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我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不知道的。直到我寫了這本書。 寫完這本書我才很清楚的知道:我就是礦工子弟。因為我的兩個阿嬤、阿公全部都在礦場工作。而我的祖父是礦工這件事,其實我是寫完這本書才知道的。所以為什麼要寫這本書?說穿了一開始是來自於對自我認同的追尋,另一方面是海一煤礦(海山一坑煤礦)礦災的時候,我阿嬤就是在場者。我大舅也在坑內,她們真的確確實實就是在場者。於是我寫書,然後也開始了一段挖礦的過程。❞ 「在場者訪談」新一期節目,特邀第一季得獎者、國際記者陳映妤客座主持,訪談剛將第一季得獎作品《末代女礦工》改編成書正式發表的戴伯芬老師—— 從社會學教授到新手非虛構寫作者,為什麼要轉變寫作習慣、嘗試書寫家族史?近四十年後的追問意義在哪裡?每一季「在場」都有大量寫作者計畫書寫個人生命史、家族史,作為計畫獲選並一路改編成書的校友,有什麼個人經驗與建議給其他的申請者?書籍出版後,阿嬤、家人們、以及其他所有礦工或礦工家屬們,都有什麼樣的反應? ...
Published 04/19/24
Published 04/19/24
❝ 我發現即使我在《靜寂工人》最後一章以「他們即我們」作為結尾,但是在不少的讀者回饋裡,碼頭老年男性的生命處境還是容易被他者化,他們還是被劃分為不幸的個人。我對這樣的發展感到很不安。即使這不是我書寫的原意,但覺得自己好像用了某些人的生命故事,去換來同情——即使我已經跑了十幾場的環島的新書分享,但作者仍舊已死。 可是作為把書寫當成實踐的人,我不想死。我想到能夠延續作者生命的方法,就是繼續寫。❞ 順著「在場者訪談」第二期嘉賓 @胡慕情 的接力邀請,我們在去年冬天與同時身為心理諮商師、社工督導和人類學寫作者的魏明毅老師線上見面,從心理學、人類學以及新聞記者的角度,一起探問魏明毅過去兩部作品如鏡像般的關係,以及鏡像關係背後「拒絕作者已死」的意志: 第一本書《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是經典的民族誌書寫,在對基隆碼頭工人所處社會結構做出細緻刻畫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魏明毅十多年心理諮商經驗帶來的細膩捕捉個人情緒狀態的身影。七年後,心理諮商室、督導工作空間內外的備忘錄被編集成《受苦的倒影》出版,在這些現場裡,人類學式的思考亦形影相隨。 ...
Published 03/12/24
兩個中年把拔,閒聊美股經濟、育兒心得、流行文化。 理性務實摩羯男 vs 夢幻理想雙魚男,加起來超過100年的人生經驗分享。 每週一及三更新 Podcast 及YT 傳送門:https://fstry.pse.is/5nhpvz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 你要怎麼翻譯「長春」給沒去過甚至沒聽過長春的人聽?怎麼把故事帶到另一個境界裡?你要做註腳嗎?還是補充在哪裡解釋?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挑戰。我們需要有新的譯者討論這些問題。⋯⋯21世紀英語世界的觀看者會漸漸發現自己也需要接受字幕與翻譯,才能吸收新的知識。❞ 杜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杜克大學故事實驗室創辦人、同時也是在場翻譯獎的發起者周成蔭,在 Podcast 裡如此分享道。 - 「在場」於今年2月推出全新獎項「非虛構翻譯獎學金」,希望在翻譯優秀非虛構故事的同時,尋找、陪伴、支持一個世代的譯者,持續將華文的非虛構作品,有效地翻譯給全世界。 經過三季「在場 ·...
Published 02/07/24
❝ 寧德有很多山,我房間的窗外就有一座。山下有一座教堂,教堂下有很多雜草和垃圾堆。當時寫得很痛苦,我就給我的朋友發視頻——只給他們看教堂和山。「小北歐欸!我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寫作。」但是其實它底下都是雜草和垃圾堆。 我覺得那很像我生活的一個隱喻:拼命給自己搭建一個看起來很漂亮的建築,但其實一直沒有機會去看被我藏起來的東西。❞ 第二期得獎者特別節目,嘉賓是「在場」第三季得主林秋銘,與指導編輯、春山出版總編莊瑞琳。其得獎作品《被兩地「驅逐」的人》是女兒秋銘,在母親缺席生命十年後,跨越時空、竭盡全力去理解自己假結婚到台灣的媽媽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女人如何越過無數障礙抵達另一個女人的生命現場—— 「我跟媽媽在這之前一直是戰友的關係,我們一直在打仗,馬不停蹄解決生活中拋來的問題。但從來沒有在解決後仔細聊一聊我們彼此受到了什麼樣的傷害。」 秋銘在 Podcast...
Published 01/09/24
「她有一個我很親近的猶豫——有擔心、有想要把訊息傳出去,但是也不希望只是歌功頌德。我希望呈現很真實的、內在皺摺的擠壓。」 擔任了「在場」三季的書面評審、面試評審與編輯的顧玉玲老師,在訪談的最後如此總結。 這一期 #在場者訪談 為 #得獎者特別節目,嘉賓是「在場」第三季得主斑戈,與得獎作品《國境之間:「春天革命」與泰緬邊界上的緬甸流亡者》的指導編輯顧玉玲。在一開始,斑戈與她書寫的湄索的關係,跟讀者與湄索的關係幾乎沒什麼兩樣:陌生、遙遠、語言不通。 【那為什麼非寫不可?】 斑戈在緬甸政變兩周年時在曼谷參加了大使館前的抗議。當時發現,泰國人在現場不斷交換聯繫方式、積極 social,但緬甸人只會交換 signal,每個人都不會用自己的真名。對於剛剛經歷了高壓期後離開中國大陸的斑戈, 「#在那個時刻感受到了一種生命經驗之間的隱秘連結」。 //...
Published 12/29/23
五年前,人類學家劉紹華被診斷出淋巴癌,而她的媽媽洽在一周前被確診了阿茲海默症。 母親剛確診時被理解的程度並不高,能獲得的安全感也不多。劉紹華在當時本可以扮演溝通者的角色,「卻於公於私都缺席了。」醫療人類學、老人照護的研究專長都沒辦法快速合適地運用在媽媽身上。在那一刻,劉紹華坦言,自己好像「成為了沒有用的學者。」 這份內疚一直追著劉紹華,希望理解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試圖看見母親的故事、心情、經歷——於是書寫成為和解的路。「這是對我跟我對母親內疚的和解。也透過這樣的方式,我理解母親現在真的過得比較好。」 劉紹華是「在場」三季多次合作的評委、多季發布會的講者,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我的涼山兄弟》等。在這一期「在場者訪談」裡,我們邀請劉紹華談今年新書《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內外的故事。一個學者的、女兒的、生病的劉紹華,如何同母親「小美」在「邊界」狀態上反思生命經驗? 主持人張潔平提到,書中兩個動人的反身性思考:一個是「邊界」,一個是被賦予新定義的「禮物」。 ...
Published 12/10/23
❝ 共苦到底是不是可能的?真的有誰可以背負誰的人生嗎?如果這個答案是否定的,那我最初的心意是不是打折的?我對報導者是不是誠實的?如果我的行為跟不上我的初衷,我是不是虛偽的? ❞ 第二期在場者訪談,順著上期顧玉玲老師的接力邀請,我們與長期關注台灣社會議題的自由記者胡慕情一起聊她這些年的職業轉變,以及在書寫那些人性深處故事時的思考,共同站在罪與罰的現場。 胡慕情曾任《立報》記者,坐居民與同事的車深入災害現場、帶回報導;曾在公視「我們的島」擔任文字記者,深耕環境議題;著有《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 ,關注苗栗土地正義——那是全台灣唯一一個成功對抗土地徵收的社區。後因以非虛構方式書寫鄭捷隨機殺人案、臺南醫學生住家縱火案等犯罪新聞進一步被大眾認識,而這也是我們在邀請之初就想問的: 這些社會案件——思覺失調、隨機殺人、罪案——好像我們甚至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來描述?胡慕情會怎麼描述這個主題?又是什麼驅動這一系列寫作的出現?背後那個問不完的問題是什麼? //...
Published 11/02/23
❝ 對於一個有文學夢的文藝少女而言,是運動救了我; 而當我成為勞動中年時,又是寫作,從另一個角度救了我。❞ 【在場者訪談】第一期,與身在台北的顧玉玲聊寫作、記錄、貼近與抽離。顧玉玲是一位社會運動者,也是一位作家,她為國際移民移工權奔走二三十載,一邊從事社會運動,一邊書寫移工的勞動生命——她的田野,就是她的工作現場;她的公共經歷,長成了她的文字與作品。 「因為投入社會運動,當初常寫的是新聞稿,也就是寫簡化的故事,心中就有很大的不滿足。所以出第一本書《我們》時寫了二十萬字,特別想把那些珍貴無比的故事寫下來。當時白天上班,半夜書寫,寫到會有一種幸福感。」 顧玉玲,台北藝術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曾任工殤協會秘書長、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著有非虛構作品《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回家》,小說《餘地》等,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評委、編輯。 「在場者」是一群對所處環境、故事有長時間的深刻理解的耕耘者。Ta們超越各式各樣的刻板印象、政治正確,呈現複雜世界中人們視而不見的重要部分。 本期嘉賓:顧玉玲 本期主持:張潔平 現場監制:何心安...
Published 08/14/23
❝ 我有一個故事想寫,但不知道能否發展成一個成熟的作品? 我不知道如何著手計畫書和試寫稿? 我應該怎樣在申請中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在場」的評委青睞哪些計畫書? 我應該怎樣規劃寫作預算? …… ❞ 有感於每一季「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申請者們的疑惑與提問,我們決定錄下這期節目,由「在場」的創始人張潔平、負責人張妍、評委甯卉,與每年要審看數百份申請提案的資深媒體人丁進一起對話,回答關於申請寫作型獎學金的二三事。 本節目也適用於所有想要申請寫作類型獎學金的朋友,歡迎大家收聽。 【第三季報名截止日期】 2023年6月1日00:00(東八區) 【報名方式】 詳見官網:frontlinefellowship.io,閱讀報名須知,準備材料後提交報名。 【本期製作人:笑笑】 【節目時間線】 04:12 如果我有一個想法,我要思考的多成熟才能來申請? 09:35 (對於寫作者來說)什麼樣的故事適合用文字/非虛構寫作的方式來表達? 14:30 申請可以瞭解流程、增加經驗、獲得反饋 15:50...
Published 05/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