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Published 04/21/22
這裡沒有張惠妹的歌「站在高崗上」提到的綠波海茫茫,在這裡只有黃土茫茫,而且缺氧。 由天文所主導之為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簡稱”ALMA”)研發的「第一頻段接收機」於2016年被採用,並已於2021年開始接受訊號,聽聽科學家如何努力的刻服惡劣環境,堅持至今。努力工作時,又看到了哪些有趣的動物呢?且聽分曉。 背景音樂由 audionautix.com 提供
Published 04/21/22
數月之後,隨著一座最新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升空,由天文學家精心設計的觀測計畫也將在離地球150萬公里的太空中開始付諸實踐,到底會發現什麼?仰望星空,令人引頸期待。其中的一份觀測計畫,是來自臺灣中研院天文所博士後研究 Dr. Sascha Zeegers(諸葛沙夏)團隊的提案。 本集節目中,沙夏要告訴我們,她為什麼醉心投入宇宙塵埃這個研究主題、她的期待與展望;不可少的,也聊一下這個大家已經等了20年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用來做什麼。 本集內容為英語。 背景音樂由 audionautix.com 提供 Transcription: Welcome to the Astronomy Podcast produced by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 am show host of today, Lauren Huang. And, we are having our postdoc fellow Dr. Sascha Zeegers here with us. Hi, Sascha, we...
Published 07/16/21
"地球並不孤單,地球/太陽也不只我們這一組。"這情境,現代人都一清二楚,並不稀奇,但哲學家伊比鳩魯和鄧牧,早分別在西元前3百年和中國的元代都已想到過了,那可算是真厲害。至於,製作出一台望遠鏡來放眼向太空瞭望看看,那就比較更近代一點,已經是第17世紀的事了。 中研院天文所的 Dr. Gilles Otten 幫大家整理這段太陽系外行星從哲學走到科學之路。並解說為什麼非要用望遠鏡直接地看到單一行星不可,理由何在?到底有多難呢?目前為止有哪些技術困難已克服?最大的光學望遠鏡現在蓋到哪兒了?何時能啟用?聽說臺灣也有幫忙貢獻,是嗎? 本集內容為英語。 In this episode, Dr. Otten very briefly summarized how people thought about the issue of "planets around other stars" since millenniums ago. Also, he will tell us, who firstly coined the word "exoplanet"? Is it easy or...
Published 06/10/21
唐朝詩人李白在「將進酒」中豪氣高歌:「黃河之水天上來」,敢問詩仙是否知道,天外之水都從何處來? 缺水令人愁,積水令人憂,水資源是民生大事,不僅如此,水還是科學家已知能用來判斷遙遠星球有無可能孕造出生命的重要指標,本集歡迎大家一起來多多認識:我們的水! 多年來用地面及太空望遠鏡詳細追蹤「星際水之旅」的天文學家 Daniel Harsono (漢字姓名:何英宏 ) ,在本集中為我們談「水」話題。 究極探討水在星際空間中不同條件下的不同分布量,科學一點一滴取得進展,從天文的光譜觀測獲知化學成分豐度,綜合天文物理的已知,目前所得的最新結論是,行星形成的過程可能很快。 最近Daniel 難能可貴的申請到競爭激烈的「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時間,到底他想用太空望遠鏡觀測什麼呢?他覺得那東西很重要的理由有哪些?請聽他的分享。 本集節目為英語。 逐字稿: Welcome to Astronomy Podcast produced by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 am Lauren Huang ~ So...
Published 06/04/21
能源及環保問題,是近來最夯的議題,本集中,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的陳英同博士以三個正在進行的科學研究(太陽能、太空採礦、核融合發電)來介紹,由天文學所衍生出來的科學,如何可以商業應用,以期達到創造能源及減少污染。 背景音樂由Jamendo提供。 逐字稿: 各位好,您現在所收聽的是由中央研究院天文所所製作的節目:天文播客。 我們今天邀請到天文所的陳英同陳博士,來跟我們談一下,簡談如何運用現代的天文學,創造或節省更多的能源,歡迎陳博士。 其實天文學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科學,物理在最之前也是從天文學開始演進過來。天文學這麽古老的科學如果在現代,由其大家對能源都很關心的當下,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我們今天其實在時間有限的條件底下,我們簡談主要三樣東西就好了。 第一個是太陽能,第二個是近幾年非常有趣的一個行業,叫太空採礦,第三個是也非常敏感的發電方式,叫核發電。 我們先講第一個太陽能發電的部份。 太陽能在我們太陽系裡面的能源,以我們的壽命來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那它最主要的來源,當然是來自於太陽的輻射,那其實跟等一下要講的核能有很大的關係,只是目前在地球上所用的太陽能,是想辦法...
Published 04/28/21
本集的核心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 怎樣在一片漆黑的宇宙裡確認一個黑黑的東西存在呢? 本集請到中研院天文所助研究員陳建州,簡單解釋一下「怎麼知道那裏有黑洞」的三種辦法。 投入天文研究也講究入場時機,陳建州的物理系是在台灣台大念的,後來去夏威夷,英國,德國,從事一種全地球人都覺得好浪漫的工作:看星星!(=研究天文),主要領域在星系方面。 目前行情看好的是什麼研究呢?難不成……就是黑洞? 陳老師爽朗分享他的生涯選擇之道 快速瀏覽內容: • (01:28) - 先講一下,到底什麼是黑洞,他黑的原因是什麼 • (02:31) - 「到黑洞家門口拜訪以求確認他在不在家」…並非不可能,但是…… • (03:07) - 哪一天真的可以到黑洞附近的話,會看到這景象 • (03:21) - 證明那邊是有黑洞的存在的第一種方式是,觀察黑洞附近恆星的繞行軌道 • (04:22) - 但這只能來看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 (04:33) - 介紹「重力波」,是第二種辦法 • (05:46) - 第三種辦法是靠黑洞附近的熱氣體 • (06:15) - 黑洞附近看起來會好像一個甜甜圈 • (07:15)...
Published 04/15/21
XO醬我聽過,exomoon是啥? 原來,不只太陽系的行星有衛星,太陽系外的行星也有衛星! 並且更難找,因為非常小! 但滿有可能蘊藏外星生命! 當然得好好找一找。 本集特別邀請全世界第一位"有可能"發現了太陽系外月亮的天文學家 Alex Teachey 博士談談這麼獨特的發現。 Alex 從2020年起在中研院天文所擔任博士後研究,正式英文 title 比其他博士後研究還多出了一個 Distinguished 的字眼,可見他的資歷非常難得。 本集內容講英語 music by audionautix.com Transcription 逐字稿: Welcome to the astronomy podcast produced by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Episode One. I'm today's show host Lauren Huang. Very happy to invite a "superb" PostDoc Fellow Alex Teachey to tell us...
Published 03/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