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2019年冬天,一张一个男人背着一树桃花的照片,忽然出现在互联网上,击中了许多中国人的心。
照片的主人公,是来自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的山民,刘敏华。十年前的春天,作为三峡库区移民的刘敏华,「在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永别时,小心翼翼地带上了家门口的一棵桃树」。
今年春天,《人物》作者安小庆找到了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李风,写下这篇文章《背上的桃花,水下的故乡,三峡30年》。在长江边,他们谈论起刘敏华,谈论起上百万库区移民,谈论起古往今来人们对于长江的情感。
今年恰好是三峡工程30年,高峡出平湖,江水也由野性的滚滚的浑黄色,变成平静的一汪蓝绿。人们迁徙、流动,背上背着桃树、花椒,还有的人,一生都在处理故园不再的失落。
这篇文章发布以后,我们收到了海量的评论。很多评论是超乎我们想象的,那些三峡的移民,或者移民的后代,一字一句,在评论区写下了自己的具体的生命经验。原来,宏大的三峡工程背后,有那么多具体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些此起彼伏的个体声音,像苔藓一样,覆盖了坚固的水泥,拼出了自己的历史地图。
我们感到一种急迫,需要把这些声音告诉大家,因为,“苔藓强壮得不可思议”。
【时间轴】
03:24...
Published 09/28/22
最近,我们推出了一篇报道,《一个高考状元,和一所县中的自救》。故事发生在江西省铜鼓中学,这是一所山区中学,此前籍籍无名,但在今年高考中,学生徐皛玥成为了江西省文科状元,改写了铜鼓中学19年没出清北生的历史。
我们的报道,关注的重点不是徐皛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而是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身边有什么样的学生群体,她所在的县城中学,经历了什么样的困境和自救。
报道推出以后,我们收到了特别热烈的讨论。很多从小镇、县城走出来的学生,都经历了非常艰辛、刻苦的学习时光,对文章里讲述的情境有很深的共鸣。我们也提到,很多学生在成功考入大学之后,从知识、眼界和视野,都经历了漫长的补课。
作者林松果在写完这篇报道之后说,她最深刻的感受是,“每个人都是苦的、不易的、没有选择的。这种苦不归属某一个个体,背后是资源的不平衡,以及结构性的不均。我们记录这些人,这些故事,这些挣扎,并期待制度的改善,土壤的松动,目光的停留。期待有一天,在小镇做题家的阴影之外,人获得自由舒展的可能,能成为人本身”。
本期播客,《人物》编辑姚璐、易方兴和作者林松果一起讨论这篇报道的幕后故事。身为“小镇做题家”,我们到底经历了...
Published 07/24/22
今年三月,《人物》作者戴敏洁到了湖北钟祥,见到了余秀华和杨槠策,那正是这段并不持久的关系最甜蜜的时期,他们在油菜花旁休憩,在院子里饮酒作乐。这些细碎而黏稠的状态,记录在报道《春天,诗人余秀华尽兴快活》里,一同被记录的,还有余秀华在甜蜜之外的感受:她知道外界对她的恋情有非议,她知道这段关系里包含着交换,但她不愿意在感情里斤斤计较。她也知道恋情总会结束,但她愿意尽力对杨槠策好一些。四个月后,这段关系以杨槠策对余秀华使用暴力告终,在当地警方的调解下,杨槠策给余秀华写了一封道歉信,在其中教导她如何读书,如何生活。而余秀华在微博上表示,自己陷入了漫长的失眠。这段从一开始就被直播的关系成了探究当下两性对于亲密关系理解的典型样本,《人物》杂志编辑槐杨、楚明和作者戴敏洁在本期播客中聊了聊余秀华和她的这段爱情,也谈到了亲密关系中的两性差异,爱情在当下遭到的规训,以及女性如何处理自己与情欲的关系。我们希望,在拒绝暴力的前提下,爱情仍然能有获得新的叙事的可能性。【时间轴】01:44 通过直播,他们展示了恩爱,也让余秀华在关系的最后,明确地被杨槠策裁定为一个“疯女人”。06:09...
Published 07/16/22
「成功女性」是什么样的?我们写过许多普通女性的故事,世界在「成功女性」的眼里,是否会有另外的版本?
2022年初,《人物》和李一诺、邢军聊了次天。李一诺是《人物》的老朋友了,她有一串闪耀的履历,曾经是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的首席代表,又创办了一土教育;邢军的职业履历同样闪亮:大型跨国器械公司的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她们总是被冠以「成功女性」标签,最近,她们也分别写了书,《力量从哪里来》和《决战职场》,讲述自己的职场经验。
某种程度上,她们都符合你对「成功女性」的想象,言辞利落,表意明确,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但同时,她们又都有着日常的毛边儿,琐碎的家务,是否要孩子的犹豫,甚至深重的痛苦。她们也经历过许多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女性,意识到自己因为是女性而需要承担更多、跑得更快、走得更有智慧,意识到仍旧普遍存在的男权意识对女性的不公,但更多时候,她们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骄傲、充满自信,「女性是更自然、更天然的领导者」,「一流的领导都有女性特征」,她们这么说,打破对「领导」严肃板正的想象,如果更多女性能以自己的样子成为领导,是对女性整体巨大的激励。
这是一些诚恳的经...
Published 03/05/22
2021年6月27日,作家张嘉佳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惊恐发作。“从小腹排山倒海往上卷上来一股麻木,水泥从脖子往下灌到胸口,只有心脏跳得异乎寻常,激烈又疼痛”,他产生了强烈的濒死体验。那之后,他在医院确诊为焦虑症、抑郁症、惊恐症三症齐发。
对大多数人来说,惊恐症是一种陌生的疾病。其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惊恐发作,患者会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演员余文乐、企业家陈天桥都曾谈论过自己惊恐发作时的体验,当发作时,你的生理指标一切正常,所有的恐惧只发生在意识里。
这之后,张嘉佳开始记录自己产生濒死感受的时间,并定期服药。那时他刚刚写完自己的新书《天堂旅行团》,他把自己的经历写在后记中,作为对读者的“交代”。
9月,来到《人物》编辑部录制播客时,他仍在治疗的过程中。他瘦了20多斤,每天散步,几乎吃不下东西,你能感受到他被一种极为痛苦的东西摧残了,但另一方面,他的语气非常平静,丝毫不回避自己的病情,他有强烈的求生意志,“我一天都不愿意少活”。
他一度是最红的畅销书作家,然后是被唾骂的烂片导演。我们试图谈论一个公众人物对于心理疾病的思考,但张嘉佳讲述的,是...
Published 10/17/21
2021年6月27日,作家张嘉佳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惊恐发作。“从小腹排山倒海往上卷上来一股麻木,水泥从脖子往下灌到胸口,只有心脏跳得异乎寻常,激烈又疼痛”,他产生了强烈的濒死体验。那之后,他在医院确诊为焦虑症、抑郁症、惊恐症三症齐发。
对大多数人来说,惊恐症是一种陌生的疾病。其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惊恐发作,患者会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演员余文乐、企业家陈天桥都曾谈论过自己惊恐发作时的体验,当发作时,你的生理指标一切正常,所有的恐惧只发生在意识里。
这之后,张嘉佳开始记录自己产生濒死感受的时间,并定期服药。那时他刚刚写完自己的新书《天堂旅行团》,他把自己的经历写在后记中,作为对读者的“交代”。
9月,来到《人物》编辑部录制播客时,他仍在治疗的过程中。他瘦了20多斤,每天散步,几乎吃不下东西,你能感受到他被一种极为痛苦的东西摧残了,但另一方面,他的语气非常平静,丝毫不回避自己的病情,他有强烈的求生意志,“我一天都不愿意少活”。
他一度是最红的畅销书作家,然后是被唾骂的烂片导演。我们试图谈论一个公众人物对于心理疾病的思考,但张嘉佳讲述的,是...
Published 10/17/21
2021年6月27日,作家张嘉佳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惊恐发作。“从小腹排山倒海往上卷上来一股麻木,水泥从脖子往下灌到胸口,只有心脏跳得异乎寻常,激烈又疼痛”,他产生了强烈的濒死体验。那之后,他在医院确诊为焦虑症、抑郁症、惊恐症三症齐发。
对大多数人来说,惊恐症是一种陌生的疾病。其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惊恐发作,患者会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演员余文乐、企业家陈天桥都曾谈论过自己惊恐发作时的体验,当发作时,你的生理指标一切正常,所有的恐惧只发生在意识里。
这之后,张嘉佳开始记录自己产生濒死感受的时间,并定期服药。那时他刚刚写完自己的新书《天堂旅行团》,他把自己的经历写在后记中,作为对读者的“交代”。
9月,来到《人物》编辑部录制播客时,他仍在治疗的过程中。他瘦了20多斤,每天散步,几乎吃不下东西,你能感受到他被一种极为痛苦的东西摧残了,但另一方面,他的语气非常平静,丝毫不回避自己的病情,他有强烈的求生意志,“我一天都不愿意少活”。
他一度是最红的畅销书作家,然后是被唾骂的烂片导演。我们试图谈论一个公众人物对于心理疾病的思考,但张嘉佳讲述的,是...
Published 10/17/21
综艺咖——在综艺节目里出现的熟脸,他们负责有趣,总是金句频出,常常点燃现场,但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综艺领域,阿雅算是杨迪的前辈。最近,他们一起出现在明星社交实验节目《仅三天可见》中,要在三天的时间内了解彼此。
在这档节目里,阿雅和杨迪产生了一些类似的感叹。阿雅感觉杨迪像过去的自己,在每一个节目中铆足全劲、拼命投入,她记得自己刚刚进入演艺圈的日子,每张照片里自己的嘴都是歪的,想要告诉所有人,你看我多开心!
而杨迪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像现在的阿雅一样。
现在的阿雅是什么样子呢?她出现在《人物》编辑部,穿深蓝色的丝质衬衫和平底鞋,语气很沉着,总是望向你,很平静地叙说自己的生活。
人们从《锉冰进行曲》《壁花小姐》认识她,因为她在节目中总是被朋友“亏”(“损”)而认识她,而她渐渐长出更多的枝蔓。
从《奇遇人生》到《很高兴认识你》,阿雅从主持人、综艺人转型为“内容人”,她在本期节目中讲述了这转变的背后——她是如何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总是被害怕所主导,又是如何花费十年的时间才走上自己向往的道路。
她也成为了一个松弛的母亲,她聊到自己的女儿,像她一样有幽默感,但不像她一样,小时候总是哭。
...
Published 09/08/21
历时17天的东京奥运会于8月8日闭幕了。像许许多多观众一样,《人物》编辑部也每天关注着比赛的赛程,跟着场上的运动员一起,感受着比赛的激烈,运动的魅力,以及久违的——全世界「be together」的情感。
这个奥运赛季,《人物》操作了一系列奥运题材的报道,包括《东京奥运赛场的一些“小事”》《倪夏莲阿姨,打球快乐!》《东京不见叶诗文》等。在运动员的故事中,我们重新理解运动的意义,也记录他们的命运和人生。
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人物》杂志编辑张跃、姚璐和作者林松果一起进行了这场讨论。我们从美国华裔羽毛球选手张蓓雯聊起,聊到因为0.01秒差距落选东京奥运会的游泳运动员叶诗文,也聊到横空出世的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
我们发现,面对输赢是运动员生命中的永恒命题,但也许更重要的命题是,如何从一个身体强健、天赋异禀的人,长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
奥运会的结束令人失落,但还好,我们仍在故事的中途。
【本期音乐】
《东京五轮音头》
《马赛曲》
Published 08/11/21
历时17天的东京奥运会于8月8日闭幕了。像许许多多观众一样,《人物》编辑部也每天关注着比赛的赛程,跟着场上的运动员一起,感受着比赛的激烈,运动的魅力,以及久违的——全世界「be together」的情感。
这个奥运赛季,《人物》操作了一系列奥运题材的报道,包括《东京奥运赛场的一些“小事”》《倪夏莲阿姨,打球快乐!》《东京不见叶诗文》等。在运动员的故事中,我们重新理解运动的意义,也记录他们的命运和人生。
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人物》杂志编辑张跃、姚璐和作者林松果一起进行了这场讨论。我们从美国华裔羽毛球选手张蓓雯聊起,聊到因为0.01秒差距落选东京奥运会的游泳运动员叶诗文,也聊到横空出世的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
我们发现,面对输赢是运动员生命中的永恒命题,但也许更重要的命题是,如何从一个身体强健、天赋异禀的人,长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
奥运会的结束令人失落,但还好,我们仍在故事的中途。
【本期音乐】
《东京五轮音头》
《马赛曲》
Published 08/11/21
“爱”这样虚幻的题目不是和谁谈都合适,但和姜思达也许可以。他极度敏感,不介意袒露自我,多思又擅长表达,因此他总是能够把这个话题带到具体的体验之中。
《是个人物》从他的微博头像谈起——他作为婴儿被姥姥抱着,那是他对于纯然被爱的感受。那之后的人生,他寻找爱,付出爱,感受爱,也面临挫败,感到匮乏,并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自我。在X美术馆举办的个人首次展览中,他甚至使用《爱我》作为自己首次展览的主题。
一小时的对话中,最动人的部分来自于他对于父亲的谈论,因为父母从小离异的关系,他和父亲“不熟”——“残缺的部分让你有所需求”。
作为艺人、节目制作人、主持人、导演、花艺师,姜思达的身份众多,有一部分人喜欢他,还有一部分人对他感到好奇。但当剥离这些身份之后,“爱”是如何影响了这个人,姜思达自己讲述了可能的答案。
【本期音乐】
Mr. Moustafa - Alexandre Desplat
Let It Be Me - Phil Everly
Published 0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