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2|敘事分析與客家研究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深度訪談是質性研究的重要方法,深度訪談所強調的不是如何取得資料;而是將訪談的資料視為說話者的自白,對之批判反思,以延伸出更多新的問題及論述,這也就是所謂的敘事分析。 簡單說,敘事分析就是分析別人說的話語。 同時,由於深度訪談敘是在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對話中完成,所以這個敘事過程其實是雙方互為主體而建構出來的。   節目筆記︰ 4’00” 敘事分析以文化心理學為理論的基礎,文化心理學者對於特定文化塑造個人之認知的過程,會以「逆向工程」或「解構」的方式,分析說話者的敘事,從而解讀出文化的社會實踐與他的認知之間的關係。 12’50”研究者在深入訪談時,會使用「主敘述」、「回問」與「平衡整理」三階段,獲得說話者的敘事。 18’20” 提問(形式的分析)、內容的分析、批判反思是敘事分析的三個原則,舉例說明:以宋文里用自己從前的生命故事,進行自我的敘事分析。 30’20” 這樣的方法也可以拿來討論例如義民廟的一些近乎神話的傳說故事,例如拉骨骸的牛車即是。 33’30” 不同的研究視框與書寫位置,都會影響客家知識建構的樣貌;因此我們必須反思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樣態如何影響研究進行,甚至在研究歷程中,研究者如何被解構以及重新建構。 46’45” 從文化心理學的視角切入,透過生命主體的敘說,以及進一步的分析詮釋與批判論述,並把人的故事放置在社會文化處境脈絡中看待,才能更了解敘事的意義,也進而能建構多元複數的客家知識與論述。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4/05/31/visiting-professor-anliota-narrative-analysis-and-hakka-studies/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More Episodes
以具體的資料,分析客家語言如何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向都市或其他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遷移、與其他族群通婚的過程中,面臨語言使用及傳承的困境。   節目筆記︰ 4’10”整體來看超過3分之1的客家民眾曾經有遷離其出生地的現象,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遷移的比例也增加。 4’30”重點區遷出時的年齡很重要,可以用來判斷其當時的語言能力,以及他在非重點區使用客語的潛力。 6’06”因為教育而遷移的比例甚高,15歲以下,因就學而遷移的有20%左右。婚姻、教育、工作常是客家人口移動的緣由。 9’30”人口遷移受其所處的社會條件影響很大,工作機會、醫療品質、教育素質常是基本的考慮。...
Published 11/22/24
節目筆記︰ 0'00" 客語流失的情形嚴重,可謂節節敗退,但仍有不少年青人學會客家話,客語的復興,客家沒有認輸。 4'00" 客委會成立之後,2002便開始調查臺灣客語使用情況之調查,2009年更將語言使用調查納入客家人口調查項目中。其結果發見客家民眾的客語能力隨著年齡的下降而趨弱,客語與客家文化的流失,在都會區以及非客家聚落鄉鎮最為快速。 10'30"...
Published 1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