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25「自我決定論,談談由內而外的成長!」by姜尚文心理師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若是以獎罰的方式來對待學生或員工業績的話, 可能會忽略了讓個體學習自我決定的能力, 若只想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解決問題, 渾然不知這樣的做法並一定適用於所有的人, 也有可能讓個體失去內在動機與自主的能力, 進而損害主動自我調整能力的代價,   因此,由Deci和Ryan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就顯得很重要了, 這個理論指一個人擁有自主性的知覺, 並以此知覺做出選擇, 而以此選擇決定一個人的行動 此理論主要針對人類的動機, 而且強調的是內在動機   主要是強調自主性、勝任感與關聯感 三種基本心理需求。 當這些需求獲得滿足,內在動機便得以提升。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Episodes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Edward T. Higgins 提出「自我差距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   來說明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   這三種分別為: 「真實我(actual self)」、 「應該我(ought self)」與 「理想我(ideal self)」。   差距越大,負向情緒困擾越嚴重,   真實我和理想我有一定差距時,自我苛責,容易產生憂鬱情緒; 真實我和應該我有一定差距時,容易產生焦慮感受。 偏偏焦慮和憂鬱又會讓自己的表現更難以達到表現水準, 讓這樣的心理差距成為自己勒索自己的綑綁。  ...
Published 11/24/24
心理學教授Edward T. Higgins 提出「自我差距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 來說明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   這三種分別為: 「真實我(actual self)」、「應該我(ought self)」與 「理想我(ideal self)」。   什麼是真實我呢? 「真實我」是自己心中認定真實的自己,自己對自己的客觀認定。 這也是我們對於自己認識的自我概念。 「應該我」是我們認為自己有責任或義務成為的樣子, 可能是在職場,學校,家中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中伴演或達到 他人認為我們應該的樣子。...
Published 1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