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特别篇:对任何形式的性骚扰说不!No means no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嘉宾】 Maggie 一个杂交社科人【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导言】 “史航事件”曝光后,一位读者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聊一聊与“史航事件”有关的一系列性别议题。从职场、社会中的性骚扰到亲密关系中的不平等,这些问题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肌理中。我们必须面对它们,并尽可能为受此困扰的每一个人提供帮助——这正是本期节目的初衷。我们邀请到了在剑桥大学研读社会学的Maggie,与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05:06 首先我们讨论了对网上关于“史航”事件讨论的总体观感,认为女性受害者在互联网上的接力曝光,让女性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支持、足以共情的力量,这是可喜的。而当前我们应更多关注到,在性骚扰行为中,处于权力下位的人为何会在受到侵害的当时“沉默”以对?其实,面对性骚扰时,受害者在沉默时的思考已经不仅局限于骚扰本身,而是站出来反抗之后的连锁后果、以及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后果,这其实是权力关系的一种体现,权力关系的上位者掌握的资源更多、也有更多的手段可以压制下位者的反抗。同时,受害者势单力薄,当下的拒绝可能会被看作是“扫兴”,事后自述经历还会被怀疑真假。有时看似的夸赞实则是让被“夸赞”者感到不适的“骚扰”,夸赞与否应该由接受者评判,夸赞者带着“凝视”色彩的“褒奖”本质上就是“骚扰”。在性骚扰中处于弱势的一方要主动推动边界感的建立,甚至要以同样的方式“回击”以让骚扰者感同身受。26:19 面对性骚扰时,有两种应对方法:一是话语体系的重新建立,二是保护自己,主动建立边界感。当你在某个境况中感觉不适,不要怀疑“这是不是骚扰”,只要感觉不适就可以说出来。很多时候,受到“慕强”和“精英主义”心理的影响,受骚扰者不愿承认自己受害、在某一境况下处于弱势地位,但承认自己的弱势反而可以更好的改变社会结构、让加害者受到制裁;受东亚文化中“吃苦观”的荼毒,许多男性下意识地认为“被骚扰”是女性在职场中必须经受的苦难,无论是对于受害者还是加害者,以上都是我们应该去改变的观念。我们还通过探讨上野千鹤子老师在《始于极限》中对于“情色资本”的定义,更加明确了其本质还是一种剥削、不能被当做可以置换的资源。51:46 Maggie提出疑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男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正常男人、好男人了吗?其实“好男人”这一概念在当前已经被异化成为了古板老实、不受女性欢迎,比起老实可靠的“好男人”,男性更喜欢自己被当作具有所谓“性魅力”的“情场高手”和“海王”,这种异化来源于男性群体内部对于“性吸引力”的臆想和嘲讽。有时我们会将“好男人”和“贤惠”两个词放在一起谈,但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好男人”这一形容词是基于男性本身所具备的优秀品质给予夸赞,反而被男性看作是“女性拒绝男性求爱时被拎出来说的不具备性吸引力的特征”;而“贤惠”是传统男性对于女性要求的集合,本质上是对于女性的驯化和压迫。“好人”或“正常人”并非不存在了,而是我们要在生活中自发地传递正向的关于爱的价值观,双向奔赴、相互理解,以更为平和的姿态去爱对方,这才是正常人面对感
More Episodes
【嘉宾】   Stella 伦敦心理咨询师 伦敦房产投资策略咨询师 巴黎时装周秀场引荐人 凡事发生皆利于我 Why so serious?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您将听到】 01:40...
Published 05/31/24
Published 05/31/24
【嘉宾】   白杨 Karim 伦敦最深情的男人(?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您将听到】 03:17 本期节目的主人公Karim白杨是一位外国友人,是阿尔及利亚和波兰的混血,拥有和白清扬老师相似的名字,同时也是白老师和小A老师在牛津的同学。Karim讲述了自己和女朋友在一次聚会上因瑜伽而起的不期而遇的爱情。 12:48...
Published 05/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