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牟斯的《禮物》談當代社會的禮物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互惠、人情往來、餽贈等現象俯拾皆是,這種普遍存在於各民族的禮物交換行為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乍看之下,禮物應該是「送」的,並不是買賣或交易。可是牟斯的研究卻顯示:表面上是「禮物」,骨子裡卻是「交換」。他的結論是:「理論上,這些禮物是人們自願送的,實際上這一類送禮、還禮的行為都是義務性的」。牟斯將這種「禮物交換」稱為「報稱」(prestation,法文),而將其背後的社會機制稱為「全面性報稱體系」(the system of total prestation),它要求擁有財富者必須給予,因此「給予」便成了義務。同樣的,「收取」也是義務,因為拒絕禮物「無異於宣戰,是一種斷絕友誼和交往的表示」。(牟斯 1989:14)
More Episodes
1960的年代,麥克魯漢也以他對媒体的獨特見解,以及他所創造的「地球村」、「冷熱媒體」等名詞而名聞世界。之後,社會漸趨平靜,麥克魯漢的聲望也漸漸褪色,以致在整個80,他的著作一本接著一本地絕版。去世多年後,麥克魯漢在90中期開始捲土重來,而且聲勢浩蕩。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個個關於他的網站和討論群,認真仔細地研討與驗證他的思想。於是大家逐漸知道:麥克魯漢曾經預知的,絕不只是一場通俗文化的革命,甚至也不只是一場劇烈的資訊革命。只有當後知者開始真正感受到這世變之亟,才會自然求助於麥克魯漢。
Published 07/13/17
宗教人是以什麼方式,讓自己盡可能長時間地停留在神聖的宇宙中。沒有宗教體驗者是活在(或希望活在)一個「已剔除了神聖的世界」中,宗教人的整個生活經驗與他們是不同的。不過,現代人依據歷史的進程和靈修態度與行為的改變,進而將此世界中的神聖因素剔除,呈現出一個凡俗的存在......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是一本深具原創性與學術性的經典著作,作者Mircea...
Published 07/11/17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高夫曼提出了「劇場隱喻」(dramaturgical metaphor)的概念,指出社會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出場的劇碼,個人在「他人」面前如何「表演」自己的行為與活動,個人如何去主導、塑造、控制「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與了解。這都如劇場上的主角,他的表演中傳達了希望讓觀眾對他產生一種印象的模式。這種說法與認為行動者的行為是經內化而非故意塑造、表演的派深思相當不同。 高夫曼提出了「角色距離」(role distance)這個距離就是個人本身與他所扮演角色的「差距」。個人做出某種社會(他人)所期望的行為、動作,則就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Published 0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