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主播的话】 生活在现代社会,“社区”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存在。“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与“社会”相对,它指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到了后来,它又扩展为因为共享共同的价值观、志业、文化、身份、爱好的人群聚集而成的社会单位。 现代社会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社区可能。居住的地方有小区,下班后有常去的健身房,手机里有可以随时扯淡的微信群。一方面,从天边到附近,似乎时时处处都可以与人发生联结。但另一方面,人们的孤独感也愈发强烈。钢筋水泥筑成的社区中,可能在同一个楼里共住好几年也不知道对方是谁。孤独已经成为一种集体病症,在英国,甚至还设立了“孤独大臣”,以帮助人们应对孤独的情绪。 #生活在熟视无睹的瞬间,生活在孤岛时代,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社区、如何重新发现生活?又如何重塑附近、如何眺望远方? 嘈杂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到生活本身。7月18日至8月6日,小红书邀请七档中文播客,发起「投入真实生活」计划,一起重新审视、理解、投入生活,探讨自我、时代和生活的关系。让我们亲身入场,去触摸,去跌倒,去胜利,去用生活重塑生活。每一种生活都应该被记录。...
Published 07/31/23
【主播的话】 最近你那里热吗?最近北京的高温天气不断登上新闻头条。 事实上,不止是北京,极端天气已经成为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气候危机,在南欧一些地区的局部气候甚至高达了 46 度。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之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本期节目里,我们邀请了两位专家,与我们一起对谈在极端天气,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可以行动的解决方案以及城市韧性等话题。极端天气是气候危机发出红色预警的开始。在最后的窗口期,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我们还将不断面对比极端天气更为严重的气候灾难。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本期嘉宾】 刘君言 绿色和平城市气候风险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博士 张驰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的副主任 【相关阅读】 《与“洪”共存——...
Published 07/21/23
【主播的话】 今年5月,全国首例单身女性争取冻卵权案二审在北京开庭。此时,距离原告徐枣枣发起诉讼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 时光回溯到2018年12月,时年30岁的徐枣枣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寻求冻卵服务,但医院以其单身及非医疗目的为由拒绝。随后,徐枣枣以“一般人格权纠纷”案由将医院告上法庭。 徐枣枣认为,其身体状况良好,符合冻卵需要,却遭到医院拒绝,这是对其女性身份的歧视。她还认为,婚姻只是实现生育的手段,不是前提,中国法律并未否认单身女性享有生育权。 近日的这场二审开庭又掀起了不少公众关注。像徐枣枣这样有冻卵需求的单身女性越来越多,围绕着冻卵的相关讨论也甚嚣尘上。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徐枣枣本人及她的律师董晓莹,一起探讨这个案子背后的故事,以及与冻卵有关的迷思。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徐枣枣:全国首例单身女性争取冻卵权案当事人 董晓莹:徐枣枣的律师,长期关注女性生育权 【本期剧透】 4:31 为何会想要发起一场关于单身女性冻卵权的诉讼? 15:07 我国关于单身女性冻卵有哪些法律规定? 17:45...
Published 07/08/23
【主播的话】 最近,互联网上的一系列舆论风波,让我们再一次把焦点放在了性侵和性骚扰事件之上。本期节目我们 和熊阿姨以及真爱儿童的社工沐恩一起对谈,从 2022 年那篇备受关注的作品《被性侵的,被救助的,被捆绑的童年》聊起,聊当下儿童性侵救助的工作和香港风雨兰救助中心的经验和思考。 在下方,我们也提供由社工推荐的国内性侵救助的求助热线,也欢迎你将本期节目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求助方式: 春风网(深圳):心理创伤援助  联系方式:0755-82525801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妇女、儿童性侵家暴维权  联系方式:010-84833276 深圳鹏星家暴防护中心:当地家暴方面的救助  联系方式:0755-25950003...
Published 06/26/23
【主播的话】 你有请过家政工吗? ta们跟你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但往往隐形;ta们或许比你还了解你家的角落,但仍旧陌生。 据统计,国内有3000多万家政工,仅在北京,就有60万。每年的6月16日,是”国际家政工日“——关注家政工群体的劳动保障和社会尊重状况。我们在这个日子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来三位嘉宾,希望提高家政工群体的媒体能见度。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服务家政女工的公益机构,她们为漂泊来到城市的家政女工,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社群,组织文艺活动、工作坊、提供法律支持,让她们在打工之余有一个抱团取暖的去处。 大多数的都市家政工都是女性。这种私人领域照料劳动的商品化,同时出现了城乡和性别的交叉现象,是赋权了女性获得更多工作机会,还是出现了情感价值的剥削?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照顾链”往往是低收入国家(地区)流动到富裕的国家(地区),为中产阶级家庭提供照顾劳动。 从社会角度来说,我们能够为家政工群体提供哪些如医疗、社保、养老、工伤和生育待遇等方面的支持?鸿雁做的社工朋友们发现,家政女工在工作中的情绪,往往受到与雇主互动关系的影响,家政工作的另一个特殊...
Published 06/16/23
【主播的话】 阿姐来了! 早就想约 Alex 来做客聊天,近两年她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刚开了新播客:绝对是个妞),我们很好奇,这些新的生命经验会给她带来怎样不同的思考和感受?我们最近的节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面对生育时的挑战,Alex...
Published 06/06/23
【主播的话】 时隔四个月,磬从香港回到了阿姆斯特丹。我们三个重新聚在了一起,也意味着不时夜谈的回归。 本期节目里,我们各自闲聊了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它和流动性之间的张力。 过去四个月,我们各自也都有了新的生活感受——孟常聊到感受生命的宽度和深度,若含在即将毕业的 这一年,试图在欧洲重新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 本期节目由家居品牌梦享说赞助支持。 【不合时宜听众专属福利】 复制下方链接直接打开淘宝APP领券直接下单 58 CZ0001  666:/£LQa3dLtO5tS✔ 或淘宝搜索【梦享说旗舰店】,私信客服,报暗号【不合时宜】也可领取专属优惠。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01:00 流动的人如何平衡安全感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09:52 在国内语境下,买房需要付出的自由代价太大 22:31 来到荷兰半年,常老师好像回到了26岁时候的状态 35:52 没有必须要融入到哪里,你的生命经验永远是流动的 49:27 体验主义的人生观:尽可能进入不同的情境,进入不同的生命 01:06:17...
Published 06/01/23
【主播的话】 在此前的许多期节目中,我们都曾聊过“生育”。从新手妈妈到社科学者,围绕着它展开的相关讨论,是当下的年轻女性最关心的话题,可能没有之一。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曾经的妇产科医生、知名健康博主六层楼先生。我们尝试去探讨,在那些关于生殖健康的决策中,人们有多少是基于医学知识做出的决定、又有多少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与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传播与获取中,性别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常常歌颂成为母亲的快乐与成就,但“生育损伤”为何很少被谈及?在与身体和生育有关的这些焦虑背后,当代人到底在焦虑什么?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 @孟常 王磬:微博 @王磬 【本期嘉宾】 六层楼先生:知名健康博主、前妇产科医生,微博 @六层楼先生 【本期剧透】 04:17 从临床妇科医生到全职科普大V 08:11 科普者是“遥远的朋友”还是“没有感情的科普机器”?科普者要解答咨询者更加深层的焦虑 12:39 做生殖健康科普需要对抗社会的错误观念 16:14 温和的表达方式能让生殖健康知识传播得更远,辐射更多群体 20:19 妇产科医生的性别比例是如何形成的?打破妇产科男医生的刻板印象 25:13...
Published 05/20/23
【主播的话】 在母亲节,我们仪式性地歌颂母亲。 与此同时,在当下的时代,我们拥有了重新思考母职的观念空间,母爱是伟大的,「母亲」也是成为的。 我们和身边朋友这代人,也到了所谓的「婚育年龄」。我们之前聊过女性对婚育的犹豫和抗拒,这是真实的,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女性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仍然做出生育选择,这也是真实的。在这个母亲节,我们邀请来了一个刚做了新手妈妈的好朋友,从真实的个体经验,聊聊女性「成为母亲」前后的考虑和挑战。 在生育选择中,女性往往承担了更多的付出,更不用提后续育养中的「母职惩罚」。社会上流行的“催婚催育”,是否真的能提高女性生育意愿,或许要打上大大的问号。我们更为迫切需要的,是为那些有生育意愿的女性和家庭,提供更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 感谢官栈鲜炖花胶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淇琪,PE品牌公关,前调查记者 【本期剧透】 4:20 为什么分享女性的个体经验非常重要 9:05 做出生育决定的复杂考量 21:39 可以养娃但不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节奏吗? 28:37...
Published 05/09/23
【主播的话】 2023年5月8日,电影圈传来噩耗,知名导演万玛才旦因病去世。这个消息来得非常突然,许多人都还在消化。此刻,我们抱着沉重的心情,向导演的家人和喜爱他的影迷朋友们表达沉痛的哀悼。 两年之前,万玛才旦导演曾经做客《不合时宜》。彼时,他的新片《气球》正待公映。作为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藏地导演,他的作品被认为“集中展示了现代藏人精神生活的深层状态”,并持续影响着诸多年轻的创作者。对人的境况的深刻关注,贯穿了他作品的始终。在那期节目里,他回忆了自己如何受到八十年代文学浪潮的滋养,儿时在家乡看露天电影的岁月,当小学老师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及开始电影创作时受到的伊朗导演的影响。 今天,我们重新推送这期节目,向斯人致敬,感谢他曾经来过。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万玛才旦,导演、编剧、作家(微博@万玛才旦-pematseden) 王小笨,北方公园主笔 【本期剧透】 05:45 创作缘起:从十几年前北京的一只红气球到《气球》 09:00 为什么《气球》里有性别意识的觉醒,却构不成反抗:信仰和现实如何抉择? 14:30 万玛导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轮回”主题 18:00...
Published 05/08/23
【主播的话】 三月的一个下午,香港刚入春。我正在香港访学,和闾丘露薇约在城郊的一间餐厅见面。餐厅别致,眼前是明亮的湖,身后是碧绿的山,在鳞次栉比的香港,很难想象会有如此清澈的地方。闾丘在这附近居住了二十余年。凤凰台的总部也在此处不远。 世纪之初的那些年里,作为凤凰记者的闾丘,从这里奔向全球新闻现场的各个前线,报道足迹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到利比亚。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里,是她和她的同伴们为华语世界带来了关于世界真实模样的珍贵故事。对我和我这一代的媒体人、特别是国际新闻记者来说,她们是这条道路上的奠基人和持炬者。 如今,闾丘是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教授。在新闻一线工作了二十年后,2015年她毅然决定从凤凰辞职,赴美留学,在50岁那一年拿到博士学位,转战学界。她依然关注新闻业、关注国际局势,但此时她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自觉:性别。为什么编辑部的性别比例很重要?为什么女性想做战地记者的门槛比男性更高?媒体报道性侵案里的个体讲述有何意义? 我们的对谈就从那里展开。从闾丘的性别意识启蒙,到媒体中的性别报道,再到近期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公共事件。那是一个春风微拂的下午,是一场来自女性、关于女性的漫谈。个...
Published 05/04/23
【主播的话】 今年2月份的柏林电影节上,我见到了张律导演,他带着新片《白塔之光》重返柏林主竞赛单元。多年来习惯了看他的镜头在首尔、庆州、福冈等城市游走,这一次,张律终于拍了北京,这个他投注了很多感情、曾影响过青年时代的自己的城市。 录这期节目的那天,柏林刚下过雪,会令人想到北京的冬天。我们从《白塔之光》聊起,很自然地聊到了北京这座城市,它容纳了很多中国人的情感,就像片中被很多人提及的那场戏,《北京欢迎你》神奇地勾连起了不同世代的记忆和共鸣。张律导演说,都市里的人都是迷失的,有些人掩饰自己的迷失,而有些人则不。他的作品总是关注都市里的边缘人,他对那些不与时俱进的、失意的人感兴趣,他说在某种意义上,面对日日新和崇尚进步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失意者。而落伍和失意的人身上,可能有生活里最最珍贵的东西。 《白塔之光》刚在北影节进行了首映,今年也即将在国内院线上映。如果你还不了解张律导演的作品,我个人推荐《春梦》、《庆州》和《福冈》(其实是所有的“二字诀”!),他的作品多年来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屡获赞誉。 【本期主播】 孟常 【本期嘉宾】 张律,知名导演,作品包括《图们江》《春梦》《庆州》...
Published 04/28/23
【主播的话】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与两位创作者聊了聊他们在全球化和华人离散背景下所关注的不同话题以及创作方法。其中悠游书写了主要从事区块链的中产人群,在爱沙尼亚寻找身份自由,而谭威则聚焦的是华人劳工在全球流动的命运。异乡和流动这个话题的一体两面,以及不同人群在面对流动人生时的不同思考和境遇引发了我们的兴趣。 同时,不管是作为异乡人进行书写,还是书写那些去国离乡的人,双重身份的堆叠已经成为当下时代不可忽略的一种趋势。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嘉宾】 周悠游 数据新闻记者,自由作者 谭威 人类学研究者,长期关注非洲地区的离散群体,跨国移民等议题 【相关延展】 “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第三季报名地址 https://www.frontlinefellowship.io/?continueFlag=d7ee95bb4d852ef440fb8296d95c54e6 黄金海岸,中非跨国掘金者的暗流--谭威 https://www.frontlinefellowship.io/blog/tanwei 爱沙尼亚的中国数字居民:通往新身份之路 https://...
Published 04/21/23
【主播的话】 前段时间,结绳志发表了一篇澳大利亚学者马嘉兰(Fran Martin)的著作介绍,这本书叫做《远走高飞后,中国女性留学生在西方》。在这本书当中,马嘉兰以人类学的方式,深入观察了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群体。 这篇文章也启发我开始思考这两年在欧洲留学的生活对我个人成长的影响,因此我们也有了这期节目对谈。在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马嘉兰(Fran Martin)教授以及另一位研究英国留学及毕业群体的中国学者屠梦薇,一起聊了聊我们对于留学这些事对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国女性的影响,以及它在何种程度上塑造了一个人的性别认同,对世界主义的理解,又有哪些局限性?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马嘉兰 Fran Martin: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系副教授 出版有学术著作《Dreams of Flight: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an Students in the West》 屠梦薇: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留学、国际迁移以及跨国家庭关系 著有作品《Education, migration and family...
Published 04/11/23
【主播的话】 最近两个月,受到香港中文大学卓越传媒人驻校计划的邀请,我在香港进行了为期八周的访学,并为新闻学院的学生们开设了一个工作坊,主题是关于“如何提问”。就在我们上课的几周时间里,ChatGPT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有人说,在GPT的时代,会提问可能比会回答更加重要。有人欣喜,认为GPT将大大提高人类工作效率,减少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也有人担忧,认为GPT可能会带来大规模失业,甚至动摇社会的基本结构。 比尔·盖茨称赞,当前这场由ChatGPT衍生开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是他所见到的自1980年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具体来说,GPT的革命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有些怎样的误区?它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有什么是它能做的、又有什么是它永远也做不到的?它会是我们的“奇点时刻”吗?人类需要为此忧心忡忡吗? 今天的节目里,我们请来了一位懂技术也懂哲学的老朋友,围绕着关于ChatGPT与人工智能的许多迷思,展开了讨论。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木遥(微博@木遥) 【本期剧透】 06:23 从GPT3 到...
Published 03/24/23
【主播的话】 世界重新流动起来了,你下一站去哪? 《在异乡》系列的第二期,我们去拜访法国的朋友。本期嘉宾昔麦和龚克,都在法国住了十年以上,从前些年的某一刻开始,在异乡的ta们对法国生活有了归属感。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法国既熟悉又陌生,法国文化在历史和当下世界都极具影响力,但又由于法语的天然门槛,给人以距离感,很多人对法国的理解好像仍停留在文化符号和《带一本书去巴黎》。我带着刻板印象问两位老朋友,法国是容易融入的社会吗?如何理解法国文化的“傲慢”? 龚克和昔麦都提到了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感受,ta们作为法律学者和人类学者的身份,通过智识和文化上的认同,找到了跟法国社会的微妙联结。在ta们看来,异乡人真正的阻碍不是语言,而是文化。在法国生活,ta们找到了专注和坚持自己热爱之事的滋养。 “法国是一个有理性也有葡萄的国家”(懂法语的朋友能get吧),法国当然也是流动的盛宴。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昔麦,前媒体人,索邦大学人类学博士生 龚克,旅法媒体人,巴黎二大法学博士 【本期剧透】 2:25 聊三人相识时的旧时光 6:30...
Published 03/12/23
【主播的话】 今年一月份,中国发布了人口报告,中国人口增长率在过去 61 年来首次实现了负增长。在低生育率背后,女性恐婚恐育有哪些更为结构性的因素。作为女性和社会学学者,又如何思考婚育问题? 过去几年来,芸芸和凯玲潜伏在一个叫做“生育对女性意味着什么?“的豆瓣公共话题组当中,进行学术研究与分析。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激情分享了从个体生命体验到学术研究上的反思。试图解答在如今低生育率背后,女性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本期主播】 若含:@_R若含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周芸芸:奥斯陆大学文化与东方研究与东方语言系副教授 谢凯玲:伯明翰大学国际发展系讲师; 作品《Embodying Middle Class Gender Aspirations: Perspectives from China’s Privileged Young Women 》 【本期剧透】 04:17...
Published 02/28/23
【主播的话】 我们的老朋友故事FM最近又出大招了。在去年推出日本黑帮的专题节目后,ta们近日又推出了索马里海盗的系列节目,制作精良,把中文播客的制作水准又往前带了一步,看着令人羡嫉。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邀请爱哲和制作人静远来做客,聊聊故事FM的叙事类系列节目的幕后故事,我也借此机会问了爱哲,故事FM的编辑方针是什么?换句话说,作为一档寻找故事的节目,故事FM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 《我和索马里海盗的生死交易》,故事FM这档新节目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绑架案之一,也就是索马里海盗劫持事件背后的真相。10集节目,故事精彩,制作精良,非常值得一听! 我们会在微博抽选10名听友,送出《我和索马里海盗的生死交易》免费收听券。没抽到的朋友,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不合时宜专属渠道有相应折扣优惠,内容创作不易,多多支持。 购买链接🔗: https://apppst6vfkj2320.h5.xiaoeknow.com/p/course/column/p_63db5ba3e4b0fc5d122b99f2 【本期主播】 孟常...
Published 02/21/23
【主播的话】 想象一种会传染的失明症在城市里突然蔓延,没有人知晓疫情为何爆发,何时结束。这样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会如何反应?人性会如何显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怎样发展? 《失明症漫记》是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特别提到的代表作,作者用狂野的想象力设想了一出有关失明的人性实验,揭露了人类社会的脆弱。 《失明症漫记》的中文版近期由读客出版。今天的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两位老朋友一起来聊了聊这本书。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詹青云:微博@阿詹Ganglha-Khandro 陈迪:微博@陈迪Winston 【本期剧透】  01:00 阿詹、陈迪和王磬在农历新年期间的感受和见闻 08:07《失明症漫记》阅读感受,亲历全球大流行三年对于心态造成的改变 18:27...
Published 02/14/23
【主播的话】 开个书店,可能是很多人的愿望,它不仅是一个安放自己精神世界的地方,在某个意义上也是公共讨论发生的场所以及一种公共精神的延续。我们身边有两位朋友,率先实现了书店自由,他们都在今年,纷纷回到自己的的城市开了书店。 我们一直都很想回国去拜访两位的书店,一位是谢丁,谢丁老师是过去界面·正午故事的主编,也是时尚先生的专题报道组的编辑,曾和记者一起创作出非常多优秀的特稿。他目前在重庆创立了一家书店,叫做匿名书店;刘大风是过去新京报的评论编辑,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之余,回成都创立了叫做浮于野的书店品牌。 听到这期节目的朋友们此刻或许正在归家路上,或者已经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想到过去在家乡时,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我们那个小城市的书店,祝愿大家新年手边都有一本好书,也有一个可以常去的精神寄托之所。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 @王磬 若含:@_R若含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谢丁  重庆匿名书店 刘大风  成都浮于野书店 【本期剧透】  02:40 书店开张的原因和经过 07:33 书店老板的想法状态及经营书店的心路历程 13:19 书店们的选品原则和创始人想法对书店的影响 29:02...
Published 01/20/23
【主播的话】 这是2023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想来聊聊文学。 去年十月份,我去了趟美国,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拜访了王德威老师。王德威是海内外知名的文学研究者,著有《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想像中国的方法》、《被压抑的现代性》等数十部专著,在华语世界和欧美学界皆享有盛誉。 与王老师长聊近三小时,从李安到张爱玲,从鲁迅到沈从文,历史与当下,文学与政治,抒情与革命,世界性与中国性,以及下沉年代里人该如何自处。访完像是做了一场therapy,近来那些无处安放的对时代对个人的焦虑与苍凉,都被文学暂时托住了。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仍是文学给人慰藉、赐人想象。 近日,由王德威老师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版由理想国出版。我们的对谈就从这本书开始。 ——磬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知名文学学者 【本期剧透】 02:23 用十年的时间,编纂一部文学史 09:59 是一部文学的学科史、也是一部向西方介绍现代中国的通识之作 18:39 在中国悠远的文化脉络里,“文”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23:20...
Published 01/09/23
【主播的话】 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 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 站在2022的末尾,在阿姆斯特丹的运河边,我们三个回顾了这令人恍惚的一年。 不遗忘,也是一种抗争。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R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剧透从简,大家去节目里细听吧 【本期音乐】 片头:Claude Debussy - Clair De Lune 片尾:Charlie Landsborough - Auld Lang Syn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新年快乐版)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Published 12/31/22
【主播的话】 Web 3 在最近一年时间常常成为社交网络热词,人们谈论它,却又并不总是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就像早几年间,区块链被热炒一样。每隔几年互联网的技术革新就会进入我们视野,然后在某种意义上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然而技术离不开现实,也不离开人文精神和人类对于未来社会构建的想象。因此我们在这期节目中,聊了聊 Web3 以及它所代表的一种去中心化、打破固有边界、对未来网络国家形式的一种的想象; Web3 与孙中山的奇妙联系;当然,作为创作者,我们也聊到了 Web3 为创作者提供的可能性。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不合时宜的老朋友 Suji 以及花酱,Suji 是 Web3隐私、社交公司 Mask Network 创始人,开放互联网建设者。也是不合时宜之前节目反思过劳时代,超时工作的嘉宾,之前是「反 996 软件授权协议」发起人。 *投资虚拟货币需谨慎,本期节目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与倾向。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Suji :Web3隐私、社交公司Mask Network创始人,开放互联网建设者。 花酱:疲惫娇娃的主播,Mask...
Published 12/28/22
【主播的话】 今年的卡塔尔世界杯是饱受争议的一届赛事。贿选风波,劳工争议,冬天似乎也跟足球格格不入。亚洲球队在小组赛屡造冷门,而非洲球队首次进入了四强。 我们请来了两位朋友,刚从卡塔尔世界杯现场报道归来的孙谦,以及在意大利业余联赛踢球的前足球记者汪玮。她们都是女性,踢球,也以专业视角关注和热爱着足球。 她们分享了自己踢球时,用身体挑战边界的感受,以及团体运动给人带来的充实和力量。我们探讨了足球在体现不同国家和地方的文化时,自由和秩序的关系,而“体育的归体育,政治的归政治”又是如何误读了体育。 这项运动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和遗憾,狂热的足球迷加缪说,足球就如我们无法掌控的命运,它永远有着未知和实时的魅力。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本期嘉宾】 孙谦,驻欧洲媒体人,曾参与报道卡塔尔世界杯和女足世界杯 汪玮,前足球记者 【本期剧透】 4:00 这届世界杯太多元素了,先聊聊看的比赛 12:00 汪玮说她踢球时能够用身体感受边界在哪里 15:00 足球里的性别场景 17:20 在意大利踢女足业余联赛 22:00...
Published 12/18/22
【主播的话】 过去这一个月里,各地的大家应该都已经感受到了国内防疫政策的转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转向?凛冬将至,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又可以做些什么? 【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若含(微博:@_R若含) 【嘉宾】 陆蒙吉:资深病毒学家,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 【本期剧透】 05:31 科学家如何理解防疫政策在过去一个月以来的转变 10:04 对于奥密克戎的一些迷思:该如何准确描述它作为病毒的性质? 16:06 不同疫苗造成的免疫屏障差异 21:48 有基础疾病、慢性病的脆弱群体,应该接种疫苗吗? 30:37 辉瑞口服药的适用人群是什么?普通人需要囤药吗? 35:43 如果得了新冠,个人该如何选择用药?为什么不推荐随意用药?不同的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是什么? 43:52 如果得了新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就医?兼谈德国的分级诊疗制度 50:17 大规模阳性的情况下,记录感染人数还有意义吗?如果没有记录,又该如何进行流行病学的数据建模? 1:00:08 健康人、年轻人应该为社会里的脆弱群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为何说一个月以后的春运将是关键? 1:06:46...
Published 1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