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先行者的经验是什么?
众所周知,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制药公司是新药研发的主体。按照产业链分工,前两者主要聚焦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而制药公司则聚焦在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
当然,整个研发链条中,最难的一段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也就是《蓝皮书》所提及的“死亡谷”与“达尔文海”。而且,大量成果转化由于缺乏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路径选择失误或资金瓶颈等原因而夭折。
针对以上情况,从目前中国不同省市的探索来看,其解决方案大都聚焦在两个关键词上:融合与平台化。
如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利用“拨投结合”帮助早期原创技术跨越“死亡谷”;合肥在全国率先组建成果转化专班,对接中国科大等本地主要高校院所,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
同时,一些如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平台在实现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合肥、成都、青岛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围绕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概念验证项目支持、概念验证基金设立等方面展开布局。
其他省市也正在陆续跟进,如陕西首个概念验证基金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审核并成功备案,佛山等地依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立了医工融合概念验证中心等。
此外,四川、安徽、辽宁、北京、深圳、长沙、武汉等地提出要建设中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科学研究走向产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以促进科研转化为目标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始出现。这类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是,可以一方面像企业一样依托于市场,另一方面聚焦于科技成果从源头转化。
以《蓝皮书》中提及的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首创跨越“死亡谷”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并开展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从而缩短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时间周期,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除此之外,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还设立产业基金,注资成立两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类新型研发机构最大的特点是跨界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