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天啓皇帝朱由校沉迷享樂,尤其醉心於木匠模型工藝,對朝廷政務不感興趣,軍國政務,掌握在東林黨大臣手中,而所有奏疏政令,需要由宦官傳達,交皇帝用硃筆批核執行。天啓皇帝最信任的宦官魏忠賢,被任命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成為宦官最高首領,有代替皇帝「批紅」(即用紅色硃砂在公文上作出最高指示)的權力。由於天啓皇帝沉迷製作木工模型,於是皇帝的決策權,落在魏忠賢手中。 天啓皇帝的父親光宗泰昌皇帝之所以能夠繼承帝位,得力於東林黨大臣全力擁護,因此泰昌帝登位之後,重用東林黨大臣,泰昌帝駕崩,天啓帝繼位,東林黨大臣...
Published 11/11/23
明光宗泰昌帝在位二十九日猝然崩逝,新君繼位成為大明朝廷重中之重。光宗有七個皇子,其中五個夭折,健在的只有十五歲的皇長子朱由校及十歲的皇五子朱由檢,由校成為新皇帝的不二人選,於是繼位成為明熹宗,改明年年號為天啟。天啟帝唯一的十歲皇弟朱由檢封為信王,由於兄弟情深,未有分封到外地,仍然留在北京,方便隨時召見。信王朱由檢在朝廷大臣安排下,聘師學習,接受儒家教育。 當時執政的東林黨大臣,從光宗寵妃李選侍手中奪回熹宗天啟帝,希望把天啟帝培養成為儒家理想的賢君。東林黨大臣主掌握了政治實權:東林黨勢力較大...
Published 11/04/23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萬曆皇帝朱翊鈞在蕯爾滸戰役慘敗、遼東各鎮淪陷之後,憂憤而死,享年五十七歲。皇太子朱常洛繼位,是為明光宗泰昌帝。 明光宗能夠繼承帝位,是東林黨儒生、士大夫長期堅持,與萬曆帝鬥爭的結果,因此光宗繼位之後,重用東林黨大臣,例如楊漣、葉向高、左光斗等,一時間「正人君子在朝」,改革萬曆帝晚年苛政,取消礦稅等害民措施,補充缺失官員,使人感到大明中興在望。 很可惜明光宗泰昌帝身體虛弱,加上長期縱慾,需要服食由太監呈獻的「補藥」,繼位不足一個月,已經臥病不起。有自稱懂...
Published 10/28/23
明萬曆帝因為立太子問題,與儒生、士大夫出身的大臣展開二十多年的鬥爭,民間士大夫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與朝中反對萬曆帝廢長立幼的大臣呼應,形成龐大聲勢,稱為「東林黨」,部份支持萬曆帝的大臣,被稱為「非東林黨」,被儒生、士大夫視為「奸臣」。東林黨與非東林黨鬥爭非常激烈。 萬曆二十九年,萬曆帝在各方壓力之下,不得不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東林黨取得勝利,但太子的地位並不牢固,不斷受到各種挑戰,直至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皇太子被「瘋人」張差行刺不遂案發生,萬曆帝為平息洶淘輿論,親自召見群臣,...
Published 10/21/23
明朝末代君主崇禎皇帝,名朱由檢,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一世孫,明朝第十六帝。他出生於萬暦三十八年(1610年)父親是當時的皇太子即日後的明光宗朱常洛,生母是賢妃劉氏,由檢出生不久,卻因犯事被譴責,鬱鬱而終。由檢的長兄朱由校比他大五歲,生母是選侍王氏,由於由檢喪母,交給李選侍撫養,隨後由校生母病死,也交給李選侍撫養,因此由校、由檢兄弟共同成長,手足情深。 在朱由檢出生、成長的年代,即明朝萬曆後期,表面上是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豐厚、四夷歸附的天朝上國,但繁榮昌盛的背後,已經隱藏了巨大的政治、...
Published 10/14/23
回顧過去兩百年的革命傳統,不是抵抗帝制政權對百姓殘酷剝削,以建立民主政體來帶領民族發展,就是反對帝國主義的霸權,打破外國的侵略與壟斷,以改善百姓的生活。不過無論革命的目的如何,民族疆界從來就不能限制革命志士的胸懷,從加里波特、宮崎滔天到哲古華拉,我們見到各大洲都有跨越國界的革命領袖,急人所急地為他國人民的幸福赴湯蹈火。 雖然古巴革命成功後,來自阿根廷的哲古華拉與古巴民族領袖卡斯特羅各有優次,哲古華拉更因擔憂在權力中喪失革命熱情,告別同生共死的古巴兄弟,再次投入非洲與美洲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土地...
Published 10/07/23
古巴革命的成功,以及後來欣欣向榮的發展,向世人展示了擺脫美國影響後,美洲人民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與創意闖出一片天。 不過,當卡斯特羅和哲古華拉進入夏灣拿的時候,他們仍未確定革命事業會發展到甚麼地步。卡斯特羅原本並沒有提出社會主義的主張,建國時對前景的說法還只是局限於更「乾淨」、更「自由」 、更「人道」的資本主義。就在古巴前程未卜的關鍵時刻,革命陣營最有學問的哲古華拉,便站出來主導國家的創制,引入了國有化的中央計劃經濟體系,更在三年後最終推翻了資本主義和地主制度。而古巴的計劃經濟也取得了亮麗的...
Published 09/30/23
在卡斯特羅的前半生中,來自阿根廷的哲古華拉曾是他的最忠實革命戰友,兩人一同出生入死,哲古華拉甚至是守護領袖入睡的三名護衛之一,更率領革命軍主力部隊佔領古巴首都夏灣拿。但兩人在取得政權後,逐漸因政見不合而分道揚鑣。 哲古華拉認為不少昔日革命戰友生活日漸腐化,因此於1965年離開古巴,前往中南美洲鄰國玻利維亞,從事革命活動。他於1967年在玻利維亞遭政府軍士兵擒獲,隨即遭到處決。 近來有古巴記者披露當年卡斯特羅拒絕批准拯救行動,坐看哲古華拉喪生。這指控是否屬實難以深究,但假使卡斯特羅展現...
Published 09/23/23
1959年,卡斯特羅革命成功。古巴新政府成立,哲古華拉得到「古巴公民」的身份。哲古華拉在古巴革命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主持負責審訊戰犯的革命軍事法庭、又以工業部長身分實施土地改革、擔任國家銀行行長、古巴革命武裝力量教導主任、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位,並代表古巴向世界各地宣揚社會主義。 另一方面,新古巴政府實行的土地改革,損害了在古巴的美國企業的利益,於是向古巴實施經濟制裁,禁運石油,更逐步對古巴採取了所有可能的經濟措施,包括禁止進口古巴的糖、禁止出口零件,後來甚至達到完...
Published 09/16/23
卡斯特羅的革命對古巴全國反抗巴蒂斯塔獨裁統治,有極大的鼓舞功效。革命軍由原來苟延殘喘的革命之焰,漸成燎原的猛火。此後各種反抗巴蒂斯塔政權的力量匯集在卡斯特羅麾下。 1959年1月1日,獨裁者巴蒂斯塔最後一批軍隊繳械投降,巴蒂斯塔逃往國外。哲古華拉等將領指揮的革命軍開進首都夏灣拿,政府軍開城投降,革命軍取得了勝利,古巴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Published 09/09/23
卡斯特羅的革命對古巴全國反抗巴蒂斯塔獨裁統治,有極大的鼓舞功效。革命軍由原來苟延殘喘的革命之焰,漸成燎原的猛火。此後各種反抗巴蒂斯塔政權的力量匯集在卡斯特羅麾下。 1959年1月1日,獨裁者巴蒂斯塔最後一批軍隊繳械投降,巴蒂斯塔逃往國外。哲古華拉等將領指揮的革命軍開進首都夏灣拿,政府軍開城投降,革命軍取得了勝利,古巴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Published 09/09/23
萬事起頭難,卡斯特羅的武裝革命最初充滿窘境。在叢林遊撃戰中,他強調要對被打傷的敵人,用盡醫藥來救護。這命令令身為軍醫的哲古華拉非常為難,因為往往要將極度匱乏的醫藥用在敵人身上,變相令自己的同志更為危險。但這種「仁者無敵」的形象,卻對他們往後的戰鬥產生了極大的效果。而從這決定也可看出,卡斯特羅的思想中,有非常顯著的人道主義成份,這或許是古巴革命與當時中、蘇等共產革命政權的主要分別。 在這些叢林戰役中,哲古華拉也迎來他開展軍事生涯的自我革命。一次逃亡,在槍械與藥物之間二擇其一,身為軍醫的他,在...
Published 09/02/23
因為卡斯特羅的超凡組織能力,在充滿敵意的墨西哥境內,他仍能搜羅了一艘偷運革命軍的座船格拉瑪號(Granma),以及革命軍的軍事裝備,更成功以各種賄賂及「與革命精神不符」的手段,營救了哲古華拉等一眾革命同志。 在1956年11月25日,冒著不宜航海的壞天氣,這隊為數82人的革命軍,便從墨西哥海港圖斯潘(Tuxpan)出發,經過七日驚濤駭浪的航程,在暈船的嘔吐物纏身的困境下,於古巴中南部海岸里奧拉加托斯(Las Colaradas)海灘登陸。不過,他們在上岸前已被巴蒂斯塔政權的海岸巡邏隊釘上,...
Published 08/26/23
卡斯特羅與哲古華拉並非一早就信奉馬列主義,也不是受蘇聯與中國共產政權的支持而開展革命運動。他們與拉丁美洲的前輩革命家一樣,關注的是民族自決及帝國主義入侵,推翻的目標是腐敗而親美的政權,卻未有詳加考慮以後要建設的新社會是甚麼模樣。 卡斯特羅的政治思想源於古巴革命家馬蒂(José Martí),在中學時期卡斯特羅已熱衷於馬蒂的著作。大學期間他到了多米尼加和哥倫比亞參加反殖民和反帝國主義的活動,但皆以失敗告終。在總結這兩場運動的經驗時,卡斯特羅認為拉美的民眾雖然具有鬥爭精神,但沒有適合的理論指導...
Published 08/19/23
阿根廷籍的革命家哲古華拉年輕時的形象,應是駕著破舊電單車在安第斯山脈闖蕩的美少年。他的形象之所以深入民心,是因為他為自己少年的冒險,以及在古巴革命的戰事上,都留下了細節豐富而文筆優美的回憶錄。 著名的《摩托車日記》,描述了在大學醫科即將畢業的哲古華拉,與藥劑師好友阿爾拔圖(Alberto)兩名憤怒青年,近乎心血來潮般暫時拋下事業與愛情,要從阿根廷一直駕電單車勇闖北美。他們沿路以痲瘋病專家的身份,獲取南美各地居民的真心款待。在阿爾拔圖的坐駕「大力士(La Podersa)」電單車,終於在智利...
Published 08/12/23
古巴是美洲重要的社會主義國家,但這加勒比島國的開國元勛不是農民或奴隸領袖,而是出身富豪地主家庭的卡斯特羅。究竟這位飽食無憂、高大英俊,原來前程光明的公子哥兒如何成為了冒著槍林彈雨都要建立理想國度的革命家? 其實自美洲獨立運動開始,不少策動地方獨立及挑戰現有政權的美洲革命家,都是擁有豐厚資材與具一定武裝力量的大地主。卡斯特羅確能超越他的階級,看到民間的疾苦,但他不是無緣無故地覺醒,而是在拉丁美洲地主革命傳統下的結晶。 他和過往美洲革命者的重要區別,是信奉了馬列主義並在革命成功後勉力實踐...
Published 08/05/23
哥倫布在十五世紀發現新大陸後,中南美洲一直在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控制之下。從大英帝國獨立出來的美國,改變了整個美洲的地緣政治,但拉丁語系的伊比利亞國家對中南美洲的控制,要到十八世紀末才逐漸結束。 當時歐洲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原來的殖民帝國多無暇顧及美洲情況,而拉美人民更不忿歐洲殖民者剝削性的高壓統治,因而爆發了一連串的獨立運動。這次犧牲了過百萬人生命的戰爭在1826年結束,可是中南美洲人民建國後,並沒有改變當地的社會經濟結構,大地主仍然操控住經濟命脈,百姓依舊貧困無望。 此後各國更因領土糾...
Published 07/29/23
自從法國大革命以後,革命再不是自己國家家門內的事。從歐洲開始,世界各國都出現了追求民主自由的鬥士,其中不少甚至願意為其他民族的建國事業拋頭顱、灑熱血。 在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的一系列反抗貴族統治的武裝革命,就是跨越國界的自由主義學者,帶領各國民眾對抗君權獨裁的抗爭。雖然各國的革命皆被鎮壓下去,卻種下了德國與意大利統一的種子,以及法國建立第二共和的基礎。 在這時代,更有意大利的革命英雄加里波第走出意大利的框框,在參與了巴西國內的獨立運動和烏拉圭的內戰後,不忍意大利分裂被強鄰欺壓,便帶...
Published 07/22/23
趙眜即位兩年後,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南越國與閩越國發生衝突,趙眛向漢朝求助,漢武帝出兵干預,閩越發生內亂,新王降附漢朝,戰爭平息。趙眛向漢朝使者莊助表達了對漢武帝的謝意,並且派太子嬰齊跟隨莊助到長安為質子,擔任宮廷宿衛。趙眛本人一直以生病為藉口沒有入朝見漢武帝。 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趙眜病重,太子趙嬰齊從長安返回嶺南,趙眜死後,嬰齊繼承王位。嬰齊在長安時,娶邯鄲女子樛氏(廖古字)為夫人。由於嬰齊久居長安,較為崇尚中原政治、文化,但卻引起老臣們、越人部落首領們的疑忌。 ...
Published 07/15/23
漢文帝派陸賈出使嶺南,與趙佗修好,册封趙佗為南越王,恢復漢朝與南越國關市貿易。趙佗一方面對漢朝稱臣納貢,另一方面在國內及對嶺南越人部落號稱皇帝,儼然以南方霸主自居。 從漢文帝到漢景帝,再到漢武帝初年,大概四十年間,漢朝主要的邊境威脅來自北方的匈奴,因此對南越王趙佗的兩面手法,加以容忍。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武帝派四路大軍北伐匈奴,其中衛青從上谷郡北上,直抵匈奴龍城,取得第一次勝利。隨後衛青、霍去病多次領兵出征,收復秦末被匈奴佔據的「河南地」,即黃河大轉彎,今內蒙古鄂尓多斯一帶,攻...
Published 07/08/23
趙佗逝世之前,兒子都已經先他去世,於是由孫兒趙胡繼任南越王,是為南越文王。1983年6月,廣州市越秀山南側的一個小山丘象岡,在建築施工打地基時,發現一個規模龐大的古墓,其後經考古學家發掘整理,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墓主身穿絲縷玉衣,隨身印章九枚,其中最大一枚為龍鈕金印,印文是「文帝行璽」,此外,還有螭虎鈕「帝印」,龜鈕「泰子」金印,以及「趙眜」玉印等,由此得知,墓主人是南越文王(帝),名趙眛,與《史記·南越列傳》所記趙胡不同,但足以證實南越國在漢初統治嶺南的史實,而南越宮廷的文化,源於中原。 ...
Published 07/01/23
漢高祖十一年,南越王趙佗接受漢朝使者陸賈遊說,向漢朝稱臣,受封南越王,恢復關市貿易,加速了嶺南地區的發展,特別是中原的鐵器運往嶺南,使原本未能製作鐵器的南越國,在農業、軍事得以突飛躍進步。漢高祖十二年駕崩,惠帝繼位,延續高祖的漢越修好政,南越國不失時機,擴展實力。 漢惠帝在位七年駕崩,母親呂太后(高后)掌權。呂太后改變與周邊民族和平共處政策,縱容長沙王侵擾南越邊境,雙方衝突不斷,漢越關係惡化。呂太后制裁南越,下令封閉漢越貿易,禁止向南越輸出鐵器。趙佗非常憤怒,自稱為「南越武帝」,表示與漢朝...
Published 06/24/23
漢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漢高祖聯同各路諸侯擊敗楚霸王項羽,被尊奉為皇帝,漢朝正式開始。但中原東部及南方的諸侯,例如齊、趙、韓、燕、楚、梁、淮南、長沙等國的地方實力仍然強大,漢高祖只能採取保持現狀的策略,分封諸侯王,另一方面等待時機,調動諸侯王,或者以叛亂為理由出兵征伐,逐步以劉氏兄弟子侄代替異姓諸侯王。由於中原政局未定,漢朝對偏處嶺南的南越國鞭長莫及,給閉關自守的趙佗提供了割據立國及向南方擴展的時機。 直至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在擊敗北方陳豨叛亂,親征淮南王英布告捷,乘...
Published 06/17/23
龍川縣令趙佗,在秦朝土崩瓦解之際,接受南海郡尉任囂的臨終囑託,領兵控制南海郡,下令封閉北方關隘,以防止中原動亂蔓延到嶺南。而且嶺南地區偏處南方,「負山險,阻南海」,有數十萬中原軍民同心合力開發,足以立國,因此趙佗得知秦朝滅亡之後,立即發兵控制鄰近的桂林、象郡,並且降服不少越人部落,於是自稱南越王,定都番禺,開始割據嶺南。番禺,即今日廣州市越秀山下的老城,老城的中軸線北京路附近,至今仍然保存南越國宮殿遺址。當時番禺縣的範圍包括今日香港在內。 趙佗在嶺南割據,稱王立國時期,中原正處於楚漢相爭,...
Published 06/10/23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 224 年)秦發六十萬大軍攻楚,楚軍大敗,項燕戰死,次年,擄楚王負芻,楚國亡。《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述,始皇二十五年(前 222年),秦將王翦、蒙武攻越地,越君降秦,設置會稽郡,治吳(今蘇州市),這是始皇二十六(公元前 221 年)滅齊統一天下之前,為文獻所記秦朝經營越地之始。征服範圍在長江下游以南至錢塘江口一帶,即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故土,今江蘇南部及浙江北部。而這則記事之後,《秦始皇本紀》再沒有提及對越地的動靜,直至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 年)有「三十三年,發諸嘗逋...
Published 0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