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1990年,京瓷并购美国大型电子元器件制造商AVX公司,在并购后的员工沟通会上,AVX美籍员工反问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的回答说:
为了赚钱而工作,并不是坏事,所以我才给大家支付高额的薪金。这就是说,我并没有否定你们的这种动机。不过,仅仅追求金钱,人活着就没有价值。
一味追逐金钱,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一味追求金钱不对,应该还有更美好的东西值得追求,京瓷的哲学里写着这一条。诸位,难道你们不是这么想的吗?
在这附近,有人下班回家以后,就积极地充当义工,努力为社区做贡献。难道你们不认为他们的行为很高尚吗?公司的工作繁忙之余,一对夫妇周六、周日花费两整天为了教会的事情东奔西走。你们不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吗?
不取任何报酬,不求任何补偿,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具备这种美好心灵的人,你们也会肃然起敬吧。我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工作要获取金钱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只为赚钱而工作,就未免太卑微了吧。”
稻盛和夫这样回答,不是唱高调,相反,在收购AVX的过程中,这就是他本人一直坚持的原则。
稻盛和夫计划以股票换购的方式收购AVX,当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京瓷的股票价格82美元、AVX的股票价格20美元。为了展现京...
Published 08/14/22
稻盛和夫是经营之圣,并不是说他只擅长经营。相反,稻盛和夫也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
京瓷从创立到现在60多年的历史,保持基业长青,始终是行业的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核心原因不是阿米巴经营,而是京瓷能持续做出最好的产品。
阿米巴经营重视利润核算,但稻盛和夫并没有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研发投入。为了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做出领先世界的产品,稻盛和夫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从不吝啬。
1976年5月,稻盛和夫在窑业协会总会上,关于技术开发中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这个话题,做了一次演讲。
稻盛和夫说:
在战后日本的复兴中,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建立在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的基础之上的。
经济发展到这种程度,将会被发达国家视为竞争对手,技术引进就会变得困难,如果一直依赖外国技术,未来会有很大的隐忧。
京瓷进行了很多项目的研发,其中就有持续8年才成功的项目。
技术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续怀抱“不懈努力达至伟大成功”的强烈信念。
即使需要花上数年的漫长时间,也要忍受孤独,坚持研发。一边相信无限的可能性,一边坚持脚踏实地、持续努力,坚信这么做,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成果。
为了一个研发项目,坚持...
Published 07/09/22
一个公司,如果老板是最忙的那个人,那么公司规模必然不大。
但这种现象,在中国,却是大量中小公司的实际情况。
任正非说,老板忙得脱不开身,害怕离开三天公司就乱,本质是自己管理有问题。老板是公司的管理者,不是救火员。即使老板的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复制更多个像老板一样操心的员工,那公司也很难发展的长远。
很多公司,在几十人规模的时候,发展很好。当人员规模超过两三百以后,反而越发展越差。因为公司规模越大,老板就越发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老板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
一个人管理好两百人有可能,但一个人要管理好一千人,就不大可能了。
为什么不能多找几个人来管理公司呢?因为不放心,对谁都不放心。为什么不放心,因为公司是老板的,交给别人,没法放心。
守着这个思维模式,无论是MBA总裁班,还是易经、阳明心学,都没用。老板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企业的上限。
稻盛和夫在京瓷的成长阶段,也遇到过一样的问题。
当京瓷人员规模增加到二、三百人以后,稻盛和夫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在当时,稻盛和夫一个人管理从开发、生产、销售几乎所有的部门。即使他累到死,工作也还是做不好。就算能力再强,毕竟是人不是神,人的精力总是有...
Published 07/09/22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通用电气历史上最伟大的CEO,然而谁能想象,韦尔奇当年也有混日子的时候!
1961年,韦尔奇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作满一年。因为工作出色,对公司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得到了极高的年度评价。这时候,公司给他涨了1000美元的薪水,韦尔奇欣喜万分,以为是公司肯定他的价值。
但未曾料到,办公室中其他人的加薪幅度也跟他一样。韦尔奇对此非常不满,他认为自己付出更多、业绩更好,理应拿到更多的报酬。
韦尔奇痛恨的这种不公平问题,即使今天,在很多国企里面也是存在的。
说到底,在企业里面,能力强的人痛恨平均。而能力差的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韦尔奇找领导理论,领导的答复很简单:这是预先确定好的工资浮动标准。
总之,领导的意思就是,爱谁谁。
用今天的话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韦尔奇自然更不满意,整天牢骚满腹,工作也不好好干、开始混日子,一度想辞职。
看到韦尔奇这种工作状态之后,部门负责人把韦尔奇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说:“你来公司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我很欣赏你的才华与工作热情。以后的路长着呢,整日抱怨,无心工作,只会浪费了公司这个大舞台,难道你不希望有一天能站到这个大舞台的中央吗?”
领...
Published 06/19/22
哲学只是指导原则,成功还需要具体的方法、持续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稻盛和夫看来,人生的工作结果,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三个要素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也就是说,可以发挥杠杆的作用。
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
三者之中,思维方式最为重要。能力差一点,顶多干活慢一些、做出相同的业绩时间长一些。而如果思维方式错了,对企业、对社会就会有非常大的危害。当然,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稻盛和夫不喜欢聪明人。因为聪明人喜欢走捷径;而且,聪明人机会多,企业经营稍有风吹草动,最先跑的都是聪明人。
稻盛和夫说:“我不看好聪明人,因为聪明人急功近利,自以为是,喜欢走捷径,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京瓷最开始招了很多聪明人,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这些人看不到公司前景,纷纷离职,反而那些留下来的人,都是没有多余的选择、踏实平凡的普通人。”
领导者是思想家指明方向,员工就是实干家攻城略地。领导是实干家事必亲躬,员工只能是工作机器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也有类似的发现,我们获得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稻盛和夫本人就是一个很...
Published 06/19/22
京瓷因信任而生,所以稻盛和夫坚信一定能取得员工的信任。
面对员工组团辞职的挑战,稻盛和夫不能欺骗员工,但作为管理者,也不能轻易承诺。公司毕竟刚起步,利润微薄,西枝一江抵押房产的1000万日元贷款还等着归还。稻盛和夫邀请员工到家里谈判,谈判持续了三天三夜。最后,稻盛和夫说:“虽然我是公司的经营者,但是我绝对不仅仅为自己,你们不妨尝试一下,我希望你们有勇气相信我,无论怎样我都会把事业做好。如果我没有对公司负责,或者我贪图私利,那么你们可以把我杀了。”这样才终于说服了员工。
员工留了下来,但稻盛和夫并没有丝毫轻松,反而心情无比沉重。稻盛和夫创业的初衷,不是为了个人财富自由,而是为了做出优秀的新型陶瓷产品、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这个愿景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同。
稻盛和夫冥思苦想了好几个星期,终于明白,虽然他为了实现一个技术人员的梦想而创办了公司,但公司一旦成立之后,员工们将一生托付给公司,所以公司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员工及其家庭的生活,并为他们谋取幸福,而他必须带头为员工谋幸福,这是他作为企业领导者的使命。
Published 06/19/22
在创建京瓷的时候,稻盛和夫虽然是创始人,但只是技术入股。他当时手头的积蓄,总共加起来也只有1万5000日元,如果作为出资,连零头都不够。
公司注册需要的资金,都是西枝一江筹集。起步资金是300万日元,但很快就不够用了。制造精密陶瓷有很多生产环节,需要购买很多设备,这点钱远远不够。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西枝一江以自己的房产做抵押,从京都银行贷款1000万日元,这样总计1300万日元的资金投入,才保证了京瓷顺利开张,走上正轨。
据说,西枝一江为了抵押房产,在征求他夫人的意见时,西枝夫人微笑着说:“一个男人这么欣赏另一个男人,我也没有办法了。”
用俗话说,西枝一江是稻盛和夫的贵人。
但其实,西枝一江与稻盛和夫没什么直接关系,互相之间也并不认识。是稻盛和夫的老领导青山政次介绍他们认识,以支持稻盛和夫创建京瓷,能拿到天使轮的融资。
西枝一江对稻盛和夫说:“创业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只有万分之一。特别是新型陶瓷,更是过去从未有人做过的、独创性的产品,需要高难度的技术,同时这一产品的市场又非常有限。这样的事业要获得成功极为艰难。企业经营是如此的困难,而你一旦失败,我在京都银...
Published 06/03/22
稻盛和夫认为,与生俱来的是性格,后天学习、领悟到的是哲学,先天性格加后天哲学,造就了一个人的人格,也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品格。
性格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但一个人的哲学,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领悟的。因此,最终决定一个人的人格,只有哲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工作、生活的准则。
如果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偷税漏税、损公肥私、以次充好、剥削员工、骄奢淫逸等等,做起来就觉得合情合理,丝毫不会有心理负担。
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如果人生哲学不同,就是鸡同鸭讲。
创立京瓷的时候,稻盛和夫也才27岁,很年轻,又忙于企业经营,不可能有时间研究高深的哲学,但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反而越有生命力。
稻盛和夫没知识、没经验,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企业经营好,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处理,遇到决策不知道用什么准则,烦恼之余,索性决定,姑且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下去”作为哲学和准则。
稻盛和夫从最简单、最质朴的人生哲学出发,来理解企业经营的本质,用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
这个道理太简单,简单到我们大多数时...
Published 05/28/22
稻盛和夫的成功之路,起源于背叛。
稻盛和夫说,他不懂经营企业,没有知识、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企业办好。
不是谦虚,是真不懂。稻盛和夫当如果年读过MBA,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但绝对不会成为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虽然没有太多的经营知识,但他有最本质的经营智慧!
事情是这样的。
京瓷成立不久,招了一批高中毕业生,小公司招人不容易,所以稻盛和夫有意重点培养他们,经过一年多的磨炼,这些人成长很快,都成了公司的骨干力量。
突然有一天,这些年轻人闯入稻盛和夫的办公室,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稻盛和夫答应他们的条件,否则就全体辞职。请愿书提出的条件是,公司保证按时给他们涨薪、并提升奖金。京瓷毕竟成立不到三年,依然是小公司,无论从待遇、还是工作环境,都不能跟当时的知名企业相比。
员工结伙以辞职威胁,还是用心培养的员工,在很多领导看来,这就是赤裸裸背叛,是可忍、孰不可忍,下起手来一定毫不留情。首先假意逢迎,高薪挽留;然后釜底抽薪,逐步架空;接着威逼利诱,分化拉拢,先除首恶;最后一网打尽,彻底清除小团伙。这些方法,在中国人看来,根本就不算事。中国人太聪明了,员工聪明,领导更聪明,你有张良计、...
Published 05/22/22
每个人在少年时期,都会遇到很多老师。而好老师,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稻盛和夫的成长过程中,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正是老师们的帮助,他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选择正确的道路。
稻盛和夫第一次初中入学考试失败后,就打算跟他父亲一样,学做一些小本买卖。小学班主任土井老师上门家访,并代他递交了报名表,这才促成稻盛和夫的第二次初中入学考试。不幸的是,这次考试又失败了。当时正值二战期间,美国战机持续不停地轰炸鹿儿岛,在这个时候,初中入学考试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然而,土井老师不顾个人安危,戴着防空帽再次登门拜访。他对稻盛和夫说:“如果是个男人就不能泄气,办法还是会有的。”
当时,土井老师已经帮稻盛和夫办好了报名手续,只不过这次报名的学校,不是办学条件一流的一中,而是私立鹿儿岛中学。
稻盛和夫后来回忆:“我还是去参加了考试,并终于考进了中学,得以继续学习。如果没有土井老师的这种深情厚谊,恐怕我的前途只会是一片暗淡。”
日本在二战后能快速地崛起,离不开这种极度重视教育的精神。如果土井老师在中国,他的这种精神,也足以感动中国。
Published 05/15/22
30岁之前的稻盛和夫,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家境贫寒,兄妹四个,小学毕业考了三次才考上初中。高中毕业考大学,稻盛和夫梦想学医,但是没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被调剂到当地刚成立不久的鹿儿岛大学学习工科。
大学毕业以后,找工作也是四处碰壁,屡次面试都找不到工作。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进了一家小公司工作。当时社会上最热的是有机化学,而这家公司生产的是绝缘瓷瓶这类无机化学产品。公司经营情况很糟糕,处于破产边缘,连第一个月的工资都发不下来。
稻盛和夫想要转行,但又遭遇失败。万般无奈,只好决定埋头苦干。稻盛和夫没有更好的选择,反而让他的心静了下来。他的心态由此发生了转变,不再怨天尤人,开始脚踏实地、废寝忘食的研究和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在新型陶瓷材料的研发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27岁那年,稻盛和夫带个几个同事辞职,创办京瓷。从此,开始了他开挂的一生。
Published 05/04/22
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相比女性,男性付出几乎为零。男性只提供精子,而女性有十月怀胎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适应孕期综合症,忍受分娩的痛苦等等。从繁殖后代、遗传基因的角度,男性并不需要婚姻。
那为什么人类从远古进化到现在,婚姻和家庭会变的如此重要呢?远古时期的男性,到底能够从婚姻中得到那些适应性收益,以至于家庭形式不断演进、而男性角色则越来越重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解释了四种家庭形式:
1、血缘家庭:这是家庭的初始阶段。只有辈分、没有夫妻。
2、母系家庭:相比血缘家庭的进步方面,是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这个进步促成了氏族的产生。但此时依然是群婚形式,只能从母亲方面确定世系。
3、对偶制家庭:不再是群婚制,但婚姻关系很容易由任何一方解除,子女同此前一样属于母亲,但可以确定母亲和父亲。
当一方提出解除婚姻,由双方氏族的亲属出面调解,调解无效才能离婚,子女归母亲,此后双方都有重新结婚的自由。
这种婚姻非常脆弱和不稳定。不过,在这个时期,男性在家庭中逐步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并逐步废除了母权制。
4、专偶制家庭:建立在男性的统治之上,其目的就是生育有确凿生父的子女,从而...
Published 04/10/22
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对人们认知的颠覆,是人类在狩猎时代的生活,实际上远远好于农业时代。相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狩猎采集者工作轻松、有更多的休闲时间,白天有大量时间睡觉,从来没有睡眠不足问题。
从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培育小麦。种小麦不容易,照顾起来也非常麻烦。松整土地、除草、驱虫、施肥、引水灌溉,每一项都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所以尤瓦尔·赫拉利说,不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在中国,最早驯化的农作物是“稷”,“稷”最早是五谷之长,后演变成五谷之神,从而演变成为农业社会的象征。“社”代表土地,“稷”代表农作物,“社稷”就代表天下。“民以食为天”,食物在中国,从远古时期就有很高的地位。
食物是如此重要,所以远古那些能获取食物的人,自然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在非洲中部、尼日利亚沿海阿善提地区,如果丈夫不能提供食物,女性会提出离婚。无论是渔夫、农夫或猎人,在获得丰收时,都是他们最为光耀的时刻。
人类重视食物,是因为远古时期,并不容易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食物决定了繁衍能力,如果缺少食物、人类无法繁衍、基因也无法遗传。所以,有更好的获取食物技能的人...
Published 04/05/22
母亲对子女的保护,从胚胎时期就开始了,这就是妊娠反应或妊娠病。
妊娠病通常被看作是一种病,但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妊娠反应更像是一种精巧设计的机制,让母体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相抗衡,保护小孩在出生之前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在孕期的头三个月,孕妇最常见的反应是呕吐,这是她们对特定食物高度敏感所引发的一种生理现象。以前认为妊娠反应是一种病,是某种功能失常的结果。但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结论正好相反。研究发现,妊娠病是一种适应器,能够阻止孕妇摄入或吸收致畸因子,也就是不利于胎儿发育的有害物质。
原因如下,其一,在孕妇们讨厌的食物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毒素。比如,肉类因为真菌和细菌分解,会含有较多的毒素,而孕妇在头三个月似乎拥有专门化的“厌食肉类”机制。其二,妊娠病发生在胎儿最容易受到毒素入侵的时期,大概是受孕后2-4周左右。这个时期,胎儿的很多主要器官都在形成中。其三,大约8周左右,妊娠病开始减轻,到第14周基本完全消失,此时也到了胚胎发育敏感期的尾声。
而且,临床证据也显示,头三个月没有妊娠病的孕妇,其自发性流产率几乎是有妊娠病的孕妇的三倍之多。
妊娠病是对孩子的保护,而发烧则是对自身...
Published 04/05/22
对佛最大的误会,就是把佛陀当神崇拜。
佛,这个词是梵文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悟的人。佛陀只是一位觉悟者,一位导师,他不是神,没有神力。所以,佛陀才会告诫说,觉悟只能依靠自己。
那觉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很多人以为是一种消极悲观的生活状态。这完全是一个误会。很多人以为,只有那些生活失去希望、想逃避凡尘俗世的人才需要佛学。入了佛门就变成无思想、无自由,只能守着青灯古佛了却残生的人。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与儒家和道家一样,佛学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有很高的人生智慧。佛学不仅可以获得精神上自由、更可以领悟洞察人生的智慧。赖特教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传统中国儒家为主,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现在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差不多一样意思。儒家是理想主义者,以改造现实为己任,致力于让社会符合儒家王道的理念。
然而,理想主义经常被现实打败。这在工作中也很常见,有想法和创造力的人,不一定能得到认可,有才能但无处发挥。比如王阳明,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但只能做一辈子地方官,完全没有机会进入内阁领导班子。与王阳明同时期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同样一身才华,但是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就此无缘仕途。理想主义走不...
Published 03/21/22
“洞见”英文原名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也许有些同学会说:我不信佛,只信科学。那么恰好,洞见作者,罗伯特.赖特,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其实赖特教授是不是科学家、思想家,与我们没有关系,这不是学术研究。通过阅读、分享和交流,如果我们能从中收获平静、体验喜悦,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在这一个喧嚣的时代,我们常常会有焦虑、我们很难获得平静,更不用说体验喜悦。朋友圈可能有数千人,但心底的孤独感却从来未曾离开。使用聊天工具,我们几乎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人视频聊天,但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倾诉。
小时候,逢年过节准备好吃的东西,姥姥每次都说,让菩萨先吃。也许对他们那代经历过战争、动乱、饥饿的人们来说,菩萨是一个值得依赖的信仰,能保护孩子们平安成长。
但是,在我们长大以后,当遇到不顺利、不顺心的事情,比如失恋、婚姻失败、事业挫折,我们还是会习惯于寻找外在的依靠,比如求神问佛、祈愿保佑,或者寻访高人大师、算算风水八卦,或者寻求情感专家、求得心理安慰。但是,我们唯独不愿依靠自己,我们不相信自己能解...
Published 02/20/22
自律很难,但很重要。松下幸之助说:“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
很多人希望自律,但无法做到自律,也找不到有效的自律方法。
现在手机成瘾症越来越多,一天不带手机,整个人就不对。
这个现象在前面讲过,当你刷手机时,大脑里面有两个模块在竞争。一个模块让你继续刷手机,从而让你持续获得快感。另一个模块则让你停止刷手机,它提醒你已经刷了太多时间、不要沉湎于其中。但是,当第一个模块不断取得胜利,第二个模块的竞争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生物进化就是要让人类感觉到快感的事物,能通过基因遗传下去,自然会越来越强化这种感觉。
我们已经知道,大脑不存在一个理性决策模块,大脑决策是不同感性模块相互竞争的结果。所以,自律不是因为更理性,而是因为大脑负责快感的模块相对不那么活跃,从而在两个模块竞争时,快感模块并不能占据上风。
从大脑层面来说,想要自律,就要抑制快感模块。然而,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无效的。玩抖音正过瘾,你想戒掉它、想忘掉它,都非常困难。不是意志力差,而是大脑前额叶缺少足够的训练。
正念冥想正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有效方法,能提高前额叶功能。正如锻炼身体,需要日积月累、持续坚持。正念冥想...
Published 02/05/22
前面讲到,自然选择设计大脑的初衷,并非要看清世界,而是为了基因遗传。感觉也并不是客观环境的真实反映。所以,如果只凭感觉做决定,结果自然不好。
错误的决定会让我们更加焦虑、越焦虑就越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
很多时候,为了排解负面情绪,我们会选择转移注意力。比如,失恋的时候,女生喜欢疯狂购物,男生则喜欢一醉解千愁。不过,这些方法效果不好还有副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阅读一本书超过20分钟,就忍不住要翻翻手机。但是,当处于某种情绪之中的时候,又很难分散注意力,比如失恋。
那么,在注意力困难症的背后,大脑的工作机制是什么?
通过扫描大脑进行研究,科学家发现,大脑有一种默认工作模式,在大脑无所事事时,人的思绪会随机游荡。思绪会游荡到什么地方呢?研究显示,通常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久远之前的记忆、最担忧的事情、最期盼发生的事情等。比如说,如果你有暗恋对象,那么在你无所事事时,通常会幻想与暗恋对象之间的一场浪漫故事。
当专注于一件具体的事情时,比如寄情于工作、或沉溺于游戏、或参加高度竞争性的运动,大脑默认工作模式会被抑制,这个时候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工作、学习...
Published 02/05/22
2014年2月,《时代》杂志封面主题文章是《正念革命》。
文章说:正念减压、正念禅修在西方大热已经有一段时间,把正念与商业、创新、领导力联系起来,是最近几年的事。乔布斯作为这种东方文化的私淑弟子,在这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
正念首先流行于硅谷和华尔街,其后风靡全美,相关课程及活动遍及科技公司、大学等机构和团体。
正念原本是佛教中的概念。在巴利语中,正念的原意是,保持对某个对象的觉照。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这些都是赖特教授,在正念冥想训练中所使用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正念不是在虚拟思维世界里发散、徘徊,而是专注于现实的事物。
佛陀在四十五年的弘法期间,四处演讲,讲了很多内容,这些内容集结成书,就是佛经。
但是,佛陀担心在他涅槃之后,这些佛经中的内容可能会被后人误解、甚至曲解。所以就总结了四个准则,这四个准则简单、明了、易懂。如果后世对佛经的解释,无论如何高深,只要违背这四个准则,那就是错误的。
佛陀提出的四条基本准则是:苦、集、灭、道,也称四圣谛。
四条基本准则的含义是:
1、一切皆苦;
2、苦起因于欲望、或者说是不满足;
3、一切...
Published 01/16/22
道理都懂、却无法过好这生?原因就在于我们有信息时代的大脑,加工、处理海量的信息,没有什么道理、我们不知道。然而,我们行为的驱动力,依然是数十万年前、自然选择遗传下来的感觉和认知。这是一种生物本能与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
赖特教授说:”通过研究进化心理学,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真理。但是显然,我并没有找到道路。这也让我想起了耶稣说过的一句话:‘真理让你们自由’。我觉得自己看清了人类本性的基本真理,也比以前更清晰地看透了各种幻觉如何奴役我们,但是了解这些真理并不等于就拿到了‘钥匙’。“。
你看,像赖特这样的顶尖学者、思想家,与大多数人也一样,一样面临着道理很多、道路很少的无奈。
只是,我们很多人止步于此,而赖特教授没有。赖特教授最后克服了幻觉、带来了洞见。
其实,没有一种道理或者真理,一旦认识就能让我们获得自由!
Published 01/09/22
“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这是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在一次演讲时提到的一个观点。朱教授是著名的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演讲中所表达的含义,是科学与宗教并不完全背离或互斥,在某些方面也有交集。
笛卡尔主张科学起始于怀疑,笛卡尔认为必须怀疑被信以为真和一般被当作真理的东西。
从怀疑这一点来说,科学和宗教确实是相似的。然而,大脑是我们科学思考、怀疑世界的工具,我们很少会怀疑大脑本身,它真的是一个大脑吗?可是,从一个医学实验开始,这道怀疑的大门就打开了。
这个实验就是“裂脑”实验,实验的结果即使现在,对没有了解的同学来说,也是相当有震撼性的。因为实验的结果,会让我们怀疑日常无比熟知的世界、和我们大脑中的世界,真的是一回事吗?我们的大脑,真的是“一个”大脑吗?
故事要从癫痫病说起。癫痫病俗称羊角风,发病时会突然晕倒、丧失意识、手足或全身痉挛、口吐白沫。这是一种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所引发的疾病。在我国癫痫病的发病率大概是7/1000,其实还是比较常见的。
我们知道,大脑分左脑和右脑。有脑科学家就发现,癫痫之所以发作,是因为左右两个大脑信号不受控制的窜来窜去。那...
Published 12/19/21
罗伯特.赖特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赖特是普林斯顿大学进化心理学教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科学家讲如何科学地从佛学智慧中体验幸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洞见给生命带来的任何幸福增量,都是特别值得为之努力的;因为,这些幸福增量是可靠的,而不是虚幻的。这种幸福的基础,来自于对世界更真实的认识、对他人更真实的认识、对自己更真实的认识。
Published 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