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4 跨境出海怎么干:与黄渊普聊中国企业出海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嘉宾】 黄渊普,EqualOcean创始合伙人。2014年创办科创产业信息平台和智库亿欧。2018年创立EqualOcean,致力于连接中国与世界、推动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 【高能事物】 中国企业出海。 【内容索引】 04:42 如今爆火的“出海”一词,跟80年代联想、美的那一批老牌公司做“全球化”有什么区别? 12:48 美国是移民国家,天然地对全球化没有边界;日本受限于国土面积和国内市场,企业出海意愿强烈;中国很多公司则是在国内卷得很辛苦,出去一看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卷出了足够的竞争优势 15:27 2023年是出海考察年,解决的是认知问题;2024年会有一大批企业真正意义上去到海外设立公司,招聘自己的国际化团队 16:04 从投资角度来讲,出海领域的独角兽数量肯定比不上移动互联网,但能让更多参与其中的玩家找到做好生意的机会,比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把一个品类做到几千万到上亿的收入 19:31 目前来看,中国公司普遍海外收入占比可能只有个位数,很多头部公司都可以在海外再复制一遍自身的成功,用国际化业务去支撑它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21:45 2019年前后,一个朋友跟我说当时的二级市场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给的估值倍数是过高的,因为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服务的是全球用户,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大多数当时都还只服务国内用户 24:14 这一批新出海的公司从最开始百分百依赖于中国供应链,慢慢发展成全球化的布局,过去全球化是用中国资源对接全球市场,如今的新出海是用全球的资源去应对全球市场 26:21 我们业内开玩笑说,如果一个人提问东南亚现在有什么机会,说明他还没有认真做过调研、仍然把东南亚当做一个整体,其实东南亚国家之间差异化很大,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营商环境都完全不同 30:30 我之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我们中国人应该要平视美国, 然后就有东南亚人在帖子下面留言,你们能不能先平视一下我们? 31:44 在国内做的不错的一些公司和品牌,出海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路径依赖,遭遇“创新者的窘境”,有的时候还会面临国家间的文化冲突,比如之前宜家进入中国市场就因为环保理念对塑料袋收费,导致本土消费者产生心理逆反 35:01 美国企业不仅占据了利润链的核心环节,还享受了美国文化影响力和汇率带来的巨大优势,而中国企业依然在拼供应链和性价比 39:20 跟电商的发展脉络相似,中国产品的出海也是从标品逐渐向非标品过渡 42:28 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出海的必争之地都有哪些? 49:38 东盟连续四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背后是“以后跟着中国混的都能变富”的微妙叙事,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温、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东南亚出海依然蓬勃发展 50:42 在纽约街头突然问一个美国人认识哪些中国品牌,就好像在上海街头突然问一个中国人认识哪些印度品牌,第一反应肯定是懵的 52:13 过去三十年,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见惯了外国车企来华共建合资公司的情形,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国内车企在电动车领域开始“弯道超车”,持续了数十年的“市场换技术”模式正在松动 53:08 欧美曾经对全球化公司所谓的定义不一定就都是对的,有些地方也掺杂着虚伪的一面,核心还是要让当地民众获得切实好处,从而形成一些本土化的互动新模式 57:32 印度人对中国的印象比较微妙,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国出现的反日情绪,在印度社会内部也存在着这种可能性 1:00:30 一家中国企业要出海,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做准备? 1:07:37 创业公司
More Episodes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1:10 解读陆家嘴论坛释放的金融政策。 04:44 “科创板八条”传递了哪些信号? 07:44 解读“创投17条”:完善基金考核及容错机制,允许有亏损的范畴;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的考核标准,变成符合整个基金的生命周期。 09:17...
Published 06/26/24
【本期课题】 AI芯片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嘉宾】 Mackler 季宇,「行云集成电路」创始人 【内容索引】 00:50 「行云集成电路」创始人:从清华物理本科到清华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博士,再到华为天才少年和AI芯片创业者。 03:03...
Published 06/21/24
Published 06/21/24