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國務院早前修訂港澳律師在大灣區執業試點的規定,包括將報考資格的執業門檻由5年降至3年。 有執業將近3年的本港律師表示,部分客戶在內地有業務,若取得大灣區律師資格,可以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有首批大灣區律師表示,取得相關資格後,接獲的委託明顯增加,當中大部分屬內地客戶。 有立法會議員相信,大灣區的機遇對不少香港律師有吸引力。 記者黃貝紋在《透過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12/10/23
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日益普及,透過程式下達指令,短時間內可以產生文字或圖像。內地早前實施有關生成式AI的規管辦法,有內地專家說,應用AI的時候應讓公眾知道,又認為規範AI可以制約不當發展。 有內地藝術家及插畫師認為,AI目前未能完全替代講求創造性的藝術工作,不過他們指出,AI對某些工種有替代性,亦擔心AI會產生出難分真偽的內容,認同需要立法規管。 記者任浩鋒在今集《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12/03/23
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丁薛祥上星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各界港澳青年代表交流團,關心港澳青年面對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的「四業困難」。 身兼澳門團團長及全國青聯副主席的澳門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丁薛祥想要傳達的重要訊息是鼓勵港澳青年在不同時代要有不同的擔當,他們未來亦會調整青年工作方向。 身兼立法會議員的澳門培正學校校長高錦輝認為,澳門青年擁有愛國觀念,要融入國家發展,最重要是加強他們的競爭力,又希望年輕一代的眼光要放遠一些。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在《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11/26/23
台灣新北市早幾年率先引入寵物長期照顧政策,指定市內過百間動物醫院或機構,提供如人一樣的安老院動物長照服務。最近更提出,興建全台灣首間長照寵物醫院,附設動物醫療園區。 有台灣的寵物長照中心負責人表示,會為高齡貓狗提供基本日常生活,以及簡單安寧舒緩服務,幫輕寵物主人的照顧壓力。有動物醫院醫生表示,台灣越來越重視動物福利,寵物長照服務近年需求大增,但這方面的人手不足,建議設立獸醫助護的資格認證及制度。 記者王慧蓓在今集《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11/19/23
廣州每日有數百萬部電動單車在城中穿梭,除了方便市民出行,亦協助外賣員工作。不過,近年涉及充電的火警時有發生,當局早前已經禁止入屋充電,衍生戶外充電的商機。 廣州市發改委早前規範充電收費,要求電費與服務費分開計價及收取。有充電企業負責人表示,新規範下,電費至少便宜兩成。有企業負責人則期望,當局確保充電設備場地收取合理服務費。 有廣州市前政協委員認為,電動單車在廣州如此普及,充電設備已成為公共服務,政府應加強規範,不能任由充電企業之間「打亂仗」。   記者仇志榮報道。
Published 11/12/23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連六日在上海舉行,今次有300家香港企業參與,數目是歷屆之冠。 進博會昨日舉行開幕式,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時說,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最明智的選擇,中國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為更好發揮上海在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作用,即將出台總體方案,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上海自貿區高水平制度性開放,並在上海建設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 節目主持劉國華及潘潔平向記者李意琴了解進博會的情況。
Published 11/05/23
在澳門,電話及網絡詐騙案呈現上升趨勢。根據澳門司警提供的數字,今年首八個月,涉及電訊網絡詐騙案件造成的損失,超過1.6億澳門元,按年增加一倍。 澳門司警反詐騙協調中心表示,今年這類詐騙案多亦嚴重,詐騙模式林林總總,騙徒亦花盡心思令受害人上釣,提醒市民小心提防。 有受害人說,收到自稱官方機構人員來電,對方講得出自己的個人資料,不虞有詐,墮入圈套。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報道。
Published 10/29/23
早前有內地網民發起推廣粵語,呼籲大眾響應。有土生土長廣州人說,普通話是官方語言,越來越少人識講粵語,因此希望透過社交平台,傳承粵語文化。 亦有內地民眾以「講故事」形式傳揚粵語,成人小童同樣歡迎,有人私下查詢有否開班教導粵語。有外省人認為,粵語「好聽」,買書自學,認為當局需要保育傳承內地其他方言。   記者黃凱宜在《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10/22/23
今年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周二及周三在北京召開,至少140多個國家的代表確認與會。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發表主旨講話,行政長官李家超亦會率領70人代表團出席。  有內地學者預料,這次高峰論壇會重點圍繞高質量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會公布利好消息和措施。 俄羅斯總統普京亦可能出席論壇,有內地專家相信,普京將與習近平商討如何政治解決俄烏戰爭問題,亦不排除會尋求中國擴大出口軍民兩用產品。 記者仇志榮報道
Published 10/15/23
港珠澳大橋澳門跨境貨物轉運站上月啟用,跨境運輸業界原本期望,港澳開通陸路貨運之後,除了可以增加兩地物流,亦可以開發到更多貨源,降低物價。 不過,轉運站運作了一個幾月,業界反映,目前每日來回的貨車架次仍然徘徊在單位數字。物流業界認為,兩地仍需要一段磨合期,寄望下月十一國慶黄金周會是一個轉機。另外,在港澳的機場互補下,可以發展空運業務。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報道。
Published 09/10/23
中央網信辦早前公布有關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站平台嚴格處置相關的違規行為,對製作發布謠言、炒作社會熱點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自媒體納入黑名單。 有關通知同時要求自媒體標註圖片、影片等拍攝的時間和地點,有內地社交平台的博主表示,社交媒體有大量資訊,相關要求可以令到粉絲容易分辨到真偽。亦有人認為,若每一篇帖文都要寫明來源,會花大量時間。 有學者說,平台要增加人手規管,擔心會將成本轉嫁用戶。 記者黃貝紋報道
Published 09/03/23
四川成都近期本地球賽氣氛熾熱,球迷每每要搶飛入場,可謂一票難求。有球迷舉辦業餘聯賽,由社區居民和公司員工組成的球隊參加。主辦人又參考香港業餘聯賽做法,在球場設置看台,有助留住觀眾。 在廣州的球衣店,亦多了省外球迷光顧,生意較疫情前好近3成;出國「睇波團」報名反應亦踴躍。有經濟學者認為,內地今年球賽熱潮,對推動經濟有一定幫助但動力有限,建議要發展好本地球隊,回復民眾對內地足球的信心。 記者陳曉筠在今集《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08/27/23
成都市政府為推動音樂產業發展,建設國際音樂之都,去年提出6大扶持政策,向音樂企業機構發展原創作品業務提供資金獎勵。 措施推出一年多,有小型公司未能受惠,要主動接觸獨立音樂人和企業拓展業務,希望當局可多與他們聯繫,解釋支援要求和商討合作機會。有曾經開工作室的音樂人說,要獲得政府資助有一定條件,程序繁鎖,對小公司有一定困難。 有大型音樂公司認為,政府投入的資源和配套政策,為音樂人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和待遇條件,有助挽留培育人才。 記者陳曉筠在今集《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08/20/23
深圳本月起實施《深圳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辦法》,可以用市價一半價格購買物業,與政府共同擁有產權。申請人要有深圳戶籍,港澳台居民可以做共同申請人,詳情有待公布。   有廣東住房政策研究員指出,政策主要協助年輕人及新人口上車,鼓勵留在深圳創業就業;而允許港澳台居民共同申請,是為配合大灣區整體發展。   有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認為,政策有助香港更融入大灣區發展,但相信不會一下子有許多香港人申請,又認為政策可以留住人才,值得香港借鏡。   記者王慧蓓報道。
Published 08/13/23
政府近年鼓勵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有港人到深圳發展科研,認為當地招聘目標人才比起香港容易,在當地亦有更大發展空間。   香港中文大學為了能轉化科研成果,在深圳設立支援師生和校友的創新創業平台,未來亦有意進一步拓展平台空間,期望港人北上發展的同時,可帶動在內地的人才及成功企業來港。   記者任浩鋒報道。
Published 08/06/23
澳門上星期有近9000名市民聯署反對下,當局叫停一項市政康體設施的部分工程。市民是基於工程預算原本為2億多澳門元,但規劃後工程開支預算大增至16億元。 有市民和發起團體都認為,今次是近年難得再次有市民發聲,並取得到成果。有學者認為,需時觀察才能分辨今次只屬個別事件,抑或是疫情後高壓政治氣氛下,公民社會的重啟。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在今集《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07/30/23
內地多個城市近來興起「擺地攤」,不少年輕人入夜後在旺區各出其謀售賣食品、飲品等。有廣州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攤主」表示,「擺地攤」適合經驗尚淺或者未有能力投資的年輕人,有助在後疫情時期紓緩就業壓力。   有四川的「攤主」表示,經常使用社交平台分享「擺攤日記」,希望鼓勵更多年輕人勇於創業,別再局限於做打工仔女。   有學者分析,「地攤經濟」的興起反映內地經濟處於比較艱難的狀態,亦顯示政府有關部門監管有所放鬆。   記者仇志榮報道。
Published 07/23/23
不少港人在內地創業投資,除了一線城市,亦陸續有港商落戶近年發展迅速的貴州。有港商在當地開設語言及體育培訓機構,創業初期,一度面對不同困難,現時已適應。   商會說,貴州生態資源豐富,不少港商在當地經營旅遊業務,但商務審批程序緩慢,希望盡快提高效率。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香港日後可以善用貴州大數據中心資源進行數據運算,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記者陳曉筠報道。
Published 07/16/23
如果想在生前處理個人財產分配,一般會到律師樓立遺囑。在內地,有慈善團體成立獲當局應可的遺囑庫,為民眾提供遺囑宣誓及保管的服務,希望有助家庭和諧。 負責人表示,遺囑庫成立10年來,見證社會經濟轉型下,民眾財產增加,立遺囑有年輕化趨勢;近年亦多了港人到遺囑庫處理內地資產。 香港律師會說,市民可以在香港訂立一併處理本港及內地財產的遺囑,一般獲內地當局認可。 記者黃凱宜在《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07/09/23
內地當局早前宣布舉辦「村BA」全國鄉村籃球大賽,現正進行「基層賽」。「村BA」最先在貴州興起,近兩年由於網絡平台迅速發展,令這股熱潮席捲全國。   有球員說,即使是業餘性質,但能夠在鄉親父老,甚至數以億計網民面前一展身手,有一種榮譽感。   有籌辦賽事的村民說,大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舉辦比賽,但同時不希望「村BA」變得過於商業化,失去鄉土情懷。   記者林漢山報道。
Published 07/02/23
港車北上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已獲批的香港私家車可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往來香港與廣東省。而澳門車北上政策,早於半年前已實行,上月再推出駕駛執照互認安排。   措施令澳門人北上消費更方便,但同時亦令部分行業面對生意流失。   澳門餐飲業界說,影響較大的是食肆,行業正積極向香港業界取經,希望改善融資途徑。有商會認為,澳車北上政策造成的北上消費情況,只是新鮮感效應。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報道。
Published 06/25/23
內地為落實保障公平入學機會,教育部早前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義務教育學校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選拔學生,亦不得以各類競賽證書等作為招生入學的依據。 有家長表示,一直有為兒子報讀多個興趣班,亦鼓勵他參加不同比賽,希望能獲獎或拿取證書,增加考入名校的機會。教育部的新通告令她覺得失去最初讓兒子學習多個興趣班的部分意義,但強調若兒子有興趣,會繼續讓他學習不同事物。 有教育培訓機構說,以往部分學校的筆試題目艱深,相信改革後會減輕家長及學生不少壓力。有學者認為,改革的作用有限,因為部分家長仍著重子女的中考、高考...
Published 06/18/23
台灣多間大學先後推出「心理假期」,當學生感受到生活壓力,可以享有免醫生證明假期,來調整自己情緒,估計會有更多高等院校加入行列。 有份推動這項政策的學生說,台灣學生近年面對的壓力增加,需要有喘息空間。有大學的諮商心理師認為,政府及社會有為民眾提供不同心理支援,但可以做更多。 上班一族當然也希望推行「心理假期」,不過有人力資源公司相信牽涉到人手、成本增加,在職場推展不容易。   記者王慧蓓在《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06/11/23
內地多個大小規模足球賽事接連出現涉嫌打假波消息,政府就此大力打貪反腐,多名官員和球員先後被調查。有家長認為,有助改善體壇風氣,也不會阻礙子女繼續在足球方面的發展。 前國足名宿、廣東名將彭偉國退役後,致力與不同學校合作,培訓年青球員。他指疫情期間好多訓練項目取消,近月陸續復常,但正值遇上球壇負面消息和反腐工作持續,可謂多事之秋,個別學員決定退隊。 政府提出要以「教育整頓」為起點,重整旗鼓發展國家的足球。有學者建議,應從小在學校加強教育和從嚴監督處罰。   記者陳曉筠在《透視大中華》報道。
Published 06/04/23
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上星期到澳門考察,留下「六個希望」中,包括一條「必做題」,就是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更有作為。 澳門有上班一族認為,現時求職不易,如果經濟能夠多元發展,並提供更多就業選擇是好事。 有學者指出,澳門要做到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政府與民間都要打破既有心態,並改善政策部署。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在今集《透視大中華》報道澳門社會各方看法。
Published 05/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