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圣人不病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我们来看第一句。 知不知,尚矣 知不知: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 知不知,尚矣,就是说,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如此最好。 啥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有求知的谦卑,要有上进的渴望,要知道山外有山,要知道人外有人。 所以,苏格拉底说,最聪明、最有知识的人是承认自己无知的人。而孔子也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所以,智者,聪明的人,知道自己的无知,也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因为,他们知道,你越学习,就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而你越站的高,就越觉得自己渺小。   不知知,病也。 不知知:不知而自以为知。 不知知,病也,就是说,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人们常犯的毛病。 啥意思?就是说,你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或者装作知道,你这就是犯了病了。 因为,和智者相比,愚者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或者即便知道,他也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 而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杜宁-克鲁格效应”。具体是指什么呢?就是说,往往能力不高的人,他反而会表现出一种“虚幻的傲慢”,就是说,他会错误地高估自己的认知能力。举个例子,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纸上谈兵,认为无所不能,与秦军交战,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全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这就是典型的不知知,病也。 而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历史上许多坏事都是好人干的。清政府害怕西方文化对中国封建思想和政权的冲击,实行了严苛的闭关锁国政策,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中国开始与世界脱轨,经济,军事,科技全面落后,结果,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制造了火枪利炮,轻而易举地炸开了清政府的大门。闭关锁国,也许是为了所谓的好,但结果却成为了中国千年以来挥之不去的民族屈辱。究其原因,就是清政府莫名的夜郎自大和顽固的愚昧无知。 难怪,老子说,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病病:把这种毛病当作毛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就是说,圣人之所以不犯这个毛病,就是因为他把这个毛病当做毛病。 那么这个毛病指什么呢?就是老子前面说的,不知知。所以,老子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圣人不要不知知,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刚愎自用。 而我们说,圣人为什么能成圣人呢?就是因为圣人,能够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能够努力加以改正,长此以往,日复一日,他也就没有什么毛病了,那么,他就是圣人了。 所以,天不言高,地不言厚,不肤浅自夸,不自欺欺人,这才是有真知之人。 因为,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多少人乐意帮助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不知并不可耻,不学不问,不懂装懂,才是真正的可耻。 所以,最后老子总结说: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人们只有把这个毛病当做毛病,最后才不会再犯这个毛病。 老子最后再次强调,这个不知知,是一种病,只有重视起来,我们才不会犯病。 听起来唠唠叨叨,但是却是肺腑之言,因为,由于不知知,而摔跤,而懊悔的人,不胜枚举。 有些人,身居高位,却不知知,结果变成国家和社会的灾难;有些人,坑蒙拐骗,自以为聪明绝顶,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些人,贪污腐败,自以为滴水不漏,却最终锒铛入狱。 所以,老子本章,苦口婆心,就是为了告诫世人,就是为了警示大家,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不知知,而要知不知。 所以,真正的圣人,不显山,不露水,藏大巧于
More Episodes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们来看第一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的语言往往不动听,动听的语言往往不真实。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想听真话,而我们说,往往真话,说出来都不怎么好听,而你听起来好听的话一般都不是什么真话。 就比如,你看到一个人,长的挺胖,你开口就说,你长得不瘦啊?这是真话,但是就是让人听起来哪里不舒服,换句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会聊天了。这就是信言不美。 而美言不信,就是说有些话听起来很漂亮但是对于做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用,就像拍马屁一样,都知道是...
Published 0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