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比白色還要白,比黑色還要黑,這些顏色在動物身上才找得到!
我們要製造出染色顏料,常常遇到汙染、化學毒素的困擾,從動物身上七彩炫麗各種顯色方式,給了科學家許多實用的仿生靈感。白到不可思議的白金龜,衍生出新款環保白色染料;魔幻的藍色大閃蝶,竟然還變成紙鈔護照的防偽技術。
本集不只要見識從動物體色發展的仿生應用,還要一探變色龍為什麼能想變就變,還會跟著心情來變色?章魚、烏賊不只會變色,還能用體色變化來對話,甚至一邊睡覺做夢,顏色還能大風吹?
本集重點
05:00 白金龜的白,為什麼比立可白還亮白?
06:30 為什麼動物可以有各種顏色?
08:30 魔幻的藍色大閃蝶
12:10 打架、做夢、心情不好,章魚身體隨時換顏色
18:30 NASA韋伯望遠鏡也靠蛾眼結構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共同主持、腳本:劉芝吟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Published 01/21/24
該黏的時候發揮黏性,撕除的時候又不會殘膠滿布,生活智慧的困擾,動物也能幫上忙!這一集,要從動物的固著和表面吸附力,破解科學家有哪些有趣的仿生應用。
為什麼貓咪每天舔自己,卻不會舔到滿嘴毛?壁虎飛簷走壁、到處趴趴走的秘密,就藏在腳底的毛?未來外科手術不一定用針線縫合,用的是淡菜新發明?而章魚竟然是「摸」出食物好不好吃?
本集重點
01:40 貓咪舌頭上的倒鉤,為什麼不會刺傷人?
09:30 壁虎的「腳毛」吸功
12:20 把人工珊瑚礁黏回去,貽貝將是絕好材料
16:00 鮣魚一吸,連鯊魚都甩不掉!
18:20 章魚「摸」出食物的好滋味
19:40 章魚的吸盤這麼強,為什麼觸手不會互相吸住大打結?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共同主持、腳本:劉芝吟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Published 01/15/24
科學家向動物借點子,這次借來的點子用來改造機器人!機器人除了是日常小幫手,還能用在無人機、醫療配送、特殊救援。如何讓他們移動更快,飛行更輕巧節能,上山下海、沼澤、沙漠都能無障礙,科學家從獵豹、雨燕、猴子身上找到不少靈感。
作為地表最快動物,獵豹的加速器原來藏在脊椎?世界上竟然有一種蛇怪蜥蜴,懂得「輕功水上飄」?人類演化到失去尾巴,到底動物的尾巴有多厲害?
本集重點
02:10 3秒瞬間衝到100公里!獵豹的飛毛腿關鍵
05:30 貓咪的平衡感助手,是鬍鬚還是尾巴?
09:30 蛇行機器人的開發秘訣:蛇沒有四肢,為什麼這麼靈活?
11:30 暗藏「輕功水上飄」的蛇怪蜥蜴!
15:25 邊飛,還能邊睡、邊吃、邊喝水:小雨燕
19:30 為什麼蜻蜓能飛得輕巧,還能背起比自己多三倍的重量?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共同主持、腳本:劉芝吟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Published 01/08/24
現代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從社群、網路檢索到智慧導航,處處都依賴演算法。但你可能沒想過,在這些人工智慧的背後,科學家竟然從動物身上找到優化靈感!
蜜蜂降落的方式,被應用在無人機研發。螞蟻覓食習慣,也讓人工智慧更有效率。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許多動物聰明又奇特的行為,歐洲椋鳥集體飛行不撞車,秘訣是「神秘7」?布穀鳥如何腹黑諜對諜,到處使詐蛋留別人家?蜜蜂不只會排隊降落,還懂得一起拍翅膀散熱?
本集重點
04:20 獎勵vs懲罰,果蠅學很快!
05:50 蟻群演算法:分散式運算,避開中央控制
08:50 向沙漠螞蟻學習,機器人不用GPS衛星也行
11:10 從蜂群採蜜找到靈感?蜜蜂演算法
12:30 蜜蜂為什麼可以排隊飛進蜂巢?
14:50 溫度過高?蜜蜂一起拍翅膀散熱
16:25 神秘的7,讓歐洲椋鳥集體飛行不撞車
18:30 鳥版寄生上流:布穀鳥的心機下蛋法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Published 01/02/24
EP02|魚為什麼不會撞到同伴?蝗蟲也能聞炸彈?連電池、飛彈都和動物有關!
科學家如何向動物學習討教?這集要從嗅覺、味覺、壓覺、溫覺與電覺,全方位探索動物的超能力與科學好點子。
深海裡的盲眼魚,為什麼不會撞到同伴?電魚是怎麼發電電暈獵物?而狗狗的好鼻功,竟然和天生的濕鼻子有關?本集動物仿生學,帶你全方位認識動物感官系統,以及當中帶來的科技新靈感。
本集重點
01:20 狗狗好鼻功:雙倍嗅覺基因+濕鼻子+高速氣體交換
06:00 訓練蝗蟲,研發聞出爆裂物的仿生機器人
07:40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螞蟻成為演算改良絕招
11:50 魚為什麼不會撞到同伴?
15:40 響尾蛇的紅外線獵殺法
18:00 電魚為什麼可以放電?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Published 12/24/23
今年11/24,兩廳院廣場上演一齣實驗性的類實境秀《彌》。數千位觀眾聚集廣場,共同見證歷經一個月激烈競爭,脫穎而出的16位「預言者」PK賽。在當天的終局決戰中,勝出的大預言家會當眾宣告他的2024年度預言。
這場創意的展演行動模糊了真實與虛擬,現場所有似真似演的沉浸式橋段,更像是一場大型的劇本共創。大預言家如何誕生?兩廳院為何要推出這部實驗性作品?《彌》又表現了哪些有趣的集體心理機制? 導演如何透過精心設計來打造這個群眾參與的行動?作為2023年秋天藝術節的最後一檔節目,這個《彌》的行動又如何預示了表演藝術的未來?
來賓介紹
洪唯堯:《Operation 1'71701'/ 彌》導演,現為風狗浪製作公司主理人,作品有《微醺大飯店》、《神不在的小鎮》、《姊弟三部曲》
林亭均: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負責兩廳院的節目規劃及5G計劃統籌,同時也是秋天藝術節策展小組召集人
本集重點:
03:50 「我們將面對的未來是什麼?」從線上到線下的一場表演行動
05:30 為何要選出最強預言家?這場行動的目的與展演
16:30...
Published 12/22/23
EP01|從果蠅研發超智慧晶片,蜘蛛網成為拯救鳥類窗殺的發明靈感?
仿生科技,不只能見識動物的本領多厲害,也能認識科學家如何觀察動物,發展出意想不到的神奇科技。本集,要從動物視覺、聽覺的仿生應用談起。
動物視覺各有本事,有些看得遠、看得廣,還有些看得快。光是一隻小麻雀,眼中的世界就比人類多采多姿好幾倍,而螳螂蝦兩隻眼睛竟然能往不同方向滾動,全方位守備無死角!鳥、蒼蠅、果蠅、蛾類、螳螂蝦帶來的科技新靈感,一路從超廣角相機到無人機晶片,竟然還出現癌細胞偵測機?而車速偵測、洞穴探險導航帽的科技新點子,又是模仿了什麼動物的超能力?
本集重點
03:50 蜘蛛網,變身解決鳥群「窗殺」的完美方案
06:00 蜻蜓複眼有3萬個小眼;蒼蠅和人類看電影,一切都是超級慢動作
07:20 昆蟲複眼款相機,超廣角、超靈敏、不失真
09:00 借鏡果蠅,無人機晶片大升級
11:00 地球上複眼最特別的動物:螳螂蝦,成為檢測癌症新靈感
16:30 蛾眼的仿生智慧應用
18:00...
Published 12/18/23
EP00|神奇仿生學:向動物借點子,偷學科技新妙招!
在險惡的自然世界中,動物要覓食、禦敵、還要繁衍後代,時刻都得絕境求生。瞭解生物如何生存、克服困難,能提供人類靈感解決問題,這個學問就是「仿生學」⸺模仿自然,向生物借點子。最經典的案例即是,日本新幹線子彈列車的車頭,其實是模仿翠鳥(kingfisher)而來!
工程師如何找到這個妙招?偷學動物又解決了什麼大麻煩?動物好好玩第四季,動物仿生術將帶領你一起探索奇妙的動物世界,找到創意發明的有趣靈感!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Published 12/17/23
只熬夜一天就要補三天、辦公室坐久了就容易覺得累,身邊年輕人的話題也漸漸跟不上了.......。你會感覺到自己開始會不停被「老」提醒,並且感到焦慮、擔心嗎?
「恐老症」指的是慢慢侵蝕自己生命掌控性跟價值感的歷程。根據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人們在中年時期的發展任務是生產力,但如果當你開始覺察到自己有老化症狀而過度焦慮、自我批評,就會讓生產力發展產生問題,變成停滯、過度調整反而失衡的狀態。
恐老症是怎麼來的呢?它背後的深層恐懼是什麼?心理師又會建議我們如何面對這樣的生命關卡?
【心理學小知識】
常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說「我老了」。恐老症是發生在什麼年齡層或人生階段?年輕人會有嗎?其實,恐老症通常是發生在 40-60 歲的中年階段,包含面臨身體健康狀態的下降、長輩離開、要不要退休的生涯選擇、快要被時代淘汰的自我焦慮等,是面臨自我生命重新整理的歷程。
本集重點:
02:05 生命的掌控性逐漸流失:恐老症是什麼?
05:50 從生理、心理到社會角度,人為什麼會有恐老症?
10:15 害怕變老的深層恐懼是什麼?
17:52...
Published 12/03/23
為了避免在關係中被拋棄,會瘋狂做很多努力、當找到一個可以給愛的對象,也容易過度理想化對方、當覺得自己不被愛,會習慣投入酒癮或不斷更換性伴侶.......。
邊緣型人格 (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BPD)是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認定的身心健康疾病,他們通常有一個比較不穩定的自我概念、不穩定的情緒,也容易有自我毀滅的想法跟行動。然而,就像心理學家 Marsha Linehan 曾這樣形容邊緣型人格障礙:「他們就像一個身上 90% 的面積被重度燒傷的人,他們的情緒沒有皮膚保護,輕輕的觸碰就會引發極大的痛苦。」在看似「恐怖情人」的行為背後,都是滿滿的傷痕。
如果你發現自己進入關係時,也有上述患得患失、把對方視為拯救者的心態,就代表自己是「邊緣型人格」嗎?如果發現自己有類似的傾向,但還不到需要諮商,可以如何自我調適呢?
【心理學小知識】
「邊緣人」跟「邊緣型人格」有什麼不同?「邊緣人」通常指的是沒什麼朋友,或時常處於社交圈的外圍;「邊緣型人格」則是 DSM-5...
Published 11/26/23
2023年,受到美中貿易戰、供應鏈重新分配等影響,全球貿易並未因為疫情解封迎來春暖花開。在地緣政治和全球貿易分化的背景下,各國的貿易夥伴關係也發生變化。其中,在China+1的趨勢下,東南亞地區更成為全球供應鏈的熱點,甚至超越中國。
那麼,地緣政治是如何影響全球貿易發展?面對東南亞逐漸成為供應鏈主力,對台灣是威脅還是機會?而中國又如何在這樣的趨勢下尋求解套?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國際貿易將迎來什麼挑戰和機會?本集將帶來深入解析。
來賓介紹:
顏慧欣,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
本集重點:
02:20 美中對抗持續,地緣政治如何影響全球貿易發展?
05:51 在China+1趨勢下,美、中、台如何在東南亞重新布局?
11:49 中國會透過金磚國家發揮對全球貿易的撼動力嗎?
14:41 2024全球貿易趨勢觀察
【本節目為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廣告】
製作人:吳芳怡
錄音師 / 片頭設計:謝佩妤
攝影:楊彩成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Published 11/20/23
彼得潘症候群,又稱永恆少年 / 少女,指的是一個人在成年以後,心智或外表仍停留在青少年時期,沒有真正地長大。他們身上常見的特徵包含依賴性強、害怕孤單、不願承擔責任、面對挫折的容忍度低、喜歡冒險刺激的事物,經常更換伴侶等等。
不想長大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多半是受到原生家庭環境影響,讓他們認為要面對大人的世界是可怕的、壓抑的,而選擇逃避。如果發現自己就有永恆少年 / 少女的特質,並且感到困擾,有什麼解方?如果發現另一半就是永恆少年 / 少女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心理學小知識】
通常到幾歲還具有青少年 / 少女的特質,就算是彼得潘症候群?受到社會環境影響,現代人求學時間比較長,接觸第一份工作、面對比較多社會責任的時間也會比較晚,因此,通常會認為是 30 歲以後,到無上限。有些人到了 50、60、70 歲,都還可能是永恆少年 / 少女喔!
本集重點:
01:50 彼得潘症後群的定義與典型症狀
07:34 為什麼不想長大?永恆少年少女內心的恐懼
15:28 當永恆少年少女,對親密關係有何影響?
16:29...
Published 11/19/23
2023年,全球疫情逐漸平息,台美經貿關係也呈現出令人振奮的突破。我們不只和美國簽下《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完成繼1979年斷交以來,結構最完整的台美貿易協定外,也與其他國家,包括立陶宛、英國和加拿大等國,也在農業、科技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更多合作。
本集我們將深入探討台灣對外的經貿關係,包括《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內容,與它對台灣的影響和潛在機會,以及台灣區域經濟發展的最新狀況。
來賓介紹:
顏慧欣,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
本集重點:
03:08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台灣有哪些影響?
11:27 增加台美雙邊關係還有什麼途徑?
14:51 台灣和其他國家有哪些新進展?
17:20 明年台灣是否有機會打開CPTPP敲門磚?
【本節目為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廣告】
製作人:吳芳怡
錄音師 / 片頭設計:謝佩妤
攝影:楊彩成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Published 11/13/23
你是否有在一段關係中有這樣的感覺:明明在一起,卻老是覺得空空的、少了什麼,有時也會感覺焦慮不安,並且有些話不太敢說出口?
其實,有許多情侶或夫妻都處於假性親密關係當中,表面看似和平,但已經失去親密感。心理師提到,這或許是一種心理的防衛機制,因為害怕受傷,所以關起連結的可能。
然而,關係是共創的,為何會形成看似親密卻⼜不真實的關係?假性親密關係,通常是一開始就不適合了嗎?以及如果想要破解假性關係、走入真實的親密關係,可以怎麼做呢?
【心理學小知識】
要如何知道彼此間的關係是一開始就不適合,還是漸行漸遠、貌合神離?當兩個人愈親近,是否合適的問題就會愈清晰;由於害怕面對不合適的真相而迴避,是許多假性親密關係的成因。因此,這兩種都有可能,唯一個解法是冒險去接觸、真實溝通,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本集重點:
02:05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07:46 我們進入假性親密關係了嗎?自我覺察跟檢核方法
09:34 為何會形成看似親密卻⼜不真實的關係?
16:36 是一開始就不適合,還是漸行漸遠的貌合神離?
18:02...
Published 11/12/23
表演藝術和多數人的關係,是觀賞作品時的生命觸動。但在今日,表演藝術還能轉化成身心治療,藝術治療追求的並非完成作品,而是讓脆弱創傷的孩子、生病失智的長者,在戲劇、音樂或繪畫中找到舒緩身心的另一道光。其中,戲劇治療更直接的透過身體遊戲,開啟自我表達、自我理解的可能。
戲劇如何跨出有距離的審美,幫助受傷的人找到安適呢?本集邀請戲劇治療師一同分享。
來賓介紹
柳冠竹:戲劇治療師,台大社會系畢業後,赴英國倫敦大學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校,取得戲劇與動作治療碩士。主要專長為創傷兒少、失智樂齡族群。
本集重點:
04:50 戲劇治療與心理諮商有什麼不同?
11:00 讓創傷孩子直接進行角色扮演,可能帶來更大焦慮
16:00 有能力做決定、表達決定,是一種自我感受的建立
27:30 治療未必能立即看見改變,而是增進對個案的理解
活動推薦:
2023秋天藝術節 詹傑✕黃郁晴《罪愛》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師:劉寶苓
圖片: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蔡耀徵
Published 11/08/23
蕭菊貞起心動念拍鐵路,是想從鐵道或火車的視角來閱讀台灣。她拍攝南迴鐵路的記錄片《南方,寂寞鐵道》,今年六月上映後,看電影的人透過影像,融入了鐵道人員的勞動現場,見證了南迴鐵路電氣化後第一次試車的歷史時刻,也翻動了自己搭火車趕火車的生命經驗。
影像打動人心的力量來自哪裡?導演蕭菊貞用什麼方式記錄鐵道?在同樣於六月出版的導演手記《南方,寂寞鐵道:我們在時光列車上相遇》中,蕭菊貞記述了她與南迴鐵道的相遇、拍攝期間的田野、蹲點過程,以及她如何用「時間」來釀故事。回顧六年來的創作心路,蕭菊貞說:「這已經不是拍記錄片,而是一場場生命的交會。」
【探討作品】蕭菊貞︰《南方,寂寞鐵道:我們在時光列車上相遇》,大塊文化
【本集重點】
02:52 我覺得拍攝的過程本身,重要性不亞於最後的成品
04:13 很多人問我:導演為什麼你的電影裡面的人,都很自然?
11:56 有些畫面可以再安排或複製,但那個瞬間是無可取代的
19:13 讓吳奇泰願意跟我聊他的這段感受,我等了三年
24:14 ...
Published 11/06/23
明知道工作上有許多代辦事項,卻遲遲不想開始;跟朋友約了見面的時間,卻老是遲到;正在著手論文研究,但進度一天拖過一天.......。在日常生活中,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俗稱的「拖延症」,其實暗示著我們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本集提到慣性拖延背後的心理因素,包含因為完美主義、害怕失敗所以無法開始、對自我評估過度自信、想討好他人卻扛著過多工作無法完成等等。而拖延行為可能只是冰山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我們真正要去理解的是冰山底下,卡住你的事情是什麼。
心理師提到,其實拖延是一個很內耗的過程,也可能造成工作效率的惡性循環或人際困擾,因此我們將提供一些協助你改善拖延的方法。
【心理學小知識】
慣性拖延也有好處嗎?從薩提爾成長模式來看,拖延行為看到的是冰山下的內在程式,我們可以從中看見自己的需求,並且對自己有一些好奇與認識,並且找到修正的方法。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慣行拖延也許也能帶來一些正向的影響。
本集重點:
01:52 在心理學上對拖延症定義?
05:28 習慣拖延背後的五個心理因素
15:29...
Published 11/05/23
沙力浪是詩人作家、高山嚮導和高山協作,同時是布農文化工作者,他於2019年出版《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2021年增訂新版),收錄了〈用頭帶揹起一座座的山〉〈百年碑情〉〈淚之路〉等三篇作品,曾先後獲得2013、2015、2018年台灣原住民文學獎。從花蓮偏鄉的「文藝少年」,到以文字書寫布農文化的工作者,一切的故事,要從2000年第一次被林淵源大哥帶上山的經歷說起。
【探討作品】沙力浪:《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健行文化
【本集重點】
02:22 小時候我以為,全世界全部落只有我哥哥還有爸爸媽媽
09:53 當我有靈感要寫下來時,其實是用漢語,再轉成族語
11:13 沙力浪族語朗讀〈經過祖先所走過的路〉Angqai madadaingaz tu liniqaiban
14:21 對祖靈祈禱之後,林淵源大哥開始一一指認、告訴我山名
18:36 槍支不只是狩獵的工具,它其實包含在儀式裡面,所以我們有祭槍歌
19:11...
Published 10/30/23
在嬰兒哭泣時,主要照顧者的反應,將會形成個人的依附形式,並且延續到成人時期。其中,如果孩子哭泣時,總是得不到回應,就有可能形成不安全依附中的「逃避依附」。
逃避依附者的特質包含對親密關係會恐懼、不願意給予長期的承諾,害怕承擔受傷的風險等等。平時,他們很少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也可能不太懂得同理他人。
逃避依附其實可以被看作是孩子成長過程的生存策略,或許是長期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可能是過度保護,最後只能壓抑自己真實的情感。只是,如果發現自己就是逃避依附者,是否就不適合進入親密關係?為什麼有時我覺得自己是焦慮依附,有時卻又是逃避依附?又如果遇到逃避依附型的伴侶,可以怎麼做呢?
【心理學小知識】
不安全依附類型通常會在關係出現壓力時顯現出來,尤其是在最在乎的人事物上;因此有些人在工作上雖然常常焦慮、會追討進度,但面對家人關係卻經常逃避。我們也能在有變動、發生衝突的第一時間,從一個人的自動化反應去看出他是什麼依附型態。
本集重點:
06:00 逃避依附:明明有很多感受,但卻拒絕表達
09:07...
Published 10/29/23
EP09|杜麗娘有躁鬱傾向?孫悟空原型是妥瑞氏?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非典型精神狀態
文學與戲劇除了傳遞情感,也常探索生命的陰暗幽微,憂鬱、瘋狂,或是不被理解的疾患。這些獨特的生命風景,在藝術手法下投射出主流之外的人群,以及我們生存世界的「神經多樣性」:非典型身心狀態亦是大腦運作的多元模式,例如亞斯伯格、過動、妥瑞氏症、自閉症,或許都是處在不同光譜的身心樣貌。
本集邀請音樂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師,一同探討音樂、戲劇作品如何呈現特殊的身心異常。為何藝術作品會描繪非典型精神狀態?從哪些線索,能推測診斷作品中暗藏的思覺失調、躁鬱、自閉傾向?
來賓介紹
蔡振家:台大音樂所教授,專長為音樂心理學,著有《音樂認知心理學》、《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以及音聲異常》
廖泊喬:精神科主治醫師,專長為成癮行為診治,跨界文學與醫學,透過現代精神醫學觀點,剖析文本與古人的成癮行為與身心狀況。著有《文豪酒癮診斷書》、《古人解憂療鬱帖》
本集重點:
05:30 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呈現自閉症的光譜型特色
08:30...
Published 10/25/23
七十年前的1949年,曾有一群人,為了爭取「同工同酬」走上街頭。這群人,是當時台灣的郵局、電信局員工。隔年,全台戒嚴,這群為自己爭取勞動權益的郵電工人,有33人被捕下獄,服刑7至15年不等,郵務工會國語補習班的二位老師則遭到逮捕槍決。這個案件,就是1950年的「台灣省工委郵電總支部案」。
從七十年後的現在往回看,如何理解,當時發生的這些事?為何228事件後,台灣的郵電工人仍不畏權威走上街頭、遊行請願?郵務工會為何和地下黨扯上關係?當時的工運參與者,又是如何看待、回憶自己那時的行動?
由陳柏謙編著的《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以「案件」為中心,透過史料梳理、受難者的口述訪談、當時參與國語補習班的郵電工人所編輯的刊物《野草》,呈現這段幾乎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歷史,以及那個時代、那群人的面貌與信念。
【探討作品】陳柏謙編著:《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黑體文化
【本集重點】
02:50 那時候參加一個社團叫大學新聞社,參與了桃園失業工人家庭的訪調...
Published 10/23/23
我們人醒著有六成以上的時間是花在思考錢,不論是如何賺更多的錢,或是怎麼好好存款,然而,我們卻很少討論錢的議題。
一個人的金錢價值觀,會影響時間的分配,與精力的安排;有了伴侶後也會發現,兩個人的結合就如同兩種對金錢不同態度的結合。心理學家米利案・阿朗和薩姆爾 (Miriam Arond & Samuel Pauker) 指出人們對金錢有四種傾向,分別為視金錢為安全感來源、享樂、地位象徵,或控制。也可能,一個人的金錢傾向是超過一種以上的。
本集也提到,為什麼在關係中談錢很難?如果對自己而言,錢代表著愛跟照顧,會如何影響到親密關係?當金錢成為生活的巨大壓力源,背後深層的心理恐懼又是什麼呢?
【心理學小知識】
為什麼有錢不一定會快樂?當我們的社會常用財富定義一個人是否成功,這會讓我們拼命想賺更多的錢,而忽略金錢也有一些限制。金錢無法買到生活中最具意義的事物,這些事物,是需要花心思和時間去經營、培養與鍛鍊的。
本集重點:
03:27 人們對金錢有四種傾向
09:18...
Published 10/23/23
劉小華原本是職業軍人,在情報局負責對邊區的廣播通信。
1993年底她自情報局退伍,偶然得知,滇緬邊區許多孤軍、難民的子女,因僑委會徵召而來台升學,卻無法取得合法身份,不僅淪為無國籍的黑戶,甚至回不了泰北的家,心中不忍,從此走上為泰緬孤軍後裔爭取身分的抗爭之路。
從1994年,一直到2010年間,經歷了三個時期的爭取,劉小華共協助二千多位孤軍後裔取得身分,甚至還曾經走上街頭(2008年)。主持人顧玉玲任職「工殤協會」期間,也曾參與行動和提供協助。
今年六月,劉小華將這段為泰緬孤軍後裔爭取合法身分的歷程記述下來,寫成《一路走來:泰緬無國籍難民爭取在台合法身分之路》一書,成為那個時代的紀實和證言。
本集節目中,劉小華回顧一路走來、協助孤軍後裔的起心動念,節目中也邀請了當時參與行動、爭取合法身分的孤軍後裔張明珠,分享那段沒有身分的日子、和終於取得合法身分後的心情。
【探討作品】劉小華:《一路走來:泰緬無國籍難民爭取在台合法身分之路》,百通科技
【本集重點】
04:06 劉小華︰在邊區工作的第一線人員,是我心中真正的無名英雄...
Published 10/16/23
在職場上可能會有某些領域或事項是你特別不擅長,或特別不喜歡的,譬如上台報告、與客戶交交涉、陪主管應酬.......,在這種時候,你通常透過什麼方法讓自己適應,並有更好的表現?
蝙蝠俠效應指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隱藏的超級英雄,讓這個超級英雄變成另外一個自我,就可以變得很有力量;透過「自我疏離」,以及「另一個自我」,能幫助你完成艱困任務。
扮演另一個自我的好處包含能夠幫助你情緒調節、控制焦慮,然而你可能也會想問,扮演久了會不會迷失?以及如果想要開始角色扮演,有哪些建議的步驟呢?
【心理學小知識】
「扮演另一個自己」和「真實做自己」是相互矛盾的嗎?其實,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只單看我們在每一個當下,選擇成為哪一個部分的自己。做自己是喚醒心中沈睡的巨龍,從自我疏離走向另一個自我;做自己不是「假裝」一個不同的角色,而是承認另一個自我其實就是自己。
本集重點:
01:48 蝙蝠俠效應:每個人心中都有隱藏的超級英雄08:32 日常生活中,什麼時候會需要扮演另一個自己?18:30 扮演另一個自我久了,會不會忘記自己?24:29...
Published 10/15/23
藝術家高俊宏一開始走入山林,是為了調整身體,進而一步步展開台灣山林的踏查。
2018年他以四個台灣山區為主軸,出版《橫斷記》,新店三峽的大豹溪流域和大豹社(泰雅族大豹群),是書中所記述踏查的四個山區之一。
此後高俊宏一直在尋找,已滅社的泰雅族大豹群,是否仍有後裔存在?直到後裔真的出現了。
2020年高俊宏以《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Llyung Topa)》一書,完整記錄了他對隘勇線、大豹社事件遺跡的踏查,以及尋找大豹社散落餘族的過程。
回溯這段過程,高俊宏說︰在我二、三十年的創作生涯裡,影響我最深的,就是找到餘族這一刻……我真正等待的就是這一刻,這一刻也真的就發生了。
【探討作品】高俊宏:《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遠足
【本集重點】
03:44 一百多年前,日本政府推動了名為「隘勇」的制度
05:00 大豹溪流域在1906年完全被摧毀,文獻記載為「大豹凶蕃已滅亡」
08:38 目前已找到的餘族至少有四、五百人,是在被滅社後,翻山越嶺逃到另外一邊 09:09...
Published 1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