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双十一的周期越来越长,销售增幅却逐年递减。身边的同事朋友只购入了一些简单的生活必需品,也有人干脆忘记了这场人造的消费狂欢。一方面是因为同质化的消费节日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一方面也是我们都在面对不同程度的消费降级。 有趣的是,当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每一个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抠门”,想象中那种紧巴巴、苦兮兮的惨状并没有发生,反而是更真实的生活感、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不再被购物挟持的欲望,让我们找到了消费无法带来的快乐。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就和铁柱聊了聊消费降级。她现在偶尔在二手商店兼职,也会在网上售卖自己的钩织作品,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她仍然每月略有结余。铁柱曾经也是一个狂热的消费爱好者,对美妆上头时,家里有100多只口红、几十个眼影盘,爱上多肉之后,又购入过上百盆价格不一的植物,最夸张的时候,因为上班而刺激出的代偿消费,甚至让她必须在购物软件上下几单才有动力起床去工作。 不过,现在的铁柱已经彻底告别了消费主义,不是必需品绝不购买,能自己动手做的绝不花钱。喜欢熏香,就自己去公园捡柏树的叶子回家磨粉烘制,穿坏的裤子巧手一改就是牛仔小包,铁柱说:“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之前听...
Published 11/18/24
这一期,「破产书店」进行了一次内容上的新尝试。 我们联合鲸鱼马戏团乐队主创、声音艺术家李星宇共同发起了一档月更节目——「海浪电台」,这是它上线的第一期。每个月,我们将会固定一期节目,以李星宇在年初发起的“寻声大航海”艺术项目为契机,把话题延展到艺术、文学、航海、生物、社会学等不同领域,邀请到深耕这些领域的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寻找关于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第一期,我们邀请到艺术家朱剑辰。他的叙事从星体转向基因:2020  年,结合星体文化和艺术自创“星体艺术史”的书籍《星体艺术史:隐形的Z轴》出版;如今,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艺术项目「转译天显」之中,他希望用基因的片段切入一直悬而未决,但是又极其关键的议题,通过一点点的探索去更加接近真相。 这一次,他以石版画的方式创作了鲸鱼马戏团最新专辑《大海的乐章VOL.1 我听到海的心跳》的封面视觉。用鲸鱼的基因片段“PRESTIN”呈现专辑的意象,巧合的是,Presto...
Published 11/11/24
Published 11/11/24
随着新书《正常故事》的出版,双胞胎颜怡、颜悦又多了写作者的身份。之前在综艺节目里,她们在舞台上展示了这本书的样稿,那是她们在节目里的最后一轮比赛,而两个月之后,这本书终于出版。 两年前,她们的文学时刻被打开,这是个蓄谋已久的决定,“我们有些话很想跟别人说。”只不过这次,她们选择了写作。作为文学爱好者,这本书的出版也经历着其他新人发行第一本出版物时的一切,从投稿开始,进入了一轮又一轮的“审判”。当然,这里也包括一些除了伤害,没有其他任何意义的点评。 在舞台上,颜怡、颜悦戏谑着“战斗”,而在文字里,她们又回到新手状态,记录和打磨着那些词语。颜怡、颜悦说:“我们比尊重脱口秀更尊重文学一点。”不过相同的是,她们依然对抗着偏见与“规训”,心中的所有叛逆都是在反抗那个不存在的“父亲”——用每句话,和每一个回车键。 在这期「破产书店」中,颜怡、颜悦为我们带来这本书背后的写作和出版经历,以及她们一直的坚持,就像书中描述的那些女孩,在有限空间内,无限地方大自我。欢迎在本期节目下方留言,我们会从评论区选出2 位朋友,送出《正常故事》纸质书一套。 |\...
Published 11/04/24
读过《流俗地》的人,想必都在脑海中构建过故事中的小城锡都的样子。锡都,就是黎紫书的老家怡保。 我们用到“老家”这个词时,常常意味着已经与那方土地有了距离。 虽然也时常回到怡保,但黎紫书确实在国外旅居多年,就连讲话的口音,也不自觉地被影响了。如果不说马来语,她在老家十有八九会被认作异乡人:说粤语的香港人、说英语的伦敦人、说普通话的大陆人…… 但口音的变化也意味着视角的丰富,黎紫书离开怡保后,反而对家乡看得更清楚了些。 “年轻的时候,我很嫌弃这个地方不变,它死气沉沉。可是现在年纪大了,每一次回去怡保我都很欣慰它没有变,我就觉得这是家乡对我的承诺。” 最近一次回怡保,黎紫书到过去常光顾的猪肉摊贩那里买肉,摊贩不知道她是谁、写过什么书,却在看到还戴着口罩的黎紫书时,用粤语同她讲话:“你很久没来了,去哪里了啊?”这就是黎紫书所说的承诺。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与黎紫书讨论了何为家乡、如何观看自己与家乡的关系,在怡保的生活又是如何影响着黎紫书的写作。 节目末尾,黎紫书还为想去怡保旅行的朋友提供了她的“私人攻略”,有此计划的朋友可以来此收听⬇ |\你能听到的| 3:40 怡保,它旧旧的,也很慢...
Published 10/28/24
“不确定”这个词,我们自己说的都有些腻了。 可家门口的餐厅、咖啡店还是时不时就关门消失,身边的朋友还是偶尔会遭遇降薪或失去工作,远方的战争令我们感受着世界的撕裂,而在这种“不确定”的日常中,我们找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找不到可以安慰自己的方式。 在这样具有普遍性的困境里,非虚构写作者依蔓决定去过一种更加极端的不确定的生活。 “如果世界就是混乱和失序的,那到底有没有一些确凿的、稳定的东西呢?如果城市里没有,那离城市最远的、永恒的变化的环境里,有没有真正让人感觉到安全的东西呢?”带着这样的困惑和怀疑,依蔓去到蒙古与俄罗斯边境的山里,寻找查坦部落,体验与他们一起游牧的生活。 ㊟正在迁徙的查坦部落,和他们的驯鹿 游牧的生活每天都面对着具体的未知:牲畜的丢失、患病,湿地下不知位置的沼泽,那里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常识,没有既定的道路,没有门牌,没有导航,只有山、水,他们的家不是两室一厅的合租屋,而是60 公里乘60...
Published 10/21/24
自从胖胖老了,顾湘就很少出门了。胖胖是她的猫,她们在一起生活了快20 年。这次来参加“大师穿过阿那亚”布考斯基活动的对谈,顾湘下了好大决心,终于从上海挪到阿那亚,于是我们和她一起,在很晚的晚上录了播客。 不上班以后,画画、写作、和猫在一起成为她较为重要的事情。去年,顾湘出版了《老实好人》,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在她笔下自在轻巧,但又充满着奇思妙想的趣味,就如同她所描绘的生活的细节,有关她“钱少事少”的生活,有点好笑,但又那么通透。 如今“钱少事少”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照不宣甚至向往的生活方式,在高速发展和过度消耗自我过后的现在,大家开始试图重新找回关于日常中的平衡点,而顾湘所描述的“不过度消耗、不过度索取”的生活,似乎可以成为一种新鲜的样本。 希望你如果今天累了,就可以休息。 |\...
Published 10/15/24
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生离死别是常见的剧情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亲人离世、宠物死亡、朋友断交则是我们不时就要面对的经历。而当这样的离别发生,我们好像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应对那些悲伤、否认、逃避、掩饰、自责…… 10 月10 日就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了,借这个机会,「破产书店」邀请了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唐苏勤,与我们一同聊聊她的新书《好好告别:如何疗愈你的哀伤》,聊聊如何正确认识、接纳丧亲及相似情况下的哀伤,如何克服对哀伤的偏见,允许它存在,又该如何安慰正在经历这种哀伤的自己和朋友,如何重新建立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对话中,我们意识到了许多常见的面对哀伤的误区,比如:“节哀”“不用难过了”这类安慰话语,实际上是对哀伤情绪正常性的一种否定。 如何面对自己、亲人、朋友的负面情绪,是一堂我们一直缺席了的必修课。而在抑郁情绪越来越普遍的今天,这堂课更为必要了。 |\...
Published 10/08/24
越到假期,越想思考上班的意义,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在想,什么样的班,更值得上。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上班仍然是获取稳定收入最靠谱的方式。但对于能找一个什么样的班上、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班上、这班究竟该怎么上,我们仍然充满了疑问。 对此,我们单读的编辑同事们有话说: 「上班就是在各种苦之间,挑一个没那么苦的吃。」 「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不喜欢怎么过一辈子?」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和《单读》编辑珊珊、《单读》活动策划梓芸一起聊了聊她们为什么在那么多种班里选定这份“钱”途不那么明亮的,聊聊在理想之外,编辑们的日常工作中充满了哪些重复与琐碎。她们又是如何在对文本的组稿、编辑、核查、校对中,在一次次新书活动的城市选择、嘉宾沟通、物料制作、场地协调中,确认继续做出版的意义;如何帮助一篇文章、一位作者找到他们和阅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认识那个作为编辑的自己。 |\...
Published 10/01/24
2017年,单向空间出品过一份“北京书虫漫游指南”,读者朋友们更习惯称它为北京书店地图。其中包括独立书店、旧书店/书市、图书馆(阅读空间)、国营书店和消逝的书店五个分类,还有一小部分北京的文化地标、有趣的生活空间,将近 100 家。 现在再打开这份指南,其中的许多书店都已经消失、搬迁,就连单向空间花家地店,也早已在2018年底闭店。 我们好像早就习惯了书店突然关门的场景,就连我们自己的播客节目都干脆起名叫“破产书店”。 但毕竟我们还没有真的破产。单向空间关过很多家店,也开过很多家店。我们把书店开到京郊的山脚下,开到阿那亚的海边,开到杭州、上海、佛山、东京……在开书店不赚钱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的时候,经营管理一家书店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喊来了三位自己人:武哥、小玉、洪都,作为实体空间的管理者,他们分别已经在单向空间工作了15年、8年、2年,都经历过书店从工地到开业、从0到1的过程,也都有过对书店“幻想破灭”的时刻,与无数读者、顾客产生过交集。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在书店工作的感受到底是岁月静好还是鸡飞狗跳,以及该如何管理一家书店,努力不让它破产。 |\...
Published 09/23/24
2024 年巴黎残奥会于当地时间9 月8...
Published 09/09/24
碳中和、女性主义、面包窑……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词语,是京郊一座农场的“坐标”。 农场的主人是两位女性:一方与P 橙,她们曾经供职于同一家国际环保组织,2018 年开始筹备农场,并陆续辞职,将人生all in 到一片土地上,从世界的观察者、记录者,变为更具体的实践者——因为关心地球环境,所以在农场实践碳中和,让光伏太阳能为农场提供80% 以上的能源支持。 因为关心女性,所以团队成员90% 以上是女性,积极邀请村里的农妇加入农场工作,与她们一起寻找实现自我的更多可能性,并互相支撑。 因为拥有无法放弃的窑烤面包梦,所以费时费力费钱地搭建罗马式柴烧面包窑,睡在面包房的地板上熟悉窑温的掌控。 因为渴望具体而真实地生活,所以在这片土地上插秧、拔草、喂马、劈柴,关心粮食与蔬菜。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就与“飞鸟与鸣虫”农场的创始人一方、P 橙一起聊聊一座生态农场是如何建成的,如何与土地建立联系,如何实践一种理想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在土地上的实践完成自我表达。 |\...
Published 09/02/24
一周前的中元节,十字路口布满烧尽的纸钱灰,家里的长辈们提前几天就会叮嘱:七月半,鬼门开,晚上不要出门乱跑。 我们祭奠死者,同时也害怕魂灵。 在传统的丧葬文化里,规范化的白事流程、令人望而生畏的逝者用品,与其说是教会我们尊重死亡,不如说是让我们更加惧怕死亡。 如何对待逝者,如何面对死亡,常常能映照出我们对生命的定义。这期「破产书店」,我们邀请了一位殡葬行业的新从业者吴彤,她开了一个名为「再见你好事务所」的殡葬用品买手店,售卖来自世界各地的漂亮的、具有艺术感的骨灰盒。在做这份工作之前,她还有一个经营了十年的宠物殡葬品牌。 “对于死亡的表达,我一直是感兴趣的。我从小看到的(殡葬)产品就是那种很丑或者很吓人的,让人想到死亡就觉得恐惧,加大了生和死之间的距离。但我觉得死亡的表达不是这样的。” 吴彤记得有一句电视剧的台词,形容人的骨灰像沙一样白。这句话简短,却是她心中对死亡的理想描述。这期节目,我们就跟吴彤一起聊聊她是如何成为一个骨灰盒买手的,如何通过自己的工作完成对死亡的表达,以及我们如何看待死亡。 |\ 你能听到的| 02:01 殡葬买手店里,究竟在卖什么? 05:56...
Published 08/26/24
你只要尝试过飞,日后走路时也会仰望天空,因为那是你曾经到过,并渴望回去的地方。——达·芬奇 人类从来没拥有过翅膀,却常常幻想飞翔。 飞机、热气球、滑翔伞……我们借助各种飞行器模拟飞行,获得最接近自由飞翔的体验,也获得观看世界的不同视角。 而当你成为飞行器的驾驶者,这一切又会有所不同。 飞行员王思莼在美国考得执照后,飞行就成为了他的通勤方式、出游方式、生活方式,既日常又特殊。 他会在平常日子开着飞机,带上三两朋友,一起飞去不知名小岛旅行;也曾经在日全食时飞行于云层之上,被包裹在360度的黄昏之中;他还绕飞过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点,从另一个视角重新理解历史中的沉船事故。 对王思莼来说,飞行不但是前往目的地的工具,有时候也是目的地本身。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就和王思莼一起聊聊成为飞行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何把飞行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他如何通过飞行“穿越”时间、空间,重新理解历史、地理、人文。 我们还意外收获了许多飞行冷知识,比如:飞行员竟然可以在飞机上开窗户、发朋友圈、吃自热锅……更多冷知识,请戳👇 |\ ✈️你能听到的| 01:39...
Published 08/19/24
立秋之后,天气不见转凉。《破产书店》的主播们被今年的酷暑折磨得不行,决定寻找一些凉爽带给听友们。于是,我们把“南极”请到了节目里。 把南极带来的人是Rose,她是一名极地探险队员。 在单次旅行中,从登船到踏上南极大陆,再到旅行结束下船,旅行者的一切事项都由探险队员负责。在作为探险队员工作的前三个月里,Rose去了13次南极。 她要驾驶冲锋舟带领旅行者躲避大小冰山,在沿途介绍看到的自然景观及海洋生物,等到登陆,她还要时刻注意旅行者们的身体状况,有时,还得“兼职”做企鹅交警,帮助维护企鹅的日常生活不被人类行为影响。最累的一次,她一天开了10个小时船。 探险队员是一份对人的体力和意志力消耗极大的工作,但也会以言语无法形容的震撼作为馈赠。 Rose在南极大陆上看到过冰山崩落、鲸鱼喷水,也见证过企鹅宝宝的诞生,遇到过可爱的小海狗躲在南极发草里探头。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就和Rose一起“去”到南极,看看极地探险队员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以及真实的南极、南极旅行。 |\...
Published 08/12/24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 这条全长7.8 公里,共包含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15 处遗产构成要素的中轴线,从申遗启动阶段到最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时12 年。而许多此刻就生活在北京的人,可能正疑惑着何为中轴线,它的申遗成功将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居民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理解误差。城市积聚着诸多微小的变化,最后也许会呈现为“申遗成功”这样的成果,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到。但也可能仅仅是某条马路的步行环境得以改善,走过的人几乎不曾察觉。我们该如何观察、认识、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以及它此刻正在发生的诸多变化呢?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和帝都绘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从小生活在中轴线辐射区的)宋壮壮,以北京中轴线为“起点”,聊聊我们和城市如何互相理解,如何共生。 |\...
Published 08/05/24
“选择攀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跟现实主义的抗争。” 如果你已经读过《比山更高: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耀》,那么作者宋明蔚所描述的这种理想主义可能会以书中不同的攀登者的形象出现在你的眼前。这些攀登者面对着受伤、失去部分身体器官,甚至死亡的风险,追逐着不被理解的自由、快乐、激情等等似乎没有现实价值的意义。他们的生活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当我们读到那些或者登顶,或者永远地留在山上的故事,这些人又好像离我们很近。 “他们(攀登者)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我们想实现但实现不了的东西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死的时候,我们会格外的悲伤感慨。他们死了,就意味着我们的一种理想死了,我们的一部分也死了。这种理想主义者之死的故事,有时候意味着理想被现实打败,或者是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被某种命运打败。”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就与宋明蔚在室内攀岩、野外攀岩悄悄开始流行的时候,聊聊攀登是怎么一回事,攀登者是怎样一群人,他们的可敬与可爱,他们的好奇心、勇气与毅力。 |\...
Published 07/29/24
#按自愿弹性原则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 的新闻一出,我们的养老焦虑更大了。以前还只是担心退休金够不够花、独身女性老了该如何照料自己,现在,这份焦虑已经蔓延为了:我还能活到老年吗? 未来的老年生活会是什么样的?除了悲观的想象,我们也尝试从现在的样本中寻求一些解答。 一个月前,一段视频引起了广泛讨论——50 岁、未婚的作家巫昂和她80 岁、离异的母亲林秀莉探索了一种新的养老生活方式:两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母亲在做衣服、听播客、上摄影课、读书中度过每一天,女儿则在写作、画画。她们有时一起吃饭,有时不。巫昂忙起来,可能会连续几天不与母亲交流。她们爱着彼此,照顾对方,但又相对独立。在她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母女相处的样本,更看到了独身女性老年生活的诸多可能性。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就与巫昂一起聊聊她和母亲是如何建立理想生活的,以及我们又该如何展望自己的未来。 |\...
Published 07/22/24
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了四年编导后,Vega 跟父母说她毕业了要去西班牙学新闻。很扯对吧?这是她编的。实际上,她是要去弗拉门戈的故乡塞维利亚学舞蹈。 大学时,她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段弗拉门戈舞者的视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坠入了与弗拉门戈的狂恋。用她自己的话说:不跳舞,那就白活了! “生活里很少有什么事情是你付出就一定能有回报的,但跳舞,你只要付出了,它能给你一个比想象的还要好的回答。” Vega 成为了塞维利亚弗拉门戈博物馆的第一位中国舞者。现在,她在北京的舞蹈教室也已经开到了第八年。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就跟Vega 一起聊聊让她如此着迷的弗拉明戈,以及她是如何在既定的生活道路之外,找到新的可能性,如何去探索可能性的边界,如何去实践一种热爱的。 |\...
Published 07/15/24
“想回家种地,因为玉米不会半夜两点给我打电话,说它明天想结俩芒果……” 被上班逼疯的人难免发出一些“疯言疯语”。不想上班,可以理解,想回家种地,我劝你三思。我们对乡村生活的想象常常带着一层诗意、悠然的滤镜,它也的确有这样的一面。 在《离岛》这本书中,作者库索记录了日本几个离岛上自然资源丰裕、邻里关系亲密、村民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同时也展示了它的另一面:交通不便、生活资源匮乏、性别歧视、传统文化与艺术无以为继……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却像缩影一般,容纳着诸多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议题。 如今,结束了“离岛”上的体验生活,库索又回到她在京都的家中。最新的MBTI 显示,她的i 人浓度上升到79%。一个曾经生活在广州的e 人,带着那些真正属于日本民间的记忆,尤其是切身体验了插秧种地的农民生活,接受了真正大自然中的蚊虫的“霸凌”之后,她收获了几道社会难题的解题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也更加确认了自己的日常。她开始训练自己“砍掉幻觉”,正视自己身处的压力。 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就和居住在京都的库索一起,从离岛出发,尝试探索、确定何为理想生活。 |\...
Published 07/01/24
为什么要研究恶性案件?为什么要研究恶性案件中的当事人? 每当恶性事件发生,媒体将目光移向恶性案件中的当事人时,总会有这样的疑问发声。 这次我们将同样的疑问抛给了人称淼叔的“恶性案件专家”李淼。他解读恶性案件故事的声音是很多朋友的入睡陪伴,最近刚刚出版了《李淼罪案故事 第二卷:长路无归》。 “对我来说,就是想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成为恶性案件的当事人,形成这些恶性行为的原因是什么,犯罪的模式是否有方法能够去定义或者评估,怎么预防或者干预恶性行为的发生。” 在研究恶性案件的过程中,恶性案件的当事人们与社会问题的关系总会浮现出来:空心社会、老龄化社会、女性在职场中处处碰壁的社会…… 本期「破产书店」,我们和淼叔一起聊聊他们为什么研究恶性案件,如何研究恶性案件,怎样分析恶性行为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令我们不寒而栗地、那些在恶性案件故事中看到的自己的影子。 |\...
Published 06/24/24
我们最近开始养生了,具体表现为:积极参与“公园20分钟”等类似活动、购买养生壶并实践枸杞或菊花或大枣泡水、搭配午饭食用抗糖丸或氨糖或Omega-3等保健品、睡前认真泡脚然后熬夜…… 但如果你问,这些行动是不是真的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答案还真不一定。 养生成为一种流行,但究竟什么是养生,怎样才是正确的养生,生活中有哪些真正能实践的养生小事,我们了解得并不够。 我们所做的种种养生尝试,与其说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不如说是想通过养生夺回一点点对生活和自我的掌控。 借着最近的养生热潮,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和播客“大夫有话说”的主播小熊一起讨论了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生活中我们上过哪些养生的当,以及什么样的养生行为是真正行之有效的。 |\...
Published 06/17/24
在脱口秀演员Ali Siddiq的段子里,父亲节是全世界最没气氛的节日,按庆祝人数计算,它勉强能排在所有节日列表的第二十位。(顺便一提,植树节排第十三。) 连最爱凑热闹造节的各大电商平台,也鲜少为父亲节做什么专题。在首页放个剃须刀、茶壶套组的广告,已经算十分给面子了。 但这期《破产书店》,我们和漫画作者Misaki636 一起认真“过”了一回父亲节。Misaki刚刚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我和爸爸:一个真实故事》。父亲去世后,她用漫画的形式记录下了自己与父亲的回忆。而两位主播的父亲也分别在几年前因病离世。三个失去了父亲、其实无法过父亲节的人,分享了自己和父亲的故事,以及在父亲离世后,我们如何重新认识父亲、认识亲子关系。 |\...
Published 06/11/24
在办公桌前忙到颈椎前倾、后背僵直的时候,一些奇思妙想总会偷偷跑出来,比如说:不干了!去开家小饭馆/咖啡店/书店/奶茶店吧!又或者是:从今天开始认真经营我的小某书,争取早日变现! 手头工作让人焦头烂额的时候,总幻想着有个副业能救干涸的灵魂于水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等自己真正去了解该如何开启想象中的一番事业,我们又会发现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他人的专业何其困难。 社交网络上,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从大厂离职的人,以“工牌、办公桌、公司前台”等任意场景组合的方式,带上“我毕业啦”类似的文案,发布着相似的自媒体内容,期望以此作为自媒体博主之路的开始,却只能面对大量同质化的内容,收获个位数的点赞。 我们做副业的美好梦想是否只是一场空想? 本期「破产书店」,我们和财经作者沈帅波一起聊聊副业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该不该做副业、做什么副业、怎么做副业,并借此探讨我们面对的工作困境。 |\ 你能听到的| 7:10 寻找自己的因子,走适合自己的路径 12:53 idea...
Published 06/04/24
关雅荻是一个资深电影人,曾经为几部大片做过制片人。他也是一个超马越野跑者,参加过几十场超长距离越野跑比赛。他还作为媒体船员参加过帆船赛,他所在的“青岛号”荣获了2019-2020 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总冠军。如果你在小宇宙搜索他的名字,会发现他一个人主持了七档节目。 普遍认知里,关雅荻的经历丰富且有所成就。但他说自己最近正在重新开始理解和探索生活。 这个“重新”不是打碎一切过去的意思,而更像是换个角度、再换个角度对生命进行认知和体验。关雅荻总觉得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拼图,它的总面积与我们的生命长度链接,固定不可更改,但每一小块拼图的大小、形状、拼法却都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 进入40 岁之后,他决定每天按照实际年龄减掉20 岁去生活。 20 多岁的时候他在校园主持观影交流活动,现在他在北京、上海两地组织院线电影播客节;20 多岁的时候他跟哥们一起学轮滑,现在他准备开始学钢琴;20 多岁他在谈恋爱,现在他也还可以约会。 本期「破产书店」,我们跟“身份复杂”的关雅荻一起聊聊我们如何成为生活的体验派,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地寻找、创造新的、颗粒度更加微小的拼图。 |\...
Published 05/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