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普拉斯EP12】談到農業綠能示範區應「以光護農」 開啟尊重在地與社會溝通的農光發展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聊天室有:郁屏、翰林、勁萱 最近光電有一個最新關鍵字叫做「綠能發展區」,在學界、公民組織及媒體輿論討論相當熱烈。本集來談談我們的看法,並借鑑國外經驗,思考農地裡的光電發展如何回歸農業的需求。 Q. 綠能發展區為什麼引發這麼大的爭議?A. 內政部地政司在6月16預告修改《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將允許經濟部針對公告為「綠能發展區」的農地可不受面積限制建置光電,相關區位預計採用農委會盤點釋出的「低地力土地」,消息一出引發各界譁然,除了規劃學界連署關心討論,我們也在7月13日與其他公民組織召開聯合記者會,呼籲政府「搶救光電信任度、暫緩綠能發展區」。 Q. 綠能發展區的想法合理嗎?與過去的不利農業經營區的劃設之間有什麼差異呢?A. 我們認為農業用地作為綠能使用是可以討論的,目前台灣農業部門想要釋放次要的農業土地,並將管理的方式交給經濟部門來處理。國外的做法反而是想要將光電結合極端氣候下的脆弱土地,思考農業導入光電得讓荒廢土地、或是脆弱農地有新的農業可能性。藉由綠能的加入能有穩定的收入,並達到「以光護農」的效果,讓農業環境可以更有韌性、得以存續。 Q. 農光之間如何以農為本,核心價值應該為何?A. 光電的發展仍須考量在地及社區的需求,並透過真正的瞭解在地的農業條件,才能讓光電結合農地的模式有尊重在地、與社會對話的基礎。由於綠能發展不僅需要跨政府機關的相互整合,更重要的是社會對話,並從一兩個在地試點開始摸索出可能的發展模式。 總結來說,綠能發展區不是不能討論,但應該充分釐清目的與手段,並透過與公眾誠意溝通的過程,才能真正化解社會對於綠能發展的不信任。 歡迎收聽!歡迎留言給我們跟我們互動:協會網站:https://www.tep.org.tw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WEnvPlanning/
More Episodes
聊天室有:家緯、昀芳 COP28已於2023.12.13落幕了,但全球的氣候倡議者們仍在會議後的餘波之中,希望能延續更多會議上的討論。本集由協會趙家緯理事長及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的吳昀芳一起來分享他們在COP28的現場參與及觀察,昀芳也將分享她在會議中發言的心路歷程。 本集聆聽重點「青年參與氣候議題」、「青年身份的重要性與掙扎」、「台灣氣候故事如何說出來」 搭配閱讀趙家緯/臺灣應從全球盤點學習到的三堂課趙家緯/台灣百位產官學代表到COP28,該看什麼?帶什麼回國?趙家緯/終極潔淨能源是它嗎?全球氫能熱!台灣「氫能戰略」卻與國際脫軌?趙家緯/COP28氣候峰會現場觀察:擁核者請勿扭曲國際...
Published 01/05/24
Published 01/05/24
聊天室有:家緯、昀芳 COP28已於2023.12.13落幕了,但全球的氣候倡議者們仍在會議後的餘波之中,希望能延續更多會議上的討論。本集由協會趙家緯理事長及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TWYCC)和國際青年綠人(Global Young Greens,...
Published 0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