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从“学生”到“学者”:博士阶段如何实现心态转型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读博和科研都是艰难的,而我们习以为常的「学生心态」则会让这份艰难加倍。 作为应试教育下培养起来的「好学生」,我们中的很多人早已习惯通过认真听讲和海量刷题完成学习目标,习惯通过标准化的考试成绩评价自己的进度和价值,习惯享受老师耐心细致的无私教诲,习惯遵循清晰的指导和明确的路径,习惯吸收知识然后完成任务,习惯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而这一切,几乎都和「学者」培养背道而驰。 面对散养的导师、各怀心思的组员、久攻不下的研究难关、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的选题,习惯当好学生的我们很容易陷入迷茫和挫败的漩涡。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另一些人能够很快适应学者模式,自信展示研究工作,大胆提出不同意见和创新性的想法,主动与各方教授寻求合作,不惧怕失败和风险,也不容易受外界声音左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学生心态和学者心态,到底有什么不同?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来自听友群(二群)的小伙伴,即将博士毕业的畅昊,互相交流各自的学术成长经历与所思所感,以及文理学科在「学者心态」培养方面的差异。 【嘉宾】畅昊,南洋理工博士最后一年,目前在德国访学,材料方向 在这期的录制中,我们克服了Zeyuan的感冒、Gillian的hangover,以及三大洲的时差,请给我们掌声鼓励� 00:00 Intro 00:42 畅昊的科研经历:从物理,到材料,再到机器人 03:04 “学生心态”和“学者心态”的核心差异在哪里? 04:38 文科训练鼓励我们早早抛弃标准答案 05:27 理工科最难的一步是从第一作者到通讯作者的跨越 08:34 independent researcher和数据劳工的区别在哪里 13:39 人文领域的难点是如何独立提出好的研究问题 15:34 “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17:33 师生关系如何影响博士生“学者心态”的转变 20:01 家长式的导师 21:33 当论文能够通过一套方法批量生产,是否还有必要培养“学者心态”? 24:09 散养式的导师 25:10 博士生培养就像训练AI 29:22 我自己的学业和研究,我自己最了解 32:38 如何“向上培养”导师 37:08 如何自信且得体地表现自己(和画饼) 39:52 如何与组员相处,遇到奇葩组员怎么办 44:18 与教授建立人脉:从学生式的请教到学者式的合作 47:09 如何克服学术社恐 51:40 总结:如何在读博期间有意识地培养“学者心态”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More Episodes
来来来找工作啦~坐标美国,人文学科,高校和非高校都可以考虑,瞧一瞧看一看啦~ 我们最初的计划是,趁着Gillian最近在找工作,给大家把北美人文领域的求职信息来源捋一遍。但是实际录这期节目的时候,不知不觉又掺了很多其他和找工作相关的吐槽和八卦。总之,如果你未来也有类似的求职需求,那么这期节目里一定能找到你关心的内容。 00:45 啥?刚聊完博物馆,Gillian就要换工作了? 03:24 Gillian 最近找工作的状态:急不得,躺不平 06:26 投出多少简历算多? 14:51 秋季高校教职招聘信息来源 21:34 找工作最大的卡点?大概就是推荐信了吧 25:24 ...
Published 11/14/24
Published 11/14/24
第72期预告的小悬念现在揭晓啦~没错,这期串台《边角聊》! 如果你对Gillian的工作感兴趣,或者好奇艺术收藏圈的八卦,或者想进一步丰富自己未来去博物馆看展的体验,或者单纯需要一期轻松又涨知识的播客给不堪学术重负的大脑做个按摩,那你就来对了! 本期参与者 Gillian:与大家分享在美国从事博物馆策展工作的行业秘辛 Zeyuan:打酱油+点缀氛围 伯樵:友台主播,非艺术史专业但善于提出十分内行的问题 本期串台播客 《边角聊》 00:00 期待已久的串台! 01:06 业内人士如何看待近年国内的“博物馆热” 05:03 策展人,是一个职称么? 12:30...
Published 1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