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在我们往期的节目中,大家常常听到已婚已育的主播和嘉宾们吐槽生活的一地鸡毛,那么已婚未育的家庭生活是否会更理想呢?还是也要面对一些不一样的烦恼?
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我们的丁克朋友——肉肉来和我们分享她的丁克生活体验和思考,与主播一起深入探讨了生育与丁克的选择问题。尽管选择不生育,肉肉始终都以已育的朋友为对照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选择生育并不是一个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而更多是指向心灵的检阅和历练。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57期《 “别样”人生:丁克生活的喜与忧》。
00:09:28 生育抉择:女性考量与男性认知的差异
00:28:22 如何与催生的压力共处?
00:47:54 感受快乐是一种能力?
01:06:18 与有娃朋友会渐行渐远吗?
01:25:14 享受孤独的人不怕晚年
【本期主播】
米粒,古铜
【本期嘉宾】
肉肉
【背景音乐】
《F大调行板》Andante in F Major K.616 ,作于1791年。这是莫扎特去世前为自动管风琴或八音盒演奏所作的三首作品中的一首,是受约瑟夫·戴因伯爵(Count Joseph Deym von Strzitez)之委托而作。
Published 10/30/24
在刚结束的美国网球公开赛,奥运女单冠军郑钦文再一次创造历史,首次进入八强。赛场以外,她所掀起的网球热潮正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人们。
同是湖北人,淏璇二年级的时候通过教练选苗走上球场,从此瘦小的她和网球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缘分。在那个网球对于大众还略显陌生的年代,训练用的短网场地是由乒乓球场改建的,上面站满了期待着胜利、不知忧伤的孩子。 在这样一个独立于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地方,淏璇和朋友们挥洒汗水,感受着训练的苦与乐,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前(非职业)网球运动员淏璇,听她讲述自己以及她访谈过的运动员们的竞技训练经历。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奥运会之外运动带给普通人的经验和意义。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56期《离开赛场以后:成为不了Queen Wen的一百种可能》。
【本期嘉宾】
淏璇,网球国家二级运动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本期主播】
CD,古铜,米粒
【收听指南】
00:08:00 网球:贵族运动还是普通人也可以有的选择?
00:24:08 在体育中找到坚持的力量
00:40:08 网球场上的童年与社会化
00:56:21...
Published 09/09/24
2023年1月,四川省出台生育新规,取消对生育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条件限制。在家庭中父亲严重缺位,母亲丧偶式育儿的背景下,有关“去夫留子”女性独立养育的讨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尽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夫”,主播米粒和Rosa这一年由于各种原因开始独自一人带娃在异国生活,体验了一拖一的甜酸苦辣。本期节目中,两位主播从母亲、孩子、学校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了女性独自育儿的可能性。本期节目希望通过比较独自育儿和家庭合作育儿的体验,以及国内与欧美的育儿环境,再次折射出家庭、职场、学校、社区乃至宏观政策对个体育儿实践的影响,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欢迎收听本期非显著差异《Vol. 55 异国一拖一挑战vs.国内丧偶式育儿:哪个更累》。
【本期主播】
米粒,Rosa
【收听指南】
00:02:03 一拖一的缘起
00:14:09 糊弄也是一门带娃的学问
00:35:25 空间与权利:成人与儿童需求融合的可能性
00:49:34 工作、家庭与学校:异国育儿的困境与启示
01:03:47 不同情境下父亲充分参与的条件
01:17:57...
Published 08/31/24
暑假已悄然过半,又有一批留学生即将漂洋过海。十几年前,几位主播也曾踏上同样的留学之旅。对于看着《老友记》长大的这一代人,留学不只是圆梦,也是对异国生活的一种想象。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出国读书的机会已不再稀有,海外学历的市场价值也不复往日,这让人们开始对地留学的价值产生质疑。真实的留学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留学经历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对于普通人来说,留学是否仍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可能性?本期节目中,留学经历各不相同的主播们分享了她们的海外生存故事,回看这些十多年前的经历,不少可能已成为时代的眼泪,但或许仍能为正在经历留学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慰藉和共鸣。欢迎收听本期非显著差异《Vol. 54 文化时差与火线逃生:留学图个啥》【本期主播】 CD,古铜,Rosa,饺子【收听指南】00:02:03 条条大(野)路通offer00:24:55 战战兢兢第一年00:48:30 穷留学生的日常:保命、省钱、上法庭01:05:36 阶层冲击:食物危机与老钱俱乐部01:28:34 从焦虑到”套路“:同学中的多样人生01:38:10 懵圈摸鱼 vs....
Published 08/10/24
在外人眼里,橘子正过着别人向往的生活,拥有体面的工作、成功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可是,橘子想讲的并不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的故事,而是自己如何被家庭所吞噬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普通男人的“堕落史”。
在工作中,橘子擅长冷静客观的分析并给给客户提出专业意见,回到家里,却对自己的婚姻却满是疑惑和无奈。曾经熟悉的校园恋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漠视另一半的需求并将她的牺牲默认为理所应当?在外能左右逢源的职场精英为什么回到家里却无法承担最基本的职责?丈夫的堕落,是从哪一刻开始的?在叙述中,橘子习惯强调自己的“普通”并且依然期望能够再为彼此关系作出更多的“努力”,要求丈夫承担相应家庭责任是合理的诉求吗?是什么应该为一个丈夫的”缺席“负责?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Vol.53 缺席的审判:一个普通男人的堕落史》。
【本期主播】
古铜,Rosa
【本期嘉宾】
橘子,主播rosa的同学,名校毕业的法律界专业人士,目前供职于某外企大厂。
【收听指南】
00:08:31 飞黄腾达的丈夫 vs. 节节败退的妻子
00:25:38 丈夫的成功基础是对妻子的剥削和支配
00:42:42...
Published 06/18/24
延续前一期《Vol.51 成为母亲:女性身体与评价黑箱》,本期节目将继续讨论生育对于女性意味着什么。从怀孕到养育, 一系列事件推动女性成为母亲。当睡眠变成一种奢望,当生活的可控性全面失灵,成为母亲之后的日常被重新定义。这其中,母亲并不是模糊的集体,而是具象的个体,母职体验不再是朦胧的圣光,而是被打碎的生活时刻。养育孩子作为身心的极限考验,探索着女性的生命边界。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52期节目 《成为母亲以后:从一种日常到另一种日常》。
【本期主播】
CD,古铜,米粒,Rosa
【收听指南】
00:02:02 时间剥夺:无法兼顾的睡眠、工作与育儿
00:15:13 专业学术训练十几年,养娃一夜回到解放前
00:30:27 有了孩子,每个家庭都得重装系统
00:53:17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当下还有可能重建育儿共同体吗?
01:08:32 你以为你在养孩子,其实孩子也在驯养你
【背景音乐】
贝多芬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4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月光》),OP.27.2,作于1801年。
Published 05/25/24
《成为母亲》一书中,作者提到:“孩子的出生不仅将女人和男人区分开来,也将女人和女人区分开来,于是女性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母亲节之际,相信不少人对于成为母亲会有新一轮的思考。
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们分享了成为母亲过程中的个人经验和私人意义。现代医学与科技之下,孕育生命不再是隐匿于女性身体之下不可言说的体验,而成为了一系列评价的标准。从思考是否生育的矛盾到孕期各种检查的挑战,女性的身体和精神持续受到所谓标准的检视:一方面人们更为了解和及时检测怀孕的过程,另一方面这也对女性产生了持续的压力和挑战。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51期节目 《成为母亲:女性身体与评价黑箱》。
【本期主播】
CD,古铜,米粒,Rosa
【收听指南】
0:06:05 决定生育:未知的开始
00:12:09 孕检:生死攸关的闯关“游戏”
00:36:35 当女性的身体迎来新的审视
00:42:38 生产:人类的疼痛并不相通
01:07:04...
Published 05/11/24
近年来,教育内卷的战线无限拉长,竞争也愈发激烈。在“卷”无止境的大潮中,许多家长萌生了为孩子更换教育“赛道”的想法,国际教育便是近年来备受中产家庭青睐的一条路线。然而,这条昂贵的“体制外”赛道是否真的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遇?脱离传统的“体制内”赛道是否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本质“?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三位嘉宾,有专注国际教育领域的学者,也有就职于国际学校的资深教师,其中两位母亲为自己孩子选择了国际教育这条赛道。嘉宾们从研究者、教师、家长的多维视角分享了对国际教育的理解,描绘了选择国际教育路线的家庭画像,并剖析了在选择和就读国际学校的过程中,家长和学生面临的问题、挑战及适应策略。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50期《国际教育:换个赛道会更好吗?》
【本期主播】
古铜,米粒
【本期嘉宾】
小心姐, 米奇, 雷老师
【收听指南】
00:02:04 国际教育到底是什么?
00:12:56 不同类型国际学校的观察与体验
00:32:17 走国际路线的家庭都有矿吗?
00:45:19 这条赛道有没有回头路?
01:11:14...
Published 04/17/24
春节前,一篇来自陈朗博士的悼文在网上掀起了激烈讨论,我们收到了粉丝的私信,希望听主播聊聊家庭内部的分工和不平等。然而,忙碌的春节和我们各自生活的变化让录制一再搁置。所幸,在妇女节之际我们得以重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放风时刻与大家聊聊。
本期节目中,主播们从自身的经历谈起,分享了各自作为结构里的一员何时萌发对结构的认识和反思,如何从当初阅读别人的不平等,到如今切实地体会到结构性不平等的无所不在。最后,我们从个人与结构的关系出发,充满希望地探讨了女性能推动的改变。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49期节目 《今年妇女节,聊聊让女性成为一种处境的“结构”》。
【本期主播】
CD,古铜,Rosa
【收听指南】
00:02:02 从陈朗的悼文谈起:主播近况分享
00:23:07 当家庭角色反转,女性经历两难
00:32:39 性别视角的“启蒙瞬间”
00:49:111 个人 VS 结构:...
Published 03/08/24
年关将至,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不知道大家的真实感受是期待、淡漠还是焦虑呢?如今的“年味”到底去哪儿了呢?此番灵魂拷问也引发了非显著差异的四位80/90后中年主播对童年经历的追忆,然而却惊奇地发现各自儿时所过的年大不相同:春节对有的人是仪式感拉满的物质享受大爆发,对另一些人是日常生活平平无奇的延伸;对有的人是呼朋唤友的大好时光,对另一些人则是令人喜忧参半的“做人”考试。
本期节目中,四位主播从大扫除、备年货、贴春联、年夜饭、压岁钱这些小事聊起,穿越回儿童的视角,分享上世纪90年代城镇乡野的不同年味。这些画风迥异的春节经历,如何折射出城乡社会对儿童与成人、劳动与闲暇、个人与社群关系的不同想象?对于春节,你又有着怎样的记忆和感受呢?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48期《 春节回忆:不一样的童年》。
【本期主播】
CD,古铜,米粒,Rosa
【收听指南】
00:02:04 农村与城市:不一样的春节记忆
00:23:38 让人流口水的年味
00:31:33 春节的劳作:温暖记忆与复杂情感的交织
00:47:19 压岁钱与儿童的金钱观
01:01:19...
Published 02/02/24
"小镇做题家"一词最早出现于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源于出身小镇、凭应试技能拥有名校光环却陷入人生困境的青年的自我调侃。这个创建于2020年的小组,目前已有超过13万组员,组里每天还在持续进行着考公考编、留学考研、情感交友的分享和讨论,其中有昔日天子骄子的心灰意冷,也有寒门子弟的命运自嘲。在讨论这一特定群体时,人们究竟是在共鸣着怎样的经历?当代青年所面临的挑战,又是如何与他们的出身和个人努力相互交织的呢?是哪些潜规则在幕后操控着个体命运的不同走向?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对这一群体有着深入研究的两位学者。其中,香港大学郑雅君博士的《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出版后即受到了广泛好评,而我们的老朋友——广州大学的谢爱磊教授的新作《小镇做题家:流动、心态和象牙塔》也即将新鲜出炉。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与他们一起讨论了那些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从小镇走进精英高校求学的年轻人们的故事,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46期《...
Published 01/05/24
如果要描述母女关系,女性会给出各种答案:或许是爱与被爱,或许是控制与压迫,抑或是平等与对决。而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的主人公希娟是这样形容自己和女儿的关系的:“我和女儿就像两个星球,我们会逐渐分离,运行在各自的轨道上,相交而独立。”
希娟和馨童是大家眼中很不一样的一对母女。在这段十五年的母女关系中,没有被孩子困住的妈妈,也没有被母爱捆绑的女儿;没有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也没有关于成绩排名的焦虑担忧,但这段关系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我们很好奇:母女俩如何编织这段让双方的生命都可以舒展自如的亲子关系。这一期,我们特别邀请希娟和馨童来做客,来聊聊她们的故事。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46期节目《非典型母女:“我们像两个星球,相交而独立”》
【本期主播】 CD,米粒
【收听指南】
00:02:05 育儿这件事:学会向内看,才能走出来
00:13:20 成绩只是附属品:“人对了,学习就对了”
00:28:12 母亲只是影响我的一环
00:46:47 一位淡定母亲的自白
00:59:39 关于吃饭:你不要担心
【背景音乐】
本期背景音乐选自Jesus nahm zu sich die...
Published 12/25/23
2023年初春的一个夜晚, 孙俊下班回到家,从朋友那里得知自己的书《谁的袜子》获得了意大利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漫画类首奖(中低年级) ,这是全球童书出版领域最负盛名、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奖项之一。孙俊与家人生活在北京,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每天早上5点多跟着孩子起床,陪她玩耍、读书,9点出门上班,晚上9点左右才能下班回到家中。《谁的袜子》是这位年轻的父亲在996和陪伴孩子以外,牺牲自己的睡眠,用5年的时间打磨出来的第一部作品。
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创作、一举获得知名大奖,似乎是最激动人心的成功叙事之一,平淡、枯燥、反复、甚至令人感到挫败的创作细节,却往往在这种叙事里被忽略了。《谁的袜子》...
Published 10/28/23
从韩国咖啡厅设置儿童禁入区到新荣记限制携带儿童用餐,我们的社会悄然间弥漫开了一股区隔儿童的倾向。关于公共交通工具上孩子干扰其他乘客而家长不加管教的媒体报道也激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不少人提议开设亲子车厢。在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不少家长因面临带娃出行这一体力的考验和道德水准的测试而倍感压力。
在关于厌童的讨论中,我们需要厘清:到底什么是厌童?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哪些因素导致了厌童情绪的蔓延?有孩子的人和没孩子的人真的无法互相理解吗?在讨论儿童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其他的弱势群体。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44期节目《厌童:一种新的社会区隔?》。
【本期主播】 古铜,Rosa,CD,米粒
【收听指南】
00:02:08 被讨厌的儿童,如履薄冰的家长
00:13:46 家庭原子化与日益局促的儿童想象
00:27:33 不生孩子,你就能无坚不摧吗?
00:34:28 绩优主义之下日趋冷漠的陌生人
00:48:14 没孩的人和有孩的人之间存在结界吗?
00:55:09 养娃和养宠物有什么不一样?
【背景音乐】
本期背景音乐选自贝多芬写于1795年的Piano Sonata No. 2 in A...
Published 10/12/23
近年来,高校“青椒”(青年教师)因为工作过劳而英年早逝的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屡见不鲜,不少青年学人心目中“神圣”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现了追求产量、绩效、KPI的企业化趋势;而本该纯粹的学术圈内,“砖家”“叫兽”“学阀”引发的种种风波也令象牙塔逐渐失去令人向往的光环。这些变化,让不少怀抱理想、苦读二十余年才得以进入学术圈的学者萌生退圈之心。
本期节目特邀一路收割名校、从海外顶尖高校博士毕业后入职985高校的嘉宾KK分享自己退圈投身工业界的故事。为何会扔掉外界认为的“金饭碗”?如何面对亲友们的质疑与不解?高度专业化的教育背景会不会限制就业范围? 学术训练习得的能力在工业界还有用武之地吗?体制内、外有何不一样的工作体验?相较学术圈,工业界更能让人划清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吗 ?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43期节目《分手的决心:告别学术圈》。
【本期主播】 古铜,Rosa, CD, 米粒
【收听指南】
00:12:24 让我决定了离开象牙塔的是哪一刻?
00:26:18 学术圈 vs 工业界:不同的游戏,不一样的玩法
00:40:48 退圈后的工作前景如何?
00:51:40...
Published 09/09/23
暑期过半,又一批准大学生等待着开启下一个阶段学习生涯的篇章。高考放榜期间,主播们齐聚线下,从人生规划出发逐步进入现实生命历程进行了一番“脑洞大开”的对谈。
本期节目中,四位主播现身说法,忆往昔念今朝,分享各自求学以及工作经历,试图呈现主流精英叙事之外个体自我探索的经历与可能性。随着社会竞争性的提高,对于个体发展的容错率却不断降低,对成功的标准也逐渐单一化。父母往往要在孩子未出生起就开始购置学区房,规划求学道路;当下的年轻人似乎也需要比前几代人更早地开始谋求离开校园之后的出路。相较随大流进入单一化的人生模板,人还能如何探索生命的可能?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42期节目《不完美人生指南:亦步亦趋还是误打误撞?》”。
【本期主播】
古铜 Rosa CD 米粒
【收听指南】
03:27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高考和择业
11:33 误打误撞的人生
27:00 从日剧《重启人生》聊到人生选择
36:11 社会的容错率越来越低,人生还有其他轨道吗?
59:11 光明正大地躺在舒适区里
73:21...
Published 08/07/23
近期,男星杨洋因在新剧中演技碰瓷社交网络主播方头明而“油”上热搜。油腻男系列模仿短视频之前就备受关注,因为过分贴近现实,方头明模仿中那些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情乃至一个眨眼,都能让手机另一端的观众感到被冒犯。
本期节目特邀现任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杨芮博士与主播们共同聊聊油腻男的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这种文化又是如何在持续“传承”。生活中,父权制的阴影无所不在:从影视霸总到校园自信男,从爱说教的长辈到大肚男领导,主流话语一直在维护所谓的男性气质;女性时刻都要提防着自己被骚扰、被侵犯、被噤声甚至被诬告。由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第41期节目《难以溶解的油腻:男性的性别想象,该重构了》。
【本期主播】
Rosa CD 米粒
【收听指南】
03:09:“油腻”一梗是如何火起来的?
17:50:大众媒体中形形色色的“油腻男” ...
Published 07/21/23
在往期的读书会节目中,我们和大家分享的多是研究主题让我们产生强烈共鸣的社科研究作品,尽管这些作品也颇有趣,但由于是学术研究著作,有着较为特定的写作方式和文风。
在这期节目中,科研打工人们也奢侈了一把,跳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社科范畴,选取了三本最近颇受关注的文学作品与大家分享。《如雪如山》、《盐镇》、《家庭生活》这三本书都以女性为主角,三位女性作者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写作风格为我们呈现了不同阶层、不同年代、不同境遇中的女性生活图景。小说中设计的场景和情节如何细微地刻画了女性那些看似不足为道的体验和感受?纪实文学中的小镇女性们面临怎样的困境,又是如何与之对抗的?女性视角的作品好看在哪里,书写女性的人生又有怎样的意义?相较于宏观叙事,为何这三本描写女性“日常琐碎”的书带给我们那么多共鸣?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的第40期节目《「读书会」她们笔下的她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处境》。
【本期主播】
古铜 Rosa CD 米粒
【收听指南】
00:55:没时间读书的读书人
19:28:“浪漫”古镇里女性的残酷人生
32:32:月经:隐秘的羞耻与联结
43:22:“多予少取”的女性:是自我选择还...
Published 07/01/23
996、中年裁员、权力霸凌、狗屁工作……在近年讨伐职场的声浪中,(似乎)不受业绩压力和职场人际束缚的自由职业成为许多人的向往。因拖家带口、按月缴供而无法辞职的中年社畜往往很羡慕自由职业者,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自由职业是逃避、懒惰、任性、不负责任的代名词,或是认为自由职业是局限于某些群体的一种特权。自由职业者的真实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开启自由职业生涯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又要做出怎样的调整?自由职业者需要哪些关键的支持?自由职业如何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工作、职业和自我的关联?
本期节目中,主播们邀请到了自由写作者乐小姐为我们讲述她进入自由职业的前因后果,以及当下的生活状态。尽管乐小姐的经历中不乏幸运与偶然,但我们仍希望她的故事能给听众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欢迎收听 “非显著差异”的第39期节目《自由职业:不完美的自由》。
【本期主播】
CD Rosa...
Published 06/02/23
“生了孩子人生才算圆满”、 “现在不喜欢孩子,将来看到自己小孩自然就喜欢了”、 “不生孩子,以后你会后悔的!”、 “过来人告诉你,看到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吃的苦都值得” ……
很多女性都是在这些你我都再熟悉不过的教诲和敦促声中成为了母亲。母亲一职常被认为是一个女性最重要的人生角色,母亲节更是为母职戴上了伟大而神圣的光环。然而“如愿”当妈后,女性往往不仅仅会面临多重结构化的母职惩罚,可能还会失去自我,这些痛苦和困惑都不被鼓励言说,而谈论后悔当妈更是不能触及的禁区。
成为母亲真的是女性的自由选择吗?决定之前,她们是否真正知悉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都说不生孩子会后悔,生完孩子的女性会后悔吗?因成为母亲而后悔的女性,又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后悔呢?在2023年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主播们通过分享以色列学者Orna Donath的《Regretting Motherhood》(中文版译为《成为母亲的选择》)一书的阅读感受,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被“禁忌”的感受。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的第38期节目 《「母亲节特辑」被禁忌的感受:后悔当妈妈》。
【本期主播】
古铜 CD Rosa...
Published 05/07/23
带娃出行时,新环境中的吃穿用度、路况天气以及突发的身体状况,都有可能会增加旅途的劳累、降低愉悦感。因此,在出发之前,一定的准备工作是有必要的。
哪些物品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旅行中的种种状况?如何准备行李才能避免“搬家式”的出行?应听友们的要求,本期节目主播们将从带娃吃、穿、住、行、玩、用等多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自己亲试好用的旅行好物(无任何商家赞助),也期待在评论看到听友们的好物推荐(和商务合作意向哈哈)!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的第37期节目《亲子旅行(下):好物分享》。
【本期主播】
Rosa CD 米粒
【收听指南】
00:53:遛娃还是被娃遛?目的地选择很关键
06:04:行:推车的不同应用场景
08:11:吃:辅食期与干饭期
17:20:睡:见缝插针,放过彼此
20:35:穿:一个”洋葱“应对百变天气
28:05:好用的旅行小物
43:52:旅行必备药品清单
【好物分享清单】
【背景音乐】
本期背景音乐选自贝多芬《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Published 04/24/23
这个五一,你要带娃出门旅行吗?憋了三年,许多人最近都有“报复式”出行的打算。一直以来,家庭旅行似乎都是中产家庭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很多商家瞅准商机,推出了各种以儿童友好、沉浸体验式的亲子活动为卖点的亲子旅行套餐,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亲子酒店。带娃出行真的能休闲放松吗?“行万里路"是不是一种中产家庭儿童的特权?
本期节目中,四位主播聊了聊带娃旅行的各种状况与挑战,也戳了戳捆绑在亲子旅行这件事上的各种粉红泡泡。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的第36期节目 《亲子旅行(上):度假还是渡劫?》
【本期主播】
古铜 Rosa CD 米粒
【收听指南】
01:08:出行前的攻略:选择目的地与住宿
08:40:带娃旅行从来不是说走就走
15:37:密集育儿恐惧症:出门=搬家
23:35:带娃旅行,是越远越难吗?
29:40:旅行竟是"鸡爹"良机?
41:27:“纯玩”与“探亲”:不同思维下的不同出行模式
57:16: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背景音乐】
本期背景音乐选自西班牙作曲家恩里克·格拉纳多斯的代表作《十二首西班牙舞曲》中的第十首《悲伤舞曲》。
Published 04/24/23
4月12日,因称“孩子是耐用消费品”,专家又双叒叕被群嘲上了热搜。“专家”被讽为“砖家”早已是旧梗,但近两年,随着媒体频频爆出专家的各种雷人发言,专家的名声更是跌到了谷底,使得忍无可忍的网友们“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专家作为所在领域的内行,本该是让民众放心的信息来源、政策制定中的重要声音。但专家的公信力何以沦丧至此?媒体、学界和大众,谁应当对此负责?学者眼中真正的专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专家”言论应当如何解读?当恼人的“砖家”们都闭嘴了,世界就清净了吗?本期节目中,作为学者,主播们基于各自的公众参与经历,讨论了奇葩专家现象及其成因。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的第35期节目《今天你还信专家吗?》
【本期主播】
古铜 Rosa 米粒...
Published 04/16/23
前些日子,“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成为妈妈后,自己的家里也很乱,已经有点放弃整理了。有趣的是,近藤女士的“人设崩塌”竟让全球网友们都感到松了一口气。
消费主义热潮下,一年到头不停歇的各种电商促销总让人忍不住买买买,过去三年疫情封控的生活经历也让很多年轻人开始意识到囤货的必要性,对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来说,本就不富足的生活空间更是雪上加霜,这使得整理收纳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家务劳动,甚至“整理收纳师”也成为了一种新兴职业。
这期节目里,收纳经验和偏好各不相同的主播们聊了聊收纳到底是什么?为何收纳常常跟性别捆绑在一起?“极简主义”是收纳的目的吗?追求极简是不是一种特权?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的第34期节目 《与收纳和解:女性的摆烂自由》。
【本期主播】
古铜 CD 米粒
【收听指南】
00:45:收纳:一种“新型”家务劳动?
06:40:不收不行:消费主义盛行的物欲社会 vs....
Published 0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