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7 波伏娃:「芭比」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永远赶不上热点的猫咪终于错峰聊上《芭比》了! 《芭比》上映两三周以来,主要讨论点集中在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毕竟这样一部面向全年龄段、直接呈现对父权批判的商业电影实属罕见;但是这期节目,我们想要聊一下《芭比》这部影片中更大的一个主题: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 看完电影以后,我们俩有两个最大的感慨:首先是,身为女性去看这场电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身为人类,可以去创造,去认识、去改变这个世界,是一件更美好的事情。 于我们而言,《芭比》更像是一部讲述女性成长的电影,它更深次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女孩不由自主地踏上求真之路、不可逆地向成熟发展的过程。《芭比》的人物旅程是一个存在主义的旅程:从刻板、单一、由他人塑造的性别身份的理念,过渡到更加真实、复杂、具体的人类身份的追寻之路。 我们将会从更大的视角去探讨《芭比》是如何体现存在主义这个命题。我们也将为大家分享:在存在主义者眼中,「身而为人」意味着什么?波伏娃为什么认为存在主义的内核是「自由」,什么是「男性脆弱」(men fragility)的根本原因,以及,为什么女性主义是为了实现全人类自由的理念。 时间线|内容: [0:03:29] 我们观看芭比的曲折过程 Part 1. 芭比是谁? [0:14:31] 选择经典款芭比作为主角,这意味着什么? [0:23:40] 「死亡的念头」为何是芭比的存在主义觉醒时刻? [0:30:07] 芭比的大众形象在过去6、70余年的流变: [0:33:59] 最初的芭比:集「小女孩的梦想」,「女企业家的赚钱工具」和「变态老白男的玩物」于一身 [0:46:34] 第二波女权运动之后芭比的两次颠覆性的改革 [0:51:03] 如今的芭比:新时代女性眼中过气的玩具,多元却「政治正确」的商品 [0:52:28] 芭比乐园:无真实世界「摩擦力」的梦想乐园 Part 2. 芭比与女性 [1:00:22] 女性的真实处境和芭比最大的不同 [1:04:13] 影片中芭比抑郁的根源: 1) 现实生活的「真」衬托芭比世界的「假」 2)自我认知以及人生意义的全面崩塌 3)社交网络和他人的目光 4)芭比的政治性抑郁 [1:14:54] 为什么父权制是「天花」? ——没有真正性别觉醒的芭比并不具有真正地免疫力 ——父权的深深诱惑:消除个体自由的焦虑,并给予丰厚的报偿 [1:19:10] 波伏娃:「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 Part 3. 存在主义与女性主义 [1:26:29] 波伏娃:女性主义的核心是自由 [1:25:57] 芭比中一开始看似完美的母性社会为何无法体现真正地女性精神? 1)女权精神是人的精神 2)女权是关乎现实处境的理念 3)女权主义是对全人类的解放 [1:30:55] 男人们的「自欺」:从压迫中寻求不可能的自由 [1:34:59] 什么是男性脆弱(Men fragility)? [1:40:05] 芭比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 [1:44:18] 「成为」与「意识」——「becoming human is something I just discover I am」 [1:53:59] 和芭比说再见:芭比不再是理念了,因为芭比决定成为人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音乐 《芭比》OST Raviv Leibzirer - Schnell und spielend Lance Conrad - Cannot be broken Roger Louis Harmon - Apogean Tide Beo - Season Finale Laurel Violet - Letting go Biba Dupont - Oblivion Yoed Nir - 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BMV 1007 - 1 Prelude Michele Nobler - Impromptu No.3 in G-Flat Major Op 90 D 899 📚引用 波伏娃《第二性》 M. G. Lord《Forever Barbie: The Unauthorized Biography of a Real Doll》 玩具之旅:芭比 The Toys That Made Us Barbie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
More Episodes
《坠楼死亡的剖析》是一部关于叙事的电影,它探讨了叙述形成的过程以及基于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之间的博弈。 叙述是人类的一种难掩的冲动,一种下意识的本能。从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开始,就在为其添加叙述。即使我们看到一幅静态的图片,我们的叙述本能也会发挥作用,为画面添加叙述,想象这一幕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下一幕可能是什么样子。叙事,是编织真实与虚构的技艺。 这种对事实的空缺填补——基于通过感官捕捉到的现实片段,在这些片段之间的空白处填补上自以为的全貌理解——在《坠楼死亡的剖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男人从家里的木屋阁楼跌落,现场没有找到凶器,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指向凶手的直接证据,只有三滴血迹和案发...
Published 05/21/24
Published 05/21/24
「情绪稳定」在全民焦虑的时代已然成为一个被受追捧的稀缺品质。 我们往往会将情绪稳定和正面评价联系在一起,如有教养、温柔以及内心强大;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于「坏脾气」的批判和不接纳,他们被视为负能量输出者,社交圈的焦虑源,以及不自爱,缺乏人生的智慧。所以,情绪不稳定的人,该怎么过这一生? 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了解拥有「坏脾气」的小吴接受心理咨询半年的的历程。 小吴最初的困扰是: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面对问题从容不迫的人一样保持情绪稳定?这种自我质疑或许是很多人的共鸣。我们往往羡慕那些似乎能够轻易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却忽视了每个人背后的情感故事和心理特质的不同。在心理学中,情绪稳定是一种人格特质,与...
Published 0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