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通常孩子因病住院,爸媽會覺得,什麼事都不要做,甚至華人世界覺得生病的孩子過生日,就是傳達給上天孩子幾歲,讓生死的界線更接近了……試想如果你是孩子,他的心情呢?會覺得沒有人歡迎我」台大醫院兒童友善醫療個管護理師 #趙芳欣,在第一線看過許多兒童醫療創傷,對家庭的巨大影響,她曉得,在死亡面前,孩子與照顧者的恐懼、不安、不捨…… ⠀⠀⠀ ▍潘朵拉盒子掀開後呢? 在台灣兒童緩和醫療仍在匍匐前進中,雖然「以孩子為主體」醫療意識在近幾年逐漸被看見,「但因為這個世界,追求的是一些效率、數據,那病人離開了,等於沒有績效 」那些破碎家庭、沒有盡頭的挑戰、甚至孩子離開後遲來的後悔,相同劇情在醫院一再重新上演,友善緩和醫療進度能趕上需求嗎? ⠀⠀⠀ ▍學習善生留下美好回憶 多數人認為,緩和治療就是在等死,但其實用意是希望,最大化病童這段時間的生活,不留遺憾;善生不一定在親人過世後,把握相處的時光,透過溝通減少遺憾,面臨悲傷的情境時,能走得更加順暢…… ⠀⠀⠀...
Published 09/26/24
Published 09/26/24
「失智症最殘酷的就是,他什麼都會忘的……我覺得要求『幫助』是一種奢望,因為他什麼都不會記得,所以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他在我身邊,但我卻像是一個人……」語言學學者 鄭秋豫教授,和丈夫相守一生,兩人感情要好、無話不談, 卻沒想到他竟漸漸失去了語言的能力,到最後甚至完全已經「不會」回應了…… ⠀⠀ 雖然明白終究會到來,但當他漸漸地不再有任何回應, 原來還是如此悲傷…… ⠀⠀⠀⠀⠀⠀⠀ ▍那一杯杯咖啡,告訴我他人還在,而我的伴侶已去。 原來鄭秋豫和丈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杯早晨咖啡,從在陽光漫溢中品飲的溫馨,變成遍布全家永遠喝不盡的悲傷,從丈夫只記得煮、不記得喝,到了最後,直接「把咖啡倒在桌子上」。 ⠀⠀⠀⠀⠀ 原來,連怎麼喝咖啡,也都會忘的…… 留住的只剩下思念他時,無盡的孤寂。 ⠀⠀⠀⠀⠀⠀⠀⠀ ▍最後,你離開我,也沒有再回頭。 時刻待命讓鄭秋豫失去了自己一切的生活,附上極大的代價。和女兒送丈夫去機構的那一天,是她的生日,但她沒有哭。 ⠀⠀⠀⠀⠀⠀...
Published 08/08/24
「身為毒物教授,或許比許多人更有資源與能力,讓媽媽有更多治療的選擇與機會,但終究,我還是沒能陪著媽媽把癌症治好……」擅長將毒物知識與生活結合的毒理專家 招名威 ,自小就是父母的驕傲,本以為努力打拼事業,可以讓辛苦一生的父母過上好日子,彼此十分親密的三人,更許下一輩子在一起的諾言,卻未想到媽媽退休沒多久,就罹患讓人聞之喪膽的癌王-胰臟癌。 ⠀⠀⠀ 「我已經看到山要崩塌了,但仍要轉頭告訴家人,放心、沒事,我們繼續努力。」一直以來都是父母看重的依靠,白天扮演完冷靜又穩重的兒子後,只有從醫院回家的那條路上,招名威才能躲在僅有自己的車子裡,任憑音樂大聲撥放、歌曲敲打破碎的心,而淚水無聲滾落,顯露真實而脆弱的自己…… ⠀⠀⠀ 照顧從不知何時到來,而親人離去的恐懼, 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讓那築起來名為「家庭」的幸福堡壘,瞬間崩塌。 ⠀⠀⠀ ▍是專家也是兒子,使出渾身解數卻仍無能為力 心裡明白母親身體無法承受化療之苦,招名威想方設法安排母親,接受免疫細胞療法,這一刻,他才深刻體認到,即便擁有深厚專業知識, 面對生死,卻比尋常人更顯為無力…… ⠀⠀⠀...
Published 07/18/24
「人會走向孤獨死、無人送終,並不是偶然。即使是結婚、有小孩的人,都難保自己到了最後,不會是一個人孤獨地離世,台灣正搭上超高齡社會的失速列車,而未來孤獨死的狀況只會更加普遍!」區公所社會課-人稱「詩人公務員」的 @李夏苹, 因為一份突如其來的任務,開始研究「獨居老人遺產點交」她發現,獨居老人在現代社會是非常邊緣的弱勢群體,看似許多福利可以申請,但其實條件上的框框架架和世代的代溝,往往接不住真正需要的長輩們。   這樣的情況和越來越疏離的現代關係演變,造成「孤獨死」的比率失速上升……未來,誰能保證自己一定不是這樣死去呢? ⠀⠀⠀ ▍一具遺體的背後,是整個社會。 因為躺過遺體被拆掉的木頭地板、堆積成山的各種囤積物、不想認領遺體的親屬、被留下肚子太餓而啃食遺體的寵物……就像鏡子一樣反映出被遺落在「獨居老人關懷系統」之外的人們,而大眾往往把社會中最脆弱的一塊,完全寄託在基層公務員身上?   ▍如果孤獨死,是最理想的死法?...
Published 06/27/24
「我們大人怎麼看待特殊需求的孩子,周圍的小朋友就會如何理解他們!世上眾生皆有病,差別只是你的病自己知不知道,談到孩子,我們不要把孩子二分法,分成正常/不正常……」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接觸過無數慢飛天使,也目睹過許多社會新聞的悲劇,他深知,如果這個世界更加友善,孩子的特殊「需求」,其實可以大聲的說出來!然而,我們許多成年人仍未意識到這一點,依然認為那些是「不正常」的孩子……把慢飛家庭隔離在社會之外。 ⠀⠀⠀ ▍所有的衝突都來自不理解 「孩子賴在地上大哭大鬧,怎麼辦?」、「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怎麼辦?」在現代社會,育兒面臨著諸多挑戰:網路資訊繁雜、3C教養、父母工作繁忙,讓每一個家庭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教養模式。當家長情緒即將爆發時,也許可以嘗試轉換思維,問問自己:這個孩子在試圖傳達什麼?  ...
Published 05/30/24
「在學校都會教怎麼照顧自己、怎麼劃界限、怎麼照顧家人……但最困難的地方是跟家人,會有很多的情緒糾葛,有些時候,你明明知道要這樣講話,可是真的坐在他們面前,要好好講一句話,都好像隨時會爆炸……」心理學作家 海苔熊,在網路上寫過無數文章療癒網友的心靈,但在真正面對照顧的時候,小時候那些黑暗的記憶,彷彿一點點地都被勾動起來…… ⠀⠀⠀⠀⠀⠀ 小時候的爸爸是很巨大的,無數的爭執讓海苔熊頭也不回地逃離家裡,那些洗衣機裡的衛生紙片片、和父親兒時給的紙飛機,一起塵封在現實的洪流裡,直到某一刻回頭,才發現,那個像史瑞克的爸爸,已經變得這麼瘦小了…… ⠀⠀⠀⠀⠀⠀ 我好怕你,但原來也好愛你…… ⠀⠀⠀⠀⠀⠀ 長大了回頭看,那些關於爸爸的爆脾氣,其實都是他對這副身軀的無能為力,沒辦法掌握的命運、無法掌控自己的身體,中風讓他的能力日漸削弱,一點、一點的流失,於是只能對電燈、對洗衣機生氣,那能讓他看起來,強大一些。 ⠀⠀⠀⠀⠀⠀ 望著父親的背影,海苔熊知道,爸爸那些悲傷是因為,他在這個身體裡,好辛苦……好辛苦…… ⠀⠀⠀⠀⠀⠀...
Published 04/25/24
#以人為本的長照行不行? 「這個社會怎麼對待失能的人,完全取自於我們心中的價值!不要忘記、不要放棄。」在部落打造台灣長照奇蹟的 林依瑩 ,用歸零的心進修照服員證照回到第一線,看見許多照顧現場的不合理,建立照護所需的專業與人力,因著親密陪伴與團隊的照顧,讓許多插管的長輩們,終於可以回家了! ⠀⠀⠀⠀ 利用現代科技,用視訊把專業帶進部落,讓治療師和長輩零距離,因為相信,林依瑩把奇蹟留在每個經過之處,把所有資源整合,不讓照顧者需要面對繁瑣的長照申請流程,把所有困難的流程落地,在小小的部落實現「以人為本」的長照。   因為他有一個夢,讓每個長輩在人生的尾聲,都發光發亮, 即便人生平凡,但卻不活的平庸。 ⠀⠀⠀⠀ 而現實中困難的,也不僅僅是長輩。 ⠀⠀⠀⠀⠀ 「不是陪伴在側就是孝順。」難道家中沒有結婚、賺得最少的人就該成為照顧者?她看見許多人為了照顧犧牲未來,和自己的家人彼此傷害,更顯照顧分工的重要性之外,整個社區應該如何接住長輩,會是未來高齡社會最重要的課題,而傳統式的中華孝道,更是把照顧資源隔絕在外,緊緊綁住照顧者的致命繩索! ⠀⠀⠀⠀...
Published 04/18/24
#在家裡的可以走出去!躺著的可以站起來? 「以人為本跟包裹式的支付,會更貼近照顧現場的需求。」在部落打造台灣長照奇蹟的 林依瑩 兒時在鄉下陪著長輩們長大,因而選擇從事長照相關產業,一路深耕數十年,看見許多長照現場的不合理,在台灣推行All In One整合所需資源的照顧方法,嘗試建構照護所需跨專業與人力,沒想到,奇蹟一個接著一個發生……長照這條路,未來也許不那麼模糊。 ⠀⠀⠀⠀ 部落裡八十歲的長輩已臥床一年,她集合不同專業醫護、照顧,接力做到24小時照顧,沒想到四十天長輩就可以返鄉,再兩個月長輩就自行爬上二樓……。林依瑩心中的長照,不只是「照顧」,而是找出長輩的真正需求,讓他們可以回家,拿回自己的人生自主權。   然而,聽起來很簡單,現實卻很困難。 ⠀⠀⠀⠀⠀ 她看見台灣照護高度依賴移工,卻沒有給移工們好的生活環境、專業培訓,不只讓移工跑路,更讓台灣照護人才沒有辦法培育起來。於是她嘗試在部落推動培育專業人力,沒想到讓大量青年開始返鄉,部落人力越來越多,長照專業撐起整個部落的照顧環境,看著露出幸福笑容離世的長輩們,林依瑩有了一個決定。 ⠀⠀⠀⠀...
Published 03/28/24
「我真的沒有媽媽了……」資深媒體人 #吳小帽 ,娛樂圈闖蕩多年,一個人過的有滋有味的他,在心愛媽媽癌逝後,選擇擔起照顧「無血緣關係」日本爸爸的責任,兩個人語言完全不通、沒有一起生活的基礎,卻必須24小時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身邊的人總是問:「照顧親生父母尚且不能這樣,你怎麼可以?」   但緣分,就這樣不經意地將兩人的生命牽起……   小帽媽媽年輕時為賺錢扶養他長大,一人隻身前往日本打工,一去就是20年,也因此結識日本爸爸、步入婚姻。退休後兩人回到台灣居住,沒想到媽媽後來確診肺腺癌,在她往生後,小帽以為這輩子再也毋需為他人的生老病死牽掛,想不到母親的伴侶日本歐吉桑病倒了,卻無人能細心照料,他毅然決然地將歐吉桑接到住處,這一照顧,就直到如今-   要照顧自己的家人已經是不容易, 更何況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兩個人同住後,一個說中文、另一個說日文,靠著比手畫腳及翻譯機做溝通,在旁人看起來,語言是相處上一道阻礙的溝,但對小帽來說卻成了最美的距離,在家的時候,他們可以享受各自的世界,在照顧與被照顧之間留有一點縫隙,讓彼此都能夠擁有喘息的空間。  ...
Published 03/07/24
「不管做多少努力,只要有身心障礙手冊,被剝奪受教權就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時常在facebook分享生活,擁有32萬追蹤者,人稱神老師的沈雅琪,因為孩子是慢飛天使看盡教育體系的不平等,決心為特殊生爭取權益!卻因此受到同事的打擊和排擠,但她依然不屈不饒,為理念跑遍全台演講,受傷時自己默默跑去海邊宣洩眼淚,任海風吹乾後,繼續下一場戰鬥…… 女兒「妹妹」在四個月大時,被醫生判定終身學習遲緩,領取5張身心障礙手冊,十個月大,就已成為各復健室的常客、到五年級還常大小便失禁、即便只有一句話,也要練習上百遍後,女兒才有可能理解文章的意思與答案。 性格好勝的她,相信努力可以克服一切,帶著孩子接受語言治療、職能治療、體操訓練,原以為已經替女兒做好所有準備,直到小學時主任一句「中度智能障礙不能上體育課」,剝奪女兒的基本受教權,從那一刻起,她就決心為女兒戰鬥到底……從此,她早上四點起來撰寫文章,在母親和老師的雙重工作中不斷奔波、忙碌著,旁人看她會覺得生活強度太高、太辛苦了!但她說:「只要停止忙碌,亂七八糟的想法就會闖入腦海……」 原來,照顧者的忙碌,是另一種支離破碎的悲傷。...
Published 01/25/24
「爸爸說把媽媽送進機構!就是不孝!」在台灣富有影響力的講師 #謝文憲 ,自剛出社會時母親倒下那刻起,就和家人一起扛起照顧重責,同齡人畢業後衝刺事業、戀愛、四處去冒險,但他除了上班,業餘時間就是照顧失能的母親,過程中難免和家人發生衝突。公司裡,上司說了一句:「文憲是很孝順的人!」他卻不禁在百餘人面前痛哭流涕,他知道,他不是孝順...… ⠀⠀⠀⠀⠀ 「她真的好辛苦」母親在全家人的照顧下活過十數年,還是走到終點前最後這段路,只不過這兩三個月實在......太折磨「人家常講上面是天堂、下面是地獄、中間是煉獄,那時候對我來說,活着,就是在煉獄!」在加護病房日夜守護著母親,看著她那插管後腫脹的臉,給謝文憲帶來一輩子無法抹滅的傷痛。 ⠀⠀⠀ 那一晚,隨著父親斯心裂肺的大哭, 全家人陪伴母親走完最後一程,也放下了...... ⠀⠀⠀ 母親離開後,阿姨進入了父親的生活裡,但謝文憲並不排斥,他明白,父親已然照顧母親十數年,從沒有好好的放鬆過,如今阿姨可以陪伴父親的老後生活。在那之後,阿姨帶著父親四處遊山玩水,在父親倒下前,過了一段好快樂好快樂的日子...... ⠀⠀⠀...
Published 01/04/24
「我常說婆婆真的是我生命中的貴人,而來自印尼的阿麗比較像我們家的女主人!」現投身樂齡照護產業,一人多工的曾麗娟總是揚起燦爛的笑臉說著!很難想像充滿活力的她曾歷經父親罹癌、母親憂鬱症、公公婆婆失智等等一系列的照顧困境,但她卻因此學習了照服員知識、芳療、樂齡桌遊等等技能,反而把更多歡笑帶給大眾。「沒有照顧,也許我還沒辦法實現活到老、做到老的夢想!」   「初生之犢不畏虎,一開始我是抱著球來就打的心態!」在成為照顧者前,麗娟在科技業工作已經二十年,每天過著分秒必爭的日子,熱愛工作的她無時無刻都停不下來,沒想到,婆婆突然倒下改變她的一生。 ⠀⠀⠀⠀⠀⠀⠀ 「我那時想,如果她壓在我身上,我可能就先倒下去了。」原本為婆婆請了一個外籍看護,沒想到她只待了一個晚上就跑得無影無蹤,麗娟順其自然的接手照顧工作,每天跳起來使盡吃奶力氣幫婆婆換尿布,帶婆婆看中醫西醫,一排隊就是一整個下午,好不容易日子步上軌道,母親卻在此時罹患了憂鬱症…… ⠀⠀⠀⠀⠀⠀⠀ 「但是愛別人之前,我們要記得先愛自己!⠀」 ⠀⠀⠀⠀⠀⠀⠀...
Published 11/30/23
「大家對於生命的認識,學習的太少了。」我們往往只關注人生的上坡路,要考大學、職涯要發展,但是其實人生有生、老、病、死,最後都會走上下坡路,那我們要以哪種姿態,去走這一段路呢? ⠀⠀⠀⠀ 居住日本已經十一年,現任40家長照機構的經營管理工作者 何蕙君,經歷了日本進行長照改革,並把照顧「公共化」的過程,在高齡社會、長照極度缺工的當下,台灣的照顧政策有沒有更好的方向?日本的照顧介護保險制又適合台灣嗎?  ⠀⠀⠀⠀⠀ 「日本長照它是一個,協助人度過最後一段人生的工作!」 最初,日本長照改革從「長照工作的意義」開始!並重新規劃「長照工作內容的職場設計」,翻轉長照低薪、沒有未來的舊觀念,讓年輕一代驚覺「原來長照是這樣啊!」,甚至引發青年將長照視作「新創」的一環。 ⠀⠀⠀⠀ 「有這樣一句話,照顧者自己要先幸福!被照顧的人才會幸福~」 日本針對職場改革,如照顧休假和失智者雇用,人民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接受與理解,因為大家知道一件事:「有許有一天,我也會變成照顧者。」 ⠀⠀⠀⠀⠀ 原來日本的公共化不是只有保險, 而是讓大家都意識到, 長照是自己的事情呢…… ⠀⠀⠀...
Published 10/31/23
你還記得自己十歲時在做什麼嗎? 「有一群孩子自己還需要被照顧,卻提早成為照顧家人的『年輕照顧者』。」當大部分孩子還在探索世界,學習如何生活、盡情玩樂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下課後就必須趕回家照顧家人;料理三餐、把屎把尿、甚至兼著照顧弟妹,明天再帶著黑眼圈去上課……   他們還來不及長大,就被長照束縛交出人生, 但卻很少人注意到這群年輕孩子的身影, 彷彿-被這個世界隱形了。   「他們心中一定有很多恐懼、害怕,但是卻不知道怎麼說出來。」 年幼的孩子不易覺察自己情緒的臨界點,也不知道如何求助、甚至不知道自己應該要求助……漸漸地,好像被社會拋棄,也封閉了自己。   有誰能發現這些年輕照顧者呢?   根據統計,這些照顧者大多都隱身在校園裡,辨識是很重要的關鍵,除了學校應找出校園中的年輕照顧者、教育部將與衛福部預計提出「辨識兒少照顧者指標」、「評估兒少照顧者需求量表」之外,我們也是第一線守護住這些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份子!  ...
Published 10/17/23
「我們的家人是生病,不是暴力分子…吃藥就是給他按了暫停鍵,可是他內在的問題有解決嗎?沒有啊…...」是照顧者也是伊甸「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接線志工的黃莉玲,多年前在弟弟遠赴外地工作時,一夕間成為病發弟媳的照顧者;什麼是精神疾病?吃藥就可以好了嗎?那時的她一無所知,而當她主動想要了解與學習的時候,卻發現,精神疾病的認識與教育資源,真的太少太少了… ⠀⠀⠀⠀⠀⠀⠀ 全家都把希望放在莉玲身上,而她卻陷入把弟媳「送醫、回家、復發」…「送醫、回家、復發」的無限循環裡,原來精神疾病類似對抗壓力的那個「閥」,已經壞了…當我們把精力放在「醫療」時,往往卻忘記正視精神健康的需求?也忘了社會上每一個指責和眼光,都是他們無法承接的壓力來源… ⠀⠀⠀⠀⠀⠀⠀ 「不只是治病,我們更要好好過日子…...⠀」 ⠀⠀⠀⠀⠀⠀⠀ 在經歷這些後,莉玲不只學習也懂得將經驗分享給他人,當她走過這條照顧的路,一回頭卻發現還有許多精神疾病的照顧者,仍在其中痛苦不堪,有一個機緣,當伊甸活泉之家詢問她「精神疾病照顧者最需要什麼資源?」時,她想起最初撞的頭破血流那個時期,多麼希望,能有一個人一起「商量」...
Published 09/21/23
「我想要逃到一個…講白了就是逃到沒有爸爸的地方…」 詩人夏夏拖著疲憊的身軀「逃跑」到健身房,不顧所有人的眼光直接鋪了瑜珈墊終於倒頭睡去,在稍微恢復體力後回家一開門,就看到父親始終坐在原處等她,她說:「我剛剛離家出走回來了。」父親溫柔的看著他回:「好」 ⠀⠀⠀⠀⠀⠀⠀⠀ 「照顧」這一份祝福,即便前面苦澀難以入喉,最終也會「來日方糖」的吧… ⠀⠀⠀⠀⠀⠀⠀⠀ 「他以前沒有這麼可愛,失智後比較可愛~」身為家族長子的父親,從小就扛著照顧一大家子的責任,夏夏印象中兒時家裡的氣氛讓她難受,吃飯時甚至只有電視機的聲音百無聊賴地播放著,那時的她一長大就迫不及待的逃離那個家,但直到在為人母親後,她才了解到,其實每個人都是有「限度」的,而她的父母也只是平凡人,已經傾盡自己的所有給予自己的孩子了… ⠀⠀⠀⠀⠀⠀⠀ 夏夏幫父親取了一個別名叫「邦迪亞上校」一如百年孤寂中的邦迪亞,不斷重複鑄造小金魚又重新溶解,再鑄造小金魚的循環, 父親困在他的時空中,不斷重複詢問夏夏母親的離世,「母親在他不斷的提問當中,一天死上了千百回一樣。」但天上卻有個聲音告訴她,這會是很大的祝福… ⠀⠀⠀⠀⠀⠀...
Published 08/31/23
「佑南姊,你有沒有想過,阿姨可能是失智?」 「你爸失智!所有的老人就都失智???」 如同尋常人一樣,無法相信母親可能失智的演員 梁佑南,在醫生宣告確診失智症後淚如雨下、崩潰的和友人道歉。 ⠀⠀⠀⠀⠀⠀⠀ 母親的症狀剛開始只是重複說同樣的話,到半夜跑到頂樓去,最後竟然說死去的爸爸回來切水果給她吃了…生命有時候就像一場玩笑,在她眼中如此健康、忙碌的母親,又怎麼可能會失智呢? ⠀⠀⠀⠀⠀⠀⠀ 「我是你女兒?你怎麼可能不認得我…」自稱「媽寶」的梁佑南,兒時起就被父母捧在手掌心寵愛,感情至深,但在母親確診失智後,原來的那個她一點一滴的慢慢離開…到最後,記憶中的那桶仙草,那一道道飯菜,象徵家裡味道的粽子香氣…都已然不復存在「如果能再重來一次,我會把媽媽做的菜全部吃完…」梁佑南哽咽地說。 ⠀⠀⠀⠀⠀⠀⠀⠀ 「她連失智都不好好失智,都還要擔心我們…」即便失智連女兒都不太認得,但依然記得要把草莓留給最愛的孫女吃,要幫最愛的女兒照顧三個孫女,無論是否生病,母親的心和母親的愛永遠都在… ⠀⠀⠀⠀⠀⠀⠀...
Published 07/27/23
「我明明知道你未來會很痛苦!會中風、洗腎,我能不能免除、降低你這個痛苦?因為你還有時間救自己。」身為藥師卻叫病人減藥?帶著減藥使命的藥師 #胡廷岳,打破生病狂吃藥/不吃藥的迷思,教你如何「健康促進」,讓我們不成為被照顧者、家庭照顧者! ⠀⠀⠀⠀⠀ 「運動、喝水、早睡早起、吃原型食物」,這些所謂「醫囑」無人不是倒背如流,但是為什麼總是做不到呢?誰不想要健康的身體,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 辛苦的勞力工作需要飲料卻不愛喝水、工作太累回家無法運動備餐,血糖越來越高、藥越吃越多,這樣的迴圈我們該如何結束? ⠀⠀⠀⠀⠀ 原來,急著要治病的我們,忽略了真正應該先治的,是「人」? ⠀⠀⠀⠀⠀ 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與痛點,找出適合每個人的改變因素,胡廷岳藥師立志走遍台灣大小鄉鎮,就是希望能夠趕在台灣變世界最老國家之前,讓大家無痛促進健康生活! ⠀⠀⠀⠀⠀⠀⠀ 也許未來的人生會很辛苦吧?但… 我們都還有時間救自己! 讓我們降低成為被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好嗎? 邀請你一起來破解「用藥迷思」! ⠀⠀⠀⠀⠀ ✨...
Published 06/21/23
「我哭著跟她說:『你走開!你不是我媽!你不要一直占據我媽的身體!你不要這樣對我…』」工作面對了大部分人生活中所不想直視的難題或難堪,是律師也是作家的 @呂秋遠 一直到母親病重倒下,才突然發現「輪到我當照顧者了?」。「長照」聽起來如此遙遠,真正輪到自己時人人都措手不及。 ⠀⠀⠀⠀ 最愛的母親因照顧父親辛勞倒下,不明原因疼痛至臥床不起,作遍檢查一直找不到病因,這時「瞻妄」大魔王又來攪局…家人每天跟著母親不安定的精神起伏,一下有人在偷窺自己、一下覺得全世界都想陷害自己,當初溫柔的母親已經變成不認識的人,一個律師在走投無路下辦了多場法會…最後,傷心的兒子終於崩潰了… ⠀⠀⠀ 不只自己的故事,身為律師的呂秋遠經歷過更多「照顧鬼故事」,沒想到照顧者在法律上最常遇到的難題不是外人,而是「自己人」,看遍這一切的律師也有給照顧者的建議,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呢? ⠀⠀⠀ 在長大後呂律師卻如同家中小女兒的角色,如今面對父母依然可以又親又抱,只想讓也許不懂得說「愛」的那一代感受到,有人愛你的方式是這樣對你的… ⠀⠀⠀⠀⠀ #這次我們說好了,#優先照顧自己!...
Published 05/19/23
「為什麼家裡的長輩都在身邊,但是「照顧」這個話題一直都浮不上檯面呢?」從十九歲開始經歷身邊最深愛的人生老病死, 作家 #郭強生老師 照顧病老的父母,才終於勇敢面對了生命中的悲傷,「悲傷,既是缺口也是出口,走出來才能看到全貌。」 ⠀⠀⠀⠀ 「每個家庭都有內在的問題,不面對解決,就只能鏽掉、崩壞。」郭強生經歷了情人離世、憂鬱症、母親罹癌驟逝、父親失智、哥哥的衝突與離開,他發現 -面對消逝,是人生必然的一種學習。 ⠀⠀⠀⠀ 一路探尋生命的真相,最後拼貼出家庭真實的樣貌後,郭強生重新學會生活、理解獨處,社會上人人在意的外在樣貌已然不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自己過好每一天。 ⠀⠀⠀⠀⠀ 「長照不是吃飯看病而已,我在照顧的是一個人生還在進行中的人。」牽著爸爸的手,現在,他們是「共同老後照顧的夥伴」呀 … ⠀⠀⠀⠀⠀ #這次我們說好了,#一起認真來悲傷! ✨讓郭強生對世間通透的見解,陪伴我們的心❤️ ⠀⠀⠀⠀⠀⠀⠀⠀⠀⠀⠀ (00:04:22)  19歲開始遊走在生老病死間,太早起步的照顧人生 (00:15:26) 為什麼「照顧」總難以啟齒?疏於分享的社會氛圍…...
Published 04/19/23
「爸爸的心理狀況出了問題,有一天他又受到孩子攻擊之後,我看到他拿著枕頭反擊…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出事!最後只能先通報家暴…」身為監察委員兼任人權委員的「倡議媽」王幼玲為無數弱勢發聲、爭取人權,但自己家的自閉症孩子卻讓他們夫妻倆幾乎要走上絕路,捧著錢也找不到機構幫助,到底…台灣的資源有什麼樣的問題? ⠀⠀⠀⠀ 自閉症不都是電視上那樣的天才,也不是故意耍自閉,自閉症是先天的腦部發展障礙,王幼玲的孩子罹患重度自閉症,因為沒有口語,在人際互動上非常困難,不只對周遭環境很敏感,從小學開始就有情緒行為的問題,會出現把同學在地板上面拖等動作,於是爸爸從國中時就陪伴他看精神科門診,這個孤獨且不容易被理解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 ⠀⠀⠀⠀ 一不小心就被孩子推倒、睡夢中也會被拖下床,渾身是傷的父母,在孩子尚小時還可以承受,那時也常常帶孩子出國玩耍,希望能夠保持孩子的健康生活,但光陰似箭,現在的他已經是180公分的大男孩,父母也日漸衰老,漸漸開始對身處在暴力生活下產生陰影,但無論社工來了多少次,現今沒有真正適配的方案,似乎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忙,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
Published 03/17/23
「最後她也不曾張過眼睛,但我就不停地救…」母親每天換藥都流湯流膿,腳也幾近爛掉,演員 崔佩儀 仍堅持不斷為媽媽按摩,幾次送到急診室,護士小姐最後開口:「崔小姐,我要是你我不會救你媽…」但放手談何容易?因為好愛好愛媽媽…照顧者的決定之重,還有那些決定後日以繼夜的自責,誰來分擔? ⠀⠀⠀⠀ 因為父母離異的童年、與母親辛苦養育的愛,不知不覺間成為一家人的照顧者,她就如同大樹一般,屹立不搖的承受無盡的風吹雨打,守護著最近愛的家人… ⠀⠀⠀⠀ 最心愛的母親身體頻頻出狀況,因為丈夫長期在國外打拼不忍他奔波,崔佩儀一人扛起照顧母親和孩子的責任,蠟燭兩頭燒的她面對母親的失智,終於幾次瀕臨崩潰!「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身心都快病了…」內分泌失調又有憂鬱症的症狀….. ⠀⠀⠀⠀ 但家人間緊密的愛支撐著她陪伴母親走到最後,即便困難,也開始學會照顧自己,接受自己不可能照顧的很完美,每個人都不一樣,不要苛責自己… ⠀⠀⠀⠀⠀ 媽媽說:「謝謝你,我知道你照顧我很辛苦。」 媽媽,照顧你永遠是我心甘情願,我愛你… 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好好的,為自己而活。 ⠀⠀⠀⠀⠀...
Published 02/17/23
「善終本身也是善生的一部份,因為人的死亡不是一瞬間的事情,假如最後一段路可以好好地離去,那麼親人也不會因為心理的遺憾而產生一輩子的創傷…」在看過醫院受盡折磨的病人和家屬之後,畢柳鶯 醫師 親自陪伴母親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斷食善終之路,幫她舉辦生前告別式,親自為媽媽的人生寫下完美的句號… ⠀⠀⠀⠀ 家族有小腦萎縮症病史,畢醫師的母親經歷辛苦的前半人生,後半人生雖高齡確診小腦萎縮症,卻希望把自己最後的時間掌握在自己手裡,她裁縫、做瑜珈、看股票,把健康的時間拉得好長好長… ⠀⠀⠀⠀ 但,那一天總會到來,母親語氣沉重的提出,希望能夠自己選擇離去的時間… ⠀⠀⠀⠀ 國人在死亡之前,一般臥床時間平均是八九年,畢醫師縱有千萬不捨,也答應母親親自陪伴她走這段路程…最後的最後,兒女子孫圍繞著她一起回顧她的人生,盤點那些美好的回憶,給她好多好多的擁抱和愛,告訴她:「謝謝妳 來到我們的人生,我們愛妳」… ⠀⠀⠀⠀ 沒有那些痛苦… 最後她平靜地離開了, 沒有遺憾。 ⠀⠀⠀⠀ 畢柳鶯醫師分享她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親自送母遠行的故事, 「人生的畢業典禮,我們頒給她最高獎狀」,...
Published 01/11/23
「不要讓我再熬夜了…我想要離開那裏…」照顧經歷長達十二年的漫畫家 米奧,說出所有照顧者最真實的心聲,被無形枷鎖困在黑暗現場的他們,過著如抹布般的人生…   從小最疼愛她的爸爸,在被恐怖的胰臟癌折磨後不成人形,夜晚時,當爸爸人生的恐懼襲來,米奧獨自一人承受著譫妄帶來的精神傷害,即便她心裡清楚,爸爸清醒時是最愛她的,但那時候的她,真的已經快不行了…   「在馬來西亞南部,是幾乎沒有照顧資源的…看護仲介費,請一次台幣兩百萬,那就是一個女性要照顧家裡的社會,所以他們覺得,家裡有媽媽、有女兒,就可以了…」社會的傳統氛圍使得家庭的所有人都非常壓抑,受了傷的哥哥們、被另一個家庭照顧綑綁的姐姐,雖然常常在一片黑暗之中,米奧還是常常作夢,在夢裡,一家人聚在一起,很快樂…   前後照顧爸爸和媽媽離世,十二年來還好一路有丈夫陪伴。 在他夫家,所有兄弟姐妹會一起分配照顧責任,不會要求媳婦擔責,在這裡,他感受到好多好多的愛,他漸漸的把不曾說出口的傷害畫出來,即便再次回到那些照顧現場,眼淚總是嘩啦啦的停不下來,但是,傷口似乎漸漸開始痊癒了…   「要說出來,要記得哭…」...
Published 1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