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西省中考阅读理解 冯立 快速做题法
Listen now
Description
阅读材料,完成第6-7题。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冯立,是赫赫有名的清华“书神”。 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在千山万水间枕典席文》《经典的力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碎与读》……这些都是冯立写在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从大一结束时制定读书计划开始,转眼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完成了第十七个一百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二百多本书,平均三天读两本。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的坚持了。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 当他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本书,没想到上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三百本的目标,一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一开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生必读书单看了几本,很快就发现,人不可能按照书单一本一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刷到某个成就而读书,读书时顺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如果你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的书来看,还可以找书中提到过的其他书来看,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内容 鉴赏6. 冯立成为“书神”,不仅因为阅读量大,还因为有他自己的读书方法。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写下来。(3分)答:我认为以下这一条我的印象最深: 每读完一百本书,写一篇文章,总结一下。 总结的内容包括读书所得,阅读技巧,前十名的最佳榜单。这些总结,都要从一个主题入手。 7. 许多人惊叹于“书神”冯立的阅读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对这种阅读速度有不同的看法。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10分)链接材料:材料一:读书方法通常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 材料二:比起读书形式和阅读数量,实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更重要。 材料三:好读书,不求甚解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注释】①不求甚解: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答: 我认为冯立阅读速度快,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和浏览,而冯立的读书方法属于略读和浏览,是常见的读书方法。冯立读书虽然很快,很多,但是这并不妨碍冯立从书中得到实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冯立使用了“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读书只领会要旨,并不在意一字一句。作为一个初中生,我们应该学习冯立快速读书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