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受訪者:黃珮舒/創作歌手、聲樂家 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第9年舉辦全球客家串流計畫,今年以「文藝換工/交工」為主題,徵選出5組串流者,分別到越南、印尼西加里曼丹、法屬大溪地與桃竹苗客家庄,挖掘客家的人文故事,日前舉辦成果發表,讓人驚艷精彩豐富多元的客家世界。 客家知名音樂家與創作人黃珮舒,今年第二次參與串流計畫,有別於2016年到澳洲昆士蘭為客家庄創作三首歌曲,今年以「渡」為主題,跨越地域與世代,化身為引渡者,帶著客家後生古箏音樂演奏家吳妍萱,探尋桃園龍潭三洽水地區的客家元素、結合古箏與客語詩歌,創作融合客家文學和音樂的作品--渡,黃珮舒說這次的創作跟"三"很有緣,多年前因主持節目到三洽水,喜歡這裡純樸的客家農村生活,又因為創作是用人聲、手風琴、和古箏三種元素堆疊而成,而且有客家話四縣腔、海陸腔和英文三種版本,音樂中以三拍子呈現為主,還有當地的信仰中心是三元宮,相當有意思。龍潭是文學作家鍾肇政老師的故鄉,選擇「渡」為主題,是希望帶著年輕人一起創作有傳承的意義,也有between的意涵,在靜態展覽中也用書法來表現文字的力量,許多靈感都是來自於鍾老文學的影響,黃珮舒說創作過程雖辛苦,但...
Published 11/13/24
受訪者:吳振南/文化工作者 「在屋是客,過海係客,我係客,去到那位都是客,大家好,我是吳振南」有備而來的自我介紹,好親切啊!掌聲歡迎吳振南老師認識吳振南老師是在第一屆的馬來西亞文化日,他是來自麻六甲客家庄的客家人,說著算流利的客家話,讓人驚豔,也格外親切。 今年的馬來西亞文化日,首次舉辦兩天,時間是11/9、11/10,地點在台灣博物館南門館,以「一起來秀可峇雅」為主題,秀出傳統服飾,吳振南老師說「可峇雅」馬來語:kebaya是一種傳統的女性衣裳,也稱為娘惹衫,大多以刺繡作為裝飾,今年由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汶萊、印尼五個國家一起向聯合國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相當特別,所以歡迎大家穿出傳統服飾「可峇雅」,展現濃濃地東南亞異國風情。今年的美食攤位也很多,聽說做娘惹糕的馬來妹想休息了,明年不一定會再擺攤,所以要吃要快喔!活動中還結合AR實境遊戲、藝文表演、講座等活動,精彩可期,千萬不要錯過了。
Published 11/06/24
Published 11/06/24
受訪者:邱月華/客家電視台記者 在第八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中,客家電視台的專題報導「天敵的逆襲」榮獲專業組影片類長篇優等獎,這個作品是由記者邱月華和羅應展共同創作,他們用兩年的時間,聚焦於臺東縣關山鎮德高里100多公頃的稻田,在轉型為有機種植後,卻面臨著稻黑椿象大舉入侵的挑戰,導致收成銳減30%-50%,後來透過產、官、學協力合作,通過生物防治,找到稻黑椿象天敵——寄生蜂和黑殭菌的防治過程,以及微生物製劑,成功解決蟲害危機,整個過程都詳實記錄報導,獲得評審一致好評,為永續農業報導樹立了優秀的範例。 邱月華是屏東的客家妹仔,從事記者工作十多年,她在上台領獎時說:「剛剛有人說她們是第一次參賽,結果第一次就得獎,我是快退休的才拿第一座獎....」台下許多人會心一笑,她說出許多未得獎人的心情,就是這直白率真的回答,讓人覺得她很不一樣,於是邀請邱記者上節目分享製作專題背後的故事,以及從事記者工作的感想,果然精彩又有趣。坊間常說:不讀書去當記者?!月華說自己就是學生時不愛讀書,之後老天爺才會安排她從事需要大量閱讀書籍資料的行業,工作十幾年她不覺得累,因為身體的累會過去,但是能為弱勢或不公不...
Published 10/30/24
受訪者:李冠霖/台大客家社社長、張穗風/台大客家社活動組長 受到還我母語運動影響,一群台大熱血客家青年,在三十多年前創辦台大客家研究社,從關心公共議題到現在兼具文化和聯誼性質的社團,一直讓來自各地的客家後生人,在離開家鄉後,在都會校園找到說客語聊家鄉的園地,雖然曾經只剩社長一人延續社團生命,社員同學來來去去,但終究挺過三十多個年頭,這在台灣的大學校園中是相當不容易而且特別!節目中邀請現任的社長李冠霖和積極辦活動的活動組張穗風分享個人的客家生命經驗,和經營社團的點點滴滴,很有意思。 目前就讀台大國企系三年級的冠霖,在台北出生長大,沒有說客語的環境,因為外公是客家人,覺得沒人跟他說客語很孤單,也深深覺得自己有客家的血緣,就要把客家話講回來,因為找回自己的根很重要,因此也接下社長的重擔,希望打造Hakka...
Published 10/23/24
受訪者:陳致中/橫山喜室負責人、劉桂蓮/國王宮總幹事、陳文政/鹿江教育基金會夥伴、謝長有/大肚書法村藝術家 「做平安戲」是台灣客庄秋冬季節的年度盛事,感謝神明一年來保佑五穀豐收,農家平安和諧,村莊會邀請戲班到廟前表演酬神大戲,在農業社會這可是地方上最熱鬧的慶典,也是小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但是,工商社會的現在,傳統祭儀不復以往熱鬧,年輕人也鮮少參加了! 在新竹縣橫山鄉,一群「橫山喜室」的後生人,發揮社造精神,第二年將長輩們重視的平安戲傳統祭典和年輕人喜歡的文創市集結合,讓長輩和年輕人有交流的機會,同時也看見自己家鄉的藝文能量,鄉親覺得自己的家鄉很不一樣喔!你懷念小時候在廟前看戲的情景嗎?歡迎分享喔!
Published 10/16/24
受訪者:黃信洋/台灣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全世界客家博物館大約有70-80個,大部分在台灣、大陸和東南亞,其中台灣佔一半以上,其次是中國大陸,再來就是東南亞,而東南亞又以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最多」目前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的黃信洋老師告訴我們客家博物館分布的概況。 黃信洋老師自2015年開始研究調查各地的客家博物館,讓他不僅看到各地客家博物館的特色,更看見客家鄉親傳承文化的用心。信洋老師首先定義何謂客家博物館?當然是以客家為主題,同時設有常設展廳的稱為客家博物館,但因規模大小有別,各有代表的意涵,包括像社區發展、觀光旅遊以及政治文化權展現,都是各地客家博物館對內凝聚客家向心力,對外展現文化力的實質呈現,同時客家博物館和當地客家公會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也是客家族群特有的!黃老師推薦東南亞地區有代表性的客家博物館,例如印尼客家博物館、馬來西亞的閒真別墅、新加坡的茶陽博物館,都訴說著當地客家的生活歷史,讓人聽得津津有味,是知識含金量很高的一集,千萬不要錯過!
Published 10/09/24
受訪者:林容世、林敬哲/好客棧出來粉專管理人 網路社群媒體已成主流,客家文化相關的粉專、社團、自媒體也蓬勃發展,客家社團「我是客家人」,粉專「好客棧出來」、「帶著客語購物去」是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客家社群媒體,今天邀請主要的小編管理人,分別是來自花蓮的客家後生人林容世,以及在新竹holo庄長大的客家後生人林敬哲,分享他們的客家經驗和經營粉專的趣事。兩儕在青少年階段就有強烈的客家意識,在網路社群媒體認識,因而加入管理的團隊變成麻吉,一儕是人民保母,一儕是中醫師,忙碌的工作之餘仍用心經營客家粉專,實在不簡單。 在眾多粉專想要吸引閱聽人的眼球,兩位後生人也是常有創意發想,林容世近兩年,透過迷因圖創作,試圖顛覆大家對客家的刻板印象,今年更取自《山海經》的神話怪獸發想,將客家生活用語融入其中,由林敬哲畫圖,設計多款明信片,自費印製贈送,真的是用心良苦!雖然「搣鬼搣怪」(形容一個人點子、花樣特別多的意思)的創意遭受不同的看法,但林敬哲說不怕壞流量,就怕沒流量,希望大家透過社群媒體認識客家,勇敢說客家話,用客文字書寫,客家後生人真的當慶喔!
Published 10/02/24
受訪者:陳勝發/法國國家鐵路公司交通工程師、李沅臻/美國布朗大學人類學研究生
Published 09/25/24
受訪者:劉志忠/恩典法律事務法副所長 日前新聞媒體大大的標題:「8年纏訟終結,遺囑有效確定,張國煒獨得遺產140億」、「張國煒獨得140億太猛 從張榮發遺囑2大爭議點 學會立遺囑5祕訣」,一般人除了很羨慕張國煒獨得140億的遺產外,也在問"遺囑"要怎麼樣才有效?但是,被問到要不要"預立遺囑"時,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尤其是長輩更忌諱,有些則是覺得自己沒甚麼錢,不需要啦!但是,在法律界服務25年的劉志忠律師建議大家,"預立遺囑"是超越法律、超前部署的作法,可以幫助家庭的和諧與公平,特別是單身、無子女的頂客族和二婚的族群,要好好思考預立遺囑的事情。目前遺囑有自書、代筆、公證人、密封及口述等五種形式,每一種都有法律上嚴謹的規範,才是有效的遺囑,這跟大家都有切身的關係,一定不要錯過收聽。 而心繫客家情懷的劉律師,更提出遺產與客家語言文化傳承結合的觀點,例如兒孫輩有通過客語認證、會說客家話的,就可以多得獎勵金,相當實惠又具創意,也不失為一個鼓勵的方式,不過有待大家繼續推動這個觀念和做法!
Published 09/18/24
受訪者:劉志忠/恩典法律事務法副所長、客傳會常務監察人、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副董事長
Published 09/11/24
受訪者:陳禮龍/頤禾園有機農園負責人、富盛敦/荷蘭萊頓大學語言研究所研究生
Published 09/04/24
蕭秀琴在獲邀參加國宴後,開啟她觀察台日國宴的發展,原來飲食和政治息息相關,在2019年出版《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一桌好菜》,介紹一百年來臺灣人都吃些什麼?有那些改變?從飲食看時代的故事。
Published 08/28/24
受訪者:李泊言/國立藝術教育館館長、吳采玲/數位手機教學講師、蕭淑珍/喜憨兒基金會董事長、顏鴻吉/喜憨兒基金會桃竹區副執行長、動力火車、徐凱希/代言人
Published 08/21/24
受訪者:張家安/大崎文史工作室負責人、楊寶玉/新竹縣寶山鄉客家民謠研究協會創會理事長、英樓/編劇、彭元雄、古先生/在地客家鄉親
Published 08/14/24
受訪者:張岱/林保署嘉義分署長、高德生/鄒族特富野社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浦珍珠/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理事長、浦忠成/鄒族長老
Published 08/07/24
受訪者:楊幸腕(泰雅名YuKi Pilin)/新竹縣尖石鄉「養老yulu文化生態發展協會」總幹事、比令.瓦旦/泰雅族青農
Published 07/31/24
受訪者:薛東都/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陳凱翔/One-Forty創辦人、吳采樺/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莉莉/印尼移工、柔恩/全家店長
Published 07/10/24
受訪者:孫于卿/客委會語言發展處處長
Published 07/03/24
受訪者: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Published 06/12/24
受訪者:楊長鎮/前客委會主委、利玉芳/計畫主持人
Published 0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