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在“自主研发+引进模式”双轮驱动的模式下,云顶新耀也建立了井然有序的管线梯队,拥有全球权益的产品管线不断扩大,不仅涵盖了新一代共价可逆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有望成为best-in-class,还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平台。
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是极具前景的突破性技术。云顶新耀旗下拥有一个具有全部知识产权及全部全球权益的mRNA平台,用来开发预防及治疗性的mRNA自研产品。此外,公司还在浙江嘉善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商业化生产规模的产业化基地。财报显示,云顶新耀目前正在开发四款mRNA肿瘤治疗药物,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正式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临床试验,这是EVM16开展的首次人体试验。
另外一款现货型肿瘤相关抗原(TAA)疫苗EVM14预计于2025年初在中美两国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同时,公司还在开展基于mRNA的自体生成CAR-T项目,可用于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预计将于第四季度达到临床前概念验证。毫无疑问,这些具有全球权益的产品将有望开发巨大的海外市场。
履新仅仅两年时间,罗永庆就让一个没有肿瘤管线,完全依靠授权引进模式的云顶新耀穿越了“至暗时刻”,焕然一新,带着三个获批的新药,多个走在获批路上的新药,和彰显自研能力的mRNA技术平台,以“自研+引进”双轮驱动的新模式重新出现在了业界面前。
战略定下来之后,战术执行的效果如何还是得看数据。本次半年报,就是一次成果的检验。
财报中有几个数字值得关注。首先是营收达到3.02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58%,且实现了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商业化层面盈利。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耐赋康及依嘉的商业化进展。耐赋康于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商业化上市开出首张处方,并且在上市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673亿元之多。
此外,作为云顶新耀首款商业化上市的产品,依嘉已经完成首个完整销售年度,自2023年7月商业化以来,依嘉已经实现了人民币2.33亿元收入。两个产品的业绩足以傲视同行。
另外,云顶新耀财务状况稳健,2024年上半年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9.3亿元,这一点实在颇为难得,考虑到公司还在自建销售团队,就更不容易了。
但面对挑战,罗永庆认为,第一个商业化产品的价值除了给云顶新耀带来现金流外,更重要的意义是检验团队整体商业化能力,为下一个即将上市的新药做准备,因此,面对行业寒冬,云顶新耀选择了“我全都要”:保留商业化团队的同时,还进行了组织变革,使运营效率显著提升——2023年,云顶新耀逆风翻盘,收入大幅增长,同比增长884%,运营成本大幅下降4.76亿元,同比下降33.7%;今年上半年,效率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开支减少了,工作完成得也丝毫不打折扣。根据资料,云顶新耀基本完成了耐赋康规模约120多名销售代表的团队搭建,将覆盖约500家核心医院。
而对于依嘉,公司则选择了“两步走”:一边由内部商业化团队继续开拓市场,另一边还开始与合同销售组织(CSO)合作。
总共不到300人的一线销售团队,就完成了两个产品的上市及商业化工作,其效率在行业中实属罕见。光鲜成绩的背后,涉及到大量关于组织变革、结构优化、文化重塑等技术性问题,殊为不易。对此,罗永庆总结认为是今年上半年,采取了多项战略性举措,在商业化、自主研发等取得一系列里程碑和战略性成就,也彰显了云顶新耀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未来六个月内,包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