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身为社会性动物的人,在群居的生活过程中都需要互相仰赖和交换价值,以满足各方生存时所需要和想要,如老板用钱买员工的时间、体力、技术、专业等来帮忙解决问题,或创造更多的价值;家长养育儿女,也希望未来能够得到子女的回报等等。当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交换意识时,无论是在工作、服务、尽孝或行善时,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善行?怎样才是个聪明的交换?什么是智慧的一厢情愿?人善就被人欺吗?对他人慈悲是否也要包容和纵容他人的恶?欢迎恭听吉祥尊者为大家分享智慧行善的生活艺术。☸
Published 04/27/24
📻何为迷信?何为正信?这两者虽均以信心为基石,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明辨一种信仰是盲目跟风的迷信,还是指引我们走向觉悟的正信呢?...
Published 04/26/24
💬请问尊者,比丘能不能帮助在家众?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解释。☸
Published 04/24/24
🎙未来只是一个未到来的概念,该如何通过当下把未来点亮?欢迎恭听吉祥尊者为大家分享以十福业点亮未来的生活艺术。☸
Published 04/23/24
📻佛陀在诸多经典中屡次提及:众生死后能够投生到善趣的,寥寥无几,宛如指甲缝中那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而堕入恶趣的众生,却如大地之尘埃,数不胜数,不成正比。 佛陀还每日谆谆告诫弟子们,人身之难得,实乃珍贵无比。为什么?盖因人心之自然倾向,正如水势自然流向低处一般。一颗未经修炼之心,自然倾向于恶,这也是佛陀所言“恶趣乃众生之本家”的深意所在。 至于那些少数能够投生善趣的众生,要么是历经长时的训练,内心已然磨练得坚定而明亮,能够主宰临终一念,自主选择投生之处;要么则是如中得超级积宝大奖般的侥幸。然而,试问世间又有几人能在一生之中赢得如此难得的大奖呢?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在这短暂的七分钟佛法开示中,吉祥尊者将为大家分享如何提升投生善趣的机率,教导大家如何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排除一切临终的内外障碍,以赢取这场艰难的临终战役,欢迎大家恭听。以期在未来的轮回中常得以投生善趣,共赴解脱之道,最终战胜死魔,永远不再死亡。☸
Published 04/19/24
💬请问尊者,为什么佛教国会有灾难?为什么佛陀的故乡也会有灾难?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解惑。☸
Published 04/17/24
🎙心对重要、内涵、关键性、本质与不重要、非内涵、非关键性、非本质的分辨认知是如何导向一个人获得幸福或遭受痛苦?而如实智见的能力又如何帮助我们克服烦恼、改变坏习惯,进而塑造和树立起一个好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分别心与分辨心有什么差别?欢迎恭听吉祥尊者为大家分享如实智见的生活艺术。☸
Published 04/16/24
💬请问尊者,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就是说阿罗汉只证到人无我,没有证到法无我。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定义?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解惑。☸
Published 04/15/24
📻孝道,对于华人而言,并非简单的礼节或形式,更是跨越阴阳两界、涵盖所有亲人的深情厚意,让逝者在活者心中继续活着的同时,也把孝道一代一代践行下去。 然而,身为华人的您,真的理解孝道的意义吗? 清明祭祖,为往生者烧烧纸钱、磕磕头、上香献供,都是种种展现孝道的传统方式,但并不是全部,也不一定有效。 如何让孝道融入生活?如何让先人和在世的人真正受益?真正的孝道,是能够实实在在地利益现世和未来世的双重孝道。 在传统节日中,佛弟子可以通过一年那几次难得的家庭聚会、祭拜祖先和讲述故事等方式,让佛法融入家庭生活,也破除陈旧封建的迷信和错见。 在这六分钟的佛法短开示中,吉祥尊者将为大家分享他过去的经验,教导大家如何趁着传统节日的契机,让佛法走入家庭成员的心中,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亲,让他们能够了解并实践佛法,并建立起正信。欢迎大家恭听。☸
Published 04/12/24
💬请问尊者,关于对善友善知识的判断,我认识的一些老师和同修,他们公认是证果的,或者已经完成了某个系统的修学,我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会表现出比较自私、狭隘,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也不是很愉快,那我们是否因此可以判断他们的修证?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看法。☸
Published 04/10/24
🎙佛弟子时常被教导面对生命里一切不好的果报经历时除了消极地堪忍、修忍辱波罗蜜、逆来顺受、来什么接什么之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如何更积极地接受,乃至转变果报?欢迎恭听吉祥尊者为大家分享更积极地改变恶报的生活艺术。☸
Published 04/09/24
💬请问尊者,每年一度清明节我看到有很多人烧纸超度,我虽然不做这些事了,但看到别人都在做时感觉有些不放心,对老祖宗不好。烧纸让他们有钱用的做法成不成立?为什么会看到去世很久的亲人出现在面前道别?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解惑。☸
Published 04/08/24
🎙️什么是如实智见?为什么佛教是如此重视这个如实智见的能力?为什么要建立起如实的态度?“万法唯心造”与“心是一切先导”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应以什么心态来看待做好事却遇上磨难?什么是消除烦恼、转运、拥有和平和谐、好家庭、好家长、好爱情、好亲情的底层逻辑?如何让自己对法的信心不败?如何让自己更有信心走向未知、真相、死亡?如何运用与实践如实智见的力量,无论是在修行、在家生活、工作、创业、做决策、管理、亲子教育中?欢迎恭听吉祥尊者为大家分享如实智见的生活艺术。☸
Published 04/06/24
📻在人们探讨命运的不济时,有人会以戏谑的口吻自嘲,说自己投错了胎,才落入贫寒之家。然而,我们是否也能逆向思考: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就真的是投对了胎,给自己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起点吗?倘若众生真能自主决定投生的去向,那世间岂还会有不幸、低贱、贫穷与落魄?谁不希望一出生便站在人生的巅峰,免去诸多奋斗与苦难? 事实上,投生并非简单的偶然、盲选、抽签或是父母的决定,而是与我们自身的业力决定。好的投生,比一般人更高的起跑线,实则需要资粮与本钱,而非单纯的运气。选择权,只属于那些积累了深厚功德的人,尤其是对未来生命的选择权。 身为佛弟子,我们往往拥有比常人更多的资粮与本钱。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没有选择,而是缺乏如何作出明智选择的能力,或是未能充分发挥手头的资源。 在这七分钟的佛法短开示中,吉祥尊者将为我们分享如何更有高效地运用投生的资粮,让每一分资源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直至一切苦得以平息,永远不再需要投生的资粮。欢迎大家恭听。☸
Published 04/05/24
💬请问尊者,十八界,身心都是幻化的,那我们现在说法、听法,还有种种的修行,都是用这种幻化来修不幻化的,不生不灭的东西,原因是什么?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解说。☸
Published 04/03/24
💬请问尊者,弥勒菩萨现在是处于十地菩萨吗?弥勒菩萨的哪些特质是需要通过信仰去培育的?如何投生到兜率天内院?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建议。☸
Published 04/01/24
💬请问尊者,很着急的心是不是嗔心?我对母亲有很着急的心,因为我发现她有去买现宰的鸡。我很着急的劝导,但她传统的观念认为现宰的鸡比较新鲜有营养,孩子吃比较好。我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建议。☸
Published 03/30/24
📻死亡,是所有有出生的有情都无法逃避的无解题。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获得善终,如何把握好临终?这些生命大考题,对于佛弟子来说,是耳熟能详的,有些甚至驾轻就熟的。因为他们每天都会积极地为死亡做好准备。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对死亡避之不及,谈死色变。更不用说会想在有生之年积极努力地为死亡备考。 面对油尽灯枯的老人,不想面对的现实终究还是得面对。这也会导致他们在晚年时性情大变,变得郁郁寡欢、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对生活的一切都提不起劲来。若加上疾病,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机率更可高达50%。 来世的苦乐,是今世的延续;若带着负面的心境离世,来世生命很大可能堪忧不幸。 拥有几十年弘法度生经验的吉祥尊者,尝试以种种善巧方法引导很多人获得善终,让他们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让他们能积极地选择更好的未来,对象包括一般没有学佛的,平时避讳谈死的老人。 在这五分钟的佛法短开示中,吉祥尊者将与大家分享尊者的经验,让老人家有更好的选项来选择生命的去向。欢迎大家恭听。☸
Published 03/29/24
💬请问尊者,对于那些还没有证得阿罗汉的人可以劝他们发愿成佛吗?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看法。☸
Published 03/27/24
🎙具备什么样品德的人最有承担好的果报、财富、权利、自由、恭敬、名誉、地位、赞赏?拥有好承担力的人有什么特别的显现?为什么古人说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是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有人进入了佛门后,反而越远离涅槃?到底是什么不善法污染了他的善行?欢迎恭听吉祥尊者为大家分享有承担力的生活艺术。☸
Published 03/26/24
💬请问尊者,能不能讲一讲投生的法则吗?禅定和观智之后会去什么不同的地方?如何把握临终的时候?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讲解。☸
Published 03/25/24
📻中文博大精深,尤其是古文,往往可以凭短短几个词就阐尽一切天道地理。然而,精辟多义的词汇也往往伴随着后人对词义的曲解和误译,世世代代以讹传讹后,语境完全变了另一个样。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一例。这句话常被后人用为自私自利合理化,为自己自私的行为辩护。 回到这个命题:人们都会谴责一切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然而,人为自己谋求利益就一定是自私吗?佛教是如何看待自爱与自私这个矛盾的?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爱,而不陷入自私? 在这五分钟的佛法短开示中,吉祥尊者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自助、自爱与自私的课题。欢迎大家恭听。☸
Published 03/22/24
💬请问尊者,能不能具体说明无明、爱、取、行、业?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解释。☸
Published 03/20/24
🎙为什么佛陀说能先顾好自己的福利后,才顾他人的福利的人是最值得赞叹的?佛教不是说要慈悲度人吗?为什么要先能度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呢?如何顾好自己的福利?欢迎恭听吉祥尊者为佛学班老师们分享渡人渡己的弘法之道。☸ 尊者也为现场的老师们解答一些生活和教学中所面对的问题: 💬请问尊者,佛陀说过做演员的下场是投生恶道,但有说守五戒者能得人身,那么一个有守五戒的演员这个矛盾如何解释?他到底是投生恶道还是善道? 💬请问尊者,如果一个人活在痛苦之中,该如何帮他走出来? 💬请问尊者,您说有定力就有机会验证到缘起,那我们忙碌和充满束缚的在家居士还有机会吗? 💬请问尊者,怎样做到不执着、放下和接受?
Published 03/19/24
💬请问尊者,习气很难去除是因为定力不够的原因吗?修行到行舍智需要很长时间吗?居士能否成就?需要闭关修行吗?欢迎恭听吉祥尊者的看法。☸
Published 03/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