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简称隆雪华堂)是统领隆雪两地的华人团体的组织,2023年正好是创立100周年记。 这栋建筑有别于传统的华人建筑,显得庄雅摩登,在马来西亚建筑史中有其印记,是我国早期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大型建筑物,目前已经是马来西亚的文化遗产。 早期的隆雪华堂是政府和华民的沟通桥梁。近年来,她走出华人团体的身份窠臼,朝向公民团体的方向,积极参与马来西亚公共事务。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21/23
人镜慈善白话剧社在苏丹街和汉惹拔路交界处,与积善堂比邻。纵然积善堂只剩下遗址,但人镜依然守护原处,纵然在MRT征地风波、发展洪流中被巨兽迫迁,依然不改本色。 在银幕娱乐还没盛行时候,白话剧是潮流,而这个娱乐方式更用来支援慈善。 跟随我们,了解这个老社区的老艺术中心,如何投入慈善,奉献当地社会。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20/23
40年代的茨厂街有个戏院,叫大中华戏院,鬼仔巷据说是通往该戏院的必经之路。这条后巷有不同版本的传奇,或调皮小孩,或横行的帮派,莫说一是。 原有的居民搬离这个街道后,这条巷迎来新生,但引发不同的声音,究竟为何? 在捷运建成之前,这条街道曾经人满为患,为的是守护茨厂街这个老社区,然而在失去了原有特色后,我们究竟在守护什么?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19/23
尊孔学校在吉隆坡立校百余年,经历本地的教育政策的种种变迁,遂有今日小学、国民型中学和独立中学三校。 这所学校如何从甘榜亚答(Kampung Attap)的学堂,迁往茨厂街呢?在二战吉隆坡沦陷期间,这所学校又经历了哪些事情,又如何成为今天的堂皇校舍? 壮年林连玉在这里度过了20多年,完成了他成为马来亚人的转化,决然捍卫中学阶段的母语教育权益,拒绝华文中学改制。 那究竟如何,这所学校会分为国民型华文中学(改制学校)和独立华文中学呢? 这一集,我们来听听尊孔的故事。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18/23
说起“精武”两个字,你会想起什么呢? 是小猪的歌?是一代传奇武打巨星李小龙的电影? 这一集,跟随我们的脚步,了解华人早期如何用尚武的精神,来改善国民的体质,又是如何从十里洋场南来斯土,灌溉本土教育,又在马来亚华人争取公民权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17/23
宗教场合除了让信徒追寻心灵上的寄托,也是华民的公共场合,伸张公义、提倡教育,都在这里良好的体现。 这一集,跟着我们探寻茨厂街关帝庙!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16/23
你有多久没到戏院观影了呢? 在网络串流服务盛行以前,到戏院观赏电影是一家老少、朋友、恋人最合适不过的消遣。 在吉隆坡茨厂街社区,更曾有柏屏戏院这个可以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戏院,是老吉隆坡人的集体回忆。 虽然柏屏戏院已经退出历史洪流,不过这座老建筑物近年却焕发新生。 这一集的内容,跟着我们偷听它的前世今生吧!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15/23
英灵崇拜这个名词可能略显陌生,但在华人社会却是屡见不鲜,信手拈来,便有关公、妈祖,或多或少都有慎重追远的意味,希望先人能够继续保佑依然活着的人。 马来西亚华人南迁几百年,把原乡的风俗带到斯土,华人群体中也出现了本土的神祇,原住民、土著、华人、甚至是印度人,都可以从人升格为神。这一集我们要谈的,就是吉隆坡的守护神——仙四师爷。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14/23
什么茨厂?是代表陶瓷吗?是代表次货吗?这个老社区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究竟是市镇的边缘,还是城镇的中心? 好乱啊~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lg-memorial/message
Published 05/13/23
地契 这张誌明1907年,由英殖民地政府发給陈氏书院的地契,是由当时的署理参政司亨利康威贝尔菲(Henry Conway Belfield), 代表雪兰莪 苏丹殿下签发,根据地契上写明,当局只收年费两元。 在那个时期,陈氏书院的地址还未志上茨廠街的路名,因为当年该处只是一片荒野,没有道路的建设,因此,它只誌上地段“ 吉隆坡六六区卅八段,成为六六区卅九段” ,而至于那七个地段的编号,是在后来才订上去的。 由此可见,吉隆坡陈氏书院这地段在当时的情况,从1897 年建设工程开始的三人,陈秀连,陈春,陈新禧,到后来陈在田的加入,共同合力之下,终于於1906年建竣,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产权转移书 陈氏书院宗亲会第一次信托委员会是在1906年2月9日 送地之后,便立即成立,并由H.A.Koek 氏办理有关文件。 这份文件共四大页,对有关信托事项列得非常详细,由陈德仁见证,而受委的信托人共有23 名。 在此特别一提,这份立据皆以毛笔书写,三位 送地人,陈秀连,陈春,陈新禧亦以毛笔签署。 文物介绍单位 | 陈氏书院 活动预告 | 林悠悦 文物介绍 |...
Published 05/28/22
吉隆坡陈氏书院的陶塑,产自广东省佛山镇的石湾,现今石湾仍然有出产陶制品 清光绪年,既1875-1908,是石湾陶业发展的兴盛期•陈氏书院的瓦脊装饰大多在这期间製造 石湾瓦脊文化随着历代迁徒外地的华裔移民,在不同国家落地生根, 因而在外国华裔社区中国传统庙宇及牌坊,多镶上陶制的双龙戏珠、鱼跃龙门等装饰构件,籍此标示华人的身份 一些较讲究的华人廟宇屋脊上更置有石湾的戏典人物作点缀,加强中国广东人的民族身份认同 吉隆坡陈氏书院是海外最大型的石湾瓦脊建筑群,而且全部都出自吴奇玉店制。文献资料「吴奇玉」店号生产时间由「嘉庆丁丑岁」1817年至「宣统参年」1911年,历时最少94载… 吳奇玉的开山祖是吴亦光,传给兒子吴泽帮至孙吴聪伟 (1870-1941)时已结业。所有瓦脊在民初约1930年后己全部结业。 文物介绍单位 | 陈氏书院 活动预告 | 林悠悦 文物介绍 | 陈怡君 / 本节目可于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Published 05/28/22
民国三年(1914年)秋七月,粤东三江水暴涨,粮食短缺,灾黎饥饿难忍。 基于对同乡及祖国亲友的一份关怀,同时也是当时海外华侨对祖国的情怀,当时海外侨商都非常关注及关心远在祖国的同乡及亲友们,从而发起了慈善演出筹集善款救灾。 而在麻坡的广肇同乡们对于这样的活动及善举也不遗余力的踊跃参与演出筹款救灾。这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团结,也展现了当时海外华侨对于祖国同乡的一份血浓于水的情感。 当时中国驻叻(现在称之为新加坡)总领事官胡惟賢到场参与其盛会,并亲笔题字〈關懷桑梓〉相赠以表感谢及赞赏。为了把这历史的一刻留在,麻坡慈善社从香港订做成牌匾赠送予本会馆。虽然这只是一个牌匾,但其中却见证及承载了先祖们对于国家社会,甚至是全球同乡的一份情和爱...
Published 05/27/22
从麻坡广肇会馆大门进来,在右边墙角上挂着一片铜牌。 铜牌上端左右各安放一只狮子,这对狮子象征着守护两面旗帜和一个党徽的护法。两面旗帜则带出及记录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这铜牌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麻坡广肇会馆旧馆重建开幕时,由石叻祥和机器厂李祥兆敬送。上面记录了当时,会员同乡及商号所捐赠的物品及款项。其中有件物品是由麻坡留真照相馆所赠送的孙中山先生相片,上面写着孙大总统遗像。 从这些物品里,可以想象到当时先辈们南下谋生的不易,人在异国,心系祖国。同时也在谋生之地,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出钱出力的开辟及建造了另一个聚集地,大家守望相助,细说故乡的故事以解思乡之苦。 除此之外,这也记载了我们华族远在马来西亚建国独立前对国家社会建设所付出贡献的一个见证。与此同时也承载了先辈们期盼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扎根的历史见证。它不只让我们缅怀当初先贤们的自力更生,民族团结。更让我们这辈人了解到对于现今我们所享有的安逸和幸福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经历了先辈们无数的努力而换来的。 虽然只是一件历史文物,但它背后所带给我们的故事和讯息却是无限的。这就是历史文物收藏展示的珍贵及其意义所在。 文物介绍单...
Published 05/27/22
我国是多元民族社会,又曾是英殖民地,因此早期曾有不同系统的度衡量器,包括华人从中国引入的秤器,英制及传统马来社会的度衡量器,而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认识与回顾其过去的发展史。 在本馆的度量衡器展区的展示品,大部分为不同时代的秤器,包括了以技术分类的杆秤、台秤,也有针对不同物体的黄金秤、轻物秤等。除了秤器外,展出品还有量器,包括衡量液体(汽油)容量、通过容器计量稻米重量的干冬等器具。与此同时,参观者不但可以认识不同的度量衡器,还可从这些文物故事里学习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自1982年起,我国正式采用国际单位的公制系统,以取代过去各州属所采用的不一标准的计量方式。现在统一标准使用公斤、克、公升、毫升等,所以新一代人许多已不懂得早期的度量衡器和计算单位。 例如,以斤、兩、干冬或朱卜衡量計算。當時是以“干冬”或“朱卜”計量買米,以4朱卜等於1干冬作為計量單位。若以現代公斤(kg)計量公制計算,1朱卜等於900克,1“干冬”相等於3.6公斤。 在60年代的雜貨店,老闆在賣米時,會以一種特製專用衡量 “朱卜” 的米谷容器量計,勺滿整個容器就是1朱卜,4個填滿米的容器就是1“干冬”...
Published 05/26/22
大家好,这里是双溪威新村历史文物馆。今天要与大家分享,在六、七十年代森林金融推出赠与顾客的五款仿中国古鼎#的扑满。 根据网上找到森林金融当时推出的5款扑满正式〞名称: 1) 「明宣德炉」扑满 2) 「商凤耳鼎」扑满 3) 「商朝宝鼎」扑满 4) 「商朝方鼎」扑满 5) 「西周古鼎」扑满 目前,双溪威新村历史文物馆收藏了其中一款,那就是 【明宣德炉】扑满。这扑满用金属制作,鼎的上方铸有森林金融四个字的印章。高21厘米, 宽11厘米。钱币入口处同在鼎的上方,掩盖在底部,没有锁匙开关,靠一颗蝶状的螺丝转紧、或打开扑满。 明宣德炉简称“宣炉”据传是明宣宗在1428年(宣德三年)特制的一批铜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传世的宣德炉很少很少,而且价格为天文数字,非常昂贵。因此,各朝历代都纷纷仿制。 为了深入研究本馆收藏的【明宣德炉】扑满,最终理解当时(六七十年代)森林金融以表示对顾客的贵重与培养理财能力、财富观 ,而仿中国古...
Published 05/26/22
那个画上栩栩如生的黑尾巴公鸡画像,然后再很随性地以红色和墨绿色画上芭蕉和花的陶瓷餐具。公鸡碗的历史悠久,虽然现在已经渐渐被许多设计新颖的餐具取代,但是在马来西亚的某些肉骨茶店或者小食档还是可以找到!用鸡公碗吃饭,还多了一种怀旧风味呢!? 华人祖先从下南洋, 除了把服装、语言、宗教等文化带来马来西亚,...
Published 05/26/22
采矿法之明湖采矿 当霹雳的拿律发现蕴藏丰富的锡矿后,当地的马来土酋联合海峡华人引进了很多南方的中国华工来进行开矿。中国矿工在马来人露天挖坑采矿法的基础上,引用了中国农村用以抽水灌溉稻田的水车和扛斗来抽吸矿场里的积水,而这个方法比之前的方法更加快速和有效率,使矿场可以开挖得更深更广,获利更多,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国人明湖采矿模式。水车每小时就可抽吸一千五百至三千五百加仑数量的水,数辆水车及数阶段连接的抽水方式甚至可以抽吸至三十尺的深度。明湖采矿是先将坭皮(没有含锡的上层泥土)移除,然后将隔沙(含锡的下层泥土)利用锄头、箕仔与鸡公车进行开发及搬移。接着,将隔沙以人力锄碎、捣烂及搓成散沙并放入泥沟或木沟内进行清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冲洗,就能开始收集凝聚于沟内含有锡苗的矿物,然后再用铁筛筛选以获取纯净的锡苗。明湖采矿法的整个操作过程都是以人力为主和精准的治水管理,因此一些较大型的矿场会雇用数千名中国矿工进行采矿工作,而形成一种中国劳工密集式採矿法。 文物介绍单位 | 近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 活动预告 | 林悠悦 文物介绍 | 赖靖怡 / 本节目可于Spotify、Apple...
Published 05/25/22
割泥沟 割泥沟是一种古老的采矿法。割泥沟采矿法被马来人广泛使用,也被南来的华人采用。典型的割泥沟工作原理如下:在地面上挖掘一条泥沟或水道,然后将水源导入沟内,再把堆放在泥沟两旁的矿土铲入泥沟里,水力会冲走较轻的泥土,较重的锡矿则留在泥沟底部。冲走的泥土会从泥沟用木浆导入到另一个尾部的水道排出。矿工们时不时地用木盘将泥沟里的矿土挖出。割泥沟需要很少的劳动力和资金,因此适合少数马来农民在务农之余从事采矿业以增加收入。但是,割泥沟有其局限性。首先,通过这种方法成功进行采矿取决于获得足够的水力以使矿土从脉石中脱离出来并带走多余的泥土。因此,只有发现溪流和丘陵地带,结合两者才能提供必要的水力,割泥沟采矿法方可进行。此外,割泥沟采矿法只适合淘洗源自原始地的较大颗粒矿土,因为沟内的流水会将较轻的矿土也一并冲掉。还有,割泥沟没法做得深,挖掘不到深处的基岩上方较丰富的矿土。 洗琉琅 洗琉琅是马来半岛最古老的采矿法,有证据显示在印度文明的影响下,此采矿法可能在一千多年前即存在于东南亚。19世纪初,南来的华人也采用此法,并一直沿用至今。华语“琉琅”一词音译自源于马来语,它是指用于采锡或金的圆形木...
Published 05/25/22
锡砂和冲积层锡矿 锡砂或锡苗是一种氧化锡,化学成分为SnO2 的矿物。它看起来是不透明的,但在薄晶体中却是半透明的。锡砂是马来西亚锡生产的主要矿石。马来西亚半岛拥有两条地质学上的“锡带”(一条称为东锡带,另一条称为西锡带),它们在境内交接并穿越整个半岛。使马来西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锡国。马来西亚半岛的大部分锡砂蕴藏于冲积层矿床中,其形成乃源自于上亿年的自然过程,经历气候、雨水、地下水、河流等的侵蚀和冲流,将锡砂从在花岗岩中形成的锡脉(原生成矿),带到平原并沉积于地层(二次成矿),再通过各种采矿法,比如露天采矿、砂泵采矿和铁船采矿等,开采出来。冲积层锡砂可以在地下数英尺到几百英尺处找到,在马来西亚开采最深的冲积层锡砂之记录是625 英尺,地点是雪兰莪的鸿发矿场。冲积层锡砂被华人矿工称为“锡米”。 锡锭 锡锭是由锡苗经过冶炼后所形成的一种银白色金属砖状物。锡苗(SnO2) 在矿场淘洗干净后(纯度可达75%),被运送至熔锡厂进行提炼,熔炉里的高温使锡苗熔化成锡浆,然后倒入模具里形成砖状型的锡锭(纯度达99.85-99. 99%...
Published 05/25/22
本馆珍藏的一本福州语圣经,因没有刊印出版者的信息和年份,因此确切的年代已不可考。根据本地早期福州基督徒所描述,福州语圣经与一般白话文圣经并无分别,只是朗读的时候使用方言而已。因其使用的文字较倾向于文言文,与如今一般基督徒所通用的“和合本圣经”使用的白话文不同,比较生涩难懂。因此一般相信,此书的出版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或者更早。 一般以籍贯分类,福州人信奉基督教的比例要比其他籍贯高出许多,这其中有许多历史的因素。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于1843年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清朝政府将五个沿海城市-福州、厦门、广州、宁波和上海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各国的学术、科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伴随着大量的商贸往来,蜂拥进入当时相对落后的中国。而西方传教士也在这个时期来到中国各处,宣扬基督教义。1847年1月2日,美国公理会差会派遣的传教士杨顺抵达福州,是第一位到福州宣教的新教传教士。1856年,卫理公会在东亚地区的第一座教堂“真神堂”建立于福州茶亭街。从晚清至民国时期,基督教会在福州创办了许多新式学校和医院,还发展了罗马化的福州话文字,即“平话字”,并在教会学校中加以推广。基督教在宣教过...
Published 05/24/22
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启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意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而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应付战争的需求,同时切断中国的后方支援,日本皇军把目光瞄向东南亚。因此,远在千里的马来亚也不能幸免,1941年12月8日,日军强行在吉兰丹州的哥打巴鲁登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55天即全面占领马来半岛,英军被迫退守新加坡。 当时,在实兆远华社中,诸多领袖和平民百姓皆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奉献大笔金钱,更多热心青年,不堪祖国山河被日军践踏,毅然回国投身战场。1942年春节期间,日军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趾高气扬的进驻实兆远后,随即展开报复行动。所有居民被令到英华学校操场集合,在艳阳底下暴晒,接受盘查,稍有怀疑,即被带走严加拷问。1942年3月15日,实兆远五名社会领袖潘高务、丁道敬、陈良知、方肇融、江传灿被日军逮捕,解往太平的日本宪兵部。经过严刑拷问后,壮烈牺牲。战后,在中华公会的带领下,举办盛大的哀悼活动,时任中国国民政府首长蒋中正也捎来电唁,以示慰问。 战争期间,日军战机多次轰炸各地,造成严重的生命与财物的损失。许多人为了逃避日军的暴虐,纷纷躲进...
Published 05/24/22
1903年8月15日,在美以美差会的安排下,484人在福州籍林称美牧师、惠安籍方鲍参牧师和德裔传教士柳依美博士的带领下,从中国福州马尾启程,乘坐汽船“丰盛号”,经过8天的航行,抵达新加坡圣约翰岛接受隔离疫检。在这期间,有4人在航行途中病死,12人魂断圣约翰岛,另有104人逃离。最后,303人乘坐由莫里斯船长掌舵的“保安号”于9月9日抵达实兆远垦场,第二批60人乘坐史考特船长掌舵的“万兴源号”在一周后抵达。这363人,被称作开拓实兆远福州垦场的先驱,而每一年的9月9日,则被订为“双九节”,在实兆远的社团组织都会举办庆典活动,以示纪念先驱的开拓精神与贡献。 由于第一批到达的垦民大部分都是基督徒,当他们抵达实兆远垦场后,尽管生活环境不甚理想,但是在信仰的坚持下,很快在1905年中,他们在英国殖民政府批给教会的10英亩土地,建立起实兆远第一间基督教会,英文名为“Pioneer...
Published 05/24/22
马来西亚有一种独特的口语风格,在日常对话中可能混合了两至三种语言。 例如,在餐厅点餐时,会说“macha(印度语), tapao (福建/华语) kopi ais satu (马来语)”。 这意味着 “兄弟,带走咖啡一个”。在吉兰丹土生华人的对话中也有类似的场景,但混合的是马来语、暹罗语 和闽南语。这就是吉兰丹土生华人常常说的“甘榜(Kampung)福建” 或是乡下福建。 吉兰丹土生华人会的语言有:甘榜福建话,吉兰丹马来语,暹罗语和华语,但掌握能力及流利程度因地区而异。居住在暹罗人口较多的地方,例如(Tumpat)道北或 (Bachok) 万捷的土生华人就会说暹罗语。年轻及受过华文教育的土生华人当然会在日常对话中使用华语较多。 相反的长辈们 尤其是男性在社交时常会说吉兰丹马来语但家里还是会以甘榜(Kampung)福建交流。妇女们经常都会使用甘榜(kampung)福建与孩子和岳父岳母交流。因此,母亲们也间接成为了保存方言和传承下一代的推手。 但是 甘榜(kampung)福建话,与主流福建有所不同。 吉兰丹以外的福建人都很难听得懂。不但掺杂了马来与暹罗文,...
Published 05/23/22
吉兰丹土生华裔协会的文物馆是一栋传统房屋,是叶氏家族的祖屋。叶文央先生于2015 年 6 月 24 日将其祖屋捐献给吉兰丹土生华裔协会作为文物馆。 吉兰丹土生华人房屋格局概念: 吉兰丹州土生华人的房屋格局与马来屋有相似之处,主要拥有两个单位:母屋和厨房屋。 然而,其室内空间的布局却符合了中华建筑的原则。其建筑物的设计方面,房屋的某些部分格局已根据当地的环境而进行修改。例如,房屋采用了高地板和长屋顶。 此外,建筑材料是木材和当地材料。 根据建筑的角度来看,土生华人房屋清晰地展示了华人、马来人和暹罗人建筑色彩的融合。 吉兰丹土生华人房屋空间布局是以福建闽南祖居空间布局为依据。 一般来说,其房屋分为三部分(三封)。 这样的布局概念叫做“一明两暗”,即屋里有一部分是光明,两部分是黑暗的。房屋中心部分是明亮的部分,即祈祷室(称厅,Tia)。 祈祷室是供奉祖坛和佛像神明的地方。 这里被用作举行丧葬礼仪以及执行宗教习俗的地方。 所以这个空间被认为是神圣的,不用于招待客人。 祈祷室也通常被一扇大门遮盖,因此外人无法随意看到。...
Published 05/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