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本期内容】
2023 年,一位投资人看到办公桌上摆着的 7 份回购协议,突然有些惆怅和迷茫。
当初投资这 7 家公司的时候,他想的是它们能不能成为下一个 Salesforce(全球排名第一的客戶关系管理平台)、MongoDB (全球领先的数据库平台),赚上 1000 倍;而非如今行使回购权,以期获得在账面打平——这一点从前美元基金「看不上」的报酬。
回购,原本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免遭创始人欺诈、市场环境恶劣等风险,为其利益兜底的一种退出方式。通常,在触发上述条件后,公司和创始人需按一定年利率(通常为 8%)回购投资人股份——但一般来说,通过上市退出的回报年利率能达到 50%-60%。
在创投圈,发起回购本身并不如投出成功项目那样「光彩」。在科技投行蓝桥资本创始人王超看来,某种程度上,投资人发起回购,意味着「是被打趴下了」——中国创投历史不过三十余年,这一波投资人大多没有经历过完整周期:2016 年,美元基金开闸放水,大批基金与投资人募得大量资金,转眼七年过去,美元基金的存续期(一般是 6-7 年)将至,到了 LP(基金出资人)向 GP(基金管理机构)索要回报的时刻,但此时,境内外IPO环境却不容乐观。
「我们预期未来 IPO 可能会暂停 12- 18 个月、再叠加排队的公司,这一波创始人在业绩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提交 IPO 审核材料需要 2-3 年、真正上市要到 4-5 年甚至 6 年后。很多基金的周期都绷不住了。」王超说。一旦存续期至,LP 要求 GP 归还本金,别无退路的 GP 只能向创业者发起回购。
这可能是中国创投历史上,创投关系最为微妙的时刻。深耕中国资本市场的浩风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白洋铭,将投资人手握的回购条款比作「一把高高举起的剑」,而剑下的创业者战战兢兢。
近两年来,回购在中国创投圈普遍发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非正常现象:泡沫期过去,投资人发起回购的频次变多,条款也越来越苛刻(有的回购协议要求以 20% 年利率回购),这引发了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越来越显性的冲突——有的创始人带走所有公章、跑路,甚至为了保全财产而离婚;而大部分案例的结局是,投资人没拿到钱,创始人跑了、公司也黄了。
「很难说投资人是否理性,有时候整个世界就会陷入这种混沌状态中。」王超说。
2023 年,王超和他的搭档白洋铭开始接到了越来越多的回购咨询案例。看似强势发起回购的投资人实则弱势,而创始人则不知所措,创业似乎沦为一件极其危险的事。「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我们投一个项目,不是在考虑最好的情况,而是在考虑最坏的情况。」白洋铭说。
这不该是常态。
我们邀请了王超和白洋铭作为嘉宾,录制了一期关于回购的播客,聊到了上半年在中国创投圈普遍发生和冲突激烈的回购现象。当创投关系陷入冰点,投资人和创业者如何更成熟地面对当下的真实处境?希望能给创业者和投资人们一些启发。
【主持】
黎诗韵:极客公园记者(即刻ID:一只小狸狸)
【嘉宾】
王超 Charles:蓝桥资本创始人
白洋铭:浩风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
【精彩时刻】
03:23 回购案例频发的 2023 年
05:48 退出困难的 16、17 年募资基金,陆续在今年到期
10:54 发起回购,意味着投资人和创业者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13:32 洞察:即使账上有钱,创业者也不会轻易掏出
14:49 从法律视角,投资人通过回购拿到收益的可能性有多大?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