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人是以什麼方式,讓自己盡可能長時間地停留在神聖的宇宙中。沒有宗教體驗者是活在(或希望活在)一個「已剔除了神聖的世界」中,宗教人的整個生活經驗與他們是不同的。不過,現代人依據歷史的進程和靈修態度與行為的改變,進而將此世界中的神聖因素剔除,呈現出一個凡俗的存在......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是一本深具原創性與學術性的經典著作,作者Mircea...
Published 07/11/17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高夫曼提出了「劇場隱喻」(dramaturgical metaphor)的概念,指出社會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出場的劇碼,個人在「他人」面前如何「表演」自己的行為與活動,個人如何去主導、塑造、控制「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與了解。這都如劇場上的主角,他的表演中傳達了希望讓觀眾對他產生一種印象的模式。這種說法與認為行動者的行為是經內化而非故意塑造、表演的派深思相當不同。
高夫曼提出了「角色距離」(role distance)這個距離就是個人本身與他所扮演角色的「差距」。個人做出某種社會(他人)所期望的行為、動作,則就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Published 07/11/17
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爾加科夫(1891 年5 月15 日-1940 年3 月10日)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蘇聯小說家、劇作家。出生於烏克 蘭基輔的一個俄羅斯家庭,是家中長子,父親是神學教 自幼喜愛文學、音樂、戲劇,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響。 1931 年,布爾加科夫與Elena Shilovskaya 結婚。Elen 即是《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瑪格麗特的原型,她和前夫離婚 後,第二天就和布爾加科夫結婚。
在布爾加科夫生命的最後 十年裡,他繼續寫作《大師與瑪格麗特》和其他戲劇、評論、 小說、翻譯,但無一得到發表。 布爾加科夫從1928 年開始寫《大師與瑪格麗特》這部...
Published 0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