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纪念万玛才旦:他的故事只讲了一半|乒乓台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要是我死了,你就吃了我,当作我在人世间做的最后的施舍。” 这是电影《雪豹》中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仿佛阴郁的预言,去年五月,这部作品的导演万玛才旦猝然离世。这位从文学系转行的电影人有着很多头衔:“藏地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中国百年影史藏族母语电影的开创者......而用万玛才旦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写小说、拍电影,讲故事的人。 最近,《雪豹》走入院线公映,万玛才旦的遗作小说集《松木的清香》和翻译作品《如意故事集》也即将出版。本期「乒乓台」,于是和竞菲从《雪豹》观后感谈起,与我们共同回顾万玛才旦留下的那些未完待续的故事。 正如阿乙在《如意故事集》的推荐语里所说:“故事就像星星。星星可能已损毁,但它发出的光还在到达我们的路途上。”或许,万玛才旦所做的一直是在不同的世界观之间转译的工作。在他的文字和镜头中,藏地终于得以挣脱被景观化的猎奇书写,回到在地者那些真实的生活细节——男与女、人与豹、种羊与iPhone手机和谐共处;跳出二元对立的僵化框架,万玛才旦寻找的,是现代人共同的母题。 【本局单打选手】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斯蒂芬·金、丹·布朗、珍妮特·温特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你我好时光》等。 竞菲,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高级讲师,电影史研究者。 【本期书影】 《如意故事集》 编译:万玛才旦 《雪豹》 导演:万玛才旦 上映时间:2024-04-03(中国大陆) / 2023-09-06(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本局精彩回合】 02:28 万玛才旦电影遗作《雪豹》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04:36 传统与现代的对峙是万玛才旦创作中一贯的主题 07:26 作为译者的万玛才旦和他的藏地版“一千零一夜” 12:36 《我是一只种羊》《老狗》:万玛才旦作品中的动物视角 22:20 中国电影史中的藏地题材电影 32:22 “万玛才旦的语言,是对当代写作过于修饰性的一种反拨” 39:09 藏地“新浪潮”的浪还能更大一点吗? 42:34 万玛才旦对现代性的批评是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之外的 51:54 为什么有人评价万玛才旦是中国的阿巴斯? 58:12 推荐环节:《樱桃的滋味》&《雪豹,或最后的诗篇》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金巴(1985-):藏族新生代电影演员、诗人,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厄休拉·勒古恩(1929-2018):美国科幻、奇幻与女性主义与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家。 德格才让(不详): 藏族,来自安多藏区 。先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系。 独立电影人、电影录音师、作曲、编导。 江洋才让(1970-):男,藏族。青海作协理事。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班。 久美成列(1997-):中国内地导演、编剧,2021年,执导悬疑警匪电影《一个和四个》,万玛才旦之子。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1940-2016):生于德黑兰,是伊朗革命后最有影响力和最引起争论的电影导演、编剧和制作人之一,也是过去20年国际上最著名的伊朗导演之一。 陈丹青(1953-):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田壮壮(1952-):中国著名男导演。北京人,是著名电影演员于蓝和田方的儿子。1978年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与陈凯歌、张艺谋等人是同学,是第五代导演之一。 吴天明(1939-2014):自学成才的导演。1979年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崛起影坛,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而受人注目。《人生》是他
More Episodes
本期岛上主播:于是 本期节目来自于「跳岛创作营·第一季」的飞行导师直播单元节选。 作为五节领航员课的后续,在这场主题为“从文学再进一步”的对谈中,我们请来了跳岛FM的老朋友、青年作家张悦然来为创作营的水手们答疑解惑。从小说家到《鲤》杂志主编,再到“匿名作家”写作计划以及最近上映的改编电影《乔妍的心事》,论及如何从文学出发,探索和营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创作生态,张悦然无疑是当下中文领域里经验最丰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出乎意料也情理之中的是,谈及创作,主播于是和悦然首先回到了阅读——“在成为创作者很久之前,我们首先是读者。”身为职业写作者,张悦然会如何选书,用怎样的标准更新自己的书架?而当...
Published 11/21/24
Published 11/21/24
本期岛上主播:肖一之 一片黑暗之中,三个戴着玻璃头罩的人,仰头望向不同的方向。这是王占黑最新小说集《正常接触》的封面。封面上的三人彼此相邻,又相隔千里。类似的状态,我们都曾经历过,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身份、代际、性别、还有不可抗拒的历史——当人与人难以互相理解,正常接触是否还有可能? 本期跳岛FM,作家王占黑应主播肖一之与钟娜的邀请来到岛上做客。三人从各自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谈起,从王占黑被“方言写作”标签覆盖的早期写作聊到创作者和现实的关系。对于难以消化、难以承载的现实,作家是应该“马上提笔记录”还是“沉淀几年再写”?写作,究竟是一种历史的义务还是个人的交代? 王占黑说,她从来没...
Published 1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