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之间的“战争”,能通过创作和解吗?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主播的话】 这里是「不合时宜」女性特辑的最后一期节目。本期嘉宾是毕业于纽约大学新闻与纪录片专业的两位导演郭容非和陈思毅。 容非和思毅的影像作品都涉及对「母女」议题的探讨。容非的作品《红姐》来自于她的亲身经历,讲述一个女孩寻找自己从未见过的亲生母亲的故事;而《我们在黑夜的海上》记录了思毅的母亲治疗癌症的过程。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从纪录片创作说起,探讨了女性导演在进行创作时,对“母女关系“议题的思考——如何处理不同身份的距离、如何用创作解答生活中的困惑。最终,我们回归到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去思考和理解在不同代际的女性身上,在新与旧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 加入我们的“全球成长计划” 在跨入第五年之际,我们想来做一点新的事情。 简单来说,“全球成长计划”是这样一件事:它是一个基于不合时宜已有听众社群的付费计划。旨在通过定期的、有特定主题的线上及线下活动,来联结同类、交流知识、分享感受、锻造自我。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中,重塑我们——新一代的全球华语人群——对于个体生活与社群生活的想象。 在这个计划里,我们希望联结那些身处全球各地、仍然对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抱有想象的朋友们,去共同寻找一种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路径。 了解更多计划详情:www.buheshiyi.com (链接需通过外部默认浏览器,比如 Safari 打开即可完成注册与支付)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若含:微博@_R若含 【本期嘉宾】 郭容非:青年导演。2016年学生奥斯卡奖得主。歌舞短片《额温枪女孩》获得Tribeca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短片奖和Flickerfest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 陈思毅:青年导演。作品《我们在黑夜的海上》(Dear Mother, I Meant to Write about Death)入围第35届IDFA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获得釜山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特别提及” 荣誉。 【本期剧透】 04:55 容非用“劈叉”的方式进行关于母亲话题的思考与创作 06:48 《我们在黑夜的海上》的创作历程,对创作者是否“在场”的思考 17:06 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契机是什么?纽约大学News and Documentary 项目的就读体验如何? 23:15 两位女性导演眼中的纽约是怎样的?如何看待纽约这座城市对创作者在思想上的滋养和在经济上剥削? 36:52 突然很想生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对自我身份和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46:59 在创作纪录片的过程中会怎样思考自己作为创作者、作为女儿这两重身份之间的距离? 55:11 对郭容非来说,创作的过程也是“把母亲生出来”的过程 61:06 是否存在一种理想母女关系?是否应该追求所谓的理想母女关系? 【本期音乐】 片头制作:李其乐 ins@liqillerthatsme 片头:Fayzz - 永恒的奥古斯都 片尾:David Darling - Lugu Lugu Kan-Ibi (Diligent Child)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曾婉婷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More Episodes
【主播的话】 这是一期线下即兴录制的聊天节目。跟我一起来聊这场天的是我们节目的好朋友杨一。当时我和杨一都正好人在苏黎世参加一个活动,便借着当面catch...
Published 04/30/24
Published 04/30/24
【主播的话】 2005年,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出版的小说《重量》中写道:“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在阅读时,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接纳多重世界。” 这是温特森的感受,或许也是我们很多人的感受。在离散时代,书本让人看到生活的纷繁杂芜,阅读并非封锁或逃避,它本身就是一个出口,一张“属于每个普通人的世界地图”。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不合时宜·全球成长计划的伙伴们共同制作了一期“书的世界地图”的书单分享节目。 我们的社群中有来自50多个城市、20多个国家的社群伙伴。在选取的推荐中,每一部作品都会带我们探索不同地域之议题。在阅读与流动中,我们期望世界是鲜活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合作且彼此依存。 ...
Published 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