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主播:黄瓜 / 大仙
Hi,蜜子们。
年后第一期,依旧是我和大仙的对谈。
这期咱们来走点心,聊一个困扰我与大仙许多年的问题:讨好型人格。
相信有不少听众朋友都和曾经的我们一样。碰到诸多问题时,总会把他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有时候为了能让别人满意,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时间和情绪。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苦恼,不妨听听我和大仙的讨好型人格转变史,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与思考。
我到底在害怕什么?过往,每当在假期收到朋友的出行邀约时,无论自己是否想要外出,都会佯装轻松地回答一句:好呀,什么时候?
当时并没有觉察到不对,虽说内心或因疲累、或因对目的地不感兴趣而有所抵触,但我对此的合理化解释是:朋友只是想和我多相处一会儿而已,那就算做的事情并不能让我开心,也是没有问题的。
我以为这份赴约只会失去部分时间和精力,却没想到,连带一起失去的还有对情绪和自我的觉察。
大仙在年少时非常看重所谓的“兄弟义气”,觉得好朋友就要为彼此两肋插刀,就算是以自己受伤害为代价,也会忍着不去发作。
兄弟要和前女友复合,硬拉上大仙前往对方的学校,没成想情侣二人刚见面就直奔饭馆细聊,独留他一人在雨中凌乱,为此连补习班也没有赶上。
虽有不平,但大仙仍在为对方和自己找寻合理的解释:好兄弟就是要为彼此付出呀。如果能看到他俩和好,我也会为此而开心的。
时过境迁,当我和大仙回忆起曾经的“血泪史”,不禁发问:我们到底在害怕些什么?
当年的那些用以逃避和自我安慰的借口已然不起作用,我们始终还是要直面内心真实的感受:之所以不敢拒绝,是因为害怕和恐惧。
害怕朋友因为自己的拒绝而有意见,害怕下次TA们有外出的安排不会叫上自己,害怕成为一个没有朋友的人...
因为害怕,我们难以拒绝。
出于自洽,我们习惯付出。
父母是讨好型人格的培养皿在我的观察中,讨好型人格的朋友,往往都会有一对强势且充满控制欲的父母。
当人处于幼年时,就算有反抗的思想,也不具备反抗的能力。所以在童年时期,如果父母在我们身后施展强大的控制魔法,大多数孩子都不能幸免于难。
无法反抗的背后,是学会讨好与绝对服从。
所以,与其说讨好型人格是个人性格的缺陷,倒不如说这是控制欲极强的父母多年栽培出的“硕果”。
有关于我父母的故事,在节目当中曾多次提及。但印象中亲子关系健康的大仙,是何时在心里埋下了一颗讨好型人格的种子?
原来,大仙作为家中年龄较大的小辈,在儿时就时常被告诫要多让着弟弟妹妹,好好照顾TA们。进而,每当彼此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时,他总会想起那些谆谆教诲,把他人的情绪与利益放在第一位。
而后来在学校担任班长的职位,则更是一剂讨好型人格的催化剂。那段时间的大仙甚是焦虑,生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让同学们不开心,也总是担心会不会有没照顾到的人会对自己心存芥蒂。
毕竟,我们总希望他人会喜欢自己。然而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却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世上本无完美的存在在多年的班干部工作中,大仙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我不能再一味想着让所有人都满意了,这是对自身非常严重的内耗。”
是的,在对完美的偏执追求中,会不断丢掉一个个真实的自己,只为了朝理想中的虚幻形象不断进发。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既丢了芝麻,也碎了西瓜。在无法做到完美的同时,对自身的厌恶与否定也逐渐积攒,变成了一种内耗与自我批评,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