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对佛最大的误会,就是把佛陀当神崇拜。
佛,这个词是梵文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悟的人。佛陀只是一位觉悟者,一位导师,他不是神,没有神力。所以,佛陀才会告诫说,觉悟只能依靠自己。
那觉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很多人以为是一种消极悲观的生活状态。这完全是一个误会。很多人以为,只有那些生活失去希望、想逃避凡尘俗世的人才需要佛学。入了佛门就变成无思想、无自由,只能守着青灯古佛了却残生的人。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与儒家和道家一样,佛学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有很高的人生智慧。佛学不仅可以获得精神上自由、更可以领悟洞察人生的智慧。赖特教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传统中国儒家为主,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现在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差不多一样意思。儒家是理想主义者,以改造现实为己任,致力于让社会符合儒家王道的理念。
然而,理想主义经常被现实打败。这在工作中也很常见,有想法和创造力的人,不一定能得到认可,有才能但无处发挥。比如王阳明,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但只能做一辈子地方官,完全没有机会进入内阁领导班子。与王阳明同时期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同样一身才华,但是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就此无缘仕途。理想主义走不通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儒家没有给出好方法。
道家给出另一种选择,道家不否定有为这个目标,而是否定有为这个过程。当你太想达成目标,必然用力过度,反而不能如意。就像有些人想当领导,表现的特别积极,最后没戏。而有些人,不显山不露水,谨小慎微,反而能成。这是道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体现。但是,无为,并不必然导致无不为。所以,道家的道路,也有走不通的时候。
佛家给出了第三种选择。
道家讲无,佛家讲空。无和空,看起来似乎一样,但其实完全不同。
道家无的根源是道,道是自然世界不变的规律,所以要无为、不要乱为、更不要强为,遵从自然规律,就能实现目标。
空的根源是无常,一个人通过修习,领悟到人生无常、缘起性空,就能获得觉悟,从此不为俗世所累,从而获得彻底自由。觉悟之后的自由,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而通往觉悟之路,不需要改造世界、不需要研究自然规律,只在一念之间,所以说众生皆能成佛。
觉悟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领悟,不是无欲无求,而是不做欲望的奴隶,听凭欲望发生但不为所动。不是没有思想,而是以超然物外的状态,做俗世中正确的事情。
分享一个关于弘一法师的故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几乎人人会唱,但对作者弘一法师未必有太多了解。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李世珍曾官至吏部主事,之后辞官继承父业,经营“桐达”钱庄和盐务,成为天津巨富。李叔同从小就是鲜衣怒马的生活。然而,在政治上他是进步青年,支持百日维新、康梁变法,被朝廷视为逆党,不得不携母亲妻子迁居上海避祸。在上海进入南洋工学,他追随蔡元培,参加新思想运动,最后又被迫离开。在他25岁的时候母亲病逝,遗愿落叶归根。但是,在他带母亲返回天津的时候,却被二哥制止,理由是:“外丧不进门”。于是,他用一种可以说是彻底叛逆的仪式送走了母亲。
他遁入空门,也许有不能改变旧制度的失望因素。李叔同悲天悯人,但当时旧的社会制度、家庭制度,他无力变革。
当然,也是机缘巧合,他因失眠困扰,正好遇到夏丏尊推荐了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尝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