和长达近两年的网友,《桃花扇》的导演肖竞见上了一面。 和肖导的友谊源自2021年中秋节,彼时她带着她的「纪录剧场」作品《第二种游戏》来到杭州演出,想找几个采访者,为她当时只能呈现一次的作品留下点“记录”(《第二种游戏》由一群高中生素人演员共创排练而成,是无法轻易复制的“孤品”)。 而后,肖竞去浙江临海做驻地创作,呈现了装置戏剧《涌入历史之前》;去年,将孔尚任的经典小说《桃花扇》进行了现代化的改编,搬上了乌镇戏剧节的舞台;今年初,又受邀去瑞士做驻留计划,看戏、休整。 作为非科班出身青年戏剧人的肖竞,似乎总在探索戏剧与当代艺术、装置艺术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关系,探寻着当代剧场和戏剧给观众带来的更多可能性和新鲜的体验感。 今年,《桃花扇》终于有机会来苏州巡演,所以我早早就决定要去苏州看戏,一探究竟。 其实看之前,我并没有带多少心理预期,看完之后却还挺受震撼和喜欢的。剧中刻画的明末清初乱世之下,个体小人物无力抗争的命运和所呈现的无奈之感让人叹息,残酷的战争之下各路军阀依旧在争权夺利,君王夜夜笙歌,王朝覆灭...
Published 09/07/23
当得知马拉西亚女导演陈翠梅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情长片《野蛮人入侵》要在国内院线上映的时候,是有些惊讶的。陈翠梅是何许人也?我们对马来西亚电影又知道多少呢?在一边担心上映后宣发和票房的时候,一边开始询问身边熟悉独立文艺电影的朋友们,如何看到陈翠梅导演以往的作品和文字,回答皆是:很难看到。(甚至尝试在中图网和孔夫子网上找陈导的散文集《花生与豆腐同食》,也托朋友问了百花洲出版社的编辑,截至今日,仍然没有这份荣幸看到书的半点影子……) 带着些许忐忑和神秘,我参加了7月30日在上海影城的千人首映礼。电影《野蛮人入侵》很有趣,也真的很独立和自我。陈翠梅导演来了现场参加映后,我见到了一个留着干练短发,穿着T恤和球鞋,笑容爽朗,中文没那么好却态度谦和,眼里有光又颇具少年气的女导演,和海报、大银幕上的形象都还挺不同的。 几天之后,网上有了一些舆论风波,起因大概是中文不那么利索,又不是太了解中国国情和网络舆论环境的陈导,过于坦白,在一篇采访中说了些“不太正确”的话,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时间许多网民纷纷转载。而后,陈导就自己的言论发文道歉,甚至写自己正在看《厌女》的书学习相关女性主义的理论。 正马...
Published 08/27/23
去年11月,我第一次被朋友带去看了由英国作家Samantha Ellis创作的剧本,【围读时间】翻译并出品成中文版的小戏《女权主义者恋爱手册》(How To Date A Feminist),觉得很有意思。故事发生在被女权主义者的母亲教育并养大的男青年Steve,与总爱上渣男的女记者Kate之间。一位是坚定的男性女权主义者,一位是在感情里总恋上渣男,喜欢被人征服的女孩。两个人的恋爱之路走得磕磕绊绊,因为误解、因为偏见、因为信奉的主义而暂时忘记了去理解和包容。两人在各自的父母、家庭和前任中徘徊,发生了一系列好笑又好哭的事情…… 剧本编排精妙,戏剧点十足,台词诙谐幽默,妙语连珠式的超强节奏感,常常让人爆笑连连。而婉转哀愁的配乐,又配合着揪心的剧情,让人瞬间进入到悲伤的气氛中去。 在最近第三轮演出的间隙,我和搭档玥玥一起采访了这部戏中文版的主创团队——导演丁礼宁和剧本翻译王丹卿,这对夫妻档组合,在采访过程中提供了不少有趣的视角,以及剧作的背景信息和排演过程中的幕后故事。 by...
Published 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