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瓜霜大王,走进“死胡同”(三)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看到桂林三金的发展也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产品老化之后,究竟应该是在原领域死磕,继续突破天花板?还是发力新领域,以分散风险和开拓新的市场?考量因素很多,包括产业规模,以及有无替代产品等。 显然,桂林三金选择两条路并行,但似乎都未有明显增益。目前,针对中药研发的重点方向,桂林三金押注在现有产品的挖掘和二次开发上,立足于口腔、泌尿领域,同时也在进行同名同方、经典名方等方面的研究。 这或许能为其业绩带来一定的增量,但资本市场似乎更期待新故事。 研发投入,某种程度上代表“新故事”可能性。但桂林三金在此却似乎并不那么“上心”。 回顾近五年的数据,其销售费用率占比始终维持在30%左右的高位,而研发费用率占比大多低于10%。例如,2023年桂林三金的销售费用高达7.18亿元,而研发费用仅有1.58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甚至管理费用率都高于研发费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这意味着业务策略上“重营销轻研发”较为明显。 除了产品层面长期遇到的挑战,更关键的是,隐忧也很快传导至业绩层面。尤其是近年以来,桂林三金业绩直接出现“变脸”。根据2024年中报,公司营收为10.68亿元,同比下降10.53%;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同比下降20.7%。此外,各项数据指标也表现平平,如净利率为28.17%,同比下降11.3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3.67亿元,三费占营收比为34.32%,同比增加11.99%。 桂林三金的增长,上不去下不来,就像钻进了一个死胡同。 难道这三四十年中,桂林三金没有思考过如何打开高增长的新故事? 不是的。一方面围绕着三金、西瓜霜等中药OTC领域继续完善产品矩阵,另一方面瞄准了生物创新。而桂林三金想要闯进新的领域,必然要通过并购。它也的确这样做的。 早在2013年,桂林三金便通过收购宝船公司,正式宣告进军生物制药领域;随后,在2016年,又成立了白帆公司,专注于抗体药物的CDMO/CMO业务。这两起关键性的收购行动,为桂林三金在2017年确立了“以中药制药为核心,以生物制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为两翼,相关产业为辅”的发展战略。彼时,其旗下子公司已涵盖中药制药(工业及商业)、生物技术及大健康三大板块。    然而,尽管桂林三金在生物制药领域早有布局,但从实际成果来看,中成药仍然是其主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占比超过90%。这也就意味着,生物技术和大健康这两块业务没有开展起来。     按理说,早早布局的它,不至于如此,两大板块为何未能如预期般,为其带来显著的利润增长?问题在于,桂林三金并不那么擅长搞资本并购。没做过创新药,何以准确分辨管线?其在中药领域的优势,压根很难复制到生物药领域。这使得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葬身在PD-(L)1洪流中的一员。 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当前掌舵人邹洵面临着新时代的新挑战,他又将带领桂林三金走向何方?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More Episodes
接下来,爱美客将有两点值得市场关注,一是利润率能否维持,二是能否研发出新的爆款产品。 为此,自2021年起,爱美客已经在发力,2023年,爱美客公司研投金额同比增长了44.49%。注重投入的另一边,则是加紧时间控费,稳住成本控制能力,以稳住高毛利率。稳住利润和高毛利,就是稳住投资人。 但高毛利率能否持续存在不确定性。外部竞争激烈不说,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的上涨也可能挤压利润空间。利润空间倘若被悄然持续挤压,费用控制的压力会增大,这一点,早已经有业内巨头尝尽苦头。而从目前爱美客的在研储备来看,首先,在量上是充足的: 10月,公司宝尼达二代成功获批拿证,用以改善轻中度的颏部后缩。7月,公司代...
Published 11/25/24
Published 11/25/24
其实,一大十分危险的信号,直接凸显了爱美客的产品销售压力,那就是核心产品价格走向逐年下降的局面,并且降幅在扩大。 数据显示,2021-2023年,爱美客溶液产品的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384元/支、374元/支以及325元/支,即在后两年分别同比下滑3%和13%。与之对应地,其销量分别为272万支、345万支和514万支,2022年和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27%和49%。嗨体,告别无竞品威胁的高增长时代,“以价换量”终没能幸免。然而,以价换量策略,并未成功换来整体销售额的持续增长。现在,嗨体市场无竞品格局正式被打破。 今年7月,华熙生物获得“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的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标志...
Published 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