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Published 12/29/21
作家向陽老師和我主持的《寫作這條路》播出的最後一集,本節目從去年元旦開播以來,到今天整整兩年,每周播出1集,總共已經播出104集,每集由向陽老師介紹一位台灣作家,因此也就介紹了104位作家。這些作家有些是已經過世的日治時期作家,有些是目前創作力仍然很強的作家,向陽老師以他的學養,每周為央廣的聽眾們帶來一位作家的故事,串聯起來,也讓我們從不同時代、不同作家的故事中了解了台灣文學的發展和面貌。
Published 12/29/21
吳新榮(1907-1967),是日治時期台灣重要詩人,曾組織「佳里青風會」、成立「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是日治時期台灣鹽分地帶文學的領航人,也是重要的台灣文化運動推手。戰後初期曾擔任台南縣參議員,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遭捕入獄,出獄後投身文獻和文史採集,曾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組長,並主編《南瀛文獻》。
Published 12/22/21
王白淵(1902-1965),彰化二水人,日治時期作家,跨越美術、文學與政治運動,但一生坎坷,在他63年的人生歲月中,因為左翼思想和政治活動,先後被日本政府和國民黨政府逮捕入獄達5次之多,晚年抑鬱而終,一如他於1931年出版的日文詩集《荊棘之道》(蕀の道)所示,他是在荊棘之路燦開薔薇的詩人。
Published 12/15/21
呂赫若(1914-1951),是日治時期集文學、戲劇與音樂於一身的重要小說家,有「台灣第一才子」之稱,本名呂石堆。從「石堆」改名為「赫若」,原因為何,說法不一。呂赫若的兒子呂芳雄,則說,「赫若」是呂赫若「希望做一名赫赫有名的年輕人」的意思。1922年進入潭子公學校(潭子國小),1928年考進台中師範學校,開始接受新式教育,在校期間,他開始閱讀世界文學全集,以及日本的雜誌《中央公論》、《改造》,吸收當時的世界思潮,眼界大開,也對他後來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Published 12/08/21
葉俊麟(1921-1998)是台灣流行歌壇創作力最豐盛的一代詞人,1921年9月22日出生於基隆,今年適逢他百歲冥誕,國立台灣文學館特別為他舉辦「歌唱台灣──葉俊麟百年冥誕特展」,紀念他對台灣文學的貢獻。葉俊麟於1961年執掌亞洲唱片文藝部,展現驚人的創作活力,也為戰後的台灣流行歌壇和社會寫出至今廣被傳唱的作品。2018年舉辦的「向台灣歌謠作詞家葉俊麟致敬」的音樂會,主題名為「思慕、寶島、情綿綿」,標示的正是他對台灣的深情與熱愛。
Published 12/01/21
江文也(1910-1983),是台灣第一位在國際樂壇揚名的作曲家,他在1936年日本統治下,以《台灣舞曲》代表日本獲得第11屆柏林奧運會國際藝術競賽作曲組的獎牌,成為台灣、亞洲第一位獲得奧林匹克獎牌的作曲家。他從年輕時就才華洋溢,既是有名的作曲家,也是台灣新詩史上1940年代的重要詩人。遺憾的是,他的人生之路走來坎坷,在大動亂的年代中,他生於台灣,卻成為日本人,戰後到中國,又因為他的日本背景被視為「漢奸」,遭到批鬥,落寞以終;而在他的故鄉台灣,他的事蹟也要直到他去世後才被看到。
Published 11/24/21
作家向陽老師談張文環1909年生於嘉義縣梅山鄉,1921年就讀小梅公學校。1927年赴日本岡山中學就讀,後來進入東洋大學文學部就讀。1933年與王白淵、巫永福等人在東京組織「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福爾摩沙》雜誌。1941年與王井泉、中山侑等人創辦《台灣文學》。1943年與王井泉、林博秋、呂赫若等人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推動台灣新劇運動。他是日治時期重要的小說家,也是日治末期台灣文壇重要的守門人。
Published 11/17/21
作家向陽老師談張我軍(1902-1955),是日治時期的臺灣作家,本名張清榮。1902年生於板橋,少時家貧,1915年畢業於板橋公學校,年輕時當過鞋工、銀行工友、雇員,到1920年18歲才開始學漢詩。1921年,前往廈門鼓浪嶼新高銀行工作,接觸了當時正興起的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大開眼界,這時他仍繼續學習舊詩,具有相當的古典文學素養,曾在《台灣》雜誌發表二首古典詩〈寄懷台灣議會請願諸公〉和〈詠時事〉。
Published 11/10/21
蔡秋桐,是日治時期以台灣農民小說聞名文壇的小說家,1900年出生,雲林元長鄉,7歲接受私塾教育,學習漢文,16歲才進入元長公學校就讀,學習日文,也開始嘗試日文寫作,投稿《子供世界》雜誌,發表了日文短篇小說,也從此展開他的創作之路。這本《子供世界》是當時暢銷台灣的兒童月刊,能被選用相當不易,也可見蔡秋桐的創作天分。
Published 11/03/21
楊華,日治時期台灣文壇一顆耀眼的新星,卻也是台灣新文學運動出發階段劃過文學史的彗星。他於 1924年加入屏東漢詩社「礪社」,與提倡台灣話文寫作的黃石輝結成好友,並開始新文學寫作生涯。
Published 10/27/21
有醫師、詩人雙重身分的作家曾貴海,創作生涯已車過半個世紀,國立屏東大學為他舉辦了「2021跨界美學:曾貴海國際學術研討會」系列活動,其中一場是他的新書發表暨座談會,發表會發表的新書係曾貴海的兩本詩選,一是屏東大學應日系張月環教授、佐藤敏洋教授合譯的日文譯本《鄉土詩情──曾貴海詩選集》,一是高師大國文系唐毓麗教授編纂的《黎明列車──曾貴海新世紀詩選集》,兩書內容豐富,呈現了曾貴海半生詩創作的具體成果。
Published 10/20/21
張良澤是最早從事台灣文學研究的學者,也是台灣文學文獻資料收藏最為豐富的收藏家,早在1961年他考入成功大學中文系,就訪問鍾理和遺孀,並開始整理鍾理和遺稿,計畫於《成大青年》刊出〈鍾理和紀念專刊〉起,他幾乎日日與台灣文學資料、文獻為伍,至今六十年,無怨無悔,不改其樂,並且對台灣文學史料的保存、研究與發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說他是「台灣文學的守護者」,一點也不為過。
Published 10/13/21
吳濁流是詩人、小說家,也是《台灣文藝》及「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創辦人。1900年出生於新竹新埔,客家籍,1976年病逝。在台灣新文學史上,他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他的小說如《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都是經典之作,他有「鐵血詩人」之稱,但更妥貼的讚詞莫過於「台灣文學鬥士」。
Published 10/06/21
賴和,本名賴河,是詩人、小說家,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先覺者,曾經主持《台灣民報》「文藝欄」,大力發掘、培養青年作家,是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領航者,所以被尊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他1894年出生於彰化,16歲就考進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14年畢業後,就職於嘉義醫院,其後返彰化開設「賴和醫院」。 1918年前往廈門鼓浪嶼任職博愛醫院,次年歸台。1921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並被選為理事,1923年12月16日因「治警事件」首度入獄,遭囚禁23日。1941年12月再度無故被捕入獄50日,因病重出獄,一年後,於1943年1月病逝。他的壽命雖短,對台灣文學的影響和貢獻則極大。
Published 09/29/21
琦君,原名潘希珍,1917年生於浙江永嘉,2006年病逝於台北。琦君的養父(即伯父)是一名儒將,相當重視琦君的教育,請來家庭教師教她讀書習字,讀詩經、唐詩、也學古文,奠定了她日後揚名文壇的文字基礎;養母(伯母)出身名門,也深受傳統文化薰陶,勤儉持家,對琦君影響甚多,母親也因此成為她日後寫作的重要素材和靈感來源。
Published 09/22/21
吳瀛濤,是台灣文壇「跨越語言的一代」,既是詩人,也是臺灣民俗和臺灣諺語的研究者。他於1916年生於臺北市,1929年自臺北太平公學校畢業,1934年自臺北商業學校畢業,畢業後任職於江山樓。根據吳瀛濤家人的說明,江山樓創辦人吳江山,因為吳瀛濤之父吳添祐曾經協助創立並經營江山樓,對吳添祐、吳瀛濤父子特別禮遇。
Published 09/15/21
敻虹,本名胡梅子十五歲時,她進入臺東女中就讀,同時開始大量寫作,高一下學期,就在地方報臺東新報副刊發表作品離人。高二起就常常把詩作投寄到花蓮《海鷗詩刊》,開始受到詩壇的矚目。其後詩人葉珊(楊牧)又告訴她公論報闢有《藍星詩刊》,也開始在藍星詩刊發表作品,獲得詩人余光中的來函鼓勵與肯定。高三那年,余光中將她的詩作發表到當時文星雜誌的「地平線詩選」、筆匯雜誌、文學雜誌、現代文學等重要刊物發表,這使得敻虹成為當年頗受矚目的青年詩人。
Published 09/08/21
鄭愁予,童年時代就隨著父親和母親走遍中國大江南北,這使他具有豐富的閱歷,敏銳的觀察力,加上母親教他研讀古詩詞,奠定了他豐富、深蘊的古典文學修養。他使用的筆名「愁予」,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968年,鄭愁予赴美,進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作家創作坊深造,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先後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及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擔任高級講師,教授中國現代文學。
Published 09/01/21
蘇紹連,他從小生活在單純的小家庭裡,父親開設米店,生活經濟尚可。由於父母均未入學讀書,當時身分證被寫上「不識字」三字。因此母親對他的求學過程相當重視,入學、與導師溝通、升學陪考等等都是由母親參與處理;父親則負責家中的經濟。民國五十一年畢業於沙鹿國民小學,即考進清水中學初中部就讀,由國文課對徐志摩、朱自清等人的詩文認知,到課外學生刊物、文學書籍的閱讀,他開始嘗試新詩創作與投稿。五十四年考進臺中師範專科學校,因為學校的課業並不繁重,他有時間大量閱讀文學書籍,並且持續從事文學創作。他因為喜愛藝術,還選修美勞組的課,這使他在繪畫藝術上涉獵不少,對於他的詩藝、及中年後進行的數位詩創作也大有助益。
Published 08/25/21
出生於醫生世家的鄭烱明,求學的過程十分順利,在父親的鼓勵下,只填了五個志願(臺大、北醫、高醫、中國、中山),最後考進中山醫專(今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鄭烱明開始投稿,是在讀高中階段,這個時期他拚命寫作投稿。當時臺中有份民聲日報,闢有「學生園地」的版面,幾乎每隔二、三個禮拜就可以看到鄭烱明的作品;另外高雄的臺灣新聞報闢有「校園點滴」專欄,他也常投稿。首次接觸到笠詩刊,對於詩人作品的「合評」專欄,特別注意。等到進入中山醫專之後,因為地緣之便,他開始向笠詩刊投稿,也認識了住在臺中的笠詩刊前輩桓夫(陳千武),對他此後的詩創作和文學之路都產生重大的影響;也在陳千武的介紹下,他於一九六八年加入了笠詩社。
Published 08/18/21
路寒袖,本名王志誠,曾任職報紙媒體二十年、大學兼任教授、文建會雜誌《文化視窗》月刊與《鹽分地帶文學》雜誌之總編輯、高雄市與台中市文化局長。199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早,寒》,之後陸續有《夢的攝影機》、《春天个花蕊》(台語)、《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那些塵埃落下的地方》、《有夢最美:臺語詩集》等詩集問世。此外他也擅長攝影,出版過5本攝影詩文集。
Published 08/11/21
詩人許悔之,本名許有吉,除了詩人的身分之外,也是手墨藝術家。他15歲接觸《金剛經》,種下其後以佛經和禪學入詩的因緣,18歲與詩友共組「地平線詩社」,19歲時發表〈有人在風中〉等八首詩作,或刊登於《創世紀》詩刊,受到詩壇矚目,從此創作不斷,也獲得不少獎項。
Published 08/04/21
夏曼‧藍波安,1957年生於蘭嶼,達悟族人。提到他的名字「夏曼‧藍波安」,很自然就會想到幾個關鍵詞:蘭嶼、達悟族、冷海情深、太平洋、海洋文學。
Published 07/28/21
廖鴻基,1957年出生於台灣擁有最壯闊的海、最雄偉的山的花蓮。海與山是他從童年時期再熟悉也不過的圖像:蔚藍的太平洋和偉岸的中央山脈,應該是他生命記憶中最難以抹滅的印記,讀廖鴻基主要以海洋經驗寫出的散文,不能只看到他筆下的種種海洋印象,還得注意在這些泛著藍色波紋的海洋書寫底下,有著綠色高山的沉穩與傲岸的性靈。
Published 07/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