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创新3.0,破局点在哪儿?(一)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两组数据充分展露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境况。 一是中国创新药境外授权出海数量和金额持续提升。从2023年11月开始,中国创新药海外交易首付款金额,已经超过一级市场募资的金额,这种趋势一直持续至今。正向来看,是中国医药创新能力已经赢得国际市场认可,反过来,这透露出“资本寒冬”下,创新药企用项目换现金,保障持续运营的无奈选择。 二是近一两年来,中国在研管线数量达到历史高点。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中国在研新药管线数量高达5380个,其中带有FIC标签的管线数量为1762个,这两项数据都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但差异在于,FIC数量占比,美国为81%,中国仅为33%。更进一步,这些具备FIC标签的在研新药中,虽未有较明确的数据展现来自中国的原创靶点有多少,不过,从近5年已获批上市的新药来看,这一数据几乎为零。即使那些已经在欧美主流市场上市销售的国产创新药,亦或是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优效结果的国产创新药,更多是在中国“工程师红利”下的赶超,完成了新药从1到N的推进。ADC在中国的爆发,正是基于这一优势。以近期在美国获批的全球首个CLDN 18.2靶点新药为例,全球有70多款处于不同研发周期的同靶点药物,来自中国的在研管线占比接近90%,不止有单抗、双抗,还包括了ADC、融合蛋白等制剂形态。但CLDN 18.2靶点早期发现和概念验证都没有发生在中国。 行业已经形成的共识,原始创新能力成为中国医药创新在全球影响力进阶的关键因素。 好消息是,进入“十四五”以来,政策制定者、行业先行者、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赋能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突破“内卷”,让中国生物制药创新持续向前的不二路径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已经构建起从“1到N”的产业创新生态后,再往前一步,实现从“0到1”的创新生态搭建。 仍需努力的是,虽然在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议题,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包括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生命科学服务提供商等,都在各个链条上朝着这一目标迈进,但集成式创新成果并不显著。影响因素有很多,既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有技术方面的挑战,同时还包括支撑原始创新整体生态链的完善。 基于这一状况,在10月19日召开的“2024上海生命科学创新大会”上,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导,思拓凡(Cytiva)支持撰写的《中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蓝皮书 2024》正式发布,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出发点,梳理了整个链条中痛点与卡点。 事实上,做创新药一直是中国医药产业的夙愿,不管是上世纪60年代执行的“523项目”,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由科技部主持的“1035工程”,其内核都是为了实现医药创新。不过受限于基础薄弱、人才匮乏、资金不足,这些由政府支持的创新举措,并未有激发起全行业的创新热情。 支持原始创新的生态体系建设与内在能力提升,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持续释放国际市场影响力的最核心命题。想了解中国生物创新3.0,从跟随到原创,破局点在哪儿?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More Episodes
2024年是多个具备消费属性行业的煎熬期。其中,医美行业的日子,相当不好过。 首先,医美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影响企业。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增速已降至个位数,远低于此前20%左右的高速增长。大环境偏弱,导致医美终端承压,整个医美行业从劣币驱逐良币阶段转向了健康良性竞争阶段,监管和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和细化,行业逐渐以客户需要为中心,医美营销监管趋严。 在此背景下,诸多医美企业获客能力受到影响。同时,玻尿酸受到“新力量”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竞争加剧,尤以重组胶原蛋白为代表,而产品结构单一、尤其以玻尿酸为主的企业弊端显现。 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横空出世”,其在资本市场的逆势增长和业绩狂飙,打...
Published 11/21/24
凭借首创优势,爱美客做了两件事:一是焦虑式营销,“一条颈纹老5岁”“别让颈纹泄露年龄”等在“她经济”逐渐崛起的过程中生效。二是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而直销客户主要是非公立医院,占比超90%。 以直销为主的好处是,一无集采及政策周期的困扰,二无中间商赚差价,合同约定款到发货,回款速度快,如此能优化销售费用率、提升利润率的同时,还能让现金流状况相对良好。 2019年,嗨体放量第三年,爱美客净利率发生了质的提升:同比上升47.69%至53.43%,同期华熙生物为31%,昊海生科为23.46%。 这一年,由于营收放量过于可观,爱美客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仅约14%,同期华熙生物与昊海生科约在30%上...
Published 11/20/24
Published 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