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歲末專題 #贊助人真心話3【我想支持有價值的 #實驗性方案,別人都在做的我們不用錦上添花】 ​ 「說數字不重要是騙人的,但那只是剛開始的依據。舒服的關係還是來自長期的信任。」 ​ 「我認為公益品牌聯名是影響力的串聯,而不是為了追求多大的曝光。」 ​ 公益團體歲末募款專題,贊助人真心話又來啦!這次來聽聽 #科技公司 為什麼會想成立 #協會,揪大家一起做好事? ​ 智邦公益館 2001 年誕生,在臺灣都還沒開始談 CSR、ESG 等企業社會責任時,智邦科技就已經投入公益。從急難救助到支持創新方案,從線上捐款平臺到執行長全臺跑透透,每年 800 多萬的捐助規模,如何反應大環境的需求?執行長堅持到現場,又想看些什麼? ​ 「有時候可能只是我太天馬行空,真的到現場看看,才發現人家需要的可能很單純。」 ​ 「建議 NPO 先了解企業的發展目標和重視的議題,也建議企業別想著硬要改變團體。我們畢竟是營利和非營利的光譜兩端,必須找出共通的語言才能建立信任。」 ​ 趕緊來聽聽 #智邦公益館 怎麼做公益?從企業視角怎麼看各種合作的考量? ​ ​ ࿓ 多多幫你畫重點:...
Published 11/19/24
Published 11/19/24
遞麥: 佩 珊 多多益善 社群編輯 人客: 玉 婷 多多益善 記者 #採訪幕後【跑現場、做報導的發現和感同身受!記者玉婷的秋季報導回顧】 🙋‍♀️:小小玉婷以前愛玩嗎?怎麼看待 #玩?️ 🧒:我以前其實超內向的⋯⋯ 🙋‍♀️:🫨 ⁉️ 🆕 🆕 🆕 過去 2 個月,多多記者玉婷參加了日本 #漸凍症 參議員舩後靖彥和身心障礙者的交流活動、凱道上「以孩子視角」出發的 #兒童未來市 。 此外,她持續關注 #新住民 和 #Metoo 等議題,透過採訪多位新二代,為讀者打破 #新二代 的單一樣貌,也撰文關注 #性侵害追訴權 的相關問題。 本集節目邀請玉婷,和你一起回顧她在 9、10 月的採訪足跡!有哪些寫不進報導的幕後點滴?小時候也曾因為族群身分,上學時也有一些和其他同學 #不一樣 的經歷,他是怎麼看待的呢?還有,#小小玉婷 不為人知的一面 ,今天也將首度公開! ✦ 多多為你畫本集節目重點: 01:28 日本漸凍症參議員來臺,交流哪些事? 09:29 如何辦一個 #以孩子為主角 的活動 13:40 什麼是...
Published 11/12/24
遞麥: 莎 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小 花 多多益善主編 人客: 王俊凱 RC 基金會執行長 #歲末專題 #贊助人真心話2【如果你沒有這筆錢就會死,我又何必延長你那倒閉前的十分鐘】 「設定 KPI 不是爲了結案,而是為了溝通、讓討論有效。」 「與其說你有多窮,不如說清楚你想走到的社會在哪裡。」 歲末募款時節,多多特別為同樣辛苦找資源的 NPO 同學們,策畫了「贊助人真心話」系列專訪,聽各家贊助單位執行長現聲 🥹 上集的系列節目首發第1彈,是從朝堂到江湖、身經百戰的 RC 基金會執行長王俊凱 😍 這一集(下集)延續上集尾聲靈魂拷問的快問快答,揭曉企業人為什麼這樣選?如果你手上有幾十萬可捐,眼前有 A、B 兩個團體來提案,你又會怎麼選? A:事情做得很好、錢花得有道理,但內部管理或創辦人很有爭議 B:創辦人或團隊是熟悉可信的朋友,只是事情做得不怎麼樣⋯⋯ 🙋‍♀️ A:歷史攸久、品牌可靠但數十年一成不變 B:新創、彈性大、解方獨道但,難以預測?! 🙋 A:服務範圍大、引人注意,改變卻比較淺層 ...
Published 11/05/24
遞麥: 莎 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小 花 多多益善主編 人客: 王俊凱 RC 基金會執行長 #歲末專題 #贊助人真心話1【我們不會去淨灘、辦莫名其妙的徵件,而是要找到參與的獨特性】 ​ 「你寫過1億元的計畫嗎?你知道 140 億要怎麼分配嗎?」 ​ 「收驚、看海、香氛蠟燭,算不算心理重建方案?」 ​ 2024 年即將尾聲,你是否也是跟多多ㄧ樣,忙著提案拜訪、為明年資源頭痛的 NPO 同學?多多特別為同學們策畫了「贊助人真心話」系列專訪,聽各家贊助單位執行長現聲 🥹 ​ 系列節目首發第1彈,就是言詞犀利,但一路和多多 #陪跑 的 RC 基金會 😍 執行長王俊凱從小 NPO 到 921 震後為國家管理鉅額善款,之後轉進物流業做 CSR(企業社會責任),接著低調管理企業基金會,專注支持新創組織⋯⋯ ​ 從朝堂到江湖、各種位置都待過的人,用整整 50mins 的企業視角為你開天眼!還不忘提供建言—— ​ 給 NPO:「所有贊助都不是金錢的支持,而是 #溝通的完成。」 ​ 給企業:「我們能否有一筆資金來 #鼓勵冒險、承擔風險、但不分享利益?」...
Published 11/05/24
遞麥: 短短 臺灣桃湛公民培力協會 社工 人客: 義翔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倡議專員 小新 臺灣桃湛公民培力協會 理事長 昀臻 台南市兒少代表協會 理事長 【換位置換腦袋?當年的兒少變成老師、活動承辦窗口,他們在想什麼?】 剛剛到偏鄉任教兩個月的新鮮教師小新,在節目一開始就崩潰啦啦啦 ¯\_(ツ)_/¯ 明明想要溫柔的對待學生,卻忍不住大吼大叫,事後反思時又自責的躲起來偷偷落淚。 (噓,這是祕密不可以跟他的學生說) 教育現場真的好複雜啊!無時無刻都在做出選擇的小新,不斷地在兒童的各個權益中拉扯,試圖找到平衡。 就算有很多糾結,但小新仍保持著每天反思的習慣,立定志向要在體制內繼續用教育改變學生的生命。 至於立志在體制外推廣兒權的義翔,這次帶來了一個重大活動, 內容包含睡衣派對、k-pop 熱舞與金曲串燒,這不是夜店嘿,是即將開展的 CRC35 週年兒權展! 因為今年是簽訂兒權公約的第 35 週年,台少盟和人權會決定揪團各個組織一起來場週年慶,義翔說:「兒少的本質就是快樂的成長。」 ...
Published 10/29/24
遞麥:莎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人客: 李宜勳 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專員 徐 瑜 臺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  【機構照顧,就像有 300 個公公婆婆在盯著你教小孩!】 「教養是一件沒有確定感的事。你感覺做什麼都對,也做什麼都錯。」 今年7月底,親子天下出版了美國康乃爾大學的逆境兒少陪伴指南中譯版《CARE》。這是臺灣育幼機構發展超過一甲子,終於出現的一本兼具知識、理論、程序和實務操作面的照顧指引,讓所有人不再只能憑經驗教小孩。 比起一般家庭,安置機構因為仰賴社會資源,更需要活在主流價值裡。但人們經常無法接受「壞小孩」、「不夠努力的小孩」。 「社會大眾、法院、醫師、心理師、老師⋯⋯每個人都會來告訴你怎麼教小孩,即使我們做得再用力,也常無所適從。」 《CARE》不只帶來啟發,也同時肯定了許多機構早已在做的事,例如以關係為本的照顧、重視陪伴支持和兒少發展的組織文化與生態。這些元素過去總是模模糊糊、「好像很重要但說不出所以然」,卻深深影響每個孩子和大人。 這集的育幼機構經營者徐瑜,以及為臺灣引進 CARE...
Published 10/22/24
遞麥: 小 花 多多益善 主編 人客: 黃比由 新竹某社區管委會主委 #社區自治 #集合式住宅【睡過頭沒抽到的那個機車位,是他連任 2 屆管委會主委的開端?!】 「我想要建立透明且充分溝通的管委會,確保每個人都有發聲的空間,每個人的聲音都可以被聽到。」 「社區公告、會議紀錄,是管委會和住戶的溝通橋樑,我希望這些文件能公開透明、經得起住戶檢視。」 住在社區大樓的 #黃比由,為了爭取僧多粥少的機車位,提案給社區管理委員會,希望可以和管委會、住戶們一起重新討論機車位的分配。 沒想到他這才發現「社區事務原來是這樣決定的」,管委會不一定和自己想像的一樣,每個委員都積極討論、充分溝通⋯⋯ 他開始以住戶身分主動參與管委會的每月例會,有時提出想法和意見,有時在一旁觀察,漸漸有了自己想實踐的管委會運作模式,並加入原本以為 #很麻煩、#吃力不討好 的管委會,還連任 2 屆主委! 在他擔任社區黃主委的經驗裡,碰到了哪些挑戰?又有什麼收穫?對於想達成的目標、在意的事,為什麼他會說「有時也要妥協和退讓」?和自己想法看似對立的鄰居,也可能是朋友嗎? ...
Published 10/15/24
遞麥: 莎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人客: 岑家忻 員和合作共居計畫共居戶 林倩如 OURs 員和合作共居計畫專案經理 #員和社宅 #合作共居【社恐人也可以當公關、為 20 個室友辦桌遊?!】 「美好的共居生活不只是有人可以說話,而是即使身在公共空間,你也可以不說話。」 青年人在高房價的市場上淪為弱勢,穩定安居像一個遙不可及的夢。OURs 都市改革組織 從 2022 年 8 月開始,在新北市土城員和社宅啟動 #青年共居計畫。 超過 20 個室友,除了租金友善的私人空間,還有共享客廳、工作區、玩樂間、DIY 木工區,再加上寵物友善、定期住民大會和社區活動,用空間和規範打造出一個活絡的社群。 生活所需可以共購共享,住戶可以當講師,以前蝸居在外的租客現在成為都市農夫,看到大家享用自己種的地瓜葉就,好興奮! 但是,共居生活容易嗎?那些人際間的衝突以前很可能逃避處理,現在住在一起就得學著面對。不過,很多稜角也可能在日常互動中自然淡化。 一起來聽聽 20 多人的共居生活,如何成為可能! ❐ 多多幫你畫重點: 01:55...
Published 10/08/24
遞麥:佩珊 多多益善 社群編輯 玉婷 多多益善 記者 人客:莎拉 多多益善 總編輯 #孩能去哪裡 #採訪幕後 【孩子不能送去安置機構,那要去哪裡?這件事和社會大眾有什麼關係?】 3 月 #剴剴兒虐案 後,多多除了以深度報導之力,獨家追蹤後續發展,也在 8 月底推出《孩能去哪裡》專題報導,探問臺灣社會面對原生家庭出狀況的孩子,究竟能夠給予什麼樣的協助? 臺灣的兒少安置系統長年存在複雜的問題,記者莎拉 aka #葉靜倫,從 2017 年開始關注安置機構和兒少照顧,也曾因為問題始終 #沒有發生改變,而將心力轉移到其他地方。 是什麼原因,讓多多今年再次推出 #兒少安置 系列報導?在兒虐案後的敏感時刻進行採訪,她碰到了哪些困難?記者報導和學術研究、一線工作,有什麼不同考量? 這集節目一起來聽聽《孩能去哪裡》的採訪幕後,從記者的角度出發,莎拉如何思考臺灣的兒少安置與照顧?為什麼她會說建立議題的系統觀很重要,卻也很奢侈? ⬢ 多多為你畫本集重點 02:56 兒少安置的小小科普 06:16 為什麼會寫《孩能去哪裡》專題報導 ...
Published 10/01/24
遞麥: 莎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人客: 陳昱榮 音樂藝術家 郭怡君 福氣社區關懷協會社工  #藝術共融 #我們的對話練習【他們只要在過程中純粹做自己,就已經很棒了】 ​ 這週六(9/28)開始,為期3週,在新竹的老眷村 #將軍村藝展館 將有一場獨特的展覽。由 13 位藝術家與 133 位心智障礙青年(智青) ,共同展出包括繪畫、聲音、藍曬、拓印、服裝、操偶、戲劇、定格動畫等豐富的作品。 ​ 🐿️ 對 #智青 們來說,連續數月的藝術工作坊,是少數可以自己選擇、不必跟誰交代,開心創作、單純做自己的時刻; ​ 🐰 對 #社工和工作人員 來說,這是一場原本急著要幫忙,後來試著不再介入,提醒自己慢下來聽、慢下來陪伴的旅程; ​ 🦛 對設計工作坊的 #藝術家 來說,則聽見意想不到的節奏、在言語之外找到對話的起點,建立一段共創成長的關係。 ​ 馬上來聽聽,所有人如何在創作中理解彼此、交流對話,也透過藝術辨證 #社會共融 的意義? ​ ➮➮ ​ ♦️ 多多幫你畫重點  ​ 02:22 那些不理解但美好的畫作們 ​ 06:36...
Published 09/24/24
遞麥: 小 花 多多益善 主編 人客: 游家綺 高中生活科技教師 #公益職涯 #職場性騷擾【離職又重回教職,高中生活科技老師:還是喜歡教學和動手做!】 國中在作文稿紙上寫下「我要當老師」的家綺,大學念了「工業科技教育系」還修了教育學程,畢業後,她順利成為一名高中生活科技老師,在課堂上教學生用木工、壓克力加工等技巧,做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然而,不順利的是,她遇到了從未料想過的職場性騷擾,備課、教課的同時,她以「當事人」的身分向性平委員會申訴、蒐證,還得預防行為人再度接近。更讓人感到傷心的是,雖然有同樣受害的人挺身而出,卻不是每個身旁的人都支持自己⋯⋯ 直到身體再也承受不住情緒潰堤,她帶著恐慌又傷痕累累的心離職,轉換跑道做室內設計。在這段短短 2 年的職涯裡,她學到哪些新知識?又為什麼決定重返教職? 「因為避而不談很奇怪,以後還是會遇到。」曾經遭遇性騷擾的她,在高中 3 年只有 2 學分的生科課上,又是怎麼和學生聊議題、聊性別、聊互相尊重的呢?為什麼這件事,對她而言很重要? ♡ 節目沒有的 #番外篇 ♡ 對於想要 #轉職...
Published 09/17/24
遞麥: 莎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人客: 陳佳慧 蛻變方成事培育長 陳子薇 萬8計畫成員 張瑜方 萬8計畫成員 【希望他們願意跟我分享生活,哪怕只是跟我聊天氣】 「這些陪伴或許現在看不出來,但一定能在他們往後的人生中看到改變。」 各行各業都在大缺工,最需要人力的育幼機構也一樣。實驗性的萬8計畫打破傳統徵才模式,向外招募、培訓生輔員、和機構共同育才,陪孩子長大。 一年過去、集訓結束,大家不只體驗了團體生活,也學習各種兒少發展、身心照顧、法規倫理等知識,再加上前輩們經驗分享、現場實習⋯⋯ 如今,第一屆生輔員馬上(就上週!)要進現場實戰啦!準生輔員們不只把自己準備好、為孩子準備好,也是為彼此準備好、互相加油打氣,迎接接下來2年不一樣的職涯生活。 一起來聽聽,不管是學諮商輔導出身的應屆畢業生,還是非相關科系、從景觀設計和動物救援隔山跳槽的 worker,為什麼大家會想來迎接挑戰呢? ❐ 多多幫你畫重點: 01:56 萬8計畫究竟是什麼? 06:08 念景觀設計、動物救援也可以來挑戰 12:07...
Published 09/10/24
遞麥:佩珊 多多益善 社群編輯 人客:小花 多多益善 主編 俞茹 多多益善 編輯 #美食地圖 #工作日常【多多夥伴上班吃什麼?不踩雷口袋名單大放送】 前些日子,有臺灣小吃指南之稱的 #500碗 出爐,掀起一陣美食的討論。蟹編看著美食圖片洗版,突然有個問號「屬於多多的 500 碗,會是什麼?」 才發現,由於多多是一個遠端工作的團隊,平時除了開會,很少有機會一起訂午餐或下午來杯手搖飲,午餐都得自己想(?),夥伴的美食清單對彼此而言,是一個謎團⋯⋯ 因此,這集節目就要來解密夥伴的美食地圖 #工作篇,不只和你分享 #我家巷口那間,還有許多暖心小故事(像是蟹編吃小花的推薦美食吃到想哭?) 快點開這集節目,一起進入居家感噴發的多多日常吧! 🍚 多多幫你畫重點 01:14 讓人泫然欲泣的一餐? 03:02 下午茶補元氣! 12:04 安心第一!下班吃這個不踩雷 16:57 火鍋不只好吃,也追求儀式感 28:24 邊哭邊吃飯?暖心店家送溫暖 32:47 數位遊牧的咖啡店推薦 37:56...
Published 09/03/24
遞麥: 莎 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人客: 蔡淑如 中華身心障礙運動休閒服務協會祕書長 【迎向國際賽事前,先愛上運動、體會重要比賽的氛圍】 在歡慶臺灣 2024 巴黎奧運獲得2金5銅之後,緊接著就是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啦!這是身心障礙運動員的奧運會,跟奧運一樣,都是世界頂尖運動員群集的體育盛事。 今年的帕運 在 8/28 到 9/8 之間舉行,臺灣選手總共 13 位,最年輕的只有 17 歲(海山高中桌球選手陳柏諺),最資深的 65 歲(射箭選手曾隆煇)。比賽項目包括桌球、羽球、跆拳道、射箭、田徑、柔道和健力(超級舉重)。 身心障礙運動員除了帕運,另一個世界級的殿堂是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專為心智障礙選手舉辦,2年一次,項目繁多。2025 年的冬季特奧會就包括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花式滑冰等項目。 - 但你知道嗎,臺灣每年也有一個全國心智障礙朋友引頸期盼的重要賽事,亞特盃,由身心障礙運動休閒服務協會 從 1992 年開始推動。項目包括擲壘球、籃球、桌球、立定跳遠、25 公尺、100 公尺、400 公尺接力和趣味競賽等。 33...
Published 08/27/24
遞麥: 玉婷 多多益善記者 佩珊 多多益善社群編輯 人客: 王增勇 政大社工所教授 #原家轉型 【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出大事,但原民社工卻無處發聲、參與討論⋯⋯】  「我願意跟這些原家社工,一起經歷這個衝擊,至少我應該要記錄跟發聲,讓他們知道,不是沒有人了解、不是沒有人願意為他們發聲⋯⋯我希望他們不要感到孤單。」 從 1998 年開始,#原民會 在地處偏遠的部落設置「原住民社區家庭服務中心」,到現在全臺共有 66 處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原家中心),設置的初衷都是希望在交通、語言、文化,都希望提供一個讓原住民安心求助的社會福利據點。 20 多年來,原民社工在部落付出和投入,讓他們發展出原住民族社工專業、帶有文化觀點的服務方法。 然而,這些累積在原家中心明年 #被 納入社會安全網後,極有可能因為制度的改變而瓦解⋯⋯ 這集節目邀請在 2020 年主持完成原家中心轉型規畫報告的政大社工所王增勇教授,和我們分享關於倉促的原家轉型會為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帶來哪些巨大的衝擊; 從廣納 100...
Published 08/20/24
遞麥: 莎 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玉 婷 多多益善記者 人客: 嘎 嘎 下體界哥倫布 #情人節過後 ​ #開放式關係續集【異性婚姻 x 女女婚姻 x 開放式關係再開腦洞!】 ​ 「當開放式關係裡沒了性愛、當婚姻成為友誼的延伸,所謂 #關係 究竟是什麼?」 ​ 還記得《善盡天良》去年十大節目金榜嗎?那時候的 #道德浪女 嘎嘎+社會學家+生物學老師3人共居一室,一年半後他們怎麼了? ​ (情慾滿足比不上心累,但身邊仍有2人,有時還有 2.5⋯⋯) ​ ⚧ 明明說好了開放式,為什麼還是嫉妒心爆棚、時刻想獨占? ​ ⚧ 找不到結婚的理由、沒有性愛加持、繼續多人關係,還是能一起談論未來? ​ ⚧ 說好了從情人變朋友,但每天做的事都跟以前一樣,為什麼會比較輕鬆? ​ ⚧ 上過一次床的談不上有什麼,上過好幾次床也只是砲友,到底什麼時候才算 #有關係? ​ 不管有沒有聽過上集的開放式關係 #入門,今夜都跟多多一起挑戰更多一言難盡吧! ​ ❣️ 多多幫你畫重點 ​ 01:16 異性婚姻、女女婚姻、開放關係都來啦! ​...
Published 08/13/24
遞麥: 小 花 多多益善 主編 俞 茹 多多益善 編輯 人客: 趙家緯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好熱好熱 #氣候調適【高溫注意!炎炎夏日如何清爽一夏,同時守護唯一的地球?】 「真的好熱!」「熱死了!」這個夏天,你是不是也被高掛的烈日燒得受不了?出門就像進入濕熱的蒸爐,走幾步路就滿頭大汗;遑論在戶外工作的人,身心得要承受多大的考驗?(其實不只這個夏天,上個夏天、上上個夏天也⋯⋯) 值得注意的是,#熱死人 已非玩笑話,而是顯著存在的事實,高溫、熱浪、烈日造成的 #熱傷害 正在各地發生。#高溫 早已經不再是「忍一下就過」的季節性現象,而是必須起身做出調適行動的 #生活背景。 #吹冷氣 似乎是許多人身處酷暑中,能獲得一絲清涼的解脫。然而,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也會有人質疑、甚至自我審查:吹冷氣會不會給環境帶來更多傷害?吹冷氣會排放溫室氣體,好有罪惡感! 對 20 年前就曾打電話問臺電「冷氣開開關關是否更耗電」的氣候專家 #趙家緯 來說,節能減碳不應要求人們犧牲 #好好生活 的權利,照顧好身心的調適行動才有意義! ...
Published 08/06/24
遞麥: 佩 珊 多多益善社群編輯 人客: 莎 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小 花 多多益善主輯 【室友、屋況、房東,還有不會降只會漲的房租⋯⋯聽多多夥伴聊租屋血淚】 🪮 廁所的頭髮誰要撿? 🛵 一臺機車搬完一個家? 🥴 房東覺得你長得很衰,就不給租? ​ 今天的善盡天良,要來和你聊夥伴的租屋經驗!原先以為這集會是 Chill Chill 聊,沒想到他們的經驗豐富到是一段租屋史 📚(也還是 Chill 的 💖 ) ​ 從學生時期的宿舍生活到校外租屋,再到出社會後的租屋。夥伴和 #學姊、#室友、#房東,甚至是 #屋況 交手的過程,有哪些光怪陸離的奇遇?讓租屋不只是租屋,還鍛練了人生態度⋯⋯  ​ 租房租了 N 年,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居住品質?想要的能夠成真嗎?面對買房這件事,夥伴又是怎麼想的呢? ​ ​ 💦 多多為你畫重點 ​ 01:30 女宿時光像當兵?有門禁,棉被還要疊豆腐 ​ 12:30 開始租屋後,就回不去住宿舍了? ​ 22:53 好房東?壞房東?寶傑你怎麼看! ​ 27:51 看電視看到一半,地板就裂開?! ​...
Published 07/30/24
遞麥: 莎 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人客: 黃鈴翔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廖慧文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研究員 #婦女權益 #組織專訪【不同的法令背後,都是不同女性的生命經驗換來的】 1987 年解嚴後,臺灣婦女運動百花齊放,促成勵馨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等大家熟悉的婦團成立至今。1993 年鄧如雯殺夫案、1996 年彭婉如命案更震驚全臺,促成《家暴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立法。 前人的血淚帶來改變,但遠遠不夠。在民意沸騰下,中央進一步推動成立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以及臺灣第一座 #國家級的婦女館。從此以後,「臺灣女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有空間自覺、發展、爭權、發聲。 由政府出資成立的婦權會,以中央力量整合、集結跨部會資源和民間團體,對外成為臺灣連結世界的一扇窗,對內推動多元族群女性創業 & 婦女就業。從新住民、原住民、中高齡女性,到離開職場多年的媽媽們。 ...
Published 07/23/24
遞麥 短短 臺灣桃湛協會副理事長 人客 小新 臺灣桃湛協會理事長 小帆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大栩 Instagram「栩栩如聲」專頁作者 #男子氣概 #性別氣質【你很 man、不 man,還是 gay?回看那些生活中的(有毒)男子氣慨】 ❐ 男生聚在一起,三句話不理女性和性? ❐ 大家在講黃色笑話,你卻不笑,這樣可能是 gay ? 你要像個男子漢!要很 man!這些對男生的期待和想像,如何影響男生的成長?也讓男生相較女生,更難展現脆弱,甚至是可能錯過了求助的時間⋯⋯ 今天的節目邀請多位來賓來和大家聊聊 #有毒的男子氣概,從當兵開始,軍中的 #談性 文化,如何衝擊來賓的三觀?在軍中談嫖妓竟然是很自然的事? 回到生活中,爸媽之間如何相處,再到自己和伴侶去餐廳該怎麼買單,生活無處不性別,來賓們面對有毒的環境是如何打開性別之眼,又有什麼排毒的方法呢? ⬢ 多多為你畫重點 05:58 三句話不離性的文化氛圍 10:43 什麼是敵意環境? 23:14 有毒的男子氣概,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28:44...
Published 07/16/24
#公益職涯 #離職教師【十年一瞬的公民老師生涯:長大還是會迷惘,但別忘了去實踐!】 從小一路念書,覺得讀書好像很虛幻、時常思考學到的知識能有何用,直到高中參加哲學營,認識了一些和自己有同樣想法的人,因此想念哲學系,卻轉身考進法律系。 想著若哲學是知識起源,法律便可以是一種實踐知識的方式。然而系上大部分同學為了考國考、考法研所,還是必須日夜苦讀,好像不符合自己所求。幸虧在學生會找到與社會保持連結的方法—— 為了學權積極倡議、討論,並關注學校周遭發生的議題。 畢業後沒踏上法律路、想做服裝,卻帶著法律系的訓練,因緣際會進入高中教公民,一轉眼至今已 10 週年。「老師一直在講臺上說,也會要學生行動、參與、實踐,但我會做嗎?」因此,她在教書期間也做了很多有趣的嘗試,甚至教起家政? 出社會 10 年之際,她選擇從教職離職,下一步又何去何從呢?對於自己的迷惘,她也在學生身上看過:「我會跟學生說,其實迷惘很正常,我也時常感到迷惘。對於未來,我沒有很明確的藍圖,但是我可以⋯⋯」 ...
Published 07/09/24
遞麥: 莎 拉 多多益善總編輯 俞 茹 多多益善編輯 人客: 巫彥德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李佳庭 攸惜關懷協會社工 #法國平民大學 #貧窮人的歷史【消除貧窮的開端,就是讓窮人自己發聲】 「兩、三年前的我,完全想不到自己能這樣說出想法、這麼善於表達。」 50 年代末,第四世界運動(All Together in Dignity,簡稱 ATD)在巴黎貧民區誕生。相對於議會中的貴族、教士、平民等3種階級代表,赤貧者是被所有人排除在外的第四階級。第四世界運動團結這群沒有代表的人,更發展出「平民大學」。 平民大學藉由明確的規則(尊重彼此、優先聆聽),和角色轉換(社工不再是社工,窮人不再只能被幫助),由赤貧者述說自己的貧窮經驗、一起討論公共事務。 今年,臺灣有許多扶貧團體遠赴法國參訪,看見平民大學如何重視缺席者的聲音,認識平民大學如何組織窮人、促成討論,並且納入那些常為生活奔走,無法出席的成員聲音。 他們也在其中體會主體發聲 的意義。例如在臺灣,關於貧窮的社會福利制度,一直缺乏使用者經驗。但窮人的生活樣態、窮人要如何才能脫貧,只有窮人最知道。...
Published 07/02/24
遞麥: 佩珊 多多益善社群編輯 人客: 小花 多多益善主編 俞茹 多多益善編輯 #經驗者擴大機 #幕後【像是助產師的編輯?他們做了哪些事,讓經驗者安心發聲?】 「如果希望如實呈現經驗,為什麼不由他們自己來寫呢?」 「為什麼要寫?有人要看嗎?這不就是日常?」 經驗者擴大機 #專欄 是多多的 3 大特色之一,致力陪伴一群因為不同因素導致難以發聲、不被理解的人,能夠安心說出自己的經驗。 但要讓經驗者安心述說容易嗎?不同於記者採訪後的書寫,經驗者擴大機更為強調當事人的述說。難道是說,只要當事人願意分享,就可以完成一篇文章?! 當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編輯如何面對彼此的不一樣?在當中扮演什麼角色,和作者共創一個友善的述說環境? 這些述說只發生電腦前嗎?No No No!小火熬煮、切菜備料的廚房,在路邊等小孩下課的空檔,其實也是重要的發聲時刻! 快點進今天的節目,一起來聽小花、俞茹分享經驗者書寫的產程,那個聽起來有點玄的 #編輯力,就在其中! ▦ 本集為你畫重點 01:13 經驗者擴大機是什麼? 07:38...
Published 06/25/24
遞麥: 小 花 多多益善主編 俞 茹 多多益善編輯 人客: 翁麗淑 鷺江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幼兒園畢業 #小學教育【孩子要上小學了!好多挑戰?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不妨先問問自己 #想成為怎樣的大人】https://us.rightplus.org/PD1EP89 ​ 適逢 6 月 #畢業季,你家也有迎接人生第一次畢業的 #幼兒園生 嗎?他們也有很多必須適應的新挑戰—— ​ -幼兒園每天都在玩,現在卻要坐在一個小小的位置,還要上課 40 分鐘! -新的學校有好多 #規矩 要適應,要記住上下課時間、要刷牙要掃地,還要按照課表穿衣服! -為什麼別的同學都會拼音了,我還在學ㄅㄆㄇ? ✎ ​ 陪伴家中 #準小學生 適應新環境、新生活的你,也有很多焦慮嗎?像是—— ​ -太逼他的話,他會不會很挫折? -不逼他的話,他是不是會跟不上? -要送他去補習嗎?要補英文、數學還是才藝? ​ ​ 在國小教書 20 多年、當媽媽資歷也將近 20...
Published 06/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