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10 你在「装」什么?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想要显得「小众又高级」的人,究竟在装什么? 装腔,装腔。腔指的是腔调,它是凸显个人身份的行为举止,包括谈吐、审美趣味、生活品质要求和对细节的挑剔。「装」背后的心态是一种谄媚,谄媚的对象就是引领风潮、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是有腔调的那群有资阶级。他们精致的生活方式被视为腔调,旨在区分自己和普通人,彰显社会地位,赢得尊敬和优越感。 Adam Smith 在道德情操论中支出:「正是由于我们倾向于钦佩富人和大人物,并因此对其加以模仿,才使得他们能够树立或领导所谓的时尚。他们的穿着打扮是一种时尚,他们交谈时使用的语言也是一种时尚风格,他们的举止风度是一种时尚行为。甚至连他们的恶习和蠢行都成为一种时尚。」 装腔这个词之所以能成立,核心逻辑在于社会阶层是一种表演。阶层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只能通过行为、消费和语言等方式来展现,没有实质存在。即使一个人有钱、地位高,也不能像外在特征那样直接展现,必须通过社会表演来被他人识别。 这种表演是可以被学习的,就像《皮格马利翁》中的故事:语音学家希金斯和朋友打赌,用六个月的时间将街头的卖花女Eliza 从一个贫穷粗鄙的形象转化成上流社会的名门淑女。在希金斯一系列的语音语调、仪态、礼仪、谈吐的训练后,伊莉莎真的脱胎换骨,成为了出入任何高端舞会都能引起瞩目的淑女形象。 更有趣的是,人们自然地想要模仿那些"上流社会"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提出的非常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表明,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的行为,人们可以学习新行为,而趋势人们观察、学习的核心其实就是奖赏与惩罚——当人们看到模仿"榜样"的行为带来了利益或奖赏时,他们很可能会效仿,即使不亲自获得奖赏,只要看到他人因某种行为而受益,也足以驱使他们去模仿。 本期节目,我们将和大家全面剖析「装腔」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机制,包括:「装」这个行为的内涵是什么?「装」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我们会从人的心理动力去分析,人为什么要「装」,「装」满足了人类什么样核心的心理需求?我们还会探讨一个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概念,即“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装到你真正成功为止)。 内容|时间线 Part 1: 什么是装? [0:09:57]「装」是一种对上流阶级的谄媚 「阶层表演」的历史演变 [0:14:46] 1)凡勃仑《有闲阶级论》:上流社会的 「炫耀性浪费」和「炫耀性休闲」 [0:32:07] 2) 品牌即自我:品牌的宗教化和人造的差异 [0:55:26] 3)二十一世纪的新兴精英:非炫耀性消费——看不见的阶级鸿沟 文化资本如何具象化? 裸色指甲油和十分重要的「克鲁格曼」 [1:06:23] 对应三种阶层表演的三种不同段位的装 [1:25:27] 「装」的鄙视链从何而来? [1:27:22] 向上「装」和向下「装」:仍然是权力的体现 Part 2: 为什么装? [1:35:33] 人们喜欢通过模仿更有权势、有话语权的人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1:38:35] 装腔本身就是带来“多巴胺”的刺激行为 「装」和赌的类似性 [1:49:19] 在融入前,只能通过「装」来试图融入 通过外在着装、容貌的歧视几乎是写在人类的基因里 Part 3:融入与归属 [1:50:51]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装到成真为止)的心理机制 怎么样才算make it? [1:53:30] Fitting in (融入)vs. Belonging (归属) ——我们是否太善于融入,以至于从未归属? [1:59:07] 装和成为的那条微妙线,在哪里? [2:07:37] 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真」?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More Episodes
《坠楼死亡的剖析》是一部关于叙事的电影,它探讨了叙述形成的过程以及基于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之间的博弈。 叙述是人类的一种难掩的冲动,一种下意识的本能。从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开始,就在为其添加叙述。即使我们看到一幅静态的图片,我们的叙述本能也会发挥作用,为画面添加叙述,想象这一幕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下一幕可能是什么样子。叙事,是编织真实与虚构的技艺。 这种对事实的空缺填补——基于通过感官捕捉到的现实片段,在这些片段之间的空白处填补上自以为的全貌理解——在《坠楼死亡的剖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男人从家里的木屋阁楼跌落,现场没有找到凶器,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指向凶手的直接证据,只有三滴血迹和案发...
Published 05/21/24
Published 05/21/24
「情绪稳定」在全民焦虑的时代已然成为一个被受追捧的稀缺品质。 我们往往会将情绪稳定和正面评价联系在一起,如有教养、温柔以及内心强大;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于「坏脾气」的批判和不接纳,他们被视为负能量输出者,社交圈的焦虑源,以及不自爱,缺乏人生的智慧。所以,情绪不稳定的人,该怎么过这一生? 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了解拥有「坏脾气」的小吴接受心理咨询半年的的历程。 小吴最初的困扰是: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面对问题从容不迫的人一样保持情绪稳定?这种自我质疑或许是很多人的共鸣。我们往往羡慕那些似乎能够轻易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却忽视了每个人背后的情感故事和心理特质的不同。在心理学中,情绪稳定是一种人格特质,与...
Published 0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