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E18【小王子 | Part 1】读着读着,我们长大成人,小王子还是那个孩子……
Listen now
Description
2021年6月,一件不可控的事情突如其来地降临在我的一位朋友身上。在疑云密布的成人世界里,为了捍卫心中的孩子、坚守一份纯粹到几乎透明不可见的情感,她把自己变成了「笑话」一般的存在。亲友对她的形容是:不可思议,无法理解。这当然不是第一次了。听闻事情经过后,我想到了小王子中,那副大人们视作为「帽子」,实则是「蟒蛇正在消化大象」的小男孩的杰作。「大人单靠自己是从来什么也弄不懂的,对孩子来说,老是给他们做解释真烦死人了……」可若孩子真的做了解释,我也想去理解。抱着这样的心情,我又重读了一遍《小王子》。这不是我第一次作为“大人”去读这本书了,然而这是第一次,我抱着理解「孩子」的大人的心态去阅读。读罢,心生悲悯,我终于明白序言里的那句话——「我要请孩子们原谅将这本书献给一个大人。」小时候我们都想做大人,想要结束无知、不确定、依赖他人的状态,想要有更多独立和自主;可只有当我们长大了,才能体会到儿童世界的美妙。我们必须长大,这一过程无法被阻止,所以成为大人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自然现象。那些不愿意长大的人,不是选择成为小孩,而是在逃避面对大人的世界。从孩童长成大人,我们告别童年,但不意味着丧失了回归最初的纯真、纯粹的能力,若想保有这样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呼唤身体里的孩子,与它们沟通、保持联系。成为大人后,再次成为小孩,是一种选择。所以这本书,准确地说,是献给大人,曾经是小孩(并且没有忘记这一事实)的大人,或者是想要找回曾经的小孩的大人。他们已经有能力理解世界的复杂性、穿行过人生的荒漠,经历过孤独、探索、绝望,有些人已经放弃却不肯遗忘,有一些人仍在寻找。阅读这本书,让我实现了和曾经的自己的一次次对话。在本系列节目中,我们将从五个年龄段的视角出发,阅读同一本《小王子》,追溯从第一次阅读到现在为止,看到的不一样的「小王子」,以及从中收获的感动与感悟。内容/时间线:Part 0. 重读[00:05:11] 重读以后,我们似乎理解了为什么这本书是用来“献给这个大人当年身为孩子的他……”——小孩子还未能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去领悟书中的深意——如果大人无法以孩子的视角去阅读,也是无法看懂的——大人比孩子更需要通过阅读这本书来唤醒身体里的孩子[00:11:36] 重读以后,我们越来越「读不懂」……第一种「读不懂」,有些人早已忘记曾经是孩子的身份,小王子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第二种「读不懂」,我们越来越难以看透复杂表面以抵达「真实」[00:23:40] 通过重读,我们实现了和过去的自己对话……Part 1. 儿童时期[00:33:40] 5岁侄女眼中的《小王子》: 充满幻想的童话历险故事——世界真奇妙,大人真奇怪[00:39:18] 假装“读书”,与书本玩耍,从表层理解故事(Jeanne Chall)Part 2. 青少年(早中)期[00:42:39] 10岁侄子眼中的《小王子》: 不够刺激的幻想故事[00:45:60] 如果小王子变成一部大男主热血冒险故事……[00:48:39] 读懂故事之后,青少年对故事本身产生了求知欲,好奇一个故事能教会他们什么道理(Jeanne Chall)Part 3. 青春(中晚)期随着我们长大,我们读到了越来越多的“言下之意”,文本的意义变得越来越丰富[00:54:29]青春期的主题:迷茫与探索大部分人在青春期经历了初恋,甚至是初恋,也可能会遇到一两个挚友,对其中玫瑰和小王
More Episodes
《坠楼死亡的剖析》是一部关于叙事的电影,它探讨了叙述形成的过程以及基于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之间的博弈。 叙述是人类的一种难掩的冲动,一种下意识的本能。从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开始,就在为其添加叙述。即使我们看到一幅静态的图片,我们的叙述本能也会发挥作用,为画面添加叙述,想象这一幕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下一幕可能是什么样子。叙事,是编织真实与虚构的技艺。 这种对事实的空缺填补——基于通过感官捕捉到的现实片段,在这些片段之间的空白处填补上自以为的全貌理解——在《坠楼死亡的剖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男人从家里的木屋阁楼跌落,现场没有找到凶器,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指向凶手的直接证据,只有三滴血迹和案发...
Published 05/21/24
Published 05/21/24
「情绪稳定」在全民焦虑的时代已然成为一个被受追捧的稀缺品质。 我们往往会将情绪稳定和正面评价联系在一起,如有教养、温柔以及内心强大;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于「坏脾气」的批判和不接纳,他们被视为负能量输出者,社交圈的焦虑源,以及不自爱,缺乏人生的智慧。所以,情绪不稳定的人,该怎么过这一生? 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了解拥有「坏脾气」的小吴接受心理咨询半年的的历程。 小吴最初的困扰是: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面对问题从容不迫的人一样保持情绪稳定?这种自我质疑或许是很多人的共鸣。我们往往羡慕那些似乎能够轻易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却忽视了每个人背后的情感故事和心理特质的不同。在心理学中,情绪稳定是一种人格特质,与...
Published 0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