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时间线:
00:00:13 引入00:01:11 《神曲》中的保罗与弗兰切斯卡00:05:39 但丁与弗兰切斯卡的对话00:09:46 摹仿欲望理论:主体、介体与客体00:14:04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摹仿欲望00:16:24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摹仿欲望00:19:12 司汤达《红与黑》中的摹仿欲望00:24:04 摹仿欲望理论:外中介与内中介00:32:47 内中介中的「仇恨」00:36:33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00:38:55 「欲望客体的变形」00:42:50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摹仿欲望00:48:14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摹仿欲望00:53:35 回到塞万提斯:摹仿欲望的统一00:57:35 回顾与总结
这是一次线上讲座的录音(不包含提问交流部分),带讲义的视频版本可以见公众号,在那里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
讲座中提到的文字与图片:
我在人生旅程的半途醒转,发觉置身于一个黑林里面,林中正确的道路消失中断。
——但丁《神曲:地狱篇》(Canto 1,1 – 3)
Paolo and Francesca da Rimini - Gabriel Rossetti (1867)
书面话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魅惑,催促他们行动……所以即使在人世间,保罗与弗兰切斯卡也从未实现绝对激情所依托的二人唯我观,他者、书本、模式(modèle),一开始就存在,它才是唯我论谋划的本源。浪漫主义读者或个人主义读者没有意识到书本的摹仿作用,乃是因为他们也对绝对激情深信不疑……保罗与弗兰切斯卡是兰斯洛特与王后的盲从者,兰斯洛特与王后又是加列奥托的盲从者,而浪漫主义读者又是保罗和弗兰切斯卡的盲从者。
——基拉尔《欲望几何学》
堂吉诃德有了阿马迪斯,便抛弃了个人的基本特性:他不再选择自己的欲望客体,而由阿马迪斯替他选择。阿马迪斯的这个弟子急于获得全体骑士的楷模为他抑或看似为他指定的客体。
——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一)
她于是想起她读过的书中的女主人公,这些淫妇多感善歌,开始成群结队,在她的记忆之中咏唱,意气相投,使她沉醉,就像自己变成这些幻象的真正一部分一样,实现了少女时期的长梦。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二,9)
……她认为一个女人应当永远给她的情人写信。但是她在写信中间,见到的恍惚是另一个男子、一个她最热烈的回忆、最美好的读物和最殷切的愿望所形成的幻影。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三,6)
她是所有传奇小说里的情人、一切剧本里的女主人公、任何诗集泛指的她。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三,5)
玛蒂尔德·德·拉摩尔向家族史寻找模式(modèle);于连·索莱尔摹仿拿破仑,《圣赫拿岛回忆录》和伟大军队的《战报》代替了骑士传奇和荒唐的浪漫故事……阿格德的年轻主教对着镜子练习降福动作,他摹仿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主教,生怕不够惟妙惟肖……进德·雷纳家之前,于连不愿和仆人一道用餐,要与主人同桌,这种欲望是从卢梭《忏悔录》借来的。
——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一)
每次司汤达写到虚荣,三角就出现,不管涉及的是野心、生意,还是爱情……索莱尔老爹的骗术和于连谈情说爱的手段异曲同工。
——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一)
在塞万提斯和福楼拜的小说里,介体永远外在于主人公的世界,而在司汤达的小说里,介体在主人公世界内。
——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一)
但是心怀仇恨的人,他首先恨自己,因为他的仇恨里隐藏着崇拜。为了向他人也向自己遮掩疯狂的崇拜,他完全把介体看成障碍。介体的第二个作用于是跑到首位,作为模式被人虔诚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