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国外的“野鸡大学”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说到国外的“野鸡大学”,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克莱登大学”。 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留学欧洲期间荒废学业,毕业之前为了给家中一个交代,通过报纸中介从骗子手中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 凭借这张假文凭,方鸿渐回国之后混得风生水起,风光无限。这个极具讽刺性的情节,揭露了旧社会买卖文凭的荒诞勾当。“克莱登大学”也成为“野鸡大学”的代名词。 当然,一个子虚乌有的外国学校几乎蒙蔽了所有人,是发生在当时消息闭塞的社会环境下。在经济全球化潮流兴起,互联网工具发达的今天,凭着买来一张“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就“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还是不断地有人上当受骗,其中不乏社会名人。尤其是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野鸡大学”借助“云留学”这一利器重整旗鼓,来势汹汹。 在信息流通迅速的当今社会,“野鸡大学”为什么仍然会有市场?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1 缺乏获取信息渠道 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要为孩子或者自己选择海外的大学是不太容易的。 因为网络限制等原因,在国内要查看海外大学的信息并不是很方便。有些朋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选了一些“野鸡大学”。 2 认知不够,没有意识到“野鸡大学”的危害 有些朋友可能以为只要拿到学校颁发的证书,就算拿到了文凭,对学校的正规性不太在意。但这其实是在对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埋下了定时炸弹。 如果毕业于“野鸡大学”,根本就拿不到归国留学人员证明(现已取消),也更加拿不到学历认证,而这两份证明是大多数国内的单位和企业都是要求提供的。 就读野鸡大学就意味着白白浪费了数年时间和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经费。 3 认证机构推波助澜 很多国外的“野鸡大学”都会披上一层外衣,那就是学校获得了某某认证机构的认证。国外的认证机构也是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都是商业机构。 有认证的不一定就不是“野鸡大学”,没有认证的也不一定是“野鸡大学”,因为很多名校是不屑于参与这样的认证的。 4 黑心中介助纣为虐 “野鸡大学”给出的佣金是远高于普通高校的,而且因为学生自身的原因,有些学生无法进入正规的高校就读,这就让一些黑心中介动了歪心思。 有的黑心中介甚至欺骗家长称,所谓的名校只是名声在外,“野鸡大学”只是小众而已,但更专业。 其实一个学校的口碑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很多学校是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声誉。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国外的“野鸡大学”就放弃自己的留学规划,“野鸡大学”也不是只有国外才有。我们国家针对国外“野鸡大学”的乱象也有解决办法。 教育部的涉外监管信息网(http://jsj.moe.gov.cn) 是国内关于留学的最权威的网站,目标学校是否是“野鸡大学”可以在网站上得到权威的查询和验证。 针对疫情之下,“野鸡大学”的来势汹汹,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也发布过《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留学人员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补充说明》。 明确指出“对于受疫情影响,被迫选择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或者全部课程的留学人员,在满足海外高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其所获得的学位可以获得正常认证。但坚决反对部分境外院校和中介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假借疫情突击增开大量在线课程的做法。”并强调了此类文凭不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范围之内。 擦亮眼睛,及时止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6/14/22
常见错误四:职业生涯规划言之凿凿
Published 06/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