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冼麗婷聲演|《愛在瘟疫蔓延時》,用愛周旋至最後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很感謝拍檔 George 替我訂購馬奎斯生前小說遺稿,即台灣的中文版《八月見》及英文版《Until August》,連運費寄來香港,不過二百三十元,首尾三天,書已到手。 只是,那天「出城」探人,剛好沒有駕車,乘小巴到大埔一個公共屋邨便利店拿書,步行了一段路程,在參天大樹下,看見幾個穿校服的少年男女,其中兩人十指緊扣;再看見一個只有小一小二的曲髮亞裔小孩,心裏,不知為何有陌生感覺。 第一次親自去拿書,乍暖還寒,明明在自己的地方,卻有無根飄泊的感覺。 回程,在一間老式糧油店買鹹蛋、雪耳、生熟意米和生花生,在旺區之時,又到粥店買了一條十一元的油炸鬼。日常都在山海裏,看見這些小東西,如獲至寶。買多了,又夾着一盒子書,最終經不起考驗,還是招手攔了部的士,快快回家。捧着兩本想看的書,才有了安慰的感覺。 急不及待看馬奎斯兩個兒子Rodrigo &Gonzalo Garcia Barcha 合寫的前言,和書後編輯Cristobal Pera寫的後記。把出書其中來龍去脈交待,包括馬奎斯2002年寫完自傳; 再用約一年寫完《苦妓回憶錄》;2003年中至2004年尾,續寫了《八月見》,除初稿,還有按時序排列的五版,也有一些後備改動及指示,存在他的私秘書電子檔裏。之後,他忙於其他事情,一直把此書擱下。至2010年再與編輯商討修訂時,Cristobal Pera說他的記憶已開始令他修改不能隨心所欲。 其實,資料所限,他患認知障礙症、創作與遺稿,細節與時序,要慢慢細看及求證。至於作品應否違反作家生前意願出版,每人都有不同看法。若說作品內容,每一個讀者總有自己的評價。 我感覺是,人生閱歷愈是豐富的作家,要處理的事情愈多愈大,每一件,非得嘔心瀝血才好完成,人生幾次嘔心瀝血之後,可能時間已經差不多了。 如果不是《愛在瘟疫蔓延時》,又那來動力細讀馬奎斯最後遺稿。記風華正茂,看《八月見》,像伴着故人,慢慢走到終結,也是一次難得的人生閱讀。 關於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文章,可看作者Patreon個人平台訂閱專頁「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 ,相關連結
More Episodes
2020 年民主派初選引發的 47 人案,經過 118 日審訊後,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花了近半年時間,在本周四(30日)頒下 300 多頁、逾 7.6 萬字裁決。 16 名不認罪被告中,只有兩名被告李予信、劉偉聰脫罪;其餘 14 人罪成,包括吳政亨、鄭達鴻、楊雪盈、彭卓棋、何啟明、黃碧雲、施德來、何桂藍、陳志全、鄒家成、林卓廷、梁國雄、柯耀林及余慧明。 今集 Podcast,《集誌社》會為大家重溫裁決日庭內、庭外情況;剖析判詞就關鍵法律爭議的裁決,李予信和劉偉聰何以脫罪不脫保,其餘 14 人又為何被法庭定罪?
Published 05/31/24
Published 05/31/24
寫狗,也是寫人。之前寫貓,也一樣。 在元朗朗廈村偶遇唐狗大耳仔,跟牠走進了桃園士多,也聽了一個平淡卻有情的三代人故事。從種桃花開始,到現在經營士多,三代人感情,無論世事環境怎樣轉變,親情沒變。關於桃花王賴伯伯賴偉祥一家與大耳仔的故事,請看我在《Yahoo新聞》的訪問文章連結:https://bit.ly/3KhL7Wh 故事最觸動我的,是伯伯的兒子阿偉。本來是聽老人與狗的故事,慢慢,第三代卻說起自己的心事來。他四年前回到老家朗廈村,重新生活,經營士多,做過豬扒包及牛筋腩等色小食。好好過活,簡單生活,把過去的一切放下。 懂回頭,不後悔,不回望,但想起爺爺嫲嫲,村裏人的傳統基因,就完全...
Published 05/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