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导言】 本期,我们请来了曾经做客《隔墙有耳 by 月亮纵队》第七期的湘湘,与我们聊一聊她的初恋。这可是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对方实在太像活在娄烨的电影活着日本电视剧中的人了!还是……快逃吧! 【本期嘉宾】 湘湘 Kimology辍学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22 故事由男主角独特的表白方式渐入佳境。在寒冬中颤抖着表白了两三个小时的他,似乎是一个很真诚、很认真的人?但是,为什么总感觉怪怪的呢?这种表白方式是不是有些太“抓马”了? 28:35 随后,湘湘分享了相处中的一些细节。我们发现,男主角对于他理想中的爱情价值观,以及许多“神圣的”浪漫想法,似乎有一种执念……这些执念是否来源于他太过明显、庞大的自我(ego)呢? 45:04...
Published 02/06/23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在沙士淳的强烈推(yāo)荐(qiú)下,请来了在刚刚过去的虎年中差一点点就摆脱“母胎solo”地位的麻鸡,与我们分享他又好笑又心酸的“初恋(未遂)”故事。 【本期嘉宾】 麻鸡 专业没前途的水硕 时任家里蹲 资深魔法师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2:26 首先,麻鸡用他“娓娓道来”的声音与语速,向我们完整讲述了他的故事。所有日期以及与对方互动的细节都记得如此清晰,看来的确是刻骨铭心呢。 81:51 故事的后半段,我们听到许多外人听来可能觉得好笑,但细细想来值得探讨的“节目效果”。在“暧昧期”,两个人的交流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揶揄、调侃适合作为情侣间对话的常态吗? 98:17...
Published 01/23/23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第二次请来了纵队音乐担当徐凯。作为过去一年《爱情故事》的忠实听众以及亲身参与其中的嘉宾,他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一年来的感受,以及对于爱情与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本期嘉宾】 徐凯 月亮纵队成员 中国音乐学院区区本科毕业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7:00 我们首先分享了《爱情故事》播出一年以来,三个人各自的感受以及印象最深刻的一些瞬间。是否因为节目,对爱情的想法发生了变化?白清扬与小A在主持的过程中,又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31:44 随后,三个单身许久的人聊到了如今面对感情时的回避状态。单身越久,是否对于进入感情会越来越犹豫?逐渐长大,面对感情,我们是否已经与不顾一切的恋爱冲动分道扬镳? 47:21...
Published 01/08/23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连哄带骗,请来了纵队作者橘子,与我们聊聊《初恋》与初恋——我们三人都在最近看完(或者二刷完)由满岛光与佐藤健主演的当红日剧《初恋》。这部日剧有什么值得深入挖掘的细节?而我们这代人自己的初恋又有什么值得回忆的美好细节呢? 【本期嘉宾】 橘子 限时纯爱橘子 4元/个 酌情包邮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35 首先,我们从《初恋》聊起。“失忆”作为一种剧情转折的关键动机,它在这部日剧中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否如许多观众所言,是炒韩剧的冷饭,是一个失败的设计?“记忆”在这部剧中,承载了怎样的意识形态作用,对女性与劳动者在剧情中的位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40:50 随后,这部日剧将关注点落在日常可能被大众忽略的劳动群体上,而它体现的“有限的劳动者同情”对于“言情剧”有什么影响?野口也英(女主角)“出租车司机”的身份有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话语? 51:32...
Published 12/21/22
【导言】 本期节目的嘉宾蜻蜓正是上期节目的嘉宾三点水与三得利在结尾提到的那位处在一段“男强女弱”关系中的女主角。来到这里,蜻蜓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呈现了她的困境,还原了她的思考,并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伴侣很渣,我没有选择分手,也没有选择向TA追问”,究竟是对是错? 【本期嘉宾】 蜻蜓 一个会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倒霉蛋,希望不要有人和此人一样。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5:49 在蜻蜓讲完了她的故事之后,我们谈论了蜻蜓在一系列对方的秘密被揭发的过程中,她如何面对内心进行自我思考,又如何做出不去追问对方、不结束关系的决定。 16:56 在这个自我思考的过程中,蜻蜓也在与相关女性的交流中逐渐感受到了具有多重内涵的“女性力量”。基于思考与发现,蜻蜓逐渐找到了答案:无论分开或者不分开,都可以“放过自己”;哪怕没有选择离开对方,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 38:35...
Published 12/07/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迎来了两位嘉宾,“逗哏”三点水向我们讲述了18岁的她在事先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度喜欢上订婚男士的故事;而“捧哏”三得利则陪伴着三点水,为我们提供了回顾这一故事的更多角度。毫无疑问,本期节目的核心是道德与幻想——追问道德、质疑幻想。 【本期嘉宾】 三点水 可能是策展人 三得利 也许是一个策展人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6:58 在三点水讲述了她的故事以后,我们单刀直入聊到了爱情中的道德问题。或许道德在爱情中是天经地义的存在,但诸如《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这样的经典作品却又将这“天经地义”砸向地面、摔得粉碎,并提出了有力的质问。我们应该从本质主义的视角去看待爱情道德吗? 18:11...
Published 11/22/22
【导言】 本期节目,白清扬与小A老师请来了上期节目无缘的“大冤种”嘉宾朋朋来与我们聊聊他作为新一代金融精英的潇洒故事。聊完,白清扬与小A觉得自己才是大冤种。要为朋朋的讲述缕出逻辑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但我们可以试一试。 【本期嘉宾】 朋朋 投行男,狗都不谈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14 首先,我们请朋朋分享自己作为新近进入金融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他与私人日常生活、情感生活之间的关系。如何分配时间?世人看待他们的目光与他们的实际情况有什么不同? 18:17 随后,我们聊了聊职场新人对待感情的不同态度。忙碌的996乃至007打工人,是被什么卡住了恋爱的脚步?工作是否影响到了自己有关恋爱的心境,工作与生活是否必然互相影响?这与个人的性格有关吗? 28:12...
Published 11/13/22
【导言】 本期节目没有嘉宾——百鬼夜行前夕,白清扬与小A两个人决定无视牛鬼蛇神,谈谈心里话。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也讲述了自己近来对于感情的体会,以及有关感情的疲惫、怀疑与期待。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2:35 故事从“不再心动”谈起。已经太久没有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人了——一段完满的爱情必然从心动开始吗?如今正在迅速“工业化”的恋爱,是否徒增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呢?这种令人感到麻烦的恋爱过程,白清扬和小A分别又会怎么处理? 22:48 继而,我们不得不谈到“标准”——不再心动、无法恋爱,或许也跟我们给自己设定了太多无谓的标准有关。比如“智性恋”——在这个时下有些被过度使用的身份认同背后,透露出人们为恋爱设定一系列模板的意图。当我们将完美的许多碎片拼在一起塑造出一个“理想对象”的模型时,这个模型还会是“恋爱”本来该有的样子吗? 45:01...
Published 10/30/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正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的高材生小k,与我们一起聊聊爱情“金钱观”的问题。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关心却又唯恐避之不及的敏感话题,这是一个乍看上去与浪漫爱情无关的话题。但有没有可能,我们根本离不开它;又有没有可能,把这个问题聊好,爱情可以更加浪漫? 【本期嘉宾】 小k 牛津大学区域研究博士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5:21 金钱观的差异可能不分对错,但它会消耗爱 “借钱/帮忙付钱后……我们很难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依赖的亲密感了。” 25:55 金钱观也需要磨合期 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三观的完美匹配一样,金钱观的一致性也需要磨合期。 35:12 金钱观矛盾的存在是必要的,恰恰体现着对彼此独立人格的尊重 “到后来,我们反而发现,我的消费观能间接提高他的生活水平,他的消费行为也让我在不稳定的生活中感到安心。” 56:58...
Published 10/16/22
【导言】 本期节目,月亮纵队责任编辑陈天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爱情圆桌”讨论出发点:母胎SOLO。这个近年来很有热度的情感词汇,都有哪些值得讨论的方向?它是定义我们情感价值观、经验乃至“水平”的方式吗? 【本期嘉宾】 天怡 月亮纵队责任编辑 纽约大学本科在读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36 首先,我们从天怡的个人感受聊起,从“母胎SOLO”这个身份聊起。没有谈过恋爱是什么感受,因为什么原因?它是一个负面词汇吗? 27:44 随后,我们聊到了近年来年轻人“欲望”越来越低的现象及其原因。大家似乎都不谈恋爱了——战争、政治、经济等宏大叙事看似遥远,但它们切实地侵入了我们的私人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情感经历。这绝对不是夸张! 43:49...
Published 10/09/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转换角度,由白清扬担任主持人,嘉宾小郑与小A老师针对四个爱情立场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两位自我认知为“坏女人”的女孩儿,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 【本期嘉宾】 小郑 我是长得像杰尼龟的小郑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07 自己的情绪、需求、底线与原则 一定要更注重于自己的情绪、需求、底线与原则,而不是对方的。 22:14 如何解决“恋爱脑”问题? 摆脱恋爱脑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 41:13...
Published 10/02/22
【导言】 第30期《爱情故事》,我们准备了一个新题材:由小A老师担当主持人,白清扬化身嘉宾,与嘉宾“大叔”一起,对小A老师提出的四个论题进行交流与“辩论”。80年代初与90年代末出生的两代人之间,对待这些敏感话题,会有什么样的思想火花呢? 【本期嘉宾】 张超(大叔) 北京汉堡店WasPark店主 职业铲屎官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5:13 “择偶标准”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择偶标准,但很少有人会和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在一起。 21:15 “真心相爱”和未来 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有没有未来不重要,享受当下就好。 32:07 如果看待前任 我们应该把前任在生活中所有的痕迹抹除。 我们应该和现任伴侣分享自己所有的恋爱经历。 55:44...
Published 09/11/22
【导言】 在第24期节目(“人生三大错觉之一:TA是不是喜欢我?”)上线以后,热心读者Wendy向月亮纵队发来了一封十分诚恳的邮件。信中,Wendy讲述了去年她所经历的故事,以及她的许多困惑。本期节目,我们将Wendy请来,向大家分享她的故事,并与大家一起探讨她的困惑。 【本期嘉宾】 Wendy 无法冷酷的温柔律师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54 围绕Wendy的经历,我们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关于“名义”的责任问题。事先发表会伤害对方的“免责声明”就等于真的可以“免责”吗?承诺(即“名义”,如男女朋友、夫妻等)本身所承载的责任符号是什么? 22:01 随后,我们谈论了恋爱中有关性行为的一系列模棱两可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性同意”?男人全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吗?围绕性,我们在节目中讨论了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Mary...
Published 09/04/22
【导言】 这期节目,我们与此时此刻第一次在恋爱中感受到“确定感”的刘老师聊了聊这些年来,她的心态变化。从给自己设立了许多要求的当年到今天,她的择偶标准、她的伴侣、她自己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本期嘉宾】 刘老师 多多体验 纽约大学戏剧教育研究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刘老师从她在录制节目前的体验讲起:在如今的情感中,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确定感”,这让她感到陌生。顺着这种陌生感,我们梳理了她的情感经历,以及她很长时间“与自己恋爱”的思考期。 当年的择偶标准与今天的恋爱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当年的恋爱都是上头很快、下头也很快?我们给自己设置了许多择偶标准,从帅/美、六块腹肌/线条火辣到名校毕业,到最后发现这些条件似乎都只是我们受到主流文化影响,“说服”自己采取的标准——社会建构的结果。更深层次,也可能有一种“自恋”: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自己。 变化发生之后,我们重新...
Published 08/21/22
【导言】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流窜”于北京各大酒吧的市民刘先生,给我们讲一讲她经历过最浪漫的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享受当下是怎样的一种浪漫,又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呢?是否存在无关承诺的爱情?【本期嘉宾】刘先生野生喝酒大师【节目主播】白清扬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小A老师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本期重点】01:45 贯穿整个节目,刘先生为我们讲述了她与几年前认识的小弟弟之间的故事。年龄差距很大的他们,在男孩子的演出中相识,并度过了一个浪漫的夏天:夏天结束以后,分道扬镳。刘先生用诗意的语言向我们勾勒了那份浪漫与美好。25:25 随后,我们一起讨论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享受当下”的爱情。作为当事人,刘先生如何定义这段感情?事后回想起来,它为什么会是最浪漫的经历?重新带给刘先生初恋感的,是对方这个人,还是这次恋爱的经历本身?41:12...
Published 08/14/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一位初恋刚刚分手不久的女孩子,来为我们讲讲她在第一段恋爱中的困惑与经验。在丛丛这段从高中到大学毕业的漫长恋爱中,她与伴侣因为“异性朋友”的事发生了一些争吵与矛盾;最终,这件事也成为了分手的其中一个导火索。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 【本期嘉宾】 丛丛 华威商学院咸鱼毕业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34 首先,丛丛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并向我们讲述了伴侣与一位要好的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在第一次出现矛盾时,伴侣发誓,要和这位友人一刀两断。随之而来的是第二次争吵:在这里,问题究竟是伴侣与友人的关系,还是他对誓言的打破呢? 29:29...
Published 08/04/22
【导言】 本期节目的嘉宾小涵一直以来将自己对于爱情的希望寄托于占卜、算命以及超自然现象之上。事实上,这并不罕见:星座、属相,都可以被纳入此类范畴;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讨论中,它们充斥在我们对于爱情的话题里。我们为什么如此信赖超自然力量?它们如何带给我们心里安慰? 【本期嘉宾】 小涵 悉尼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在读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49 小涵首先向我们讲述了她与前任的恋爱故事,以及在这段感情中,她对占卜、算命等逐渐上瘾的过程。为什么会开始尝试算命?为什么又会逐渐上瘾?从相对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这些占卜与算命又是服务于商家的什么目的呢? 25:34...
Published 07/23/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自封月亮纵队第一“死直男”的活都,为我们讲述他的上一段情感经历。这是一段极为短暂的感情:在十天之内,他和对方经历了相识、相恋又分离的纠结过程。对于情感经历并不丰富的活都而言,这段经历究竟带给了他什么?对于广大缺少恋爱经验或者“母胎SOLO”的朋友而言,又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呢? 【本期嘉宾】 活都 月亮纵队成员 理学学士 工学硕士在读 字面意义的“理工男”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17:48 我们首先探讨了表白的技巧。作为确定关系的最关键一环,表白究竟应该如何操作,才能顺利为恋情升温?有没有什么沟通、节奏上的技巧可以参考?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不同的个体对于“表白”的意义以及价值?“接收表白”是否就意味着两个人确定为绝对的男女朋友关系? 30:12...
Published 07/13/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和小A老师连哄带骗,终于把和我们两人关系最要好的姐妹之一Eve请到节目中。她选择不讲故事,而是从第一分钟开始便谈起了理论,对自己做了反思:关于回避型依恋,关于沟通,关于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 【本期嘉宾】 Eve 社会闲散人士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2:36 首先,Eve从《亲密关系》与《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两本书出发,讲起自己的人格识别与对其的思考。“回避型依恋”都有哪些特点?它与伴侣以及情感本身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22:42 随后,我们谈到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在沟通中的问题。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吵架?伴侣之间无法真正理解彼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刻板印象塑造的男女形象对沟通又有什么伤害? 29:54...
Published 07/03/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从事尖端研究的高材生Melvin与我们聊了聊他那段漫长的恋爱,以及由此衍生的,关于无效沟通、男女恋爱思维“差异”以及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的情感教育缺失的问题。本期节目三人分别在三个地方连麦录制,依然聊得十分尽兴。 【本期嘉宾】 Melvin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联合培养博士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17 首先,Melvin向我们讲述了他从高中开始,一直到七年后才结束的漫长恋情。到了后期,两个人的沟通已经出现了明显问题,他也陷入了对于这段感情的思考:分手的痛苦究竟来源于真心喜欢,还是仅仅来源于不舍? 17:10...
Published 06/26/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差点成为偶像的纵队音乐担当徐凯——或者说,是徐凯请的我们。他主动提出要和大家讲讲自己的过往经历,并向大家抛出两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如何处理爱情中的负面情绪,又该如何确认自己到底想在爱情中寻找什么? 【本期嘉宾】 徐凯 月亮纵队成员 中国音乐学院区区本科毕业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3:19 首先,徐凯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关于高考,关于中学恋爱。高考前夕向伴侣进行高强度的负能量输出,最后导致双方不堪重负,无奈分手。全身心的依赖是否意味着要将自己全部的负面情绪都向对方表达;而倾听者是否也应该容纳对方所有的负面情绪? 13:06...
Published 06/12/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月亮纵队幕后成员,如今身为影视行业打工人的非凡,与我们聊了聊有关同居以及如何处理孤独这两个主题。今天,许多年轻情侣——尤其是离开家乡求学或工作的情侣——都面临同居这一选择。如何处理由它而生的问题?如果拒绝同居,或身处异国他乡,又该如何处理孤独这一致命顽疾? 【本期嘉宾】 非凡 月亮纵队成员 影视打工人 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毕业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59 首先,非凡为我们讲述了他与前任从相识到同居的故事。疫情时代,大家的恋爱模式普遍发生重大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感情磨合的节奏是否受到影响?同居这样的重大决定,如何在线下见面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做出? 13:42...
Published 06/05/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重新请回了我们“第零期”节目的嘉宾:蜜桃。在《爱情故事》正式上线前,当时还叫“伤心蜜桃”的他和我们录了测试节目。如今过去大半年,他又经历了许多故事,心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喝着酒,向我们讲述了这些故事。 【本期嘉宾】 蜜桃 法语本科、金融硕士,投资岗民工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2:17 首先,蜜桃带我们回顾了他在去年十一月录制时,为我们讲述的故事。那是他与一个“渣男”的故事:当时的蜜桃,没有工作,生活委顿,那个男生仿佛一道光,给了希望,也让他更大的失望。 17:01...
Published 05/29/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与月亮纵队编委沙士淳聊了聊他念念不忘的上一段感情。行走在友人与恋人之间的她已经离开,却让他至今念念不忘。所念者何?亲密有余而激情不足,爱情是否又有千般模样?这段过往又让沙士淳如何感受呢? 【本期嘉宾】 沙士淳 月亮纵队编委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31 首先,沙士淳为我们讲述了他与她的相识与相爱。一段浪漫的校园恋爱,是否必然导向分别? 29:24 随后,我们聊到了处于友情和爱情之间的亲密关系。亲密、激情与承诺是“爱情三因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的三个核心概念。感情中如果三个因素并不平衡,是否有潜在风险?一段“平等的爱情”,也是沙士淳眼中“最好的朋友的爱情”,是否陷入了更像朋友而非恋人的处境? 53:13...
Published 05/22/22
【导言】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月亮纵队女性写作代表人物十木,与我们聊聊她的恋爱,以及伴随恋爱的女权主义思考。传统思维总倾向于认为女权主义会令恋爱充满火药味,以致导向破裂,但十木老师用故事、反思与思辨告诉我们:事情并非如此。或许,认为女权主义会伤害恋爱本身就是众多偏见的一部分。 【本期嘉宾】 十木 月亮纵队成员 荷兰某高校国际法博士在读 【节目主播】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与亚洲历史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A老师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成员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本期重点】 01:19 我们首先从十木自高中绵延至今的恋爱聊起。如今已是博士的十木经历了多年的异地恋、磨合与酸甜苦辣,与男友依然感情稳定、美好幸福。他们这一路如何走来? 09:40 随后,我们进入今晚的正题:在这段恋爱中,随着十木的女权主义思想日益系统化,使得恋爱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两个人经历了怎样的磨合与沟通?当理论与日常生活结合,双方如何调整书本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20:38...
Published 05/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