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1960的年代,麥克魯漢也以他對媒体的獨特見解,以及他所創造的「地球村」、「冷熱媒體」等名詞而名聞世界。之後,社會漸趨平靜,麥克魯漢的聲望也漸漸褪色,以致在整個80,他的著作一本接著一本地絕版。去世多年後,麥克魯漢在90中期開始捲土重來,而且聲勢浩蕩。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個個關於他的網站和討論群,認真仔細地研討與驗證他的思想。於是大家逐漸知道:麥克魯漢曾經預知的,絕不只是一場通俗文化的革命,甚至也不只是一場劇烈的資訊革命。只有當後知者開始真正感受到這世變之亟,才會自然求助於麥克魯漢。
Published 07/13/17
宗教人是以什麼方式,讓自己盡可能長時間地停留在神聖的宇宙中。沒有宗教體驗者是活在(或希望活在)一個「已剔除了神聖的世界」中,宗教人的整個生活經驗與他們是不同的。不過,現代人依據歷史的進程和靈修態度與行為的改變,進而將此世界中的神聖因素剔除,呈現出一個凡俗的存在......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是一本深具原創性與學術性的經典著作,作者Mircea Eliade是有名的宗教歷史學家,他把各類「聖顯」勾勒了出來,縱向而言從原始時代直到當代,橫向而言包括了空間、時間、大自然、宇宙及生命本身各幅度。他指出宗教人的整體人生經驗,如何能與非宗教人的人生經驗作比較,並觀察出即使是宣稱自己只活在凡俗世界的當代人,仍然在變形的秘思(神話)及退化了的儀式中,無意識地受到神聖記憶的滋養。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不只對宗教歷史學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導論,他的視野還遍及哲學人學、現象學和心理學。對於任何一位希望追尋各種存在性的潛在人性幅度的讀者來說,都會覺得是值得一讀的。本書以廣博精深的學養,提供我們清晰易懂的知識,以文學的筆調表達出作者的觀點,是一本誘發想像力、增進智慧的佳作。
Published 07/11/17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高夫曼提出了「劇場隱喻」(dramaturgical metaphor)的概念,指出社會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出場的劇碼,個人在「他人」面前如何「表演」自己的行為與活動,個人如何去主導、塑造、控制「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與了解。這都如劇場上的主角,他的表演中傳達了希望讓觀眾對他產生一種印象的模式。這種說法與認為行動者的行為是經內化而非故意塑造、表演的派深思相當不同。 高夫曼提出了「角色距離」(role distance)這個距離就是個人本身與他所扮演角色的「差距」。個人做出某種社會(他人)所期望的行為、動作,則就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其次,還有同樣舞台上的其他演員、後台(幕前看不到)的重要後面製作人員等,都如同社會的其他角色,只是對自己而言,其他人便是配角或是幕後;相對的對他們而言,自己或許亦或是如此。最後,劇場的表演是經過排練的,有目的的呈現,但有時也有意外,就如同社會有意外一樣。 ...
Published 07/11/17
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爾加科夫(1891 年5 月15 日-1940 年3 月10日)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蘇聯小說家、劇作家。出生於烏克 蘭基輔的一個俄羅斯家庭,是家中長子,父親是神學教 自幼喜愛文學、音樂、戲劇,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響。 1931 年,布爾加科夫與Elena Shilovskaya 結婚。Elen 即是《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瑪格麗特的原型,她和前夫離婚 後,第二天就和布爾加科夫結婚。 在布爾加科夫生命的最後 十年裡,他繼續寫作《大師與瑪格麗特》和其他戲劇、評論、 小說、翻譯,但無一得到發表。 布爾加科夫從1928 年開始寫《大師與瑪格麗特》這部 小說,但在1930 年三月,當他得知自己的作品 被禁時,將《大師與瑪格麗特》的手稿銷毀(據布爾加科夫本人回憶,是在火爐中燒毀)。1931 年他又重新開 始寫,至1936 年基本寫完。三稿完成於1937 年。在他的妻 子的幫助下,他繼續修改作品,直到死前四週。他的妻子在 1940 到1941 年間完成修改。
Published 07/11/17
契訶夫的成長過程相當困頓,在他創作形成的十九世紀80年代是俄國歷史上最反動、最黑暗的年代。這時,民粹派已經完全瓦解,大規模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尚在醞釀之中。反動勢力甚囂塵上,資產階級卑躬屈膝、苟且偷安的市儈習氣籠罩著俄國社會,各種改良主義思潮風靡一時。契訶夫站在城市貧民、手工業者、下層勞動知識份子等廣大中間社會階層的立場上,以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為思想基礎,深刻地揭露了沙皇俄國的黑暗,表現出當時俄國社會「脫離開生活標準到什麼程度」,反映了廣大群眾要求擺脫種種迫害和疾苦的強烈願望。但是另一方面,他卻脫離社會政治鬥爭,找不到通向新生活的具體道路。 對他創作影響最深的部份是他去庫頁島的旅行(《薩哈林旅行記》),但也因此使他肺病(結核病)加重。1890年4月,契訶夫從莫斯科出發,途經西伯利亞,於7月10日到達庫頁島。他在島上停留三個月零三天,走訪了監獄、礦井、移民屯,翻閱了大量文件檔案資料,對流放苦役犯的生活進行了實地考察。10月13日,他離開庫頁島,取道日本海、太平洋、印度洋,經蘇伊士運河,於12月初回到莫斯科。 ...
Published 07/11/17
2011 年3 月11 日東日本大震災與福島核災讓許多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 大海嘯來襲的東北沿岸諸都市慘狀彷彿美軍空襲後的廢墟,從福島核電廠飛來的核物質強 迫人民想起廣島長崎的“原爆病"。於是震災後許多日本國民談到“日本衰敗",作為受害 者的意識型態更為強烈。12 月20 日北韓發表金正日去世,然而日本媒體只嘲弄北韓人民 裝作哭泣的模樣,並沒有人認真地批評對北韓的殖民加害責任。 本次講座通過回顧戰後日本思想、文學、電影、次文化,討論戰爭與核體驗問題。在 戰爭與核體驗記憶下日本戰後所有的思想與文化成長,討論此問題能夠幫助我們重新思考 311 後的亞洲思想問題。
Published 07/11/17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互惠、人情往來、餽贈等現象俯拾皆是,這種普遍存在於各民族的禮物交換行為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乍看之下,禮物應該是「送」的,並不是買賣或交易。可是牟斯的研究卻顯示:表面上是「禮物」,骨子裡卻是「交換」。他的結論是:「理論上,這些禮物是人們自願送的,實際上這一類送禮、還禮的行為都是義務性的」。牟斯將這種「禮物交換」稱為「報稱」(prestation,法文),而將其背後的社會機制稱為「全面性報稱體系」(the system of total prestation),它要求擁有財富者必須給予,因此「給予」便成了義務。同樣的,「收取」也是義務,因為拒絕禮物「無異於宣戰,是一種斷絕友誼和交往的表示」。(牟斯 1989:14)
Published 07/11/17
榮格在本書強調:人類若要成就其圓滿成熟,只能透過對潛意識的認識與接納,而這種認識,須藉由夢及其象徵來取得。 研究「人及其象徵」,其實就是研究人類與其自身潛意識的關係。 讀者可以從本書看到,夢被視為對做夢者直接、親身而饒富意義的溝通,這種溝通運用用了全人類共通的象徵,但卻是全然個體的方式運用它們於各個當下,其詮釋亦只可能完全經由個體的線索來達成。
Published 07/11/17
在《君王論》一書中馬基維利闡述了一個君主(統治者)應該要採用怎樣的統治手段才能保住自己的政權。馬基維利主要關注的是「新君主」(principe nuovo)的部分,因為世襲而來的君主由於人民已經習慣了舊政權,統治困難要比新君主要來的少。世襲君主要做的只是小心維持其既有的制度,但新君主為了維持其奪取的土地,要建構一套新的而恆久的權力架構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了穩定政權,君主在公眾上必須保持完美的名聲,但在私底下則必須採取許多本質邪惡的政治手段。
Published 07/11/17
杜拉克說: 《不連續的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歷經時間考驗仍具「嶄新理念」與「舉世認同」的特質,就是我最重要也最長久的成就。 關於本書中的六大現實預言: 預言一、政府迅速無能; 預言二、貧窮國家的未來影響全世界; 預言三、創新型組織是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關鍵; 預言四、新技術將引發全面變革; 預言五、「教育爆炸」引發文憑魔障; 預言六、知識工作者的職業新生
Published 07/11/17
法國詩人與藝評家波特萊爾(1821-47)被公認是開啟通往現代精神(modernité)門路的先驅,主要原因之一乃是他重新定義美,將美從柏拉圖的真—善—美的古典一言堂中解放,賦予美多元面貌。美不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客觀存在,而是因人而異的主觀情感經驗;誠如波式氏在《1859年的沙龍》(Salon de 1859)所言:「物之為美,不在物,而在我,因我好此物,所思所感皆繫於此物。」波氏並非第一個挑戰古典美學的藝術家,不過他比前輩執行得更激進與徹底,主張舉凡古典美所排斥的元素,諸如醜惡、邪惡、恐怖、憂鬱等生命中黑暗的一面,皆可成為美或美的來源;這些元素足以激起「新奇的憾動」(“la sensation du neuf”),使美得以氣象萬千。波氏追求與推動「新奇的憾動」不遺餘力,甚至提出「無畸不美」的怪異美學觀念。 本演講將分兩部分來探討波氏的怪異美學。第一部份將介紹波氏「無畸不美」的美學觀如何在19世紀中後期的法國成形。第二部分將討論波氏如何在其詩集《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中實踐此美學。《惡之華》乃波氏在世時唯一出版的詩集,卻是西方現代詩史上最著名的一部詩集。
Published 07/11/17
作品中十四歲的女主角美登利擁有一位在青樓大黑屋當紅牌花魁的姐姐,美登利對龍華寺住持的兒子藤本信如暗中抱有好感。在一年夏季祭典的夜晚,橫町的孩子王長吉假借信如的名字跑去挑釁美登利,讓美登利誤以為信如對自己不滿,在不知道實情之下對信如產生了怨懟,之後彼此間便不再交談。但是即使如此喜愛信如的心情仍然無法斷然斬除。另一方面被美登利誤解的信如則在無法解釋美登利對自己誤解的情況之下,在美登利家門口的格子門上插了一朶水仙的造花後,隨即離開接受僧侣的修行。
Published 07/11/17
《杜瓦特家族》乃講者20年前(1992年)進行中文翻譯的書籍,作者塞拉(Camilo Jose Cela)為198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西班牙有為他成立的「塞拉基金會」,及以他命名的私立「塞拉大學」。小說敘述的地理背景,獄中回憶錄共19章,6&13章描寫獄中生活,1942年卡謬寫《異鄉人》,1948年薩巴多《隧道》。
Published 07/11/17
本系列最後一講,也是關乎最後之事:一闋天鵝之歌、一代繁華之末,以及藝術與現實這兩個世界間的關聯。 第九交響曲是馬勒1911年病逝前最後一部完整的作品,當時的唯美派卻評為「以狂喜代替構造力、以音調的暴力甚至殘酷代替邏輯和清晰的組織,且不幸地以庸俗和造作的天真,彌補所缺的真靈性和自然情感」。的確,本曲雖然回歸古典的四樂章結構,但卻延續著前作《大地之歌》所開展的「晚期風格」;這概念的倡議者阿多諾就直言,「晚期作品是藝術史上的災難」。曲內的世界處處呈現著解體的跡象,終樂章甚至沒有回到起初的D大調,只以低半調的降D並時間與聲響的靜止作結,似乎十九世紀末帝國的瓦解、自由派的頹敗等現實世界的種種,侵入了藝術的世界。
Published 07/11/17
演講概述 福爾摩斯與偵探小說的興起 偵探的典型化 帝國之外,倫敦之內 科學意識型態與類型的完成 福爾摩斯的跨國傳播 福爾摩斯的再生產
Published 07/11/17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世界知名的日本新感覺派作家。生於大阪府大阪市北區此花町(今天神橋附近),祖輩為地方有名的富貴,家道中落後遷於東京,其父親習醫。川端康成兩、三歲時父母病故,祖父將他帶回大阪府扶養,他唯一的姐姐則寄養在另一親戚處。由於身體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閉式的,幾乎沒有與外界的接觸;而這種過分的保護並沒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憂鬱、扭曲的性格。川端康成上學後,這種生活有所變化,但不幸又接踵而來:川端康成的祖母、姐姐、祖父相續過世;這種對於死亡的體驗給他留下的恐懼的影響是一生的。孤獨的川端康成一邊拒絕現實中的熱量,一邊在文字的世界裡繪製著想像中熱量,那個時候他開始閱讀《源氏物語》——在他的一生中,這本書是另一個重大的影響;評價他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源氏物語》。中學時,川端康成對於《源氏物語》還僅僅一知半解,但就他所能體會到的感覺,他開始嘗試自己寫作。他在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獲得該獎項的首位日本作家。
Published 07/11/17
Dante Alighieri(1265-1321)義大利詩人但丁的作品呈現人類精神性的 完整,公認為西方最偉大的詩人/文學家,影響後世甚鉅之宏偉長詩: La Divina Commedia 《神曲》(1302-1321 年)共有 100 篇(歌/章)《地獄 34 篇》《煉獄/淨界 33 篇》《天堂 33 篇》 (一)但丁擅長多重涵義的文學表現:寓譬/寓喻 (allegory);表面意義;歷史意 義;道德意義;信仰之精神奧秘層次 (the anagogical )與波隆那詩人圭多 圭尼擇理開創詩的可喜新風格( dolce stil novo) (著作 Vita nuova《初/新生》、Convivio《筵席》、Epistole 《書信集》等) (二)Chivalry 騎士精神涵蓋面向: Faith 信仰/誠信忠實,Honor 榮譽,Valor 英勇,Chastity 貞潔 時時自我淬煉(Potential 潛能,Perseverance 堅忍) (三)愛與自由意志
Published 07/11/17
《我願意為妳朗讀》(德語:Der Vorleser)是德國法律教授和法官徐林克(德語:Bernhard Schlink),於1995年撰寫的小說,本書先後獲得了漢斯·法拉達獎Hans-Fallada-Preis (1997),一個義大利文學獎(1997),Prix Laure Bataillon獎(翻譯著作大獎)(1997)以及「世界報」文學獎(1999),為第一本登上《紐約時代雜誌》(New York Times)的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德語書籍,也成為全美最具影響力的「歐普拉秀」推薦選書有史以來第一本入選的外國小說。1995年在德國出版;1997年由卡露·布朗·珍妮維(Carol Brown Janeway)翻譯的英語版本於美國發行;它先後被譯成37種語言,而2008年電影《為愛朗讀》系根據本書改編。
Published 07/11/17
「所謂的美往往由實際生活中發展而成,我們的祖先不得已住在陰暗的房間裡,曾幾何時,竟由陰翳中發現了美,最後更為了美感,進而利用了陰翳。」──谷崎潤一郎 本書開篇之作<陰翳禮讚>從電器用品進入日式建築所帶來的美學尷尬談起:前所未有的明亮,無所不在的電線,和木構建築格格不入的瓷磚......然後又說關於廁所,日本人無疑富於詩意的想像力,由於小屋「一定建在離主屋有一段距離之處,四周綠蔭森幽」,蹲在被紙窗濾過的幽光中,不但可以沐浴芬多精,還可以一邊辦事一邊聆聽風聲、雨聲、鳥叫蟲鳴(包括蚊子、蒼蠅嗎?),於是,住宅中最不潔的場所一變而成為最雅緻的地方......
Published 0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