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41「我的愛情依附類型,如何影響我的伴侶關係!!!」by姜尚文心理師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新竹縣政府歲末溫馨提醒: 🚶‍♂️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駕駛減速停讓,共創人本交通文化 💚停讓不只為行人,也是為愛的人 行人過馬路注意來車遵守號誌,秒數足夠再通過 駕駛酒後不上路,相互尊重同理,彼此守護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依附關係指的就是我們從小到大與主要照顧者建立的關係, 而此種關係會深深影響我們未來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這種依附關係,就像是一張藍圖, 指引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與他人建立連結。 我們會發展出不同的依附風格, 常見的有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和混亂型。 當人長大後 70-75% 會維持同樣的依附模式 25-30% 會轉變,也就是說後天是可以改變的 依附風格不僅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 也會影響我們的工作、社交等各個方面。 了解依附理論的好處:  自我覺察: 透過了解依附理論,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改善關係: 了解自己的依附風格,有助於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 促進成長: 我們可以學習更健康的互動方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Episodes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Edward T. Higgins 提出「自我差距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   來說明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   這三種分別為: 「真實我(actual self)」、 「應該我(ought self)」與 「理想我(ideal self)」。   差距越大,負向情緒困擾越嚴重,   真實我和理想我有一定差距時,自我苛責,容易產生憂鬱情緒; 真實我和應該我有一定差距時,容易產生焦慮感受。 偏偏焦慮和憂鬱又會讓自己的表現更難以達到表現水準, 讓這樣的心理差距成為自己勒索自己的綑綁。  ...
Published 11/24/24
心理學教授Edward T. Higgins 提出「自我差距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 來說明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   這三種分別為: 「真實我(actual self)」、「應該我(ought self)」與 「理想我(ideal self)」。   什麼是真實我呢? 「真實我」是自己心中認定真實的自己,自己對自己的客觀認定。 這也是我們對於自己認識的自我概念。 「應該我」是我們認為自己有責任或義務成為的樣子, 可能是在職場,學校,家中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中伴演或達到 他人認為我們應該的樣子。...
Published 1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