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番外13: 给自己做个心理按摩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有点像一次心理咨询,何老师点通了我很多,虽然还是很多困惑,但也往前蹭了一点点。可能心理学就是在我们困惑的时候,做个小小的心理按摩吧。 本期嘉宾 何莉:心理咨询师 亲子/家庭关系 本期你大概会听到 01:26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在养娃的路上也踩过坑吗? 03:07 为什么看了很多育儿书却越看越焦虑呢?就像我们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7:14 娃注意力不集中,不用管就好吗? 09:22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一个确切的标准答案,但其实只有思维上的转变才能带来行为上的变化, 12:15 可能我们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童年遗留问题。 13:38 有时成人对孩子有一些“恨意”,这是对自我不接纳在孩子身上的体现吗? 16:49 寻找真实的自我,是执念吗? 19:42 有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在孩子身上重复童年时的创伤,怎么切断这种原生家庭的代际传递? 25:23 关于无条件的爱和边界感。 32:13 在成为母亲后,很难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转变身份后,夫妻关系是弱化的。 本期书影音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施琪嘉 《无条件养育》——艾尔菲.科恩 注:何老师读书会读的是《母爱的羁绊》——卡瑞尔.麦克布莱德        温尼科特: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将精神分析的领域延伸到了儿童。温尼科特具有创建的文章《反移情的恨》,对分析师的中立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在某个阶段,分析师要对来访者表达真实的恨意,把来访者推开。推开来访者的原因是来访者足够对立成长的时候,可以接受爱恨两种矛盾的感情了,能够整合母亲的好与坏、进而可以整合自己的好与坏,最后可以整合世界的好与坏。温尼科特对自体的分析是开创性的。 BGM: 心里学-Sino Huang Angeles-Elliott Smith
More Episodes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千古难题,就是那些我们绕不过去又躲不开的狗屁亲戚。是那些原生家庭再外面一圈的那些人。那些披着传统道德外衣实则只想pua你的狗屁亲戚,谁家没一俩个狗屁亲戚呢,恨不得自封你的人生导师。那岂止是爹味啊,那是原生态的祖宗味儿。哈哈本期全程戾气很重,请谨慎收听。 本期朋友:迦木:爱社科的理工男,跟父亲相处好难 ⏲️时间线: 01:03 哈哈家的狗屁亲戚的名言 10:09 男生视角下的传统家庭 20:17 中西方文化基因的不同。中国是一个尚老的社会,总有一些长辈站在上位者的姿态用伦理道德压迫你。 30:32 关于宗祠、族谱以及埋进祖坟到底有啥用? 38:38...
Published 04/06/23
Published 04/06/23
小鹿不愧为东南亚代言人,她的青旅故事里有马来半岛的热烈美好,也藏着插科打诨的莫名反派。她的讲述里充盈着一种国内不太常见了的放松,我也开始幻想着老了要去东南亚定居做个优雅奶奶。要想躺得彻底一点,还是得选弥漫着旧风情的老世界。 本期嘉宾:在赤道旅居的鹿,在马来开青旅和民宿 ⏲️时间线: 00:30 在马来西亚开民宿和青旅是种什么体验? 11:46 一个惊悚故事,突然消失的房客。 21:05 放鸽子又白住的同行。 38:21 独自旅行的老人和找不到人生目标的小伙子。 43:20 分开旅行又相遇的年轻人们。 48:44 神奇的房东是结束青旅生活的导火索。 53:19...
Published 03/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